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灭佛!-《当兵就发媳妇?我怒娶十八房老婆》

  “这个人你觉得可靠是吗?”

  李万年和热逋钵督没有什么交流,只是知道这人的领兵打仗的能力还可以。

  “六谷部当年的核心就是吐蕃人奴役的农奴兵,后来趁着高原地区王庭不稳,就脱离了王庭,他算是农奴兵的第三代首领了,本事肯定是不小的,而且比较适应高原的生活,也通那边的语言!”

  “原来如此,那让他来见我!”

  李万年确实觉得这人的实力不错,主要是担心忠心的问题,不过考虑到这位的出身,其实和高原贵族是天生的敌人,他绝对不会投靠贵族的!

  “殿下稍等,臣让人带他过来!”

  ......

  不一会,热逋钵督来到了李万年的跟前,这次看到热逋钵督,感觉气息沉稳了很多,内敛了很多,毕竟不再是王了,而是阶下囚,但曹议金也没虐待这位,只是监视居住,并未关进大牢!

  “罪臣热逋钵督参见殿下!殿下千岁!”

  热逋钵督再次看到夔王李万年,只觉得这男人又变了,变得不一样了,似乎更加有威严,白天的时候就听闻夔王收复了西域,现在只差北庭地区了,当他认为这对于大唐以及夔王来说不是问题。

  “起来吧!赐座!”

  “谢殿下!”

  热逋钵督有些意外,没想到自己还有座位。

  “热逋钵督,你想在大唐任职吗??”

  “臣,愿意!”

  热逋钵督此时觉得,只要回到正常生活就足够的好了,被监视的感觉真不好受。

  “吐蕃高原如今虽然四分五裂,但这些部落各自为政,不与朝廷往来,是一个威胁,我需要你组建一支万人规模的骑兵,去征讨各大部落,让这些部落臣服大唐!”

  “殿下,臣愿意甘当前锋,为大唐建功立业!”

  “前锋不至于,你要做的话,至少也是吐蕃道的行军总管,总理征讨吐蕃的一切事宜!”

  李万年说完,热逋钵督心情不能平静:“殿下,何时可以出发?”

  “出发的事情不急于这几天,我想问问你关于吐蕃当时分裂的内幕,你知道多少?”

  李万年对这个很感兴趣,当时牧羊人说了有异世界的人参与其中,但这是牧羊人的视角,在其他人眼中,同一件事,可能是另一种看法。

  “这件事,臣其实不算是亲历者,但是上一任首领是亲历者,只是当时的他也不算高层,但听他说六谷部的诞生其实是八十年前,吐蕃赞普朗达玛被刺杀,空悬王位争夺引发内战,地方势力自立。同时,奴隶平民发动大规模起义,比如温末起义,后期温末起义分为两支,一支被当时的剑南节度使高骈招募,驻守大渡河流域。

  我们这六谷部就是来自这次的温末起义另一支,在陇右、河西地区陷入混乱之后,在这里驻扎与平民则开始掌控凉州以及周边的城镇以及牧场,直到殿下的到来!”

  “赞普为何被刺杀?”

  李万年知道赞普就是吐蕃国王,但是被刺杀很难的,要知道这样的国王身边高手无数,想杀国王太难了!

  “灭佛,赞普不喜欢佛教,所以就开始灭佛!”

  “灭佛?哪一年的事情?”

  李万年不得不想到一个点,那就是唐武宗也做了灭佛行为,而且也是八十年前!

  “按照大唐的时间算的话,应该是会昌三年!”

  热逋钵督说完,李万年敏感的觉察到这个地方的不同寻常,因为唐武宗也就是同一年开始的灭佛运动。

  虽然一个灭的是汉传佛教,一个是藏传佛教,但两者都是佛教,最基本的教义是相同的。

  如果说是巧合,他不相信,宣宗是他的爷爷,武宗是爷爷的叔叔,两个地方同时这么做必然不是巧合!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李万年说的事情,不管是曹议金以及热逋钵督都明白,因为同时期的大唐也在灭佛!

  “确实很相似!”

  热逋钵督也很认同李万年说的这句话。

  “何人刺杀的赞普?”

  “当时赞普的灭佛政策激起了佛教僧人的愤怒和反抗。其中一位名叫拉隆·贝吉多杰的僧人,在深山修行时受到空行母的示梦,得知朗达玛的灭佛罪行后,决定刺杀朗达玛以保卫佛法!”

  “空行母?”

  李万年对藏传佛教不是很了解,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佛,但肯定是地位比较高的佛。

  “是佛教的佛!”

  “这事有人相信吗?”

  “当时信的人挺多的!”

  “呵呵,这个贝吉多杰如何完成的刺杀?”

  李万年觉得其中肯定是有人帮助的,一般人完成不了。

  “听上一任温末首领说,刺杀行动开始时,拉隆·贝吉多杰事先在白衣外罩上黑袍,将马匹染黑!

  他趁赞普阅读《甥舅联盟碑》文字时,且舞且行,低首三次为礼,至第三礼时一箭射死了赞普!随后骑马逃离现场!他经过溪流时将马身所涂黑色洗去,以逃避追捕!”

  “等等,你说的甥舅联盟碑是什么?”

  李万年听到这个叙述就很感兴趣,因为赞普为何要兴师动众的去阅读这块碑文上面的文字,肯定是有道理的!

  但是热逋钵督有些疑惑,因为他不是很了解

  “殿下这件事我清楚一些!”

  曹议金如此说道。

  “曹大人说说看!”

  “殿下,大唐与吐蕃自大唐建国以来交往频繁,既有通过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形成的姻亲关系,也因边界争端长期存在军事冲突。

  一百多年之后,双方均面临内部危机,比如我们的藩镇割据,农民起义,吐蕃同样面临部落割据,农奴起义的事情,双方为集中精力应对各自问题,决定停止战争、建立和平,就有了会盟!

  首次会盟在唐穆宗长庆元年,吐蕃赞普赤祖德赞派使团至长安请求会盟,穆宗皇帝同意后,双方在长安西郊举行盟誓仪式。

  一年之后二次会盟,大唐派大理卿刘元鼎为专使赴吐蕃逻些(今拉萨),与吐蕃大相钵阐布举行第二次盟誓。

  又过一年立碑纪念,双方分别在长安和拉萨吐蕃逻些刻石立碑,吐蕃逻些所立即为甥舅联盟碑,以汉藏双语记载盟约内容,主要就是划定边界,规定使节往来制度!

  至于碑文中吐蕃赞普自称“甥”,称唐朝皇帝为“舅”,这一称谓源于松赞干布与唐太宗的“翁婿”关系,自金城公主入藏后成为双方正式文书中的固定定位。

  因此,该碑被称为“甥舅联盟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