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这根本不是广陵散!-《开元情诗与剑榜》

  众人惊愕的原因并不是李季兰第一段音符就让他们如闻仙乐——

  反而是……

  简单过分到差点令人笑场。

  如果不是先前铺垫的“嵇康上刑场”的桥段的话。

  就好像现代某人吹嘘说自己钢琴八岁过了“十级”,接下来演奏一曲郎朗曾在春晚上弹过的世界名曲。

  可等他真弹的时候,就从钢琴键上“dorefasxido”依次按了一遍。

  然后,又从“dox”一路再按回来。

  你不觉得人家是在跟你开玩笑嘛?

  李季兰就是这样。

  五音宫商角徵羽,她将其逆着来了一遍……

  羽、徵、角、商、宫……

  这特么就是琴技?

  这特么就是……广陵散?

  太糊弄人了吧!

  可李季兰并没有理会底下人的诧异,素手弄弦,写意潇洒,吟猱余韵、细微悠长!

  不紧不慢地将音符一个个揉出来。

  听众们越听越诧异,即便是奏到后面,依然没有显露出高深的技巧,整首琴曲都过于简单了!

  没错,即便是对于此时的大唐人来说,这曲子都过于简单了!

  “赤练仙子”弹的这曲子,全篇只有“宫商角徵羽”五个音!

  中国古代的“五音”就相当于do、re、、sol,分别对应宫、商、角、徵、羽。

  根据“陈十一郎”的诗“泠泠七弦上”可知,古琴有七根弦,一根弦便是一个音,分别是宫、商、角、徵、羽、变宫和变徵。

  而且古琴成型很早,相传古琴六弦、七弦分别是周文王、周武王各自加的。

  即便没有那么早,那形制起码在战国中期就已稳定——

  看《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唱“风萧萧兮易水寒”那一段: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到荆轲那时候,乐曲就不仅限于“五音”之中了。

  能单纯使用“五音”就可以顺利演奏下来的,恐怕只有《神人畅》这种相传是“尧”时期祭祀的琴曲了,可想而知该有多么久远了。

  (《神人畅》也是唐代以前仅两首记载下来的以“畅“为题材的古琴曲之一,可以找来听听看“正宗”的古音是啥样的。)

  总之,现场的懂行的听众都觉得词曲除了简单之外,还别有一种奇异之感。

  唯独陈成自己满脸的笑意。

  对于自己成功捉弄了一次“古人”觉得十分有趣。

  这只奇怪的曲子到底是什么呢?

  一如既往的,还是要联系到陈成看过的一部武侠片。(毕竟这小子似乎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来看电视了。)

  他得知嵇康与广陵散的故事也是从这部片子里面来的。

  那就是根据金庸同名小说改编的《笑傲江湖》。

  这里面有个情节是,魔教长老曲洋与衡山派刘正风意图携手退出江湖,却被名门正派追杀,二人在临终之前对男主角令狐冲讲述了广陵散失传的经过——

  随后两个老头就以古琴、玉箫共同弹奏了一曲,并把琴谱、箫谱交给令狐冲,希望这首震铄今古的曲子能流传下去。

  陈成看这部戏的时候年龄还小,听到广陵散的故事时倍感可惜。

  但并没有搞清楚俩老头演奏的那首曲子名叫“笑傲江湖”,还以为他俩捣鼓的那个就是“广陵散”,一时间幼小的心灵就暗暗说一定要把这首歌记下来,“流传后世”。

  是的,貌似过了好多年他才知道他唱的那首歌并不是《广陵散》,甚至也不是《笑傲江湖》,而叫……

  《沧海一声笑》……

  黄沾先生,小陈我被你骗了好多年啊!

  《沧海一声笑》就是电影导演徐克请黄沾为他的电影《笑傲江湖》谱的曲,但黄先生前前后后写了6个版本,徐先生都不满意,最后是从“宫、商、角、徵、羽”中得来的灵感,反过来弹了一遍,觉得不错,最终中国“五音”写出了整个旋律。

  写好这个第七版后,黄沾直接跟徐克说,这是最后一版,你爱要不要!

  徐克一看黄大才子都这么说了,只能凑合着用呗。(哈哈,实际上徐老怪当时就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