第485章 破城-《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

  穿过一片狼藉的街巷,沿途尽是倒伏的尸体与燃烧的房屋,空气中弥漫着血腥与焦糊的混合气味。

  不多时,一座极为庞大的仓库区出现在眼前。

  外围是高耸的砖墙,入口处原本厚重的包铁木门已经破碎不堪粉碎,显然是炸药炸的。

  此时所有将士大半都在四周,正严密把守着各处要道。

  见到李承乾过来,纷纷挺直身躯,眼中充满狂热之色。

  毕竟这支部队只有一个统帅,那就是大唐皇帝李承乾。

  “陛下,请看。”苏定方引着李承乾踏入其中一座最大的仓库。

  刚一进入,饶是两世为人的李承乾也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仓库内部空间大得惊人,一眼望去,竟有些望不到尽头。

  一根根粗大的梁柱支撑着穹顶,而整个空间,几乎被堆积如山的麻袋所填满!

  这些麻袋垒得极高,如同一座座沉默的山峦,同时空气中满是谷物特有的醇香气息。

  几名士兵用横刀划开几个麻袋,金灿灿的粟米“哗啦啦”地流淌出来,在脚下汇聚成一小堆。

  短暂愣神后,李承乾眼中爆出骇人精光,这场景他还真见过,但是,却是在前世。

  封建王朝的生产力,能有这么多粮简直太惊人了。

  而且运输这些粮,所需要的人力、物力简直不可用量来计算。

  他虽不是内政高手,但也坐朝理政,心中粗略估算一下,就这仓廪区所有粮,往少了算最少六十万石。

  而且这可是已经运输集中后的,如算上运输途中消耗,差不多顶的上朝廷一年税收了。

  苏定方声音也压抑的兴奋。

  “陛下,那边还有军械库,铠甲、弓弩、横刀、长矛,足以武装五六万大军!”

  “还打造兵器的生铁、皮革、牛筋等物,数量同样惊人!”

  李承乾缓步走上前,从地上抓起一把粟米,任由它们从指缝间滑落。

  他的心脏“砰砰”狂跳,这不仅仅是粮食,这是底气,是未来荡平所有不臣的基石!

  世家门阀数百年的积累,果然非同小可,他们确实有与皇权叫板的资本。

  亏了自己够狠,下手够快,不然陷入长期战争,他们带着粮食遁入山野。

  虽赢肯定是能赢,但朝廷一定会被拖垮。

  就在这时,一名斥候飞奔而来。

  “报!陛下,苏将军!卫国公派人传信,已成功拦截企图逃往城外大营的世家残部,正将其向南驱赶。”

  “同时,卫国公施计诱敌,城外大营的数万敌军已倾巢而出,正向济宁城方向扑来!”

  李承乾与苏定方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杀机。

  “好!好!卫国公过来到了”李承乾朗声大笑:“城外野战,正合朕意!”

  苏定方眼中也燃起战意:“陛下,城内战事已基本平定,只余清剿残敌。末将请命,率本部兵马出城,与卫国公前后夹击,一举歼灭敌军主力!”

  李承乾目光微动,摇了摇头。

  “不!定方给你两百人马,死守这仓廪区。”说着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些东西,可是如今大唐的一剂良药,万不可有失啊。”

  “嗯。”苏定方听到这话瞬间明白事情重要性:“陛下,您就放心吧,人在粮在!”

  李承乾满意地点了点头。

  “北向辉呢?”他转向左右问道。

  一名亲兵立刻回答:“回陛下,北将军带人往城东那片宅子去了,说是要去...,去抄几个大点的‘书铺’。”

  李承乾闻言,不由笑骂一声:“这个浑人,倒是会挑时候!去,把他给朕叫回来,与朕一起出城杀敌。”

  “是!”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李承乾不再耽搁,翻身上马,对着身边聚集起来的数百精锐骑兵朗声喝道:“众将士!卫国公已至,一会出城随朕一起直冲敌军中军!”

  “陛下万岁!大唐万胜!”

  将士们齐声大喝,刚刚攻破济宁城的锐气正盛,可谓兵气与天合。

  李承乾一马当先,率军出城,到了城门口正好和北向辉会合。

  合军一出,双方一起向城外冲去。

  城外,战局正按照李靖的谋划发展。

  崔谅率领的四万大军,一头撞进了李靖精心布置的陷阱。

  前方,李靖亲率的三百玄甲骑兵为锋矢,直接将敌人截断,同时对着敌军中军猛冲猛打。

  崔谅此时骑在马上,额头满是汗水,因为李靖冲进来的时机和地方,都太要命。

  直接将他大军分割开,而且其四周都是步兵,骑兵一时间根本靠不过去。

  咬了咬牙,他身边倒是有一千精骑,正准备殊死一搏和李靖拼了时。

  身后济宁城方向传来的震天喊杀声,这声音,可谓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崔谅神色反而轻松了,微微叹了口气。

  “天下哪有永恒的昌盛?”说着十分果断下令:“撤!全军向幽州方向撤!”

  战事不到一个时辰,就结束了,毕竟唐军一方兵马不多,如贸然追击,万一遭遇埋伏就糟了。

  "陛下,为何不追?"北向辉自然不明白这个道理。

  此时浑身浴血,意犹未尽地问道。

  李承乾笑了笑,遥指溃军方向。

  “让他们去吧。经此一败,世家气数已尽,咱们当务之急是稳固济宁,消化这些粮草军械。”

  这时李靖带着人马从前面策马而来。

  他虽年纪已经很大了,但这般拼杀之下,脸不红气不喘,哪里有一点在长安时天天称病的样子。

  此时他玄甲上血迹未干,却双目明亮。

  “殿下,此战已重创敌军主力,待我们整顿完毕,立刻挥师北上,必能势如破竹。”

  这话让李承乾微微诧异了一下,旋即就平静下来。

  这李靖在战场上和在朝堂完全就是两个人。

  朝堂上事事退让,一副老好人模样。

  战场上则是杀伐果决,出手毫不留情。

  “卫国公好样的,无愧大唐军中擎天一柱!”

  李靖听到这话,双眸微动,立刻拱手。

  “臣,不敢当,陛下大唐擎天一柱。”

  这用词可谓极为精明‘陛下’大唐可是有两位陛下。

  李承乾自然不会怪罪这位老将的些许小聪明,而且自己的死党他儿子如今可是回来了。

  他属于黄泥掉裤裆里,想洗干净可没那么容易。

  只是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而后目光扫过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