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西工坊的轰鸣声,如同安西郡强劲的心跳,宣示着这片土地的新生。就在李默忙于夯实根基、打造下一代利器之时,他派往西域的探索使团,带回了第一个重大、且出乎意料的消息。
使团历经艰辛,抵达了楼兰国。这个位于孔雀河尾闾、罗布泊畔的绿洲小国,确实如之前情报所述,正处于巨大的惶恐与摇摆之中。匈奴的突然崩溃,使得楼兰失去了长期依附的强权和保护伞,同时也摆脱了沉重的赋税和兵役。然而,权力真空带来的并非全是自由,还有周边势力的觊觎和内部路线的分歧。
楼兰国王接待了秦使,态度恭敬却难掩犹豫。他既畏惧东方新兴的大秦帝国之威,又担心西边的月氏人或其他城邦趁虚而入。就在使团试图说服楼兰王与大秦建立正式邦交,接受“安西郡”的庇护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兵变发生了!
楼兰国内以大将军为首的强硬派,认为秦军远来,立足未稳,且主力仍在漠北,无力西顾。他们主张联合车师等国,甚至暗中联系西迁的月氏,共同抵抗秦国的“东扩”,以求自立。兵变军队包围了王宫,软禁了倾向于与秦交好的国王。
混乱中,秦使团凭借少量精锐护卫和楼兰王心腹的帮助,杀出重围,但在撤离途中遭遇叛军追击,损失了近半人手,携带的礼物和文书也大部遗失,只有正使和几名核心成员带着重伤,侥幸逃回归附安西郡的一个小部落,最终被巡边的秦军斥候救回。
消息传回宣威城,李默震怒!并非因使团受损和礼物丢失,而是楼兰兵变背后透露出的危险信号:西域诸国对大秦的敬畏之心,远未达到足以让其臣服的程度!若不能迅速、果断地处理此次事件,杀鸡儆猴,那么安西郡试图建立的威信将荡然无存,未来西进战略将步步维艰,周边小国很可能群起效仿,甚至引来月氏等更大势力的干预!
“楼兰自寻死路!”李默在郡守府紧急军议上,语气冰冷,“彼辈以为,我大秦雷霆止于漠北,利刃不及西域。今日,便让他们亲眼见识,何为天威!”
“郡守大人,末将愿率本部兵马,踏平楼兰,擒拿叛贼,以儆效尤!”骑兵都尉李敢第一个请战,眼中战意熊熊。
“末将亦愿往!”其他将领纷纷附和。安西郡初立,正是需要军功树立威信之时。
李默却摆了摆手,目光扫过众将,最终落在刚刚完成换装、装备了三百杆“安西一式”燧发铳的神机营精锐身上。
“此番出兵,不在灭国,而在立威!”李默沉声道,“要以最小的代价,最迅猛的速度,最震撼的方式,让楼兰叛党,乃至所有西域城邦,明白抗拒大秦的代价!”
他定下策略:“我军出动两千人足矣!一千神机营(含三百燧发铳兵),五百步兵,五百骑兵。由我亲自率领,轻装疾进,直扑楼兰!”
“郡守不可!”王焕急忙劝阻,“您乃一郡之守,帝国九卿,岂可再亲身犯险?楼兰虽小,亦有数千兵马,况其城郭……”
“王校尉放心。”李默打断他,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我正要以楼兰之城,试我安西工坊之新锋!此次,不带冲车,不备云梯,只携工曹府特制之‘破城利器’!”
众将面面相觑,不知李默所指何物。唯有参与核心项目的大匠,隐隐猜到可能与那“火炮”研究有关。
军议之后,李默立刻前往高度戒备的工坊核心区。在那里,依据之前兑换的知识,经过数月秘密攻关,安西工坊的工匠们已经成功铸造出了三门青铜材质的轻型前装野战炮!炮身长约六尺,口径约两寸,架设在带有轮子的炮车上,可由马匹拖曳。同时配套铸造了数十枚实心铁弹和部分内填铁珠的霰弹。
这就是李默的“破城利器”!他要在这个冷兵器时代,进行一场不对称的碾压!
三日后,李默亲率两千精锐,携带三门以油布严密覆盖的“秘密武器”及相应弹药,离开宣威城,沿着探索使团走过的路线,急速西进。大军行动迅捷,沿途小股势力望风避易。
十日后,秦军如同神兵天降,突然出现在楼兰城东三十里外。
楼兰叛军首领,那位自封“摄政”的大将军,闻报又惊又怒。他没想到秦军来得如此之快,更没想到对方只来了区区两千人。他自觉胜券在握,一方面紧闭城门,加强防守,另一方面亲自率领近四千兵马出城,企图凭借优势兵力,在野外一举歼灭这支“狂妄”的秦军,彻底树立自己的威望。
两军在楼兰城东一片开阔的戈壁滩上对峙。
楼兰将军看着秦军那单薄的阵型(神机营线性阵列在冷兵器时代看来确实单薄),尤其是阵前那几辆用布盖着、不知何物的车子,脸上露出轻蔑的笑容。他挥舞着弯刀,驱使部下排开阵势,准备发动冲锋。
李默立于中军,冷静地观察着敌军。他并未让神机营前出,而是下令:“炮兵阵地,前置!瞄准敌军中军密集处!”
命令下达,士兵们迅速掀开油布,露出了三门泛着青黑色幽光的青铜火炮!炮手们按照平日训练,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射击前的准备:清理炮膛,装入***包,填入实心弹,用通条压实,插入引信……
楼兰将军和他们的士兵疑惑地看着那些奇怪的“铜管子”,完全不明白秦军在做什么。
“装填完毕!”
“瞄准完毕!”
炮兵指挥官大声回报。
李默看着进入一里(约500米)左右距离、正在开始加速的楼兰骑兵,深吸一口气,狠狠挥下令旗:
“一号炮,试射!放!”
炮手立刻将火把凑近火门!
轰!!!!
一声远比任何火铳齐射都更加狂暴、更加低沉、仿佛来自洪荒巨兽的怒吼,猛然炸响!炮口喷吐出巨大的火焰和浓烟,炮身猛地向后坐退!一枚黑色的铁球,以肉眼难以捕捉的速度,呼啸着射向楼兰军阵!
下一秒,在楼兰骑兵冲锋的队列中,仿佛凭空出现了一道死亡走廊!实心炮弹以无可阻挡的动能,直接撞入了人群!刹那间,人马俱碎!血肉横飞!炮弹落地后依旧向前弹跳,继续犁开一条触目惊心的血路!仅仅一击,就造成了数十人的惨烈伤亡!
楼兰军的冲锋势头戛然而止!所有人都被这从未想象过的恐怖攻击打懵了!战马惊恐地人立而起,士兵们发出绝望的尖叫!
“妖……妖术!”
“雷神发怒了!”
恐慌如同瘟疫般蔓延。
然而,这仅仅是开始。
“全体炮兵!目标,敌军阵列!霰弹装填!一轮齐射!放!”李默冷酷的命令再次响起。
轰!轰!轰!
三门火炮再次发出震天动地的咆哮!这一次,射出的不是单一的实心弹,而是数百颗密集的铁珠!如同死亡的扇面,瞬间覆盖了楼兰军阵的前排!
噗噗噗噗——!
如同雨打芭蕉,又像是死神挥舞的镰刀!前排的楼兰骑兵如同被割倒的麦子,成片成片地倒下!惨叫声响彻四野!
两轮炮击,彻底粉碎了楼兰军的斗志和阵型。残存的士兵哭爹喊娘,掉头就跑,任凭那将军如何嘶吼弹压也无济于事。
“神机营!推进射击!”
“骑兵!追击!”
李默适时下达总攻命令。
装备着燧发铳的神机营,迈着整齐的步伐向前推进,用更加精准和快速的火力,收割着溃逃的敌人。黄金火骑兵则如同猛虎出闸,肆意冲杀,扩大战果。
楼兰城头的守军,亲眼目睹了城下这如同神罚般的一幕,肝胆俱裂。当秦军押解着被俘的叛军首领(那位大将军在混乱中被炮火吓傻,旋即被擒)兵临城下时,楼兰城门从内部被打开,忠于老国王的贵族发动了反政变,献出了城池和被软禁的国王。
李默兵不血刃,进入楼兰城。
他没有废黜国王,而是令其重新宣誓效忠大秦,接受安西郡管辖,并严惩了所有参与兵变的贵族。同时,在楼兰城外,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阅兵与火器演示。
当着楼兰君臣和众多西域小邦使节(闻讯赶来)的面,神机营进行了燧发铳的齐射表演,而那三门青铜火炮,再次发出了震撼人心的怒吼,将远处一座土丘轰得粉碎!
雷霆般的巨响,不仅回荡在楼兰上空,更重重地敲击在每一个西域使者的心上。他们面色苍白,战栗不已,彻底明白了东方这个新兴帝国的可怕力量。
李默借此宣布:大秦安西郡,正式设立。楼兰及其周边区域,受安西郡庇护。凡愿与大秦通商友好者,必受礼遇;凡有挑衅天威、阻挠商路者,楼兰叛党之下场,便是前车之鉴!
“雷霆西进”的消息,伴随着火炮的轰鸣,以比骑兵更快的速度,迅速传遍了西域诸国。一时间,自车师以西,诸国震恐,遣使至宣威城或楼兰表示友好者络绎不绝。
安西郡的威严,在这一声声炮响中,彻底树立。帝国西进的道路,被打通了。而李默脑海中的直播间,也因这划时代的“火炮首秀”和西域格局的颠覆,再次陷入了积分打赏的疯狂盛宴。科技的碾压,文明的碰撞,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奏响了新的序曲。
使团历经艰辛,抵达了楼兰国。这个位于孔雀河尾闾、罗布泊畔的绿洲小国,确实如之前情报所述,正处于巨大的惶恐与摇摆之中。匈奴的突然崩溃,使得楼兰失去了长期依附的强权和保护伞,同时也摆脱了沉重的赋税和兵役。然而,权力真空带来的并非全是自由,还有周边势力的觊觎和内部路线的分歧。
楼兰国王接待了秦使,态度恭敬却难掩犹豫。他既畏惧东方新兴的大秦帝国之威,又担心西边的月氏人或其他城邦趁虚而入。就在使团试图说服楼兰王与大秦建立正式邦交,接受“安西郡”的庇护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兵变发生了!
楼兰国内以大将军为首的强硬派,认为秦军远来,立足未稳,且主力仍在漠北,无力西顾。他们主张联合车师等国,甚至暗中联系西迁的月氏,共同抵抗秦国的“东扩”,以求自立。兵变军队包围了王宫,软禁了倾向于与秦交好的国王。
混乱中,秦使团凭借少量精锐护卫和楼兰王心腹的帮助,杀出重围,但在撤离途中遭遇叛军追击,损失了近半人手,携带的礼物和文书也大部遗失,只有正使和几名核心成员带着重伤,侥幸逃回归附安西郡的一个小部落,最终被巡边的秦军斥候救回。
消息传回宣威城,李默震怒!并非因使团受损和礼物丢失,而是楼兰兵变背后透露出的危险信号:西域诸国对大秦的敬畏之心,远未达到足以让其臣服的程度!若不能迅速、果断地处理此次事件,杀鸡儆猴,那么安西郡试图建立的威信将荡然无存,未来西进战略将步步维艰,周边小国很可能群起效仿,甚至引来月氏等更大势力的干预!
“楼兰自寻死路!”李默在郡守府紧急军议上,语气冰冷,“彼辈以为,我大秦雷霆止于漠北,利刃不及西域。今日,便让他们亲眼见识,何为天威!”
“郡守大人,末将愿率本部兵马,踏平楼兰,擒拿叛贼,以儆效尤!”骑兵都尉李敢第一个请战,眼中战意熊熊。
“末将亦愿往!”其他将领纷纷附和。安西郡初立,正是需要军功树立威信之时。
李默却摆了摆手,目光扫过众将,最终落在刚刚完成换装、装备了三百杆“安西一式”燧发铳的神机营精锐身上。
“此番出兵,不在灭国,而在立威!”李默沉声道,“要以最小的代价,最迅猛的速度,最震撼的方式,让楼兰叛党,乃至所有西域城邦,明白抗拒大秦的代价!”
他定下策略:“我军出动两千人足矣!一千神机营(含三百燧发铳兵),五百步兵,五百骑兵。由我亲自率领,轻装疾进,直扑楼兰!”
“郡守不可!”王焕急忙劝阻,“您乃一郡之守,帝国九卿,岂可再亲身犯险?楼兰虽小,亦有数千兵马,况其城郭……”
“王校尉放心。”李默打断他,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我正要以楼兰之城,试我安西工坊之新锋!此次,不带冲车,不备云梯,只携工曹府特制之‘破城利器’!”
众将面面相觑,不知李默所指何物。唯有参与核心项目的大匠,隐隐猜到可能与那“火炮”研究有关。
军议之后,李默立刻前往高度戒备的工坊核心区。在那里,依据之前兑换的知识,经过数月秘密攻关,安西工坊的工匠们已经成功铸造出了三门青铜材质的轻型前装野战炮!炮身长约六尺,口径约两寸,架设在带有轮子的炮车上,可由马匹拖曳。同时配套铸造了数十枚实心铁弹和部分内填铁珠的霰弹。
这就是李默的“破城利器”!他要在这个冷兵器时代,进行一场不对称的碾压!
三日后,李默亲率两千精锐,携带三门以油布严密覆盖的“秘密武器”及相应弹药,离开宣威城,沿着探索使团走过的路线,急速西进。大军行动迅捷,沿途小股势力望风避易。
十日后,秦军如同神兵天降,突然出现在楼兰城东三十里外。
楼兰叛军首领,那位自封“摄政”的大将军,闻报又惊又怒。他没想到秦军来得如此之快,更没想到对方只来了区区两千人。他自觉胜券在握,一方面紧闭城门,加强防守,另一方面亲自率领近四千兵马出城,企图凭借优势兵力,在野外一举歼灭这支“狂妄”的秦军,彻底树立自己的威望。
两军在楼兰城东一片开阔的戈壁滩上对峙。
楼兰将军看着秦军那单薄的阵型(神机营线性阵列在冷兵器时代看来确实单薄),尤其是阵前那几辆用布盖着、不知何物的车子,脸上露出轻蔑的笑容。他挥舞着弯刀,驱使部下排开阵势,准备发动冲锋。
李默立于中军,冷静地观察着敌军。他并未让神机营前出,而是下令:“炮兵阵地,前置!瞄准敌军中军密集处!”
命令下达,士兵们迅速掀开油布,露出了三门泛着青黑色幽光的青铜火炮!炮手们按照平日训练,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射击前的准备:清理炮膛,装入***包,填入实心弹,用通条压实,插入引信……
楼兰将军和他们的士兵疑惑地看着那些奇怪的“铜管子”,完全不明白秦军在做什么。
“装填完毕!”
“瞄准完毕!”
炮兵指挥官大声回报。
李默看着进入一里(约500米)左右距离、正在开始加速的楼兰骑兵,深吸一口气,狠狠挥下令旗:
“一号炮,试射!放!”
炮手立刻将火把凑近火门!
轰!!!!
一声远比任何火铳齐射都更加狂暴、更加低沉、仿佛来自洪荒巨兽的怒吼,猛然炸响!炮口喷吐出巨大的火焰和浓烟,炮身猛地向后坐退!一枚黑色的铁球,以肉眼难以捕捉的速度,呼啸着射向楼兰军阵!
下一秒,在楼兰骑兵冲锋的队列中,仿佛凭空出现了一道死亡走廊!实心炮弹以无可阻挡的动能,直接撞入了人群!刹那间,人马俱碎!血肉横飞!炮弹落地后依旧向前弹跳,继续犁开一条触目惊心的血路!仅仅一击,就造成了数十人的惨烈伤亡!
楼兰军的冲锋势头戛然而止!所有人都被这从未想象过的恐怖攻击打懵了!战马惊恐地人立而起,士兵们发出绝望的尖叫!
“妖……妖术!”
“雷神发怒了!”
恐慌如同瘟疫般蔓延。
然而,这仅仅是开始。
“全体炮兵!目标,敌军阵列!霰弹装填!一轮齐射!放!”李默冷酷的命令再次响起。
轰!轰!轰!
三门火炮再次发出震天动地的咆哮!这一次,射出的不是单一的实心弹,而是数百颗密集的铁珠!如同死亡的扇面,瞬间覆盖了楼兰军阵的前排!
噗噗噗噗——!
如同雨打芭蕉,又像是死神挥舞的镰刀!前排的楼兰骑兵如同被割倒的麦子,成片成片地倒下!惨叫声响彻四野!
两轮炮击,彻底粉碎了楼兰军的斗志和阵型。残存的士兵哭爹喊娘,掉头就跑,任凭那将军如何嘶吼弹压也无济于事。
“神机营!推进射击!”
“骑兵!追击!”
李默适时下达总攻命令。
装备着燧发铳的神机营,迈着整齐的步伐向前推进,用更加精准和快速的火力,收割着溃逃的敌人。黄金火骑兵则如同猛虎出闸,肆意冲杀,扩大战果。
楼兰城头的守军,亲眼目睹了城下这如同神罚般的一幕,肝胆俱裂。当秦军押解着被俘的叛军首领(那位大将军在混乱中被炮火吓傻,旋即被擒)兵临城下时,楼兰城门从内部被打开,忠于老国王的贵族发动了反政变,献出了城池和被软禁的国王。
李默兵不血刃,进入楼兰城。
他没有废黜国王,而是令其重新宣誓效忠大秦,接受安西郡管辖,并严惩了所有参与兵变的贵族。同时,在楼兰城外,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阅兵与火器演示。
当着楼兰君臣和众多西域小邦使节(闻讯赶来)的面,神机营进行了燧发铳的齐射表演,而那三门青铜火炮,再次发出了震撼人心的怒吼,将远处一座土丘轰得粉碎!
雷霆般的巨响,不仅回荡在楼兰上空,更重重地敲击在每一个西域使者的心上。他们面色苍白,战栗不已,彻底明白了东方这个新兴帝国的可怕力量。
李默借此宣布:大秦安西郡,正式设立。楼兰及其周边区域,受安西郡庇护。凡愿与大秦通商友好者,必受礼遇;凡有挑衅天威、阻挠商路者,楼兰叛党之下场,便是前车之鉴!
“雷霆西进”的消息,伴随着火炮的轰鸣,以比骑兵更快的速度,迅速传遍了西域诸国。一时间,自车师以西,诸国震恐,遣使至宣威城或楼兰表示友好者络绎不绝。
安西郡的威严,在这一声声炮响中,彻底树立。帝国西进的道路,被打通了。而李默脑海中的直播间,也因这划时代的“火炮首秀”和西域格局的颠覆,再次陷入了积分打赏的疯狂盛宴。科技的碾压,文明的碰撞,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奏响了新的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