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朝廷与江湖-《我,武当放牛娃,签到五十年!》

  前朝宝藏埋藏于西域的消息一经散布。

  西域和中原立刻动乱起来。

  沉浸了三十年的江湖,再一次因前朝宝藏的事乱成了一团。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人类的贪婪本性在此刻暴露出来。

  更何况,前朝宝藏所具备的财富足以敌国。

  大批悍不畏死的人涌入西域。

  其中,不乏朝廷的军队。

  一时间,原本荒凉的西域反而热闹非凡。

  哪怕它是魔教的地盘。

  京都。

  皇宫大殿。

  龙椅上,朱姓皇帝面色阴沉地扫视着文臣武将。

  这几天,前朝宝藏的消息传入京都。

  弄的人心惶惶。

  整个江湖动乱不安,但朝廷竟拿不出任何有效的应对策略。

  “内阁商议了三天。”

  “朕给了你们三天。”

  “迄今为止,仍然半点应对之策都想不出来。”

  “朕养你们是吃白饭的吗?”

  朱棣龙颜大怒。

  元朝开疆拓土,从中原一路杀到西方蛮夷之地。

  所过之处无不烧杀抢掠。

  虽不足百年,但积累的财富绝对是天文数字。

  若这笔宝藏被江湖门派夺了去。

  大明江山必然狼烟四起。

  “臣等有罪!”

  内阁众臣羞愧难当,纷纷跪拜。

  不是他们无能。

  而是江湖门派实在太多,太杂。

  且大宗门,大门派强者众多。

  纵然朝廷也有不少大内高手。

  但与江湖相比,却远远不如。

  以朝廷手段,制衡杂乱无章的江湖门派,无异于痴人说梦。

  更何况,元朝就曾试图以朝廷手段断绝江湖。

  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陛下,臣有话要说!”

  一个细声细语的声音响起。

  朱棣侧目望去。

  那人面白无须,斯斯文文的,与满朝大胡子放在一起极为惹眼。

  “内官监。”

  “你有计策?”

  朱棣眉头舒展,继而问道。

  内官监,官至四品,仅次于司礼监。

  说白了,此人就是个太监。

  而且是深受朱棣信任的太监。

  不过,这位太监可是大有来头。

  他虽为太监,却从小伴随朱棣长大。

  乃靖难之役的有功之臣。

  原名马和,后被朱棣赐“郑”姓,因而改名郑和。

  “臣不才。”

  “与江湖不少年轻才俊结交过。”

  “故而对江湖门派多少有所涉猎。”

  郑和不卑不亢,娓娓道来。

  “臣以为,江湖门派多而杂,但忠心朝廷之士众多。”

  “朝廷所要担心的,并非中原武林,而是西域魔教。”

  “若以剿灭魔教为由,促使中原武林协助朝廷。”

  “定能事半功倍!”

  此话一出,众臣哗然。

  挑起正邪争端,令鹬蚌相争。

  郑和的计策无疑是上策。

  待到江湖门派相互残杀,彼此削弱实力之后。

  朝廷在派遣大军进入西域,一举拿下前朝宝藏。

  妙啊!

  “不过。”

  郑和不等旁人开口,主动说道:

  “此事不能着急。”

  “需循序渐进,否则一旦武林正派生疑,必然会与朝廷作对。”

  “故而,臣请命,此事由臣亲自操办。”

  此话一出,众臣再次议论纷纷。

  诚然,这条计策是郑和提出来的。

  但他摆出这么大的一座棋盘,必定需要耗费不少时日。

  若全凭郑和一人实施,还不知道要拖到猴年马月。

  即便事成,这么大的功劳也不是他一个人能吞下的。

  “臣以为,内官监太过托大。”

  “单凭他一人,根本不足以完成陛下所托。”

  “臣请命,协助内官监!”

  ……

  “臣附议!”

  “臣也附议!”

  众臣纷纷应和。

  生怕抢不到功劳。

  朝廷内勾心斗角的事多不胜数。

  见不得别人好的官员也大有人在。

  郑和想独吞这么大一块功劳,已经是得罪了满朝文武。

  即便他是朱棣的心腹,将来在朝中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行了。”

  朱棣摆了摆手,笑道:

  “朕知晓诸位爱卿想要替朕分忧的心情。”

  “朕也觉得内官监一人独自扛起江湖之事太过繁重。”

  “这样吧,若今后内官监有任何需要,都无需挣得朕同意,直接与各位大臣商议。”

  “如何?”

  此话一出,大殿内顿时鸦雀无声。

  看似朱棣是在给众臣机会。

  实则却是在敲打他们。

  言外之意就是:

  “郑和是朕的人,他想找谁帮忙就找谁。”

  “谁敢多哔哔一句,无需朕说话,郑和就能办了他!”

  能进入皇宫,成为百官一员的哪个不是人精。

  若这点圣意都揣摩不出来,脑袋早就搬家了。

  因此,朱棣说完之后,大臣们都低下脑袋,不敢吭声了。

  “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郑和淡淡一笑,拱手作揖道。

  ……

  ……

  朝廷与江湖原本是两个世界。

  却因前朝宝藏也逐渐牵连到了一起。

  但在朝廷有所动作之情,中原武林的关注点仍然在西域当中。

  不出意外。

  前朝宝藏埋藏在西域的消息流入了武当山。

  当主持和各宫长老知晓消息之后,都不禁露出凝重的神色。

  “三十年前的正邪之战,便是由前朝宝藏引发的。”

  “最终知晓宝藏秘密的夜无邪被少林寺所擒。”

  “至今下落不明。”

  “如今消息再次传开,江湖随之动荡。”

  “难不成,正邪之战又要来临了吗?”

  林霄皱着眉头,满脸担忧。

  这份担心也是整个中原武林的想法。

  可问题是,人性的贪婪势必会将结果往最坏的方向引到。

  即便是武当派也没有能力阻止。

  这才是最令人头疼的。

  “恐怕消息已经传入逍遥峰了。”

  “倒不如问问殷前辈的意见,如何?”

  住持抬头扫过众人。

  正要起身之际,一道人影走入太和宫。

  “殷前辈!”

  住持和各宫长老急忙抱拳作揖。

  这位武当派仅存的前辈高手,是万万不能得罪的。

  加上陈二狗暂时下山游历去了。

  能保护武当山的,也只剩下了殷怀玉。

  这年头,江湖也不太平啊!

  “老朽此来,是要跟你们说一声。”

  “老朽要关闭逍遥峰一段时间,闭关修炼。”

  “在这期间,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得来打搅老朽。”

  “否则后果自负!”

  说完,殷怀玉转身就走。

  丝毫不给住持等人询问的机会。

  “这……前辈是什么意思?”

  “难道是让我等留守武当派,以免去西域丢掉性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