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青青望着小林子的脸,这才惊觉他早已褪去了初遇时的瘦弱稚嫩,眉眼间渐渐透出少年人的英气,鼻梁愈发挺直,眼神也比往日沉稳了许多。
方才在转角听到的话语还在脑海里盘旋,“皇孙”“沉冤得雪”的字眼像针一样扎着她。
可看着少年澄澈的眼睛,话到嘴边又被她咽了回去。
他既刻意隐瞒,想必有难言之隐,自己若是贸然追问,反而会让他惶恐不安。
小林子见商青青特意来看自己,还带了爱吃的点心,脸上满是欢喜,整个人都放松下来。
可察觉到商青青一直盯着自己,他有些疑惑地歪了歪头:“姑姑,怎么了?有什么事吗?”
“哦,差点忘了正事!”商青青回过神,连忙从随身的布包里取出三块折叠整齐的缎子,
轻轻展开在桌上。
桃红如霞、天青似洗、秋香若蜜,三种颜色在窗边的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庄子上新织了这三种缎子,模样是好看,可名字却难住我了。家里就你一个读书人,肚子里有文雅词句,帮我给它们取个雅致的名字吧?”
小林子凑近细看,也有些惊讶:“这缎子织得真精致!姑姑放心,取名的事交给我,我好好想想。”
“好,那我就等着你的好名字了。”商青青很高兴,又细细问起他在书院的日子,“住得还习惯吗?床铺软不软?晚上会不会择床?厨房的饭菜合胃口吗?”
一连串的问句,全是发自内心的关切。
小林子一一耐心回答:“住得挺好的,同窗们都友善,傅夫子也常指点我功课。床铺够软,饭菜也香,姑姑不用惦记。”
说着,他看着商青青满是担忧的眼神,心里一暖,轻声道,“姑姑,您是世上最关心我的人。”
商青青被他说得笑起来,伸手帮他整理衣襟:“那你可得记得,以后要好好孝敬我,可别等将来找了媳妇,就把姑姑抛到脑后了。”
“姑姑!”小林子脸颊瞬间红透,像熟透的樱桃,连忙低下头,声音细若蚊蚋,“我……我永生都不会忘了姑姑的恩情。”
商青青见他害羞,笑得更欢了,又故意逗他:“对了,你今年虚岁是不是十四了?按规矩,也到了该留意亲事的年纪了。要是在书院或镇上有心仪的姑娘,尽管跟姑姑说,姑姑帮你做主,保准风风光光的!”
“没、没有!”小林子脸更红了,慌忙抓起一块绿豆酥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摆手,耳朵尖都染上了红晕。
“好好好,不逗你了。”商青青看着他窘迫的模样,笑着起身道,“时辰不早了,我得赶着出城回宅子,不然天黑了路不好走。你在书院要好好读书,记得天凉了添衣裳,别冻着,知道吗?”
小林子连忙点头,跟着站起来:“谢谢姑姑,我会照顾好自己的,您路上也小心!”
他送商青青到书院门口,看着她的马车渐渐远去,脸上的笑容才慢慢淡了下来,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商青青从书院出来,心里揣着小林子身份的疑团,一路心神不宁地往庄子赶。
马车刚停在庄子门口,她便跳下车,快步走向管事房,见到辛管事正在低头核对账目,忙开口问道:“辛管事,胡先生回来了吗?”
辛管事抬头见是她,连忙放下账本起身:“回少夫人,胡先生一早就往西坡流民村落那边去了,说是要看看新垦的那片桑田。”
“知道了。”商青青点点头,脚步没停,心里却越发嘀咕。
胡八郎近来总是往西坡跑,之前说去查看桑田,可西坡的桑田明明上周才看过,难道还有别的事?
正思忖着,辛管事笑着上前一步,手里捧着一本账册:“少夫人,正好跟您汇报下这个月的丝缎定量。咱们新出的那批缎子虽然还没定名,但样品送去吴县、金陵的老客商那里后,订单都排到下个月了!尤其是金陵那边的铺子,王掌柜派人来说,想趁着行情好多租两间铺面扩大规模,特意来问您的意思。”
“扩大店面?”商青青停下脚步,接过账册翻了翻,眉头微微蹙起,“金陵城里王记布庄的势头不是一直很盛吗?咱们的铺子夹在中间,突然扩大,会不会有风险?”
辛管事脸上的笑意更浓了,压低声音道:“少夫人有所不知,王记这次是栽了大跟头!听说不知怎么得罪了临江王,前几日刚被官府查封了所有铺面,连库房都被封了,如今金陵城里的布庄行当,正缺个领头的呢!这可是咱们趁机站稳脚跟的好机会!”
“什么?”商青青猛地抬头,眼里满是惊讶,“临江王?王记怎么会得罪他?”
临江王在江东的势力极大,向来不怎么插手地方商事,这次突然出手查封王记,背后定有蹊跷。
辛管事摇了摇头,语气里带着几分揣测:“具体内情不清楚,只听金陵那边传来的消息说,好像是王记私下给太子妃送了一批贡品,却没按规矩报备临江王府,触了王爷的忌讳。”
商青青心里“咯噔”一下。
太子妃?又是太子妃!
前几日沈明珠刚替太子妃来要几百匹缎子,如今王记就因给太子妃送贡品得罪了临江王,这两者之间会不会有关联?
她定了定神,合上账册递给辛管事:“你先下去吧,扩大店面的事我知道了,等我跟胡先生商量一下,亲自去金陵看看情况再说。”
“哎,好!”辛管事应声退下。
商青青站在廊下,望着西坡的方向,心里的疑云越来越重。
胡八郎的反常、小林子的秘密、太子妃的逼迫、临江王查封王记……
这些事像一团乱麻,缠绕在一起,让她越发觉得江东的局势不简单。
她必须尽快找到胡八郎,把这些事捋清楚,否则别说扩大店面,恐怕连现有的安稳日子都保不住。
可是胡八郎在哪里呢?商青青有些气恼。
这家伙总是这样,想要找他的时候,不见影子。
方才在转角听到的话语还在脑海里盘旋,“皇孙”“沉冤得雪”的字眼像针一样扎着她。
可看着少年澄澈的眼睛,话到嘴边又被她咽了回去。
他既刻意隐瞒,想必有难言之隐,自己若是贸然追问,反而会让他惶恐不安。
小林子见商青青特意来看自己,还带了爱吃的点心,脸上满是欢喜,整个人都放松下来。
可察觉到商青青一直盯着自己,他有些疑惑地歪了歪头:“姑姑,怎么了?有什么事吗?”
“哦,差点忘了正事!”商青青回过神,连忙从随身的布包里取出三块折叠整齐的缎子,
轻轻展开在桌上。
桃红如霞、天青似洗、秋香若蜜,三种颜色在窗边的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庄子上新织了这三种缎子,模样是好看,可名字却难住我了。家里就你一个读书人,肚子里有文雅词句,帮我给它们取个雅致的名字吧?”
小林子凑近细看,也有些惊讶:“这缎子织得真精致!姑姑放心,取名的事交给我,我好好想想。”
“好,那我就等着你的好名字了。”商青青很高兴,又细细问起他在书院的日子,“住得还习惯吗?床铺软不软?晚上会不会择床?厨房的饭菜合胃口吗?”
一连串的问句,全是发自内心的关切。
小林子一一耐心回答:“住得挺好的,同窗们都友善,傅夫子也常指点我功课。床铺够软,饭菜也香,姑姑不用惦记。”
说着,他看着商青青满是担忧的眼神,心里一暖,轻声道,“姑姑,您是世上最关心我的人。”
商青青被他说得笑起来,伸手帮他整理衣襟:“那你可得记得,以后要好好孝敬我,可别等将来找了媳妇,就把姑姑抛到脑后了。”
“姑姑!”小林子脸颊瞬间红透,像熟透的樱桃,连忙低下头,声音细若蚊蚋,“我……我永生都不会忘了姑姑的恩情。”
商青青见他害羞,笑得更欢了,又故意逗他:“对了,你今年虚岁是不是十四了?按规矩,也到了该留意亲事的年纪了。要是在书院或镇上有心仪的姑娘,尽管跟姑姑说,姑姑帮你做主,保准风风光光的!”
“没、没有!”小林子脸更红了,慌忙抓起一块绿豆酥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摆手,耳朵尖都染上了红晕。
“好好好,不逗你了。”商青青看着他窘迫的模样,笑着起身道,“时辰不早了,我得赶着出城回宅子,不然天黑了路不好走。你在书院要好好读书,记得天凉了添衣裳,别冻着,知道吗?”
小林子连忙点头,跟着站起来:“谢谢姑姑,我会照顾好自己的,您路上也小心!”
他送商青青到书院门口,看着她的马车渐渐远去,脸上的笑容才慢慢淡了下来,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商青青从书院出来,心里揣着小林子身份的疑团,一路心神不宁地往庄子赶。
马车刚停在庄子门口,她便跳下车,快步走向管事房,见到辛管事正在低头核对账目,忙开口问道:“辛管事,胡先生回来了吗?”
辛管事抬头见是她,连忙放下账本起身:“回少夫人,胡先生一早就往西坡流民村落那边去了,说是要看看新垦的那片桑田。”
“知道了。”商青青点点头,脚步没停,心里却越发嘀咕。
胡八郎近来总是往西坡跑,之前说去查看桑田,可西坡的桑田明明上周才看过,难道还有别的事?
正思忖着,辛管事笑着上前一步,手里捧着一本账册:“少夫人,正好跟您汇报下这个月的丝缎定量。咱们新出的那批缎子虽然还没定名,但样品送去吴县、金陵的老客商那里后,订单都排到下个月了!尤其是金陵那边的铺子,王掌柜派人来说,想趁着行情好多租两间铺面扩大规模,特意来问您的意思。”
“扩大店面?”商青青停下脚步,接过账册翻了翻,眉头微微蹙起,“金陵城里王记布庄的势头不是一直很盛吗?咱们的铺子夹在中间,突然扩大,会不会有风险?”
辛管事脸上的笑意更浓了,压低声音道:“少夫人有所不知,王记这次是栽了大跟头!听说不知怎么得罪了临江王,前几日刚被官府查封了所有铺面,连库房都被封了,如今金陵城里的布庄行当,正缺个领头的呢!这可是咱们趁机站稳脚跟的好机会!”
“什么?”商青青猛地抬头,眼里满是惊讶,“临江王?王记怎么会得罪他?”
临江王在江东的势力极大,向来不怎么插手地方商事,这次突然出手查封王记,背后定有蹊跷。
辛管事摇了摇头,语气里带着几分揣测:“具体内情不清楚,只听金陵那边传来的消息说,好像是王记私下给太子妃送了一批贡品,却没按规矩报备临江王府,触了王爷的忌讳。”
商青青心里“咯噔”一下。
太子妃?又是太子妃!
前几日沈明珠刚替太子妃来要几百匹缎子,如今王记就因给太子妃送贡品得罪了临江王,这两者之间会不会有关联?
她定了定神,合上账册递给辛管事:“你先下去吧,扩大店面的事我知道了,等我跟胡先生商量一下,亲自去金陵看看情况再说。”
“哎,好!”辛管事应声退下。
商青青站在廊下,望着西坡的方向,心里的疑云越来越重。
胡八郎的反常、小林子的秘密、太子妃的逼迫、临江王查封王记……
这些事像一团乱麻,缠绕在一起,让她越发觉得江东的局势不简单。
她必须尽快找到胡八郎,把这些事捋清楚,否则别说扩大店面,恐怕连现有的安稳日子都保不住。
可是胡八郎在哪里呢?商青青有些气恼。
这家伙总是这样,想要找他的时候,不见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