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娘娘腔小陈-《开元情诗与剑榜》

  “秦叔宝不行?”郑宝旦眉头一皱:“那程咬金!‘安得程咬金,叫他小命休’!行了吧!”

  “程咬金只有三板斧……”

  “尉迟敬德呢?‘安得尉迟恭,叫他小命休’!”

  “他俩也挨不着……”

  “单雄信可以!安得单雄信,叫他……”

  ……

  郑宝旦认为自己的句式极好,几乎把隋唐之间的名将说了个遍,众人发现这小子读书不灵光,说起这些武将故事还都挺了解的样子,一时间啼笑皆非。

  郑宝旦也是说累了,最后只能求饶,最后无奈道:“那你们告诉我,到底是谁杀了隋炀帝啊!”

  “令狐行达。”见表弟终于“求知若渴”,龚子业总算有些安慰,告诉了他。

  郑宝旦一呆,令——狐——行——达?这特么是谁?

  拧着眉头:“还有吗?”

  “宇文化及。”

  “……”郑宝旦:“还有吗?”

  “司马德戡。”

  “……”

  大业十四年三月十一日(618年),宇文化及、司马德戡等发动江都兵变,叛军要杀死隋炀帝,隋炀帝说:“天子自有天子的死法,怎么能对天子动刀,取鸩酒来!”众人不答应,让令狐行达按着炀帝坐下。隋炀帝自己解下练巾交给令狐行达,于是令狐行达用这条练巾绞死了隋炀帝。

  “辣块妈妈!这些混账简直是故意跟老子作对!”郑宝旦大怒!“他们都叫四个字的名字!让老子怎么入诗?”

  此言一出,众人爆笑,忍俊不禁。

  “你才是混账!”龚子业也被他气笑了:“就算是三个字,你这也算不上是诗!多读点书吧!老兄!”

  哭笑不得间,忽然发现似乎忽略了一个人:

  英俊异常的蔡卓言少侠!

  连卜海峰、郑宝旦都作诗了,偏偏漏了蔡少侠!

  看他的个头,应该是要比表弟大一点才对。

  不管人家会不会作诗,问都不问,那不是不礼貌嘛!

  龚子业邀请道:“蔡兄弟也来热闹一下?”

  陈成还在想着“杨勇刨了杨广坟”的梗呢,被他一点,回过神来:“啥?嗯,你们玩你们的,我不会。”

  小陈我从小到大都在抄诗,实在是累了,不想抄了,这回就不掺和了。

  “来吧,你看宝旦平日也不作诗,不也作了?”龚子业笑道:“重在参与,不用太介怀。”

  几番邀约,小陈执意不肯。

  这未免有些不给面子,龚子业自己倒不在意,那个口出狂言“举首江南近,金陵一目收”的赵眉山不高兴:“你这小郎君,怎的不识抬举呢?还说练剑呢,扭扭捏捏,哪像个男子汉的样子?”

  众人把小陈的年龄错估了两岁,十五六七岁的话,应该已经变声了,可小陈还是细声细语的童子腔,这也让大家不满,并没想到他现实年龄是十四。(实际年龄四十……)

  又有人笑道:“过去人说‘江南脂粉气浓甚’,这小兄弟是东都来的,没想到东都的风气只怕比我们江南还要‘浓甚’呢!”

  “我还在寻思,这小郎君是‘剑术高手’,有些奇怪,会不会是用错了一个字啊?”

  “哪个字?”

  “应该是,‘剑器高手’。”那人道:“怕不是——公孙大娘的徒弟?”

  “剑器”本质上是一种使剑的舞蹈,怎么看小陈都更像是一个跳舞的,所以众人都笑了。

  众人见小陈粉雕也似的脸,玉琢也似的面,真个是俊秀得一塌糊涂,因为没听他谈诗,也未曾见他下午以一敌十时的英姿和高超剑术,没啥敬畏之心,只当他是寻常少年。

  可是小陈自小那都是被捧上天的,哪怕是现在落魄了,一听到他的大名,那也都是“久仰久仰”“如雷贯耳”的,何曾听人说他“像个小姑娘”?

  妈的老子不抄诗,一来是抄多了有负罪感,二来是怕虐到你们让你们没面子嘛!

  怎么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呢!

  其实也是小陈的自尊心未免太过脆弱了,众人兴之所至,随口而出的调笑之语,对一个看上去十五六岁的小年轻,那是再正常不过了,郑宝旦也被众人取笑了,可那也没有恶意嘛!

  大家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