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万全的准备-《肥妻逆袭:闪婚后被千娇百宠》

  冯湘湘刚签下自己的名字,手还没来得及把笔放稳。

  胡丽就用胳膊肘连捅了她两下,力道不小,带着几分急切。

  “快看快看!别写啦,赶紧抬头!”

  冯湘湘回头一瞥。

  远处,崔娜和冯小梅有说有笑地并肩走了进来。

  两人一边走一边低声交谈。

  她低头瞅了眼签到本。

  那本子摊开在桌角,纸页微卷。

  自己的名字,明明就排在刘奕的下面。

  心头一梗,她干脆把本子一合。

  纸页合拢的轻响仿佛是她内心情绪的终结。

  随即,她任由胡丽拽着自己的手腕,脚步匆匆地往楼梯上走。

  “她们俩,怎么关系这么铁?”

  她终于忍不住,压低声音问出口。

  早上出门时,她就瞧见崔娜在冯小梅家院里刷牙洗脸。

  冯湘湘一问,胡丽便撇了撇嘴,眼角微挑。

  “听说冯主任是崔娜的干妈,虽然嘴上没明说,可明眼人都懂。这种事,哪儿用得着挂在嘴边?”

  她顿了顿,压低嗓音补充道。

  “崔娜是院里最年轻的护士组长,平日里做事利落,上头也看重她。论地位,仅次于护士长,权力可不小。”

  干女儿?

  冯湘湘脑子一懵。

  她做梦都没想到,这俩平日里看似互看不顺眼、暗中较劲的人,背地里竟早已是自己人。

  完了。

  她心中暗叫一声。

  穿过来才几天啊?

  刚得罪了这两个人,言语间还带了些不软不硬的刺。

  结果人家早就结盟了,背后站着同一位靠山。

  自己这不是撞上枪口上了吗?

  跟胡丽约好中午一块儿吃饭。

  冯湘湘强打精神,努力挤出个笑,点了点头。

  随即她转身上楼,脚步略显沉重。

  刚到办公区,迎面就撞见贺老带着一帮高层走了过来。

  一行人身穿白大褂,神情肃穆。

  贺云天走在最前头,银发整齐,眼神锐利。

  “怎么才两份?”

  “哦,”冯湘湘连忙解释,语气恭敬,“昨天在食堂听大伙儿聊改革的事,我觉得光看文件不够,就想多听听一线的真实想法,多收集点基层意见,所以今天就只带了两份。”

  她说得诚恳,眼神坦然。

  周围几位科室主任听罢,纷纷点头称赞。

  眼神里流露出的,是明显的欣赏。

  可贺老脸色没松。

  他目光依旧沉沉地盯着她。

  “明天,带三份。”

  她愣了愣,心跳漏了一拍。

  “下午两点开会,好好准备。”

  他留下这句话,转身便走。

  话音刚落,身后的高层们也呼啦一下全走光了。

  走廊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她一人站在原地,手里提着饭盒,心头沉甸甸的。

  这次冯湘湘准备得比上次扎实多了。

  她深知这次会议的重要性,不敢有半点马虎。

  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了十几页,字迹工整,条理清晰。

  从数据到案例,从问题分析到对策建议,一一罗列,细致入微。

  昨晚回到家,她连饭都没好好吃。

  灯光昏黄,映着她专注的侧脸。

  她反复推敲每一段话。

  她自认万无一失,信心满满。

  可进了会议室,她傻了。

  会议室宽敞明亮,长桌两侧坐满了人。

  个个神情严肃,正低头翻阅文件。

  所有人都到齐了,连平日最迟的几个也都早早落座。

  师父也来了,穿着整洁的白大褂,神情沉稳。

  座位排得整整齐齐,按照惯例,主位应在正中央。

  可主位……是空的。

  她怔了一下,目光下意识地扫向师父。

  却见师父居然没坐正中,而是默默坐到了桌子边缘的一个普通座位上。

  门一开,几十道目光“唰”地集中过来。

  比上次更窒息,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关键问题是她得一个人,穿过整个会议室。

  从门口一直走到那张位于正中央的空位上。

  怪不得刘奕提前溜了,临走前连一句提醒都没有留下。

  原来这老狐狸,早就看穿了这场会议的真正用意。

  万一她露怯了,站都站不稳,说话结巴。

  那可真就成了全院的笑柄。

  毕竟,改革这事,连话都不敢说的人,还谈什么推动变革?

  冯湘湘本以为师父贺云天会上台先替她铺个路。

  至少说几句肯定的话,给自己撑撑场面。

  没想到,师父一句话没多讲,直接就把她推到了最前面。

  心里有点发虚,毕竟是第一次以主导者的身份站在这里。

  可她脚下一顿,也就那么一眨眼的工夫,便迅速稳住了心神。

  旁边明明还有两三个空座,位置也不算偏。

  但她没有选择退缩或低调。

  她一步到位,直接走到了主位前,坦然坐下。

  “各位前辈,今天这会,就由我来带个头。”

  她没低头,表现出怯懦,也没抬头,显得倨傲。

  这一下子,就赢了不少人的心。

  在座的谁不知道?

  她是贺老亲带的徒弟。

  可徒弟归徒弟,能力归能力。

  改革不是靠师徒关系就能推得动的。

  大家今天肯听她讲,愿意坐在这里听一个年轻人主导会议,并非因为她是贺老的徒弟。

  而是因为上回她在会议室里,面对质疑毫不退缩,用数据和逻辑把一屋子的人都镇住了。

  那次之后,没人再敢小看她。

  冯湘湘把提前准备好的内容,分门别类,一件件讲得清清楚楚。

  从当前医院运营的痛点,到各部门协同的瓶颈。

  再到新流程的设计逻辑,条分缕析,毫无遗漏。

  这一次,没人再是“点头认可”那种敷衍式的回应了。

  底下坐着的每一位,全都神情专注。

  “你说的这些,听着是挺完美,规划得也周全,可真干起来,得多费劲?少说也得三四个季度才能见成效吧?”

  那人语气带着试探,眼神却紧盯着她,看她如何应对。

  话音刚落,马上有人笑着补刀。

  “干不完?那可好了,有人能歇着了,院长怕是要乐得睡不着觉。”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几声轻笑。

  冯湘湘早就知道,这次会议一定会有人质疑,甚至有人等着看她出丑。

  但她也早就做好了万全准备。

  因为这些方案,是她熬了无数个晚上,查阅大量资料,走访一线科室,反复推演修改,一点一点打磨出来的。

  她没照搬国外的管理模式,也没盲目套用后来的先进经验。

  而是踩着现在这地儿的土,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重新搭了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