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陛下放心,俺一定管得他们老实巴交——!!-《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

  扶苏抬头望见天幕余影,目睹那惨剧,又听父皇铁笔刻律,心中波澜暗起。

  他接过竹简,浏览片刻,心思沉凝:

  “宗族若乱,大秦必乱——此举,防祸于未然也。”

  嬴政的气息稍缓,扶苏恭声上前谏道:

  “父皇英断,律以惩乱,然若欲绝此祸根,还当以教化为本。”

  “可令宗正寺每月开设讲堂,于宗庙宣读礼经并录此李元昊之事为鉴,让宗室子弟早明纲纪、知耻慎行。”

  殿中寂然片刻。

  嬴政目光冷厉,随后缓缓颔首。

  “如此甚好。”

  “李元昊之死,当刻入史册,昭告天下——以儆后世!”

  嬴政缓步回到御案前,神情凝肃,目光再次停留在头顶的天幕之上。

  李元昊的影像已渐渐消散,殿中残留的香灰被宫人悄然清理干净,可那份震动心神的警示,却仍在胸中盘旋不散。

  他伸手取起案上的家律竹简,手指在“礼教”二字上轻抚,声线沉稳而有力:

  “大秦若要万世不衰,纲纪必须从根本立起。”

  “宗室若乱,天下何以归心?”

  “李元昊的结局,理当成为宗族永铭的警钟。”

  晨光渐亮,透窗洒在竹简与奏章上,光影交错,似为这份坚守礼法的决意镀上了不容撼动的金辉。

  殿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却无人敢扰,他们皆明白——

  此刻的始皇帝,正以自己的方式,为大秦的长治稳固,筑起最深厚的道德根基。

  ……

  汉高祖时期!

  沛县行宫的庭院内,暮春阳光透过老槐树枝叶,斑驳洒落。

  角落里,石榴树正抽出嫩叶,点点红芽透出蓬勃生机——

  与青砖灰瓦的朴素行宫交相辉映,别有一番乡野的恬淡。

  刘邦刚听完樊哙汇报侍卫营禁酒整顿之事——自上月有人醉酒误夜巡后,他便下令严查。

  此刻听他言辞条理分明,刘邦嘴角微扬,心情颇好。

  他斜倚竹榻,慢悠悠地剥着青梅。

  指尖染着酸涩的汁液,不时送一颗入口,皱眉的同时,却透出几分洒脱随意。

  “樊哙啊,你这法子倒有几分章法。”

  刘邦吐出果核,顺手扔进陶碗中,声音里带着几分粗犷的爽朗:

  “侍卫营可是大汉门面,岂容再出纰漏。”

  “过几日朕赏你些蜀锦,让你家婆娘做身新衣裳去。”

  樊哙闻言,脸上笑出深褶,憨厚地挠头,手里那块半啃的狗肉被他抓得油光发亮。

  “陛下放心,俺一定管得他们老实巴交!”

  “再有人敢贪酒误事,俺先揍得他爹娘都不认,再撵回老家种地去!”

  话音未落,头顶天幕骤然亮起。

  刺目的光让刘邦下意识眯眼,紧接着,那副令人作呕的画面在空中铺开——

  太子宁令哥怒发冲冠、削鼻、惨叫、血溅龙榻……每一幕都历历如在目前。

  刘邦手中的青梅应声滚落,砸在樊哙脚边。

  他脸上笑意瞬间消失,眉宇紧锁,肩背一僵,整个人从悠然变作怒火中烧。

  “此人简直丧尽天良!”

  刘邦重重一拍竹榻,榻身发出“嘎吱”悲鸣,似在替他怒吼。

  “可不是嘛!这昏君比畜生还不如!”

  樊哙也气得瞪圆了眼,手里的狗肉掉在地上都顾不上捡:

  “这还算人吗?削鼻而死,都是报应!”

  刘邦气息急促,满脸铁青,步到老槐树下,一把攥住枝桠。

  嫩叶被捏得发皱,青汁从指缝流下,他却浑然不觉。

  “当年咱在沛县起兵,也曾放浪形骸,可从没敢碰‘伦常’这条线!”

  “人有底线,国有纲纪!帝王若无耻,则天下人心皆散!”

  他忆起昔年彭城溃败、仓皇逃亡时的狼狈,却始终未曾失礼于人;

  登基之后,虽纳姬妾,却守纲纪,对吕后与宗族皆有分寸。

  在他看来,帝王可有过,然“伦常”不可破。

  一旦乱了纲常,民心涣散,江山必危。

  樊哙听得连连点头,攥紧腰间的铜斧,寒光一闪。

  “陛下说得对极!此等无德之君,死有余辜!俺看,大汉也得立下铁规!”

  “往后无论宗室还是官员,若敢乱了伦常,俺先砍他兵器,再送去种地!”

  刘邦目光掠过庭外操练的士卒。

  阵列整肃,口号嘹亮,那是大汉的精气神。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火,语声铿锵:

  “樊哙,传朕旨意,不得有误!

  第一,宗室与官员若有欺凌亲眷、败德者,不论功过,一律削爵罢官,发往陇西开垦,终身不得返籍!”

  第二,若祸及宗族血脉、败坏纲纪者,无需审问,立诛,以儆效尤!”

  樊哙立正,大声应道:

  “喏!俺这就传旨,让天下都知陛下之规!”

  他转身刚走几步,刘邦又唤住他。

  刘邦拾起一枚青梅,在衣襟上抹了抹,却未再入口,只沉声说道:

  “还有一件事。”

  “去太学传朕口谕,让博士们增设‘伦常课’,多讲论语的孝悌、礼记的纲常,把李元昊的事当反面教材讲给天下人听——”

  “让世人都明白,伦常,是做人之根,也是立国之本。”

  他目光望向远处街巷,那是他出身的地方——有铁匠铺,有酒肆,也有百姓的炊烟。

  “大汉自乱世而起,百姓要的是安稳、有规矩的天下。绝不能出个李元昊,让人心再寒。”

  “明白!俺一定让‘守纲纪’的道理传遍天下!”

  樊哙拱手而退,步伐坚毅,铜斧在日光下闪耀。

  刘邦重新坐下,拾起那颗滚落的青梅,指尖摩挲,神色黯然。

  天幕的视频早已散去,可那惨烈场景,仿佛深深烙在心底。

  他望着槐树,低声喃喃:

  “纲常若毁,人心则散;人心若散,江山难固。大汉,绝不可步西夏后尘……”

  春风轻拂,槐叶沙沙作响,似在回应帝王的誓言。

  远处传来士卒操练的喊声,铿锵而振奋,像是大汉命脉的鼓点——

  诉说着一个时代的生机与希望。

  ……

  汉武帝时期!

  建章宫偏殿,烛火摇曳,映照出金红交织的光影。

  案上摊开的盐铁论字迹遒劲,朱批犹新,刘彻方才与霍光议论西域军备时——

  仍指着“盐铁官营,富国强兵”一语,称其为富国之策。

  殿角的铜漏滴答作响,计数着盛世时光。

  帐幔垂落,日月星纹在火光中流转,殿内肃穆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