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今日从这里走出去,他便再没资格亲近她了。
陈琬琰感觉到脖颈的湿凉,伸手拍了拍李珩的背,“日后都是好日子呢。”
“李家的事谢谢你。”
“把你拖成大龄剩男,你还谢我?”陈琬琰打趣他。
跟在一边的彤霞,掏出陆久留给她的小本本和笔,唰唰唰的写了几笔,面无表情的将东西收回袖中。
“我也才二十一。”李珩声音闷闷的。
陈琬琰笑道:“男人三十一枝花,小侯爷还是青年呢。”
“我知道你的意思。”
“嗯……孩子还会有的。”陈琬琰一本正经的说,“其实年纪稍微大一些,生出的孩子更健康,小侯爷这个年纪就很好。”
“你是谁?”李珩忽然问道。
陈琬琰浑身僵硬着没动,“我就是我。”
“我知道你不是她,从你玩五子棋,让我帮你画图,第一次弹曲儿,我就在怀疑了。”李珩温热的手掌扣着她的后脑勺,将她按在怀中,“京都起了你的容貌不会变的流言后,我在凉州打听过,她根本不会琴棋书画,更不会跳舞,你和她的性格也不一样。”
那次途经凉州,她没有见过旧朋友,甚至还刻意躲着相熟的人。
感觉到怀中人的僵硬,李珩轻轻安抚她,“你别怕,我不会说出去,我会保护你,这辈子我都会护着你,绝不食言。”
陈琬琰脸埋在他怀里,无声的流着泪,“阆苑的无字牌位,我六月初九来取。”
“留在李家吧。”李珩红着眼睛放开她,掏出帕子替她擦了擦眼泪,“别哭,以后都是好日子。”
陈琬琰回宫就收到了赵瑾瑜的书信,细说他在剑南的日常,还让她少哭鼻子多吃饭,最后竟然说要给李珩保媒,还列举了一串名单。
陈琬琰无语死了,这男人保媒保上瘾了?
她给赵瑾瑜回了信,将京都发生的事详细的写了,如果不出意外,赵瑾瑜年前应当能重回京都。
彤霞拿了一枝荔枝,对就是一枝!还在枝上没摘下来的那种!
“这是殿下让人给主子送的荔枝,还新鲜着呢。”
陈琬琰无语,让彤霞将荔枝摘了一盘子,让她给树枝上的荔枝撒撒水,自个儿端着找景睿帝分食去了。
翌日中午,彤霞便收到宣平侯找了刘峘的消息,“刘大人将王嫣然等人血作了辨认,最后证实了宝哥是乙血型,李珩和王嫣然都是甲,方羽霄是乙,二人的血液相融了。”
“人送走了吗?”陈琬琰问。
孩子被送走,李家的事就算结束了。
“送走了,被王嫣然收买的奴仆今日也都发卖了。”
陈琬琰笑了笑,“这很像老夫人的作风。”
武将家里出来的贵女,办事雷厉风行。
“主子在看什么?”彤霞好奇的发问。
“十多年前的旧事。”
这是赵敬淮走之前留给她,上面详细写了王林当年在遂昌和宣平县,替郭家养了约有一万六千私兵,不止养在李家的庄子,还有暖桃祖父,以及族中长辈名义下的庄子。
李家的庄子上住的都是将领头子,各庄子上约有私兵二三百人,主要是进行情报收集,李家犯的事儿,顶多就是庄子的粮食都被王林买走养兵了。
李家是被王林耍了。
因为赵敬淮在信中说,李家庄子养兵这事儿,姓冯的压根不知道。
李家给郭家做的最大贡献,就是曾经替他们往江南东道开路,这事儿赵敬淮还有印象,因为遂昌和宣平都隶属永嘉郡,也就是现在的处州。
王林和王杨到永嘉郡,拿的就是老宣平侯的拜帖。
至于郭贤妃说,是从李家在宣平县和遂昌县庄子调的兵,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一是,庄子已经卖掉。
二是,他们不可能在永嘉王府的眼皮子底下,养几千精兵并且调走。
江南东道当时已经戒严了,从十一月到二月,放出通往京都方向的路引只有一千三百二十九,宣平和遂昌一共发出不到二百路引。
十九日至赵瑾瑜在梁州遇刺那段时日,从处州到剑南道的路引只有二百一十七,遂昌和宣平一共放出三十五份。
如果真有那么多人从东地往京都方向去,那肯定不是从处州出去的。
赵敬淮给她指了淮南道和河南道。
“原来王林一开始在处州招募人才,永嘉郡王就察觉了,观察他好几个月才发现端倪,便事无巨细的上报了陛下。”
彤霞道:“那陛下岂不是早就知道侯府的事了?”
陈琬琰失笑,确实是这样,王林那么狡猾,怎么可能直接在宣平侯的庄子上养兵,只怕还没开始养他就被陛下砍了,毕竟江东是直隶。
“难怪当年陛下十分强势的将王林召回京都。”彤霞恍然大悟。
陈琬琰道:“这上头说李家庄子藏的人早就四散了,剩余的兵在王林回京都前也已经转移,应当也分转去江南西道、淮南道和河南道了。”
总之肯定是不在处州。
他们没本事在永嘉郡王的地盘养十多年私兵,而不被发现。
彤霞看着陈琬琰在纸上写了三个地方,说道:“江南西道应当是没有的,咱们殿下曾经去那边治过蝗灾,若是养了私兵应当有迹可循。”
主要是那地方三位皇子互相争过地盘,养十多年私兵不被发现不太实际。
陈琬琰道:“他们养的第一批人说是私兵,其实更像是一个收集情报的组织,应当是做了商贾或者是各地的小官吏。”
如果真的养了兵,陛下当年就不会放过王林和郭家,所以赵敬淮才说李家应当是被他们骗了。
老侯爷知道时,庄子上藏的人已经不在了,李家庄子的下人没有及时上报,肯定是被收买了,老侯爷去调查,他们必然会将王林交代的说辞告诉老侯爷。
“我判断郭家真正开始养私兵,应当是搭上严家之后,在严家的地盘上受到了保护,才能大胆的养兵。”陈琬琰在纸上写了个严,又写了河南道。
严家的兵力主要集中在河南道边境的几个州,淮南道边境次之。
彤霞无奈的说:“七皇子守在河南道,挡在严家前头想查应当不太容易,不知陛下怎么想的,把七皇子封在他们自己的领域。”
七皇子和严家严防死守,想查什么都受阻。
陈琬琰道:“咱们陛下这么做,自然是有他的考量。”
指不定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景睿帝的监视下呢,江南东道有一个忠心耿耿的永嘉郡王,河南道也不止一个七皇子一个王。
七皇子封在那里,说不准是对三皇子的制衡呢。
如果三皇子要严家帮着逼宫,七皇子会怎么做?
“陆久还没从剑南道回来吗?”陈琬琰问。
“没有。”
陈琬琰有些失望,河南道查不了还可以查淮南道,但她没有合适的人往那边去,像赵敬淮给她的这些数据,大部分都是要去官府查的,随便派人去,一件小事跑几十趟,都不一定办的下来。
任她在京都还算有几分本事,出了京都人家也不买她的账。
“要不奴婢派人去淮南道走一趟,淮南道被殿下收了大半,咱们要去官府查发放的通关文书应当不难。”她这里可以联系上殿下的人,到了淮南道就能和殿下人对接上。
陈琬琰若有所思的摇了下头,沈二老爷去舒州赴任之后,景睿帝就将舒州规划进了扬州都督府,原来的扬州都督调任安州都督。
现在沈二老爷不是舒州都督,而是扬州大都督了,管辖舒、和、滁、庐、楚、寿六州,治所在扬州。
扬州不就是镇东军在的边境吗?
淮南道的边境只有楚州和扬州,都在沈二老爷的管辖范围啊!
“若是他们从淮南道调了人去刺杀殿下,殿下的人应当会有所察觉才是,就算他们失察,山南东道还有一个彭都督,彭都督虽然人在京都,有那么多可疑人物从他管辖的地方路过,难道他的下属会不报给他知晓吗?”
陈琬琰眯了眯眼,彭都督是襄州都督,管邓、金、商、均、唐、房等州,这些州不仅贯穿了山南东道还接壤了两京,河南道和淮南道边境的州。
还有一个荆州大都督管硖、郢、澧、朗、岳、鄂等州,郢州接壤了安州都督管辖的隋州、淮南道的安州,其他州和夔州都督管辖的区域接壤了江南西道。
三皇子的人即便是早就躲进安州都督的下辖州,想进京都就不可能绕过彭都督!
除非荆州大都督和夔州都督直接放他们去山南西道。
彤霞啊了一声,往后退一步就想溜,就听陈琬琰突然发出一声暴喝,“好你个赵瑾瑜!”
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下!
他明明就知道三皇子的精兵是从哪里调来的,也知道有多少人,竟然不提前出手,非要人家集合在一处了才应战!
在怀王府处理公文的赵瑾瑜突然打了个喷嚏,眉头一蹙,问道:“林大公子的病症好些了吗?”
汪海生头都快炸了,他家王爷每日都要问他三回,不知道的还以为他
陈琬琰感觉到脖颈的湿凉,伸手拍了拍李珩的背,“日后都是好日子呢。”
“李家的事谢谢你。”
“把你拖成大龄剩男,你还谢我?”陈琬琰打趣他。
跟在一边的彤霞,掏出陆久留给她的小本本和笔,唰唰唰的写了几笔,面无表情的将东西收回袖中。
“我也才二十一。”李珩声音闷闷的。
陈琬琰笑道:“男人三十一枝花,小侯爷还是青年呢。”
“我知道你的意思。”
“嗯……孩子还会有的。”陈琬琰一本正经的说,“其实年纪稍微大一些,生出的孩子更健康,小侯爷这个年纪就很好。”
“你是谁?”李珩忽然问道。
陈琬琰浑身僵硬着没动,“我就是我。”
“我知道你不是她,从你玩五子棋,让我帮你画图,第一次弹曲儿,我就在怀疑了。”李珩温热的手掌扣着她的后脑勺,将她按在怀中,“京都起了你的容貌不会变的流言后,我在凉州打听过,她根本不会琴棋书画,更不会跳舞,你和她的性格也不一样。”
那次途经凉州,她没有见过旧朋友,甚至还刻意躲着相熟的人。
感觉到怀中人的僵硬,李珩轻轻安抚她,“你别怕,我不会说出去,我会保护你,这辈子我都会护着你,绝不食言。”
陈琬琰脸埋在他怀里,无声的流着泪,“阆苑的无字牌位,我六月初九来取。”
“留在李家吧。”李珩红着眼睛放开她,掏出帕子替她擦了擦眼泪,“别哭,以后都是好日子。”
陈琬琰回宫就收到了赵瑾瑜的书信,细说他在剑南的日常,还让她少哭鼻子多吃饭,最后竟然说要给李珩保媒,还列举了一串名单。
陈琬琰无语死了,这男人保媒保上瘾了?
她给赵瑾瑜回了信,将京都发生的事详细的写了,如果不出意外,赵瑾瑜年前应当能重回京都。
彤霞拿了一枝荔枝,对就是一枝!还在枝上没摘下来的那种!
“这是殿下让人给主子送的荔枝,还新鲜着呢。”
陈琬琰无语,让彤霞将荔枝摘了一盘子,让她给树枝上的荔枝撒撒水,自个儿端着找景睿帝分食去了。
翌日中午,彤霞便收到宣平侯找了刘峘的消息,“刘大人将王嫣然等人血作了辨认,最后证实了宝哥是乙血型,李珩和王嫣然都是甲,方羽霄是乙,二人的血液相融了。”
“人送走了吗?”陈琬琰问。
孩子被送走,李家的事就算结束了。
“送走了,被王嫣然收买的奴仆今日也都发卖了。”
陈琬琰笑了笑,“这很像老夫人的作风。”
武将家里出来的贵女,办事雷厉风行。
“主子在看什么?”彤霞好奇的发问。
“十多年前的旧事。”
这是赵敬淮走之前留给她,上面详细写了王林当年在遂昌和宣平县,替郭家养了约有一万六千私兵,不止养在李家的庄子,还有暖桃祖父,以及族中长辈名义下的庄子。
李家的庄子上住的都是将领头子,各庄子上约有私兵二三百人,主要是进行情报收集,李家犯的事儿,顶多就是庄子的粮食都被王林买走养兵了。
李家是被王林耍了。
因为赵敬淮在信中说,李家庄子养兵这事儿,姓冯的压根不知道。
李家给郭家做的最大贡献,就是曾经替他们往江南东道开路,这事儿赵敬淮还有印象,因为遂昌和宣平都隶属永嘉郡,也就是现在的处州。
王林和王杨到永嘉郡,拿的就是老宣平侯的拜帖。
至于郭贤妃说,是从李家在宣平县和遂昌县庄子调的兵,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一是,庄子已经卖掉。
二是,他们不可能在永嘉王府的眼皮子底下,养几千精兵并且调走。
江南东道当时已经戒严了,从十一月到二月,放出通往京都方向的路引只有一千三百二十九,宣平和遂昌一共发出不到二百路引。
十九日至赵瑾瑜在梁州遇刺那段时日,从处州到剑南道的路引只有二百一十七,遂昌和宣平一共放出三十五份。
如果真有那么多人从东地往京都方向去,那肯定不是从处州出去的。
赵敬淮给她指了淮南道和河南道。
“原来王林一开始在处州招募人才,永嘉郡王就察觉了,观察他好几个月才发现端倪,便事无巨细的上报了陛下。”
彤霞道:“那陛下岂不是早就知道侯府的事了?”
陈琬琰失笑,确实是这样,王林那么狡猾,怎么可能直接在宣平侯的庄子上养兵,只怕还没开始养他就被陛下砍了,毕竟江东是直隶。
“难怪当年陛下十分强势的将王林召回京都。”彤霞恍然大悟。
陈琬琰道:“这上头说李家庄子藏的人早就四散了,剩余的兵在王林回京都前也已经转移,应当也分转去江南西道、淮南道和河南道了。”
总之肯定是不在处州。
他们没本事在永嘉郡王的地盘养十多年私兵,而不被发现。
彤霞看着陈琬琰在纸上写了三个地方,说道:“江南西道应当是没有的,咱们殿下曾经去那边治过蝗灾,若是养了私兵应当有迹可循。”
主要是那地方三位皇子互相争过地盘,养十多年私兵不被发现不太实际。
陈琬琰道:“他们养的第一批人说是私兵,其实更像是一个收集情报的组织,应当是做了商贾或者是各地的小官吏。”
如果真的养了兵,陛下当年就不会放过王林和郭家,所以赵敬淮才说李家应当是被他们骗了。
老侯爷知道时,庄子上藏的人已经不在了,李家庄子的下人没有及时上报,肯定是被收买了,老侯爷去调查,他们必然会将王林交代的说辞告诉老侯爷。
“我判断郭家真正开始养私兵,应当是搭上严家之后,在严家的地盘上受到了保护,才能大胆的养兵。”陈琬琰在纸上写了个严,又写了河南道。
严家的兵力主要集中在河南道边境的几个州,淮南道边境次之。
彤霞无奈的说:“七皇子守在河南道,挡在严家前头想查应当不太容易,不知陛下怎么想的,把七皇子封在他们自己的领域。”
七皇子和严家严防死守,想查什么都受阻。
陈琬琰道:“咱们陛下这么做,自然是有他的考量。”
指不定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景睿帝的监视下呢,江南东道有一个忠心耿耿的永嘉郡王,河南道也不止一个七皇子一个王。
七皇子封在那里,说不准是对三皇子的制衡呢。
如果三皇子要严家帮着逼宫,七皇子会怎么做?
“陆久还没从剑南道回来吗?”陈琬琰问。
“没有。”
陈琬琰有些失望,河南道查不了还可以查淮南道,但她没有合适的人往那边去,像赵敬淮给她的这些数据,大部分都是要去官府查的,随便派人去,一件小事跑几十趟,都不一定办的下来。
任她在京都还算有几分本事,出了京都人家也不买她的账。
“要不奴婢派人去淮南道走一趟,淮南道被殿下收了大半,咱们要去官府查发放的通关文书应当不难。”她这里可以联系上殿下的人,到了淮南道就能和殿下人对接上。
陈琬琰若有所思的摇了下头,沈二老爷去舒州赴任之后,景睿帝就将舒州规划进了扬州都督府,原来的扬州都督调任安州都督。
现在沈二老爷不是舒州都督,而是扬州大都督了,管辖舒、和、滁、庐、楚、寿六州,治所在扬州。
扬州不就是镇东军在的边境吗?
淮南道的边境只有楚州和扬州,都在沈二老爷的管辖范围啊!
“若是他们从淮南道调了人去刺杀殿下,殿下的人应当会有所察觉才是,就算他们失察,山南东道还有一个彭都督,彭都督虽然人在京都,有那么多可疑人物从他管辖的地方路过,难道他的下属会不报给他知晓吗?”
陈琬琰眯了眯眼,彭都督是襄州都督,管邓、金、商、均、唐、房等州,这些州不仅贯穿了山南东道还接壤了两京,河南道和淮南道边境的州。
还有一个荆州大都督管硖、郢、澧、朗、岳、鄂等州,郢州接壤了安州都督管辖的隋州、淮南道的安州,其他州和夔州都督管辖的区域接壤了江南西道。
三皇子的人即便是早就躲进安州都督的下辖州,想进京都就不可能绕过彭都督!
除非荆州大都督和夔州都督直接放他们去山南西道。
彤霞啊了一声,往后退一步就想溜,就听陈琬琰突然发出一声暴喝,“好你个赵瑾瑜!”
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下!
他明明就知道三皇子的精兵是从哪里调来的,也知道有多少人,竟然不提前出手,非要人家集合在一处了才应战!
在怀王府处理公文的赵瑾瑜突然打了个喷嚏,眉头一蹙,问道:“林大公子的病症好些了吗?”
汪海生头都快炸了,他家王爷每日都要问他三回,不知道的还以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