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侯门逃妾》

  “长公主春日宴?”

  春桃将帖子放在桌子上,“送帖子的管事还说让小姐准时赴会。”

  孟时岚和双儿两人面面相觑。

  长公主这是唱的什么戏?

  双儿一想到那日的担惊受怕,就抱着手臂抖了一下。

  “能不去吗……”

  “长公主一生不嫁,难道就以捉弄我们为乐?”

  孟时岚抿了下唇,长公主到底想做什么……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看来只有去一趟。

  孟时岚从来没有去过这样的场合,她到现在还认不全京城各家的夫人。

  春日宴上,更多的也是各家夫人借机给自家子女相看的好时机。

  京城除了金明湖有好风光,还有仙女峰。

  仙女峰山下有一片花海。

  就是长公主府上的庄子打理的。

  每年到百花盛开的时候,就是百花春日宴举办的时候。

  虽说叫宴会,但是长公主不拘泥于寻常的宴会形式,没有围坐在一个屋檐下赏歌赏舞。

  每个府邸都有一个竹帐,用最美的鲜花点缀。

  所有的竹帐围成一个大开大合的半圆。

  宴会没有歌姬舞女。

  诗书画琴,投壶射花,都是各家小姐们的才艺。

  百花争艳。

  是花,亦是人。

  镇国公府的竹帐离长公主的主帐是最近的。

  但也是最为冷清的,只有孟时岚和两个丫鬟。

  曾在英国公府听周莞青说过,长公主的春日宴好玩又好看。

  她和高家公子好像也是去年的春日宴上看对眼的,高家亲自上门提亲。

  周莞青虽是庶出,竟是已经出嫁的三个姑娘中,嫁得最好的。

  孟时岚看了一眼主帐的方向,长公主慵懒地斜靠在竹榻上,修长的手指点了点侧膝。

  好似对今日所表演的各家小姐们十分满意。

  孟时岚收回了视线,悠哉地喝了一口茶水。

  她现在是看明白了,京中各有自己的心眼,就算是陷害,也要先多绕上几步。

  远离孟家远些的夫人们,正聚在一起说话。

  几人的话题,几乎一半都在孟家小姐身上。

  所有人都在觊觎孟家的权势,偏偏找回来的世子已经和贺家小姐定亲。

  而孟小姐竟然还带着两个孩子。

  但凡是其他的缺陷,都已经踩破了孟家的门槛。

  偏偏是有孩子。

  现在京中对已经托人上门相看的,谁背后说为了高攀要去做孟家的上门女婿。

  毕竟人家现在不缺孩子不是。

  孟时岚怎么会不知,那些人扫过来似有似无的视线是在看自己。

  那日铺子的中毒之事,已经传遍了整个京城,生意也有所影响。

  估摸着,都知道她和长公主之间的龃龉。

  却诧异于她还有脸面来参加长公主的春日宴。

  对比其他府邸的热闹,孟家的帐篷无人上前搭话。

  董太傅家的少夫人黄语宁上前时,所有人都向她投去了奇怪的目光。

  这一家基本也是京城不常走动的人家。

  黄语宁确实鲜少在京城,她整个孕期在京也未交到半闺友。

  她记得坐月子时,孟家就第一个上门并非亲朋好友之人。

  “孟小姐倒是惬意。”黄语宁唇角含着笑意走进帐子。

  已经出了月子的黄语宁,没有坐月子时的狼狈。

  她浑身散发着她人所没有的洒脱和不拘小节。

  孟时岚诧异地抬头,“董少夫人?”

  “叫什么少夫人,我长你两岁,叫黄姐姐即可。”

  黄语宁快人快语,孟时岚顿了一下,随后从善如流,“黄姐姐。”

  她转头示意丫鬟上茶,“姐姐怎么来了?孩子尚小这时还离不开母亲。”

  黄语宁笑了,“那孩子还算乖巧,更何况这是我婆母盼星星盼月亮出来的孩子,也无须我操心,正好乐得自由。”

  “今日出来也放松放松,让我松快松快。”

  “再者,待孩子半岁我们也要离京了,所以想着离京前有一场宴会来看看,开开眼界。”

  黄语宁语气轻松,好似两人像是已经十分相熟的好友一般说话。

  孟时岚,“一个宴会而已,天地广阔,姐姐的见识可比我们大多了。”

  “那倒是真的。”黄语宁仰头大笑。

  孟时岚发现黄语宁倒是个不拘小节的人。

  黄语宁出言相邀,“听说长公主专门让人修了一条马道,我们也去骑马吧。”

  “我的骑术不好,姐姐莫笑话。”

  她不在意地摆摆手,“会骑马就行,这些弹琴唱曲听过了也不过如此,我们去骑马!”

  仙女峰,侧看就像一个卧在耳边的美人,所以山不高且缓。

  骑马上去也不是什么难事。

  两人骑马离开。

  不远处的侍卫人群中立马就有人影跟了上去。

  上山的路已经修好了,三三两两相邀纵马的公子哥不在少数。

  远离了主帐,孟时岚才缓缓吐出了一口浊气。

  方才向长公主请安时,就像不认识她一样。

  郭凡也趁机在庄子上搜寻了一圈,也没有发现什么其他的异常。

  除了那日的边南军箭羽。

  她几乎都快认为那日在铺子里的事儿,只是一个误会。

  “就是他吧?”一个声音传来。

  “是的,没有认错。”

  两人刚刚骑到半山腰,就看到四五个少年对着孟时岚指指点点。

  孟时岚扫了一眼,一个都不认识。

  黄语宁也注意到了那几个半大不小的孩子。

  她皱着眉大声质问,“哪家府上的孩子这般无礼!”

  那几个少年像是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一样,嘻嘻哈哈,没有一点正型。

  其中一个更是大胆,“你就是孟大将军的外孙女?!”

  “你娘未婚先生子,你也未婚先生子,果然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孟公的家风都是被你们败坏的!满门忠烈的英魂之家,因为你们才蒙羞!”

  孟时岚皱紧了眉头,“你们又是谁家的?无知无礼,我倒要看看你们上面的那根歪梁是哪个大人。”

  那少年气鼓鼓,“我们才不会对你这样的人有礼!”

  黄语宁冷哼,“那我更要去问问你们的先生,是谁教的,先圣尚能礼遇老乞,你们还能大过先圣不成!”

  “我们堂堂男子汉自然和你们这些女子不一样!”

  几个少年稚气又自负。

  她想上前教训这几个孩子,孟时岚拦住了她,“若非家中人教导,他们断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她的目光微冷,“免得还要被人冠上一顶同孩子计较的言论,等会儿直接寻他们大人问问,是不是府上礼立于盛朝之上。”

  说罢,她扫了又看了那几个少年一眼。

  “走吧,别坏了自己的好心情。”

  那几个少年却同没事儿人一般,嘻嘻哈哈地走了。

  一群被惯坏的二世祖。

  黄语宁骑在马上越想越气,“现在这些勋贵子弟,一个个心比天高,是以为自己是什么人中龙凤!”

  “早前我们还同公婆争论,到底是把孩子带着走,还是放在京城给他们抚养。”

  “现在我觉得就算再是辛苦,我也要把他带在身边,绝不能把他留在京城!”

  孟时岚深以为然地点头赞同。

  仙女峰山顶的风景雄伟壮丽。

  可以俯瞰大半个京城,倒比下面的花花草草好看多了。

  黄语宁看着她舒展的眉目,好像她终于揭下了面上的面具。

  她的唇角不自觉地上扬,“我觉得孟小姐有些奇妙。”

  “为什么这么说?”孟时岚回头看她。

  她的眉目明亮,好似天地间的光辉都在她的身上一般。

  黄语宁回过头,也同她一样,看向那个又远似乎又近的的京城。

  “感觉你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