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默默守护她-《侯门逃妾》

  两家原本只是点头之交,联手打了一架,关系更近了。

  秀莲已经十岁了,平日里在家帮忙做点儿活。

  弟弟秀舟跟芙儿一样在学堂里念书。

  在民间,能一直让家中女儿读书的,要不是官宦人家,就是富庶人家。

  像秀莲这样在家中帮忙的是最常见的。

  姚十三发现秀莲十分聪慧,她在弟弟的课业中都学到了不少的字。

  她有意在秀莲面前拨了下算盘,秀莲也能也很快上手。

  “秀莲,你想不想做学徒。”

  各行的学徒,从来只收男子。

  学徒出来,一个月起码能赚一两银。

  弟弟秀舟曾经去问过,他见娘太辛苦,他不想念书了。

  被娘知道后,狠揍了一顿,才又继续去学堂。

  秀莲呆愣了下,姚娘子想收她做学徒?

  她、她能做学徒?

  姚十三笑道,“我在禹州有一家粮仓,现在还没有学徒,你若是……”

  “我愿意!”

  秀莲连连点头,“我、我去告诉我娘这个好消息!”

  不一会儿张嫂子就牵着秀莲跑了过来。

  “姚、姚娘子,你愿意收秀莲……她日后要是嫁……”

  姑娘长大会嫁人,嫁人就不能继续干了,这么几年岂不是浪费培养。

  姚十三,“只要我在禹州城,日后不管她嫁人还是生孩子,只要愿意来,我就要。”

  张嫂子立刻拉着秀莲磕头,“快拜师!”

  姚十三立刻拦住她,“另有师傅,我这半吊子还是别把秀莲教坏了。”

  第二日。

  吴管事被叫了过来。

  他没想到要收的学徒竟然是个小姑娘,他当即回绝。

  “那不行!哪有收姑娘为学徒的!”

  吴管事在临州的时候也不是没有带过学徒,都是小伙子,哪里有小姑娘的。

  姚十三不慌不忙,“别家商行什么规矩我不知道,但是我家商行就收小姑娘。”

  “吴管事我记得你女儿十岁了,如果她愿意,也可以来,日后不论成家还是生孩子,只要姚氏商行还在,她就是五十岁了,我也要。”

  吴管事有些动摇。

  姑娘家贴补家中只能做做女工,或是去大户人家洗衣裳,再哭点儿的,就是卖身成丫鬟。

  做学徒的出路就是管事先生,可这时世道除了后宅管事妈妈,哪里有女管事。

  姚十三,“我姚氏商行看中的是能力,不是那男女,日后秀莲的能力比吴管事你差。”

  “若你的女儿也有这份天分,你的衣钵未尝不可以给她。”

  隔日。

  吴管事带来了两个姑娘,一个是他女儿,一个是他侄女。

  三个年龄差不多的姑娘凑在一起叽叽喳喳的。

  吴管事从没带过小姑娘,一时间打也不是,骂也不是,气得憋红了脸。

  姚十三只觉得好笑,便对三个姑娘道,“出师后月银一两聘用,得快些学才是。”

  为避免吴管事假公济私,她又继续道,“出师后若是不合格,我可不用,吴管事你也得跟着她们一起离开。”

  这一招暂时还十分奏效,起码她们仨不会只顾着打打闹闹了。

  双儿回来的时候,她已经在定县待了一个月多月。

  哥哥有来过两次信,都说双儿无碍,只是不爱说话,他也派人在粮仓附近加强了巡逻。

  所以,姚十三还没有太过担忧。

  现在双儿突然回来,脸上消瘦的都没有肉了!

  “双儿!”

  双儿这会儿终于忍不住靠进姐姐的怀里哭起来。

  “姐姐,他走了。”

  姚十三轻拍她后背的手顿了一下,虽有轻声安抚她。

  “走了就走了,一个护卫而已,姐姐给你找个更好的郎君。”

  “我哥哥怎么样!日后必定官至首辅,你就是首辅夫人!魏寻见了你都要下跪!”

  双儿原本伤心得无以复加,一下就被逗得“噗嗤”一笑。

  “我才不要,我可不想要个爹……”

  “姜大人太絮叨了……”

  姚十三,“……”

  确实,她哥从小就絮叨,这毛病还不改,不知道要絮叨走多少好姻缘。

  双儿抹了一把脸上的眼泪,从怀里拿出那只木簪。

  “除夕都没过他就走了,我等了这么久,他一点儿音信也没有。”

  “只留下这支木簪……”

  说到这儿,悲伤之情席卷而来,她的眼泪再次蓄满眼眶。

  “他就算恢复了记忆,只要留下只言片语我绝不纠缠。”

  “他要悄悄地走,可为什么还要留下这支簪子。”

  姚十三无法给她一个准确的答案。

  只能气愤道,“主仆都是一个德行!不值得我们流泪。”

  双儿也气愤道,“对!一个德行!”

  她现在总算明白了,姐姐为什么拼死都要离开京城。

  在这种男人身边,寿命都要短一大截!

  所以,第二日的时候。

  在城王府休养了好几日的周从显又来了。

  双儿一开门,见是周从显,就明白是恢复记忆的魏寻叫来的。

  “霜降……”

  还不等门外的周从显说话,她“砰”地一声将门关上了。

  巷尾的来根奶奶闻着味儿就来了。

  她早就看这家新来的不顺眼了,还敢扔她孙子的糖葫芦。

  才住过来多久,进进出出多少男人了!

  只有这个看着好欺负儿,看着病病歪歪的。

  她靠着柱子娘的门口,“柱子娘你煮饭了吗。”

  柱子娘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