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长安的“豪赌”-《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自那日之后,长安城的上层圈子里,开始流传起一些,极其诡异却又让人浮想联翩的……传闻。

  那位本该在宗正寺的考评中,被严惩的“问题宗室”汉王李元昌,不仅没有受到任何处罚,反而成了东宫别业的……常客。

  有人曾亲眼看到,汉王府那辆,最奢华的马车,深夜驶入东宫别业,直到第二日清晨,才悄然离去。

  据说,太子殿下,与这位汉王叔,相谈甚欢,彻夜不眠。

  太子殿下,似乎真的开始“不务正业”了。

  他不再关心江南的新政,也不再过问西域的军情。

  他将东宫别业那间,最大的茅屋,改造成了一间,戒备森严的……炼丹房。

  每日都有大量的硫磺、硝石、木炭、甚至是,珍贵的黄金和水银,被源源不断地送入其中。

  丹房之内,终日黑烟滚滚,还时常会传出一些奇怪的,如同闷雷般的“爆炸声”。

  太子殿下真的沉迷于那虚无缥缈的……黄老之术了?

  东宫,最近还新进了一批,极其美艳的,来自波斯的胡姬。

  这些胡姬,不仅能歌善舞,更是个个身材火爆,风情万种。

  据说,太子殿下对她们,宠爱到了极点。

  每日都要大排筵宴,饮酒作乐,夜夜笙歌。

  甚至连早朝都因此,而“偶感风寒”,缺席了数次。

  他似乎正在一步步地变成他曾经,最看不起的那种……荒淫君主。

  这些传闻,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通过,长孙无忌和他背后势力的,刻意散播与引导,迅速地在长安城内,发酵,蔓延。

  一时间,朝堂之上,物议沸腾。

  那些原本对太子,心悦诚服的清流言官们,开始变得忧心忡忡。他们联名上奏,恳请太子以国事为重,莫要沉迷于“炼丹”与“美色”之中。

  而那些,本就对太子,心怀不满的旧势力,则是个个,幸灾乐祸,准备看一场“天才陨落”的好戏。

  甘露殿。

  李世民,听着百骑呈上来的,关于东宫的一份份越来越“荒唐”的密报。

  他的脸色,也变得,越来越,阴沉。

  “……炼丹?胡姬?李元昌?”

  李世民的口中,咀嚼着这几个词,眼中充满了,失望,与……愤怒!

  他本以为承乾,在经历了那么多之后,已经真正地成长为了一个,合格的继承者。

  可没想到,他竟然会如此地,不自爱!

  竟然,会与李元昌那种,声名狼藉的宗室败类,厮混在一起!

  竟会重蹈历史上无数亡国之君的覆辙,沉迷于,那所谓的“长生”与“美色”!

  “……陛下,息怒。”一旁的长孙无忌,恰到好处地,开口劝慰道,“太子殿下毕竟年少。少年心性,或只是一时糊涂,被奸人所蒙蔽。只要好生规劝,想必还能迷途知返。”

  “规劝?”李世民冷哼一声,“他现在是‘录尚书事’!是朕之下,百官之首!谁还能规劝得了他?!”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李世民,终究还是选择了……观望。

  一方面是他对儿子,那最后的一丝期盼。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也同样,对太子那所谓的“点石成金”之术,产生了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好奇。

  自古以来,哪个帝王,能真正地抵御“长生”与“无尽财富”的诱惑?

  而长孙无忌,在看到陛下的这种“默许”之后。

  他的心中,冷笑连连。

  他知道,他的计策已经成功了一半。

  现在,他需要做的,就是再添一把火。

  将他彻底,烧成灰烬的大火!

  ……

  东宫别业,那间戒备森严的“炼丹房”之内。

  汉王李元昌,正一脸狂热地,看着面前,那个正在冒着滚滚浓烟的巨大丹炉。

  他的身旁,太子李承乾,则穿着一身,被熏得黑乎乎的道袍,正一脸“严肃”地,指挥着几个,同样灰头土脸的工匠(由东宫卫率伪装),往丹炉里,添加着各种,奇奇怪怪的“原料”。

  “……殿下,这……这真的,能成吗?”李元昌看着那些,被扔进丹炉的,普通的石头和铜块,有些不确定地问道。

  “皇叔,稍安勿躁。”李承乾故作高深地抹了一把脸上的黑灰,“……此乃,上古秘传之‘乾坤造化’大法!需以地火为基,真金为引,辅以七七四十九种矿石,熔炼九九八十一日,方能将凡铁点化为……真金!”

  “如今已是最后一日。成与不成,便看,今夜了!”

  李元昌听得,是热血沸腾,两眼放光!

  这半个多月来,他几乎天天都泡在这里。

  不仅将自己所有的私房钱,都“投入”了进来。

  更是在长孙无忌的“暗中资助”下,从长安城的各大钱庄,借贷了一笔高达……十万贯的巨款!

  全都换成了黄金、水银等“炼金”原料,投进了这个,巨大的丹炉之内!

  他,在赌!

  赌,自己能靠着这个“神迹”,一飞冲天!

  终于,在李承乾掐着时间,念完了一段,谁也听不懂的“咒语”之后。

  他猛地一声大喝!

  “——开炉!”

  几名“工匠”立刻合力,用铁钎撬开了,丹炉底部那个,早已被烧得通红的出口!

  瞬间!

  一股刺眼的金色的滚烫的……液体,如同岩浆一般,从炉口,喷涌而出!

  顺着,预设好的模具,流入了一个个,长方形的凹槽之内!

  那金灿灿的,耀眼的光芒,瞬间照亮了整个昏暗的丹房!

  也照亮了,汉王李元昌那张,因为极致的贪婪与兴奋,而彻底扭曲的脸!

  “金子!是金子!真的炼出金子了!”

  李元昌,发出一声,不似人声的尖叫!

  他不顾那,滚烫的高温,疯了一般,扑了上去!

  看着那些,在凹槽之内,渐渐冷却,凝固变成一块块,沉甸甸的,金光闪闪的……金砖!

  他彻底疯狂了!

  而李承乾,则在无人注意的角落里,与他身旁那个,同样灰头土脸的“工匠头目”(称心伪装的),交换了一个,充满了嘲弄的眼神。

  他们当然炼不出金子。

  那些所谓的“金砖”,不过是他们早就将从江南运来的金条,融化之后,重新灌注入模具,所上演的一出……障眼法而已。

  而这出“魔术”的唯一的“观众”,汉王李元昌,已经彻底上钩了。

  “殿下!殿下!我们……我们成功了!我们发财了!”

  李元昌抱着一块还带着余温的金砖,涕泗横流地,跪在了李承乾的面前。

  “嗯。”李承乾,故作“疲惫”地点了点头。

  “……此术,虽成。然耗费亦是巨大。”

  他,话锋一转。

  “……皇叔你看,我们投入了十几万贯的本金,最终,也不过炼出这区区百斤黄金。其利,虽有,却不甚丰厚啊。”

  “那……那该如何是好?”李元昌,急切地问道。

  李承乾的眼中,闪过一丝,最极致的,算计的光芒。

  他凑到李元昌的耳边,用一种,充满了魔鬼般诱惑力的声音,缓缓说道:

  “……孤,在古籍中,还看到过,另一种更加神鬼莫测的‘大法’。”

  “……此法,不需任何本金。”

  “只需,以皇室宗亲之血为引。以,百官之印信,为媒。于,泰山之巅,祭祀天地……”

  “……便可请动上天,降下……无尽宝藏!”

  “只是,此法太过惊世骇俗。需有百官联名上奏。更需有德高望重之宗亲,亲自,主持大典。”

  “孤,身为太子,不便出面。”

  “此事,若想能成……”

  李承乾看着,早已听得两眼放光,口水直流的李元昌,缓缓地,吐出了,那最致命的……诱饵。

  “……非皇叔您出面,不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