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凳子,你坐在后面树边上等我。”
周景年叮嘱姜窈。
“我与你一起。”
“不必,卖东西累得很。”
他还是坚持把凳子递给她。
她乖乖拿凳子坐好,看他摆摊。
“这么新鲜的桃子,还有梨子,怎么卖?”
还没收拾好,第一个客人就来了。
周景年道,“桃,梨,柿三文一个,板栗一文一个。”
“这么贵!”
这挎着篮子的妇人惊呆了,“你这是抢钱啊。”
“灾年物贵,这果都是我好不容易才养好的。”
他解释了一句,也不挽留,很是随意。
倒是旁边的年轻妇人迫不及待,“给我装十个桃,五个梨,五个柿,放我篮子里……我自己挑。”
她拿起一个闻了闻香味,眼睛一亮,随即挑选起来,“梨子我也要十个。”
等她挑好,周景年算好价钱,“一共九十五文。”
妇人给了一串铜板,找了五个铜板。
她竟迫不及待的用袖子擦了擦桃,就吃起来。
旁边一中年男人咽了咽口水,“好吃吗?”
妇人连连点头,“很香很甜,太甜了。”
是她买过最甜最好吃的桃子。
中年男人半信半疑,“给我拿两个桃。”
另一老太太道,“我要一个梨!”
“我倒是要看看,到底好不好吃,还是你这妇人是他买通的。”
妇人也不生气,返回去,把剩下五文钱都花了,买了一个桃,两个板栗。
“好吃好吃!老板,给我装十个桃!”
中年男人咬了一口满脸享受,“给我挑大的!”
老太太也要买,“五个桃,五个柿!”
“给我拿两个!”
“别挤别挤,我也要!”
直接带动旁边路人一起买,甚至还有隔壁摊主。
非一般的热闹。
形成了哄抢的局面,若不是周景年制住,板车都要翻了。
姜窈在后头看着,感觉他们像是一群饿疯了的饿狼。
她仔细的注意着每个人,若是谁没给钱,白嫖,就直接提醒周景年。
没一会儿,五大筐就只剩一点板栗毛刺了。
这速度,周边摆摊老板看得一愣一愣的。
“桃子和梨子都没了!老板,你明天还来不?”
周景年摇头,“还不知道呢。”
那人遗憾的走开。
周景年回头看了一眼,“窈窈,回家了!”
姜窈把凳子放回板车,两人拉着板车离开,又到了一个暗巷,将骡子拉出来,筐都放回空间,又换了原来的衣裳。
这回,板车上放的是一些他们要带回去的家具。
回家很早。
差不多是下午,日头照得影子开始拉长的时候。
姜窈坐在一堆家具里面,打着一把伞,太晒了,周景年更晒,但他不打伞,只偶尔要姜窈给他擦汗。
周三远远的看见夫妻俩回来,连忙上前帮忙,“二哥二嫂,村长来了,连带着两位叔伯,等你好久了,有事儿要商量。”
姜窈一猜就知道是巡村队的事儿,组建队是必然的,所以这次是来解决一些问题的。
比如粮食。
饿着肚子的人如何干活,如何巡村?
前世是怎么解决的呢?
家家户户都没得粮食,没办法,只能铤而走险,当了一回强盗贼,周景年带着村里青壮抢了一回富家,有粮有钱了,整个周家村才挺了过来,没有发生人食人的惨像。
他以为她天天待在家里,万事不过心,就什么都不知道,但真的太容易猜到了。
他不知道,姜窈其实很佩服他,越是艰险的情况下,越能体现一个男人的担当和能力,他扛起了家里的生计,还给了整个村百多人生路,都说读书人好,可读书人做不到他这样,他比读书人强太多了。
今生,他们会怎么解决呢。
周三去将骡子解下来,周景年扶着姜窈下车。
村长有些急,已经来到跟前,还给姜窈搬了凳子让她坐,“巡村队的事儿,我跟周寿三人有个想法,你们听一听。”
“村长你说。”
“全村十五到四十五的青壮,都要来参与,大约就有三四十人,每日轮班,参与的人可领粮食,轮班三次发一斤口粮,你们觉得如何?”
实在有些少,但灾荒年,能够稳定发粮,就是偌大的活下去的指望了。
姜窈挑了挑眉,“这粮食,从何而来?”
两个叔伯道,“我们两个老家伙田地多,理应出这一笔,你这孩子上次的想法不错,这官府如此烂了,也没必要交这笔粮税,干脆不交了,留给巡村队做口粮。”
姜窈道,“那我们也交两成?”
叔伯摆摆手,“算过了,我们这边两成也有个七八百斤,村长那边出个一百斤,足够发上三四个月了,这巡村队能不能干上三四个月也不一定,你们就不必交了。”
杜氏在一旁松了一口气,控制不住的喜悦。
不用交就好啊。
粮食多,心里才安稳。
她才不要交出去,不管是交官府,还是交村里,她心眼小,只给自己家人吃。
省了那么多粮食,她晚上这就多煮一碗饭犒劳犒劳全家。
嘿嘿嘿。
村长连连点头,“我的意思是,比起交粮,我更看重景年你,你本事大,就当这巡村队的队长,替我管管他们,你也知道粮食紧张,待遇是没有多好的,只能劳你多费心。”
周景年自然无有不应,“本就是我提起的,我管就我管,一会儿让他们都来集合,我安排,晚上带他们巡村。”
事儿办好了,村长心定了,笑眯眯的,轻松得很。
姜窈想起板车上的水果,看了一眼周景年。
周景年便拿出几个来,“叔伯,村长,吃一个,去镇上看到了,新鲜又便宜,买了不少。”
村长和叔伯连忙站起来推脱,“哎呦,不必了,这天也不早了,该回家了。”
这年景,谁都不容易,人家给你一顿好招待,那是人家知礼,但你拿别人家东西,可就真不礼貌了。
哪怕老远就闻着这果子香,这三人也没伸手去拿。
“哎呦,自家人,客气个啥,拿着就拿着,也不值几个钱!”
杜氏硬是一人一个给塞到手里去了。
她就是这样的人,别人越客气,她越是想给。
三人只好揣着果子离开了。
路上。
周寿擦了擦灰,咬了一口,“嘞怪甜的,好吃,也不知道他们在哪买的,香得很,估计花了不老少买的,便宜我们几个老骨头了。”
另外俩人不吃,要留着回家,反倒惦记上周寿的了,“给我咬一口。”
周寿呸了一声,“老东西,真不要脸,自己有还馋我的,我就不给!”
欺负他没老婆分享,呸!
周景年叮嘱姜窈。
“我与你一起。”
“不必,卖东西累得很。”
他还是坚持把凳子递给她。
她乖乖拿凳子坐好,看他摆摊。
“这么新鲜的桃子,还有梨子,怎么卖?”
还没收拾好,第一个客人就来了。
周景年道,“桃,梨,柿三文一个,板栗一文一个。”
“这么贵!”
这挎着篮子的妇人惊呆了,“你这是抢钱啊。”
“灾年物贵,这果都是我好不容易才养好的。”
他解释了一句,也不挽留,很是随意。
倒是旁边的年轻妇人迫不及待,“给我装十个桃,五个梨,五个柿,放我篮子里……我自己挑。”
她拿起一个闻了闻香味,眼睛一亮,随即挑选起来,“梨子我也要十个。”
等她挑好,周景年算好价钱,“一共九十五文。”
妇人给了一串铜板,找了五个铜板。
她竟迫不及待的用袖子擦了擦桃,就吃起来。
旁边一中年男人咽了咽口水,“好吃吗?”
妇人连连点头,“很香很甜,太甜了。”
是她买过最甜最好吃的桃子。
中年男人半信半疑,“给我拿两个桃。”
另一老太太道,“我要一个梨!”
“我倒是要看看,到底好不好吃,还是你这妇人是他买通的。”
妇人也不生气,返回去,把剩下五文钱都花了,买了一个桃,两个板栗。
“好吃好吃!老板,给我装十个桃!”
中年男人咬了一口满脸享受,“给我挑大的!”
老太太也要买,“五个桃,五个柿!”
“给我拿两个!”
“别挤别挤,我也要!”
直接带动旁边路人一起买,甚至还有隔壁摊主。
非一般的热闹。
形成了哄抢的局面,若不是周景年制住,板车都要翻了。
姜窈在后头看着,感觉他们像是一群饿疯了的饿狼。
她仔细的注意着每个人,若是谁没给钱,白嫖,就直接提醒周景年。
没一会儿,五大筐就只剩一点板栗毛刺了。
这速度,周边摆摊老板看得一愣一愣的。
“桃子和梨子都没了!老板,你明天还来不?”
周景年摇头,“还不知道呢。”
那人遗憾的走开。
周景年回头看了一眼,“窈窈,回家了!”
姜窈把凳子放回板车,两人拉着板车离开,又到了一个暗巷,将骡子拉出来,筐都放回空间,又换了原来的衣裳。
这回,板车上放的是一些他们要带回去的家具。
回家很早。
差不多是下午,日头照得影子开始拉长的时候。
姜窈坐在一堆家具里面,打着一把伞,太晒了,周景年更晒,但他不打伞,只偶尔要姜窈给他擦汗。
周三远远的看见夫妻俩回来,连忙上前帮忙,“二哥二嫂,村长来了,连带着两位叔伯,等你好久了,有事儿要商量。”
姜窈一猜就知道是巡村队的事儿,组建队是必然的,所以这次是来解决一些问题的。
比如粮食。
饿着肚子的人如何干活,如何巡村?
前世是怎么解决的呢?
家家户户都没得粮食,没办法,只能铤而走险,当了一回强盗贼,周景年带着村里青壮抢了一回富家,有粮有钱了,整个周家村才挺了过来,没有发生人食人的惨像。
他以为她天天待在家里,万事不过心,就什么都不知道,但真的太容易猜到了。
他不知道,姜窈其实很佩服他,越是艰险的情况下,越能体现一个男人的担当和能力,他扛起了家里的生计,还给了整个村百多人生路,都说读书人好,可读书人做不到他这样,他比读书人强太多了。
今生,他们会怎么解决呢。
周三去将骡子解下来,周景年扶着姜窈下车。
村长有些急,已经来到跟前,还给姜窈搬了凳子让她坐,“巡村队的事儿,我跟周寿三人有个想法,你们听一听。”
“村长你说。”
“全村十五到四十五的青壮,都要来参与,大约就有三四十人,每日轮班,参与的人可领粮食,轮班三次发一斤口粮,你们觉得如何?”
实在有些少,但灾荒年,能够稳定发粮,就是偌大的活下去的指望了。
姜窈挑了挑眉,“这粮食,从何而来?”
两个叔伯道,“我们两个老家伙田地多,理应出这一笔,你这孩子上次的想法不错,这官府如此烂了,也没必要交这笔粮税,干脆不交了,留给巡村队做口粮。”
姜窈道,“那我们也交两成?”
叔伯摆摆手,“算过了,我们这边两成也有个七八百斤,村长那边出个一百斤,足够发上三四个月了,这巡村队能不能干上三四个月也不一定,你们就不必交了。”
杜氏在一旁松了一口气,控制不住的喜悦。
不用交就好啊。
粮食多,心里才安稳。
她才不要交出去,不管是交官府,还是交村里,她心眼小,只给自己家人吃。
省了那么多粮食,她晚上这就多煮一碗饭犒劳犒劳全家。
嘿嘿嘿。
村长连连点头,“我的意思是,比起交粮,我更看重景年你,你本事大,就当这巡村队的队长,替我管管他们,你也知道粮食紧张,待遇是没有多好的,只能劳你多费心。”
周景年自然无有不应,“本就是我提起的,我管就我管,一会儿让他们都来集合,我安排,晚上带他们巡村。”
事儿办好了,村长心定了,笑眯眯的,轻松得很。
姜窈想起板车上的水果,看了一眼周景年。
周景年便拿出几个来,“叔伯,村长,吃一个,去镇上看到了,新鲜又便宜,买了不少。”
村长和叔伯连忙站起来推脱,“哎呦,不必了,这天也不早了,该回家了。”
这年景,谁都不容易,人家给你一顿好招待,那是人家知礼,但你拿别人家东西,可就真不礼貌了。
哪怕老远就闻着这果子香,这三人也没伸手去拿。
“哎呦,自家人,客气个啥,拿着就拿着,也不值几个钱!”
杜氏硬是一人一个给塞到手里去了。
她就是这样的人,别人越客气,她越是想给。
三人只好揣着果子离开了。
路上。
周寿擦了擦灰,咬了一口,“嘞怪甜的,好吃,也不知道他们在哪买的,香得很,估计花了不老少买的,便宜我们几个老骨头了。”
另外俩人不吃,要留着回家,反倒惦记上周寿的了,“给我咬一口。”
周寿呸了一声,“老东西,真不要脸,自己有还馋我的,我就不给!”
欺负他没老婆分享,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