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盛夏的重逢与梦想的接力-《青春手册三部曲》

  六月的北京,骄阳似火,却挡不住公益基金办公室里的忙碌。叶菲正对着电脑屏幕,逐行核对 “启智夏令营” 的名单 —— 今年的夏令营规模比去年扩大了三倍,除了云南宁蒗县的孩子,还新增了甘肃、青海两地山区学校的学生,总共一百二十个孩子,即将在七月初抵达北京。

  “叶老师,甘肃定西希望小学的校长发来消息,说孩子们已经开始打包行李了,有的孩子还特意准备了家乡的特产,想带给北京的小伙伴。” 小林抱着平板电脑走进来,语气里满是期待,“您看,这是孩子们拍的照片,有的拿着自己种的向日葵籽,有的抱着手工编织的小篮子,眼睛里全是盼着来北京的光。”

  叶菲接过平板电脑,指尖轻轻划过屏幕里孩子们的笑脸。一个皮肤黝黑的小男孩,手里举着一个用麦秆编的小鸟,嘴角咧得大大的;旁边的小女孩则抱着一个布娃娃,娃娃的衣服是用碎花布拼的,针脚虽然有些歪歪扭扭,却透着格外的认真。“把这些照片打印出来,贴在夏令营营地的照片墙上,” 叶菲抬头对小林说,“再准备一些收纳盒,孩子们带来的特产可以统一放在盒子里,开营仪式的时候让大家互相分享,既能增进友谊,也能让他们感受到不同地方的乡土文化。”

  小林刚点头应下,办公室的门就被推开了。念菲和陈默并肩走进来,两人手里都拎着大大的行李箱。“妈,我们把夏令营要用的英语教具和外交礼仪手册都准备好了!” 念菲打开行李箱,里面装满了彩色的单词卡片、英语绘本,还有印着不同国家国旗的小旗子,“这次我还设计了‘文化寻宝’游戏,把中国传统文化和英语学习结合起来,比如让孩子们在校园里找藏着的‘京剧脸谱’卡片,找到后要用英语介绍脸谱的颜色代表什么,既好玩又能学知识。”

  陈默也打开自己的行李箱,里面是一本本装订精美的《外交礼仪小手册》,封面上印着可爱的卡通外交官形象。“我在手册里加了‘中外交流小技巧’,比如和外国朋友见面时怎么礼貌问候,怎么介绍自己的家乡,” 陈默笑着说,“另外,我还联系了外交部的同事,他们愿意来夏令营当志愿者,给孩子们讲真实的外交故事,教他们简单的外语对话,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外交官的工作。”

  叶菲看着眼前的两人,心里满是暖意。她想起去年夏天,念菲还在为如何让山区孩子喜欢上英语而发愁,陈默也只是个怀揣外交官梦想的学生;如今,他们都已经能独当一面,用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公益事业助力。“你们考虑得太周全了,” 叶菲拍了拍两人的肩膀,“明天咱们一起去营地做最后的检查,确保孩子们来了能住得舒心、学得开心。”

  第二天清晨,夏令营营地的校园里一片忙碌。李哲带着 “启智教育” 的志愿者团队,正在教室里安装新的多媒体设备;念菲和陈默则在操场上布置 “文化寻宝” 游戏的线索;叶菲和小林则在宿舍里整理孩子们的生活用品,每个床位上都放着崭新的床单、被套,床头柜上摆着印有夏令营 logo 的水杯和笔记本。

  “叶老师,您看这个自然科学实验室怎么样?” 李哲拉着叶菲走进一间教室,里面摆满了崭新的实验器材 —— 显微镜、放大镜、植物生长观察盒,还有模拟星空的投影仪,“我们特意设计了‘山区植物观察’课程,让孩子们采集家乡的植物标本,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再用投影仪展示星空,让他们既了解身边的自然,也能仰望远方的宇宙。”

  叶菲走到显微镜前,透过镜片看到了一片树叶的细胞结构,清晰的纹路在视野里展开,像一幅精致的图画。“太用心了,” 叶菲感慨道,“很多山区孩子从来没见过显微镜,这次不仅能亲手做实验,还能了解宇宙的奥秘,对他们来说肯定是难忘的体验。”

  正说着,陈默的手机响了,是外交部的同事打来的。“太好了!” 陈默挂了电话,兴奋地对大家说,“我的同事们明天会提前来营地,还会带来一些国外的小礼物,有英国的明信片、法国的钥匙扣,还有美国的卡通贴纸,准备送给孩子们当见面礼。”

  念菲也笑着说:“我还联系了北京的几位同学,他们都是学艺术的,愿意来夏令营教孩子们画画、做手工,把孩子们带来的特产做成手账,记录这次夏令营的美好时光。”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校园里,给每一个忙碌的身影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叶菲站在操场中央,看着眼前的一切 —— 崭新的教室、温馨的宿舍、充满童趣的游戏布置,还有身边充满热情的伙伴们,心里满是期待。她知道,再过几天,这里就会充满孩子们的笑声,那些来自不同山区的孩子,将在这里相遇、相知,一起开启一段难忘的梦想之旅。

  七月初的北京西站,人声鼎沸。叶菲、念菲、陈默和李哲带着志愿者团队,举着 “欢迎‘启智夏令营’小伙伴” 的牌子,在站台上等候。念菲特意穿了一件印有英语单词的 T 恤,手里拿着一大把彩色气球,准备送给第一个下车的孩子;陈默则穿着一身休闲西装,手里拿着《外交礼仪小手册》,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

  “来了!来了!” 小林指着远处驶来的火车,兴奋地喊道。火车缓缓进站,车窗里探出一张张稚嫩的小脸,孩子们挥舞着小手,大声喊着 “老师好”。

  火车停稳后,孩子们在校长和老师的带领下依次下车。第一个跑下来的是宁蒗县的妞妞,她穿着去年夏令营时的粉色连衣裙,手里抱着一个布包,里面装着给念菲的礼物 —— 一个用毛线织的小企鹅,比去年的小兔子更精致。“念菲老师!” 妞妞扑进念菲怀里,仰着头说,“我今年英语考了 90 分,还在县里的英语演讲比赛中得了第一名呢!”

  念菲抱着妞妞,开心地说:“妞妞真棒!这是老师给你的礼物,一个会说英语的小企鹅,你可以跟着它练习口语。” 她把一个会发声的企鹅玩具递给妞妞,按下开关,玩具立刻用标准的英语说:“Hello, nice to meet you! I love English!”

  妞妞惊喜地接过玩具,紧紧抱在怀里。旁边的甘肃小男孩张强,手里拿着一个装满向日葵籽的小袋子,走到陈默面前,小声说:“老师,这是我家种的向日葵籽,特别香,我想送给您和外交部的叔叔阿姨。”

  陈默蹲下身,接过袋子,笑着说:“谢谢你,张强!这些向日葵籽一定很好吃,我们会和大家一起分享。对了,这是《外交礼仪小手册》,里面有很多有用的知识,希望你能喜欢。”

  孩子们都到齐后,大家一起坐上大巴车前往营地。大巴车上,孩子们兴奋地分享着自己带来的特产,有的互相交换手工礼物,有的一起唱英语歌,车厢里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念菲拿出平板电脑,给孩子们播放北京的景点介绍 —— 天安门、故宫、长城、科技馆,孩子们看得目不转睛,不时发出 “哇” 的惊叹声。

  “老师,长城真的有一万里长吗?” 张强好奇地问。

  陈默笑着回答:“是啊,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墙,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这次夏令营,我们会带大家去爬长城,让你们亲自感受它的雄伟。”

  孩子们立刻欢呼起来,妞妞激动地说:“我要在长城上用英语给外国游客打招呼,告诉他们我是来自云南宁蒗县的妞妞,我以后想当外交官!”

  大巴车行驶在宽阔的马路上,窗外的高楼大厦飞速后退,孩子们的笑声和歌声飘出车窗,在夏日的微风中回荡。叶菲看着孩子们兴奋的样子,心里满是感慨 —— 这些孩子就像一颗颗种子,在教育的滋养下,正在慢慢长出梦想的枝叶,而这次夏令营,将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土壤,让梦想长得更高、更壮。

  夏令营的开营仪式在营地的操场上举行。**台上,挂着 “2024‘启智夏令营’开营仪式” 的横幅,台下坐着一百二十个孩子,他们穿着统一的夏令营 T 恤,手里拿着彩色气球,脸上满是期待。

  叶菲走上**台,拿起话筒,温柔地说:“亲爱的孩子们,欢迎来到北京,来到‘启智夏令营’。在这里,你们会认识新的朋友,学到新的知识,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我希望你们能珍惜这次机会,勇敢地表达自己,大胆地追逐梦想,相信自己一定能成为最棒的自己!”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孩子们用力挥舞着气球,喊着 “我们会努力的”。

  接下来,李哲给孩子们介绍了夏令营的课程安排:“我们为大家准备了自然科学实验课、英语文化课、外交礼仪课,还有书法、绘画等兴趣课。另外,我们还会带大家去参观北京科技馆、故宫、长城,让大家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陈默的外交部同事们也走上台,给孩子们送上了国外的小礼物,还教孩子们用不同国家的语言说 “你好”。“这是英语的‘Hello’,这是法语的‘Bonjour’,这是西班牙语的‘H’,” 一位外交官笑着说,“希望你们以后能用上这些语言,和更多国家的朋友交流。”

  开营仪式结束后,孩子们开始了第一天的课程。念菲的英语文化课上,她带着孩子们做 “文化寻宝” 游戏,把写有英语单词和传统文化知识的卡片藏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孩子们分成小组,拿着地图四处寻找,找到卡片后,还要用英语介绍卡片上的内容。

  “我找到一张!” 张强举着一张印有京剧脸谱的卡片,兴奋地说,“This is a Beijing opera mask. The red color means loyalty and bravery.”

  念菲笑着点头:“张强说得太对了!京剧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脸谱的颜色都有不同的含义,红色代表忠诚勇敢,白色代表阴险狡诈,黑色代表正直无私。”

  陈默的外交礼仪课上,他教孩子们如何正确地握手、自我介绍,还模拟了 “中外学生交流会” 的场景,让孩子们扮演中国学生和外国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妞妞扮演中国学生,用流利的英语介绍自己的家乡:“My hometown is Ninng County, Yunnan. It has beautiful mountains and clear kes. I love my hometown very much.”

  扮演外国学生的志愿者笑着说:“Your hometown sounds very beautiful. I want to visit it someday. Can you be my guide?”

  妞妞开心地说:“Of course! I will show you around my hometown and introduce Chinese culture to you.”

  自然科学课上,李哲带着孩子们做 “植物细胞观察” 实验。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拿着显微镜,看着镜片里的细胞结构,眼里满是好奇。“老师,这个细胞好像小房子啊!” 一个小女孩兴奋地说。

  李哲笑着说:“是啊,植物细胞就像一个个小房子,里面住着很多‘小工人’,它们分工合作,让植物能够生长、开花、结果。我们的身体里也有很多细胞,它们也在努力工作,让我们能够健康成长。”

  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有的还拿出笔记本,把看到的细胞结构画下来,旁边还写上了自己的感受:“原来植物和我们一样,都有‘小房子’,太神奇了!”

  夏令营的日子充实而快乐。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收获了珍贵的友谊。他们一起去北京科技馆,在航天展厅里感受宇宙的奥秘;一起去故宫,听导游讲古代皇帝的故事;一起去爬长城,在城墙上大喊 “我登上长城了”;一起在营地的操场上唱歌、跳舞、做游戏,留下了无数美好的回忆。

  七月中旬的一天,夏令营组织了 “梦想分享会”。孩子们纷纷上台,分享自己的梦想和这段时间的收获。张强拿着自己画的 “未来家乡” 图画,认真地说:“我以后想当一名工程师,把我的家乡建设得更美丽,修宽敞的马路,盖漂亮的学校,让山里的孩子都能有好的学习环境。”

  来自青海的小女孩卓玛,手里拿着一张自己做的手工卡片,上面写着 “我想当一名医生”:“我的家乡医疗条件不好,很多人生病了都得不到及时治疗。我以后想当一名医生,回到家乡给大家看病,让大家都能健康生活。”

  妞妞走上台,手里拿着《外交礼仪小手册》,眼里满是坚定:“我以后想当一名外交官,像陈默老师一样,去很多国家,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介绍给世界,也把世界的文化带回中国。我还要帮助更多山区的孩子,让他们也能有机会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叶菲、念菲、陈默和李哲看着孩子们,眼里满是骄傲。他们知道,这些孩子的梦想或许还很稚嫩,但只要有人守护、有人助力,这些梦想就一定能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分享会结束后,孩子们互相交换了 “梦想卡片”,在卡片上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和对未来的祝福,约定以后要保持联系,一起为梦想努力。妞妞把自己的卡片递给卓玛,上面写着:“卓玛,希望你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我会当外交官,帮你引进国外先进的医疗技术,我们一起为家乡努力!”

  卓玛感动地抱住妞妞:“妞妞,谢谢你!我一定会努力的,以后我们一起加油!”

  七月底,夏令营接近尾声。孩子们开始收拾行李,准备返回各自的家乡。宿舍里,孩子们互相赠送礼物,有的把自己画的画送给小伙伴,有的把手工制作的小饰品留给老师,还有的在笔记本上写下长长的留言,记录这段难忘的时光。

  妞妞把一个用毛线织的小企鹅挂在念菲的包上,小声说:“念菲老师,这个小企鹅送给您,希望您每次看到它,都能想起我。我回去后会继续努力学英语,等我考上大学,就来北京找您,和您一起做公益。”

  念菲抱着妞妞,眼里泛起了泪光:“妞妞,老师会一直想你的,也会一直支持你的梦想。你要是有不会的英语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发视频,我会帮你解答。”

  陈默也收到了孩子们的礼物 —— 张强送的向日葵籽,卓玛送的手工卡片,还有很多孩子送的画和书信。他把这些礼物小心翼翼地放进包里,对孩子们说:“谢谢大家的礼物,我会好好珍藏的。以后我去国外出差,会给大家寄明信片,让你们看看国外的风景;要是有外国朋友来中国,我也会带他们去你们的家乡,让他们感受山区的美丽和孩子们的热情。”

  送孩子们去高铁站的那天,天空下起了小雨。孩子们坐在大巴车上,看着窗外渐渐后退的营地,眼里满是不舍。有的孩子偷偷抹眼泪,有的孩子拿出手机,不停地拍照,想把北京的一切都留在记忆里。

  到了高铁站,孩子们依次下车,和老师们拥抱告别。“叶老师,谢谢您!”“念菲老师,再见!”“陈老师,我会想您的!” 孩子们的声音里带着哽咽,却依旧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火车开动时,孩子们趴在车窗边,挥着小手,大声喊着 “老师再见”。叶菲、念菲、陈默和李哲也挥着小手,看着火车渐渐远去,直到消失在视线里。

  念菲拿出手机,给妞妞发了一条消息:“妞妞,路上注意安全,到了学校记得给老师报平安。你的梦想很美好,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实现。加油!”

  没过多久,妞妞就回复了:“念菲老师,我会加油的!等我当了外交官,第一时间告诉你!”

  叶菲看着两人的聊天记录,心里满是感慨。她对身边的人说:“这次夏令营虽然结束了,但孩子们的梦想还在继续。我们要继续努力,为更多孩子搭建实现梦想的平台,让他们能在爱的陪伴下,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

  陈默点点头,认真地说:“我已经和外交部的领导汇报了‘启智班’的情况,他们很支持我们的公益事业,同意以后为山区孩子提供更多的国际交流机会,比如组织中外学生线上交流、邀请外国友人去山区学校访问等。”

  李哲也笑着说:“‘启智教育’会继续加大对公益事业的投入,开发更多适合山区孩子的课程,培训更多优秀的乡村教师,让‘启智班’能帮助更多孩子。”

  雨渐渐停了,天空出现了一道彩虹。叶菲、念菲、陈默和李哲站在站台上,看着彩虹,心里满是期待。他们知道,教育公益的道路还很长,但只要他们携手同行,用爱和坚持为孩子们的梦想护航,就一定能看到更多孩子展翅高飞,在更广阔的天空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就像这雨后的彩虹,虽然经历了风雨,却依旧绚烂夺目;孩子们的梦想,也会在经历挫折后,变得更加坚定、更加闪亮。而他们,会一直做孩子们梦想的守护者,陪伴着孩子们成长,在平凡的日子里,书写出更多温暖而动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