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黄花梨背后的天价秘密-《山村逍遥狂医》

  半旧的皮卡车在明珠家具厂门口停下,卷起一阵尘土。

  一个穿着保安服的男人拦住了他,眼神不善。

  刘云天眼皮一跳。

  又是赵铁军。

  “干什么的?”赵铁军的声音又冷又硬,带着居高临下的审视。

  “我找蔡总,送货。”刘云天语气平淡。

  赵铁军上下打量着他,目光落在那辆沾满泥土的皮卡上,眼中的鄙夷更浓了。

  “送货?我们厂什么时候跟收破烂的合作了?”

  刘云天笑了笑,没再废话。

  他当着赵铁军的面,掏出手机,慢条斯理地拨通了蔡明珠的电话。

  电话几乎是秒接。

  “蔡总,我到门口了。”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门岗,“你们这儿的保安,好像不让我进。”

  赵铁军脸上的倨傲,瞬间凝固。

  不到一分钟,一道倩影便从厂区深处快步走出。

  蔡明珠穿着一身干练的工装,长发利落地扎在脑后,脸上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歉意。

  “刘老板,让你久等了。”

  她看都没看赵铁军一眼,径直走到皮卡车旁。

  赵铁军的脸色“唰”地一下变得惨白,冷汗瞬间浸透了衣领。

  他猛地一低头,那颗高傲的头颅,此刻恨不得埋进地里。

  刘云天拉开后车斗的帆布。

  那捆散发着淡淡幽香的紫褐色木料,静静地躺在车厢里。

  蔡明珠的呼吸,骤然停滞。

  她快步上前,伸出手,指尖轻轻抚过那深邃的纹路,像是在触摸一件稀世珍宝。

  她那双清冷的眸子里,第一次出现了剧烈的波动,是震惊,是狂喜,更是深入骨髓的贪婪。

  “过磅。”她深吸一口气,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地磅上的数字最终定格:240斤。

  蔡明珠看着那个数字,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两万一斤。”

  刘云天的心脏,猛地漏跳了一拍。

  他以为自己听错了。

  “你说多少?”

  “两万一斤,现金。”蔡明珠看着他,一字一句,清晰无比,“我现在就让财务给你转账。”

  四百八十万。

  刘云天握着手机,看着屏幕上那一连串的零,大脑一片空白。

  他仿佛能感受到那串数字滚烫的重量,压得他几乎无法呼吸。

  金蟾大山那片神秘的密林,第一次以如此具体、如此粗暴的方式,向他展露了冰山一角。

  “合作愉快。”蔡明珠伸出手,脸上是发自内心的笑意。

  刘云天回过神,与她相握。

  女人的手很软,带着一丝微凉的温度。

  “为了庆祝我们第一次合作,”蔡明珠提议,“我做东,请刘老板吃顿便饭?”

  “不必了。”刘云天笑了笑,“要去,就去我的地方。”

  他看着蔡明珠,眼神里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得意。

  “香满楼,不知道蔡总有没有兴趣?”

  蔡明珠愣了一下,随即莞尔一笑。“好啊。”

  她看着刘云天,那双清冷的眸子里闪过一丝探究。

  “刘老板,我很好奇,你手上……还有多少这种料?”

  “有多少,”刘云天看着她,缓缓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弧度,“就看蔡总的胃口,有多大了。”

  蔡明珠的心猛地一跳。

  她忽然凑近他,声音压得极低,像是在说一个惊天的秘密。

  “你知不知道,这两百斤木料,经过我的手加工,至少能卖出五倍的价钱?”

  刘云天瞳孔骤缩。

  蔡明珠看着他眼中那份毫不掩饰的震惊,嘴角的笑意更浓了。

  她看着他,那双漂亮的眼睛里,第一次燃起了名为“惜才”的火焰。

  “有没有兴趣,”她顿了顿,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拜我为师?”

  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刘云天看着眼前这个女人,看着她眼中那份不容置喙的自信,和那份孤注一掷的邀请。

  他知道,自己正站在一条通往财富巅峰的密道入口。

  下一步,将彻底改变他的命运。

  蔡明珠的办公室里没有香案,也没有蒲团。

  一张黄花梨木茶桌,两只青瓷茶杯,便是全部的仪式感。

  她亲手沏了一壶普洱,茶汤殷红,香气醇厚。

  “苍天在上,大地在下。”蔡明珠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古老的、不容置喙的庄重,“今日我蔡明珠,收刘云天为徒。”

  她将一杯热茶推到刘云天面前。

  刘云天端起茶杯,心中竟泛起一丝荒诞的笑意。

  他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女人,怎么看都觉得像是在过家家。

  可对上她那双清冷又无比认真的眼睛,他嘴角的弧度,还是不自觉地收敛了。

  “师傅。”

  他将杯中茶一饮而尽,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

  蔡明珠满意地点了点头。

  她从桌下取出一个长条形的皮质包裹,放在桌上,缓缓展开。

  一整套雕刻刀具,静静地躺在深色的绒布上。

  刀柄是紫檀木的,刀身闪着幽幽的寒光,每一把都像是沉睡的凶器。

  “你的了。”

  刘云天伸出手,将那沉甸甸的包裹托在掌心。

  金属与皮革冰冷的质感,瞬间驱散了他心中最后一丝玩笑的念头。

  这份传承,远比他想象的更重。

  蔡明珠没有再废话,她随手从墙角拿起一块拳头大小的黄花梨木料,和一把最普通的刻刀。

  她坐回桌前,手腕轻动。

  木屑纷飞,如蝶起舞。

  那块棱角分明的木料在她手中飞速旋转,刀锋过处,行云流水,竟不带半点滞涩。

  刘云天彻底看呆了。

  他下意识地伸出手,在空中比划着,试图模仿那神乎其技的动作,眼神里燃起了初学者独有的、滚烫的热切。

  不过几分钟,木屑落尽。

  一颗完美无瑕的木球,静静地躺在蔡明珠的掌心,圆润光滑,仿佛天生如此。

  “雕刻分三境。”蔡明珠将木球抛了过来,“形似,意动,神似。”

  “第一境‘形似’,讲究的是精准复刻。什么时候你能把石头雕成豆腐,把木头雕成流水,就算入门了。”

  刘云天接过那颗还带着体温的木球,心中豪情万丈。

  “这要练多久?”

  “看悟性。”蔡明珠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资质差的,一辈子都入不了门。资质好的,三年也差不多了。”

  三年?

  刘云天心头猛地一沉,像是被一盆冰水从头浇下。

  他那份跃跃欲试的热情,瞬间冷却了大半。

  三年,黄花菜都凉了。

  他可没那么多时间耗在这里。

  他脸上那份毫不掩饰的失望,被蔡明珠尽收眼底。

  “我用了两个月。”蔡明珠放下茶杯,语气平淡,却像一颗惊雷。

  刘云天猛地抬头,难以置信地看着她。

  “两个月,我就进了第二境‘意动’。”蔡明珠看着他,那双清冷的眸子里,第一次出现了剧烈的波动,是期许,是挑战,更是对天才的惺惺相惜。

  刘云天心中的退意,被这句轻飘飘的话瞬间击得粉碎。

  他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那份属于年轻人的狂傲再次回到脸上。

  “师傅放心,我肯定青出于蓝。”

  他将那颗木球在指尖转了一圈,好奇地追问:“那第三境‘神似’呢?得有多难?”

  蔡明珠脸上的笑意,忽然消失了。

  她看着他,眼神变得无比深邃,像两口深不见底的寒潭。

  “能达此境者,”她一字一句,清晰无比,“百年不过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