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句“明日五更,朕要去马头县”,如同一道不可违逆的圣旨,更像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了御书房内所有跪地哭谏的老臣脸上。
龙景然说完,便再也不看他们一眼,拂袖而去,那决绝的背影,竟带着几分他父亲龙泽天当年御驾亲征时的影子。
留下的,只有一众面面相觑、惊魂未定的内阁重臣,和郭伴伴那张哭丧着的老脸。
他们知道,这位年轻的新君,是铁了心要“胡闹”到底了。
劝是劝不住了,拦也拦不住。
最终,经过一夜的紧急磋商,一个折中的方案被定了下来:
皇帝微服私访,可以,但必须由羽林卫的精锐化作商队护卫,暗中随行。
对外,则宣称陛下龙体抱恙,需静养数日,暂不上朝。
……
翌日五更,天色漆黑如墨,寒风卷着零星的雪花,刮在人脸上像刀子割。
一辆极其普通、甚至有些破旧的青布马车,在郭伴伴和十几名便衣侍卫的护送下,悄无声息地驶出了京州的朱雀门。
车厢内,龙景然换上了一身寻常富家公子的锦袍,外面罩着一件厚厚的貂皮大氅。
他靠在车壁上,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京州城轮廓,那双布满血丝的眼中,没有半分出游的兴奋,只有一种背水一战的沉重和对未知的忐忑。
郭伴伴坐在一旁,怀里抱着个暖手炉,嘴里不住地唉声叹气:“陛下啊,您这是何苦呢?马头县路途遥远,天寒地冻的,万一路上有个什么闪失……再说了,那林凡就算真有通天的本事,他终究只是个臣子,哪有君王亲自去请臣子的道理?这……这于理不合,于理不合啊!”
龙景然没有理会他的絮叨,只是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南方。
理?
当泉州数万百姓被屠戮,当大周水师被打得丢盔弃甲,当满朝文武只会哭哭啼啼地高喊“迁民避让”时,这“理”,又在何处?
他现在唯一信的,不是那些祖宗之法,也不是那些老臣的“万全之策”,而是那个总能化腐朽为神奇的老师。
马车在坑坑洼洼的官道上颠簸着,一路南下。
沿途所见,皆是一片萧瑟。
冬日的田野荒芜,偶尔能看到几个穿着破烂冬衣的农夫,在寒风中缩着脖子,艰难地修补着被冻裂的田埂。
路过的村镇,大多也是一片死气沉沉,街道冷清,百姓面有菜色,眼神麻木,看到他们这队外来的“商旅”,眼中都带着几分畏惧和警惕。
龙景然的心,也随着这颠簸的路途,一点点地往下沉。
这就是他的大周,这就是“开物”新朝的子民。
……
数日后,当那辆破旧的马车,终于驶入马头县地界时,龙景然几乎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
眼前的景象,与他记忆中那个虽然热闹、却依旧带着几分乡土气息的县城,已是天壤之别。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宽阔得足以容纳四辆马车并行的水泥大道。
路面平整如镜,两侧种着整齐的行道树,树枝上还挂着些许未化的积雪,在冬日的阳光下,竟有几分诗情画意。
道路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
有满载着货物的四轮大马车,有结构精巧、由人力驱动的三轮自行车,甚至还有几辆造型古怪、冒着滚滚白烟、发出“哐当哐当”巨响的……钢铁怪兽?
“那……那是什么玩意儿?!”
龙景然惊得差点从马车上跳起来,他指着远处一辆正拉着一长串货车,在一条铺设着两条铁轨的道路上飞驰的“钢铁怪兽”,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郭伴伴也是看得目瞪口呆,他揉了揉眼睛,结结巴巴地说道:“陛……公子,那……那东西……好像没有牛马拉着……它自己……自己会跑?”
就在他们震惊之时,更让他们难以置信的景象出现了。
道路两侧,不再是荒芜的田野,而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冒着滚滚浓烟的巨大厂房。
红砖砌成的墙壁,巨大的玻璃窗,高耸入云的烟囱……那股子充满了力量与生机的工业气息,与沿途所见的萧瑟破败,形成了无比刺眼的对比。
偶尔有穿着统一蓝色工服的工人,三五成群地从厂房里走出来,他们脸上虽然带着几分疲惫,但眼神却异常明亮,步履之间,充满了自信。
他们看到龙景然的马车,只是好奇地多看了两眼,便又高声谈笑着走远了,没有半分见到“贵人”时的畏惧和谄媚。
“这……这里还是马头县吗?”
郭伴伴喃喃自语,他感觉自己几十年的世界观,在这一刻被彻底颠覆了。
龙景然没有说话,他只是呆呆地看着窗外这片充满了奇迹的土地,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哪里还是一个县城?
这分明是一座……一座正在飞速运转的工业之城!
……
马车缓缓驶入县城,城内的景象,更是让龙景然和郭伴伴彻底失语。
街道宽阔整洁,两侧商铺林立,福满楼、仙饮坊的牌匾擦得锃亮,门口排队的人群比京州城里最火的酒楼还要多。
街上的行人,无论是商贩还是百姓,个个衣着得体,精神饱满,脸上洋溢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对生活充满希望的笑容。
这是一种龙景然在京州,甚至在他父皇治下最鼎盛的时期,都从未见过的精神面貌。
马车最终停在了那座被工人们戏称为“皇家科学院”的院子门口。
还没等下车,一阵震耳欲聋的、充满了节奏感的“哐当”巨响,便从院内传了出来,震得地面都微微发颤。
龙景然和郭伴伴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深深的震撼。
两人走下马车,推开那扇虚掩的木门。
院内的景象,再次刷新了他们的认知。
只见院子中央,一台比之前在路上看到的还要巨大、还要复杂的钢铁怪兽,正不知疲倦地轰鸣着。
巨大的飞轮飞速旋转,带动着粗壮的连杆和活塞,往复运动,发出一阵阵充满了力量感的咆哮。
龙景然说完,便再也不看他们一眼,拂袖而去,那决绝的背影,竟带着几分他父亲龙泽天当年御驾亲征时的影子。
留下的,只有一众面面相觑、惊魂未定的内阁重臣,和郭伴伴那张哭丧着的老脸。
他们知道,这位年轻的新君,是铁了心要“胡闹”到底了。
劝是劝不住了,拦也拦不住。
最终,经过一夜的紧急磋商,一个折中的方案被定了下来:
皇帝微服私访,可以,但必须由羽林卫的精锐化作商队护卫,暗中随行。
对外,则宣称陛下龙体抱恙,需静养数日,暂不上朝。
……
翌日五更,天色漆黑如墨,寒风卷着零星的雪花,刮在人脸上像刀子割。
一辆极其普通、甚至有些破旧的青布马车,在郭伴伴和十几名便衣侍卫的护送下,悄无声息地驶出了京州的朱雀门。
车厢内,龙景然换上了一身寻常富家公子的锦袍,外面罩着一件厚厚的貂皮大氅。
他靠在车壁上,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京州城轮廓,那双布满血丝的眼中,没有半分出游的兴奋,只有一种背水一战的沉重和对未知的忐忑。
郭伴伴坐在一旁,怀里抱着个暖手炉,嘴里不住地唉声叹气:“陛下啊,您这是何苦呢?马头县路途遥远,天寒地冻的,万一路上有个什么闪失……再说了,那林凡就算真有通天的本事,他终究只是个臣子,哪有君王亲自去请臣子的道理?这……这于理不合,于理不合啊!”
龙景然没有理会他的絮叨,只是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南方。
理?
当泉州数万百姓被屠戮,当大周水师被打得丢盔弃甲,当满朝文武只会哭哭啼啼地高喊“迁民避让”时,这“理”,又在何处?
他现在唯一信的,不是那些祖宗之法,也不是那些老臣的“万全之策”,而是那个总能化腐朽为神奇的老师。
马车在坑坑洼洼的官道上颠簸着,一路南下。
沿途所见,皆是一片萧瑟。
冬日的田野荒芜,偶尔能看到几个穿着破烂冬衣的农夫,在寒风中缩着脖子,艰难地修补着被冻裂的田埂。
路过的村镇,大多也是一片死气沉沉,街道冷清,百姓面有菜色,眼神麻木,看到他们这队外来的“商旅”,眼中都带着几分畏惧和警惕。
龙景然的心,也随着这颠簸的路途,一点点地往下沉。
这就是他的大周,这就是“开物”新朝的子民。
……
数日后,当那辆破旧的马车,终于驶入马头县地界时,龙景然几乎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
眼前的景象,与他记忆中那个虽然热闹、却依旧带着几分乡土气息的县城,已是天壤之别。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宽阔得足以容纳四辆马车并行的水泥大道。
路面平整如镜,两侧种着整齐的行道树,树枝上还挂着些许未化的积雪,在冬日的阳光下,竟有几分诗情画意。
道路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
有满载着货物的四轮大马车,有结构精巧、由人力驱动的三轮自行车,甚至还有几辆造型古怪、冒着滚滚白烟、发出“哐当哐当”巨响的……钢铁怪兽?
“那……那是什么玩意儿?!”
龙景然惊得差点从马车上跳起来,他指着远处一辆正拉着一长串货车,在一条铺设着两条铁轨的道路上飞驰的“钢铁怪兽”,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郭伴伴也是看得目瞪口呆,他揉了揉眼睛,结结巴巴地说道:“陛……公子,那……那东西……好像没有牛马拉着……它自己……自己会跑?”
就在他们震惊之时,更让他们难以置信的景象出现了。
道路两侧,不再是荒芜的田野,而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冒着滚滚浓烟的巨大厂房。
红砖砌成的墙壁,巨大的玻璃窗,高耸入云的烟囱……那股子充满了力量与生机的工业气息,与沿途所见的萧瑟破败,形成了无比刺眼的对比。
偶尔有穿着统一蓝色工服的工人,三五成群地从厂房里走出来,他们脸上虽然带着几分疲惫,但眼神却异常明亮,步履之间,充满了自信。
他们看到龙景然的马车,只是好奇地多看了两眼,便又高声谈笑着走远了,没有半分见到“贵人”时的畏惧和谄媚。
“这……这里还是马头县吗?”
郭伴伴喃喃自语,他感觉自己几十年的世界观,在这一刻被彻底颠覆了。
龙景然没有说话,他只是呆呆地看着窗外这片充满了奇迹的土地,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哪里还是一个县城?
这分明是一座……一座正在飞速运转的工业之城!
……
马车缓缓驶入县城,城内的景象,更是让龙景然和郭伴伴彻底失语。
街道宽阔整洁,两侧商铺林立,福满楼、仙饮坊的牌匾擦得锃亮,门口排队的人群比京州城里最火的酒楼还要多。
街上的行人,无论是商贩还是百姓,个个衣着得体,精神饱满,脸上洋溢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对生活充满希望的笑容。
这是一种龙景然在京州,甚至在他父皇治下最鼎盛的时期,都从未见过的精神面貌。
马车最终停在了那座被工人们戏称为“皇家科学院”的院子门口。
还没等下车,一阵震耳欲聋的、充满了节奏感的“哐当”巨响,便从院内传了出来,震得地面都微微发颤。
龙景然和郭伴伴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深深的震撼。
两人走下马车,推开那扇虚掩的木门。
院内的景象,再次刷新了他们的认知。
只见院子中央,一台比之前在路上看到的还要巨大、还要复杂的钢铁怪兽,正不知疲倦地轰鸣着。
巨大的飞轮飞速旋转,带动着粗壮的连杆和活塞,往复运动,发出一阵阵充满了力量感的咆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