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朕,要开创前所未有的盛世!-《朕,废物皇帝,开局直升陆地神仙!》

  片刻后。

  以首辅赵普为首的六部重臣,鱼贯而入,在御阶下整齐跪拜,山呼万岁之声震荡殿宇。

  “平身。”

  林烬的话音不高,却带着金石般的质感,不容置疑。

  他没有半句寒暄,直接拿起龙案上那卷《北境安民策》,示意身侧的海公公交下去。

  “都看看。”

  海公公躬身接过,率先呈给赵普。

  赵普双手捧过,表情肃穆地缓慢展开。

  几位尚书立刻围拢过来,视线齐刷刷落在奏折上。

  起初。

  御书房内只有纸张翻动的细微声响。

  但很快,几位尚书的呼吸便明显粗重起来!

  “好家伙!”

  程烈第一个按捺不住,虎目圆睁,低吼道:

  “这‘乡勇联防’与‘武林科举’,简直是给那些江湖莽夫指明了一条阳关大道!既能消弭祸患,又能为国朝添砖加瓦!”

  贾思勰轻抚长须,眼中精光闪烁:“以工代赈,以商补国……此策将人心欲望与朝廷大计巧妙捆绑,每一文钱都花在了能生钱的地方!”

  “陛下。”

  朱钧似有所悟,忍不住抬头,语调因激动而有些发颤:“此策,莫非出自新科状元之手?”

  林烬高踞龙椅,指尖轻敲扶手,微微颔首。

  “惊世之才!”

  朱钧脱口赞道:“此子对人心、律法的把握,堪称洞若观火!若能据此肃清江湖,我刑部历年积压的要案,至少可清三成!北境可定!”

  昨日他还认为孙圣阳太过孤傲,不识礼数。

  谁能想到。

  仅仅一夜之间,此子竟真将陛下要求的方略呈递御前,且如此惊才绝艳!

  状元之名,实至名归!

  此时!

  岳涛神情凝重,眉头紧锁,出列,深深一揖,沉肃道:

  “陛下!此策,臣以为万万不可!”

  他语速加快,言辞锐利如刀:

  “武林科举?简直荒谬!科举乃为国取士之神圣典制,岂容江湖草莽玷污?若让武夫与文人同列,天下士子心寒,国本动摇!”

  “再者,丹书铁券何其尊贵?乃酬不世之功!如今竟作市井悬赏之用,国法威严何在?后世史笔,又将如何评判陛下!”

  他长叹一声,痛声道:

  “孙圣阳此策,看似妙绝,实则是饮鸩止渴!是以文运法度为代价,换取一时安宁!臣恳请陛下,立焚此策,以正视听!”

  然而。

  龙椅上的林烬,面容丝毫未变。

  他静待岳涛说完,才淡淡开口:

  “岳爱卿,北境百姓易子而食时,你礼部的经文可能让他们活命?”

  “江湖匪寇视律法如无物时,你翰林院的文章可能伏其刀兵?”

  “不能!”

  林烬自问自答,眼神如电:“既然不能,便休再多言。朕要的,是解决问题的法子,不是空谈!”

  “你怕玷污文运?朕告诉你,民生多艰才是对文运最大的玷污!你怕后世评价?朕,就是要开创前所未有的盛世,让后世来评说朕的功业!”

  “陛下……”岳涛还想力争。

  “够了!”

  林烬大手一挥,声如金铁交鸣:“朕意已决,此策必行!”

  殿内气氛霎时降到冰点。

  其余重臣纷纷垂首,不敢言语,生怕触怒龙颜!

  唯独赵普。

  他缓缓合上奏折,眸中带着深沉的赞赏与审慎:

  “陛下,岳大人担忧不无道理,此策的确有些过于激进,不如……”

  他话锋一转,道:“先选一二州县试点先行,观其后效,再广而推开。”

  林烬手指摩挲着案上茶盏。

  数息后。

  他环视群臣,带着斩钉截铁的决断:“江湖糜烂,百姓倒悬,局势已不容我等徐徐图之!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

  “陛下。”

  郭振豪出列道:“策论中让百姓广植林木,采集药材,由朝廷包购,此策甚善。然则需户部拨付巨额款项,其中运输、仓储亦是难题。”

  “此事不难。”

  林烬大手一挥,成竹在胸:“初期先由户部垫付。过些时日,自会有人将所需银两,分文不差地送上门来!”

  众臣闻言,面面相觑,皆露不解之色。

  林烬却无意解释。

  要论这大渊皇朝谁家资财最厚,掌控盐引的史家,必定名列前茅!

  用不了多久。

  史家的钱,便会源源不断的流入国库之中!

  “郭爱卿,你工部负责统筹规划;贾爱卿,你户部负责对接。务必让百姓劳作之后,即刻便能拿到现钱,一分也不得拖欠!”

  郭、贾二人对视一眼,齐声应道:“臣,遵旨!”

  “程爱卿。”

  林烬看向兵部尚书。

  “臣在!”

  程烈踏前一步,声如闷雷。

  “兵部即刻颁布‘乡勇联防’令!通告北境乃至全国:凡能剿灭朝廷统计在册之盗匪者,皆可至就近府城备案领赏!所有受赏人员,须严格登记造册,给朕密切关注其动向!”

  “臣,遵命!”

  “此外。”

  林烬嘴角微扬,带着一丝睥睨天下的气度:“‘武林科举’亦由你兵部牵头,一月之后,与墨香分院的文举同期举行!朕要让天下人看看,无论文武之道,皆为王前驱!”

  “陛下圣明!”程烈兴奋得满面红光。

  林烬转向刑部尚书朱钧,语气森然:“朱爱卿。”

  “微臣在!”朱钧浑身一凛。

  “刑部即刻设立‘侠义簿’,将大渊境内所有恶贯满盈的江洋大盗、流寇巨枭,其画像、罪状、赏格,悉数汇总,刊印成册,发往各州县,传檄天下!”

  “成功斩杀或擒获者,依册领赏!年终评定‘忠义榜’,榜上前十者,朕……亲赐丹书铁券!”

  说到此处。

  林烬心底不由泛起一抹微不可察的苦涩。

  丹书铁券?

  呵,与那阎王帖何异?

  青史之上,得此物者,几人善终?

  也就此间世人,还将其奉若至宝……

  “臣,谨遵圣谕!”

  朱钧自然不知皇帝心中所思,恭敬领旨。

  “王爱卿。”

  林烬看向吏部尚书王翱。

  “臣在。”

  “驿站‘协理’之职,由你吏部统筹考功。任职期间政绩卓著者,其子孙经审核,若品行端正,可破格送入国子监或墨香书院,一切费用,由朝廷承担!”

  “陛下仁德!臣,定当严格筛选,不负圣恩!”

  王翱躬身领命。

  “赵爱卿。”

  “臣在。”

  “此策牵涉各部,千头万绪。”

  林烬声音沉凝,带着最终的决断:“由你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朕,要这套组合拳,以最快之速度,最猛之力道,狠狠砸在北境这块顽石之上!务求……完美施行!”

  赵普深吸一口气,感受到肩上那沉甸甸的担子与帝王毫无保留的信任。

  他郑重撩起官袍,肃然下拜:

  “臣……领旨!定不负陛下重托!”

  最后。

  林烬的目光落在了面色灰败、兀自不服的岳涛身上。

  “岳爱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