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作业”与“标准化”的概念在天工苑内部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最初激起的抵触与混乱的涟漪,正随着第一批标准化零件的高效产出而逐渐平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与尝试。虽然王师傅等老匠人私下里仍会念叨几句“少了点魂儿”,但手上打磨标准件的动作却愈发娴熟,毕竟,那实实在在的效率和翻倍的工钱做不得假。
就在赢昊忙于将这套初步验证有效的生产管理模式,向几个合作最紧密的水泥窑场和木工作坊推广时,一位意想不到的访客,悄然抵达了天工苑设在城外的指挥部。
来者是一位老者,身着粗麻布衣,脚踏草履,身形清瘦,面容古拙,唯有一双眼睛,开合之间精光内蕴,仿佛能洞穿人心。他并未通报姓名,只递上了一枚非金非木、刻有奇异纹路的令牌。守卫不敢怠慢,迅速报给了墨非。
墨非一见那令牌,脸色骤变,那是墨家内部最高级别的信物!他立刻意识到来者身份非同小可,极有可能是钜子亲临,或是地位极高的长老。他不敢声张,急忙将老者引入指挥部一间僻静的营房,同时火速去寻赢昊。
“公子!墨家来人了,看令牌,恐怕是钜子驾临!”墨非压低声音,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紧张和激动。
赢昊正在与鲁午核算新一批标准模具的用料,闻言一愣:“钜子?他亲自来了?” OS:“墨家老大?这可是诸子百家里的实干派巨头!他怎么悄无声息地跑来了?是福是祸?”
他不敢怠慢,整理了一下因忙碌而略显凌乱的衣袍,随着墨非快步来到那间营房。
营房内,那位布衣老者正背对着门口,负手而立,打量着墙上挂着一幅赢昊亲手绘制的“驰道工程总体规划草图”。那草图上不仅标注了路线,还简单画出了计划中的桥梁、涵洞、驿站,甚至旁边还有赢昊随手写的关于“坡度控制”、“排水设计”等现代工程术语的注释。
“晚辈赢昊,不知长者驾临,有失远迎,还望恕罪。”赢昊上前,执晚辈礼,语气恭敬。他摸不清对方来意,但礼数必须周全。
老者缓缓转身,目光平静地落在赢昊身上,那目光似乎并无压迫感,却让赢昊感觉仿佛被从头到脚审视了一遍。
“老夫墨家,孟胜。”老者开口,声音平和,却自带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他并未自称钜子,但报出的名字,已然表明了身份。
赢昊心中一震,果然是他!“原来是孟钜子当面,失敬!钜子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OS:“真是大佬!压力山大!他跑来干嘛?考察?兴师问罪?还是……”
孟胜微微颔首,算是回礼,目光却再次投向那幅规划图:“此图,可是公子所绘?”
“正是晚辈拙作,贻笑大方了。”赢昊谦逊道。
“图虽简陋,然其中所蕴之理,却非同寻常。”孟胜的手指虚点着图上的注释,“‘坡度控制’,可是为使车马省力?‘排水设计’,可是为保路基长久?还有这些……‘标准化’、‘流水作业’……”他念出这些赢昊带来的新词,眼中闪过一丝探究,“听闻公子在天工苑内推行新法,使造物效率倍增,老夫心中好奇,故不请自来,望公子解惑。”
赢昊心中稍定,看来不是来找茬的,更多是出于学术探讨的目的。他连忙请孟胜上座,并让墨非奉上清茶。
“钜子过誉了。”赢昊在孟胜下首坐下,斟酌着语句,“晚辈所为,不过是因工程浩大,时限紧迫,不得已而想出的取巧之法。所谓‘标准化’,乃是力求同种器物,尺寸、规格一致,便于批量制作、快速更换与维修。而‘流水作业’,则是将复杂制物之过程分解为若干简单工序,专人专岗,熟能生巧,以求提升整体效率。”
孟胜静静地听着,不时端起那杯颜色奇怪的茶汤嗅一下,又放下,并未饮用。“专精一艺,熟能生巧,此理我墨家亦倡‘分工协作’。然,公子之法,似乎更甚,几近……抹杀匠人个性,将人视为器物之一环。长此以往,匠人之‘巧思’、‘匠心’何存?岂非与‘役夫’无异?”
这个问题直指核心,与之前王师傅等人的担忧如出一辙,但由墨家钜子问出,分量截然不同。
赢昊深吸一口气,知道这是理念的交锋。他正色道:“钜子所虑,晚辈明白。然,晚辈以为,技艺之道,亦有不同层面。对于探索未知、创造全新之物,自然需要天马行空的巧思与独一无二的匠心。但对于已知的、需要大量复制的、关乎国计民生之基础器物,稳定、高效、可靠,远比个性与巧思更为重要!”
他指着营房外隐约传来的号子声:“譬如这驰道,需要的是数以万计、规格统一的模具、车辆、工具。我们需要的是确保每一个模具都能严丝合缝,每一个车轮都能承载重物!在此前提下,效率即是生命,稳定即是质量!若每个匠人都要在模具上展现自己的‘巧思’,刻上不同的花纹,做出微妙的尺寸差异,那这条驰道,何时能通?即便通了,路面可能平整?车辆可能顺畅?”
他语气渐趋激昂:“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亦重‘备城门’、‘守器械’等实用之术。晚辈以为,我这‘标准化’与‘流水作业’,正是将有限的人力、物力,以最高效的方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能够利国利民、强兵富国的‘器械’!此乃大‘巧’不工,大‘爱’无声!让更多匠人以其熟练之手艺,更快更好地造出惠及万民之物,岂不胜过少数人穷尽心血制作几件孤芳自赏的‘巧器’?”
这一番话,赢昊将他的方法论提升到了墨家核心思想的高度进行阐释,既回应了质疑,也试图争取理解。
孟胜古井无波的脸上,终于出现了一丝细微的波动。他沉默片刻,目光再次扫过那幅规划图,又看向赢昊:“公子言‘利国利民’,此路修成,果真能惠及庶民?而非仅为帝王车驾、兵卒调动之便?”
“自然能!”赢昊肯定道,“路通则商旅兴,物资流通,各地物产得以互补,物价可平;百姓出行便利,探亲访友、求医问药不再艰难;政令通达,冤情可速递,善政可速行!此路,如同血脉,血脉通畅,则身体强健!强国之最终目的,不正是为了安民、富民吗?”
孟胜凝视赢昊良久,仿佛要看清他这番话是发自肺腑,还是冠冕堂皇的说辞。营房内一片寂静,墨非紧张得手心冒汗,鲁午也屏息凝神。
终于,孟胜缓缓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初具雏形的路基和忙碌的民夫,背对着赢昊,淡淡说道:“公子之言,虽有功利之嫌,却也……不无道理。墨家之技,亦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若公子之法,果真能以此效率,筑成此利民之路,而非穷奢极欲之宫室……老夫,拭目以待。”
他没有明确表示赞同,但那股无形的质疑和压力,似乎消散了大半。他转过身,看向墨非:“非儿,你既选择留在此处,便需谨记墨者本分,以你所学,助其成事,亦需观其行,察其心。”
“弟子谨记钜子教诲!”墨非连忙躬身。
孟胜不再多言,对赢昊微微颔首,便转身飘然而去,如同他来时一般悄无声息。
送走这位突如其来的大佬,赢昊长长舒了口气,后背竟有些湿冷。与这种思想深邃的学派领袖交锋,比应对安陵君那种权贵要耗费更多心神。
“公子,钜子他……”墨非有些忐忑地问道。
赢昊摆了摆手,脸上露出笑容:“无妨,看来我们这位钜子,是个务实派。他虽未明说支持,但至少……不反对了。而且,他默许了你留在天工苑,这就是最大的支持!”
他内心OS:“搞定!又过一关!看来实干派还是讲道理的。只要我真的把路修好,惠及百姓,就不怕这些学派大佬挑刺!不过,这压力也是杠杠的,以后得更努力才行,不能自己打自己脸啊!”
墨家钜子的悄然到访,如同一阵清风,虽未掀起巨大波澜,却让赢昊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所行之路的意义与挑战。他不仅要与物质的困难斗争,更要与固有的观念和思想碰撞。而这一切,都催促着他,必须更快、更好地将这条驰道,从图纸变为现实。
就在赢昊忙于将这套初步验证有效的生产管理模式,向几个合作最紧密的水泥窑场和木工作坊推广时,一位意想不到的访客,悄然抵达了天工苑设在城外的指挥部。
来者是一位老者,身着粗麻布衣,脚踏草履,身形清瘦,面容古拙,唯有一双眼睛,开合之间精光内蕴,仿佛能洞穿人心。他并未通报姓名,只递上了一枚非金非木、刻有奇异纹路的令牌。守卫不敢怠慢,迅速报给了墨非。
墨非一见那令牌,脸色骤变,那是墨家内部最高级别的信物!他立刻意识到来者身份非同小可,极有可能是钜子亲临,或是地位极高的长老。他不敢声张,急忙将老者引入指挥部一间僻静的营房,同时火速去寻赢昊。
“公子!墨家来人了,看令牌,恐怕是钜子驾临!”墨非压低声音,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紧张和激动。
赢昊正在与鲁午核算新一批标准模具的用料,闻言一愣:“钜子?他亲自来了?” OS:“墨家老大?这可是诸子百家里的实干派巨头!他怎么悄无声息地跑来了?是福是祸?”
他不敢怠慢,整理了一下因忙碌而略显凌乱的衣袍,随着墨非快步来到那间营房。
营房内,那位布衣老者正背对着门口,负手而立,打量着墙上挂着一幅赢昊亲手绘制的“驰道工程总体规划草图”。那草图上不仅标注了路线,还简单画出了计划中的桥梁、涵洞、驿站,甚至旁边还有赢昊随手写的关于“坡度控制”、“排水设计”等现代工程术语的注释。
“晚辈赢昊,不知长者驾临,有失远迎,还望恕罪。”赢昊上前,执晚辈礼,语气恭敬。他摸不清对方来意,但礼数必须周全。
老者缓缓转身,目光平静地落在赢昊身上,那目光似乎并无压迫感,却让赢昊感觉仿佛被从头到脚审视了一遍。
“老夫墨家,孟胜。”老者开口,声音平和,却自带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他并未自称钜子,但报出的名字,已然表明了身份。
赢昊心中一震,果然是他!“原来是孟钜子当面,失敬!钜子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OS:“真是大佬!压力山大!他跑来干嘛?考察?兴师问罪?还是……”
孟胜微微颔首,算是回礼,目光却再次投向那幅规划图:“此图,可是公子所绘?”
“正是晚辈拙作,贻笑大方了。”赢昊谦逊道。
“图虽简陋,然其中所蕴之理,却非同寻常。”孟胜的手指虚点着图上的注释,“‘坡度控制’,可是为使车马省力?‘排水设计’,可是为保路基长久?还有这些……‘标准化’、‘流水作业’……”他念出这些赢昊带来的新词,眼中闪过一丝探究,“听闻公子在天工苑内推行新法,使造物效率倍增,老夫心中好奇,故不请自来,望公子解惑。”
赢昊心中稍定,看来不是来找茬的,更多是出于学术探讨的目的。他连忙请孟胜上座,并让墨非奉上清茶。
“钜子过誉了。”赢昊在孟胜下首坐下,斟酌着语句,“晚辈所为,不过是因工程浩大,时限紧迫,不得已而想出的取巧之法。所谓‘标准化’,乃是力求同种器物,尺寸、规格一致,便于批量制作、快速更换与维修。而‘流水作业’,则是将复杂制物之过程分解为若干简单工序,专人专岗,熟能生巧,以求提升整体效率。”
孟胜静静地听着,不时端起那杯颜色奇怪的茶汤嗅一下,又放下,并未饮用。“专精一艺,熟能生巧,此理我墨家亦倡‘分工协作’。然,公子之法,似乎更甚,几近……抹杀匠人个性,将人视为器物之一环。长此以往,匠人之‘巧思’、‘匠心’何存?岂非与‘役夫’无异?”
这个问题直指核心,与之前王师傅等人的担忧如出一辙,但由墨家钜子问出,分量截然不同。
赢昊深吸一口气,知道这是理念的交锋。他正色道:“钜子所虑,晚辈明白。然,晚辈以为,技艺之道,亦有不同层面。对于探索未知、创造全新之物,自然需要天马行空的巧思与独一无二的匠心。但对于已知的、需要大量复制的、关乎国计民生之基础器物,稳定、高效、可靠,远比个性与巧思更为重要!”
他指着营房外隐约传来的号子声:“譬如这驰道,需要的是数以万计、规格统一的模具、车辆、工具。我们需要的是确保每一个模具都能严丝合缝,每一个车轮都能承载重物!在此前提下,效率即是生命,稳定即是质量!若每个匠人都要在模具上展现自己的‘巧思’,刻上不同的花纹,做出微妙的尺寸差异,那这条驰道,何时能通?即便通了,路面可能平整?车辆可能顺畅?”
他语气渐趋激昂:“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亦重‘备城门’、‘守器械’等实用之术。晚辈以为,我这‘标准化’与‘流水作业’,正是将有限的人力、物力,以最高效的方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能够利国利民、强兵富国的‘器械’!此乃大‘巧’不工,大‘爱’无声!让更多匠人以其熟练之手艺,更快更好地造出惠及万民之物,岂不胜过少数人穷尽心血制作几件孤芳自赏的‘巧器’?”
这一番话,赢昊将他的方法论提升到了墨家核心思想的高度进行阐释,既回应了质疑,也试图争取理解。
孟胜古井无波的脸上,终于出现了一丝细微的波动。他沉默片刻,目光再次扫过那幅规划图,又看向赢昊:“公子言‘利国利民’,此路修成,果真能惠及庶民?而非仅为帝王车驾、兵卒调动之便?”
“自然能!”赢昊肯定道,“路通则商旅兴,物资流通,各地物产得以互补,物价可平;百姓出行便利,探亲访友、求医问药不再艰难;政令通达,冤情可速递,善政可速行!此路,如同血脉,血脉通畅,则身体强健!强国之最终目的,不正是为了安民、富民吗?”
孟胜凝视赢昊良久,仿佛要看清他这番话是发自肺腑,还是冠冕堂皇的说辞。营房内一片寂静,墨非紧张得手心冒汗,鲁午也屏息凝神。
终于,孟胜缓缓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初具雏形的路基和忙碌的民夫,背对着赢昊,淡淡说道:“公子之言,虽有功利之嫌,却也……不无道理。墨家之技,亦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若公子之法,果真能以此效率,筑成此利民之路,而非穷奢极欲之宫室……老夫,拭目以待。”
他没有明确表示赞同,但那股无形的质疑和压力,似乎消散了大半。他转过身,看向墨非:“非儿,你既选择留在此处,便需谨记墨者本分,以你所学,助其成事,亦需观其行,察其心。”
“弟子谨记钜子教诲!”墨非连忙躬身。
孟胜不再多言,对赢昊微微颔首,便转身飘然而去,如同他来时一般悄无声息。
送走这位突如其来的大佬,赢昊长长舒了口气,后背竟有些湿冷。与这种思想深邃的学派领袖交锋,比应对安陵君那种权贵要耗费更多心神。
“公子,钜子他……”墨非有些忐忑地问道。
赢昊摆了摆手,脸上露出笑容:“无妨,看来我们这位钜子,是个务实派。他虽未明说支持,但至少……不反对了。而且,他默许了你留在天工苑,这就是最大的支持!”
他内心OS:“搞定!又过一关!看来实干派还是讲道理的。只要我真的把路修好,惠及百姓,就不怕这些学派大佬挑刺!不过,这压力也是杠杠的,以后得更努力才行,不能自己打自己脸啊!”
墨家钜子的悄然到访,如同一阵清风,虽未掀起巨大波澜,却让赢昊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所行之路的意义与挑战。他不仅要与物质的困难斗争,更要与固有的观念和思想碰撞。而这一切,都催促着他,必须更快、更好地将这条驰道,从图纸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