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与太子为敌,是自保。”商玉婙轻叩桌面,“周侍卫应该明白,有时候知道的太多,未必是好事。”
周竹君自然听得出其中的威胁——
若他不合作,商玉婙大可将他的真实身份透露给太子。
“小姐好手段。”他冷冷道。
“彼此彼此。”商玉婙又取出一封信,“明日将这个交给白秋,她自会明白。”
周竹君接过信。
“还有一事。”商玉婙忽然道,“真哥哥临走前说,南方水患另有隐情。周侍卫在江湖上消息灵通,可否帮我查探一二?”
周竹君站起身:“三日之内,给小姐答复。”
他走到窗前,又回头道:“提醒小姐一句,太子大婚在即,这几日最好少出门。”
“为何?”
“有人要在大婚当日生事。”周竹君的声音融入雨声中,“目标……可能是小姐你。”
话音未落,人已消失在夜色里。
商玉婙独自坐在窗前,望着窗外的雨幕。
周竹君最后那句话,让她心生警惕。
太子大婚……生事目标却是她?
莫非……
次日午后,商玉婙依约来到一品香茶楼。
周竹君早已在雅间等候。
今日他换了常服,一袭青衫,倒像个文弱书生。
“周侍卫这身打扮,险些认不出来了。”商玉婙含笑落座。
周竹君面无表情地推过一个信封:“小姐要的消息。”
商玉婙拆开细看,越看越是心惊。
原来南方水患之所以如此严重,竟与太子一党克扣修堤款项有关!
“这些证据……”
“千真万确。”周竹君淡淡道,“我在江南的旧友亲眼所见。”
商玉婙沉吟片刻:“周侍卫在江南还有旧友?”
“曾经有。”周竹君目光一黯,“现在……只剩一个可信之人。”
这话说得平淡,商玉婙却听出了其中血腥。
前朝覆灭时,有一批死士誓死不降。
难道周竹君就是……
“小姐不必猜了。”周竹君仿若看透她的心思,“有些事,知道得越少越安全。”
商玉婙收起信封:“这些证据,足以让太子焦头烂额一阵子了。”
“不够。”周竹君摇头,“太子党羽遍布朝野,这点证据动不了根基。”
“那周侍卫以为该如何?”
“等。”周竹君端起茶。
商玉婙若有所思。
这时,楼下忽然传来喧哗声。
她走到窗边一看,竟是太子的仪仗经过。
路墨遥骑着高头大马,意气风发。
徐见伶的轿子跟在后面,帘幕低垂。
周竹君不知何时站到她身后:“听说昨夜东宫进了刺客。”
商玉婙一怔:“怎么回事?”
“一个宫女死了。”周竹君语气平淡,“说是失足落水,但我查验过伤口,是高手所为。”
商玉婙心中一动:“宫女?”
“是湘贵妃的人。”周竹君看向渐行渐远的仪仗,“太子要大婚了,有些人坐不住了。”
这上京城,果然要变天了。
“周侍卫,”她转身正视他,“若有一日,我需要你全力相助……”
“价钱另算。”周竹君打断她,“我从不做亏本买卖。”
商玉婙笑了:“放心,绝不会让周侍卫吃亏。”
周竹君深深看她一眼,转身离去。
走到门口时,他忽然停步:
“三日后的宴席,小姐最好一刻不离世子爷。”
“为何?”
“那日,可是会很热闹的。”
商玉婙抬眼,人已消失在楼梯转角。
商玉婙独自站在窗前,望着太子的仪仗消失在长街尽头。
三日后,正是太子大婚之日。
看来这场婚事,注定不会太平。
而她,也要早做准备才是。
……
商玉婙回到听雪苑时,暮色已沉。
她屏退左右,独坐灯下,将周竹君给她的证据在案上一一铺开。
烛火摇曳,映着她凝重的面容。
这些账目往来清晰地指向太子一党贪墨修堤款项,笔笔触目惊心。
若在平日,这等证据足以让太子焦头烂额。
但正如周竹君所说,这点证据还动不了太子的根基。
太子党羽遍布朝野,必有替罪羊出来顶罪。
她轻抚着椅旁白莲,忽然,眸光一闪,心生一计。
“素心。”她轻声唤道。
丫鬟应声而入:“小姐有何吩咐?”
“明日你去一趟万家在上京的暗桩,把这个交给掌柜。”商玉婙递过一封用火漆封好的密信,“记住,要亲眼看着掌柜阅后即焚。”
素心谨慎地接过密信:“小姐放心,奴婢明白。”
商玉婙又取出一张洒金请柬,那是护国公府明日赏菊宴的帖子。
徐见伶如今贵为太子妃,这场宴会必定会出席。
或许,这是个试探虚实的好机会。
她在灯下细细思量:
徐见伶虽表面恭顺,看似天真。
但有些时候,手段比一般闺阁的女儿都要成熟。
前世的这位情敌,绝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小姐,夜深了。”素心轻声提醒。
月色朦胧,树影婆娑。
这上京城的夜晚,从来都不平静。
翌日,护国公府内菊花开得正盛。
金菊、墨菊、绿菊争奇斗艳,满园秋色。
商玉婙到得稍晚,一进园子就感受到无数目光落在身上。
有同情她与太子婚约作废的,有鄙夷她另嫁侯府的,更多的则是等着看好戏的期待。
“表妹妹来了。”徐见伶起身相迎。
她今日穿着一身正红宫装,头戴九凤衔珠冠,俨然已是太子妃的做派。
娃娃脸上挂着笑意,既显尊贵又不失亲和。
商玉婙浅浅一笑,执礼甚恭:“太子妃相邀,岂敢不来。”
二人执手入座,表面亲热,暗地里却各怀心思。
席间贵女们言笑晏晏,却都在暗中观察这两位昔日的情敌今日如何相处。
宴至中途,忽有个面生的小丫鬟端着茶盏上前侍奉,不知怎的手一滑,整盏热茶泼在徐见伶的衣袖上。
“奴婢该死!”
小丫鬟吓得脸色惨白,跪地连连叩头。
出乎意料的是,徐见伶并未动怒,反而温和地扶起她:“无妨,换一件便是。”
她转向商玉婙,笑意盈盈,“妹妹陪我去更衣可好?”
商玉婙心知有异,却不好推辞,只得含笑应下。
二人行至僻静的偏院,徐见伶忽然屏退左右。
园中的喧闹声渐渐远去,只余秋风拂过菊丛的沙沙声响。
“妹妹可知,前日东宫死了个宫女?”
商玉婙故作惊讶:“竟有此事?玉婙深居简出,不曾听闻。”
“是太子母妃安插的人。”徐见伶轻笑一声,毫不犹豫将恕攸告诉她的消息说出,“有人想在大婚之日生事,妹妹可要小心了。”
周竹君自然听得出其中的威胁——
若他不合作,商玉婙大可将他的真实身份透露给太子。
“小姐好手段。”他冷冷道。
“彼此彼此。”商玉婙又取出一封信,“明日将这个交给白秋,她自会明白。”
周竹君接过信。
“还有一事。”商玉婙忽然道,“真哥哥临走前说,南方水患另有隐情。周侍卫在江湖上消息灵通,可否帮我查探一二?”
周竹君站起身:“三日之内,给小姐答复。”
他走到窗前,又回头道:“提醒小姐一句,太子大婚在即,这几日最好少出门。”
“为何?”
“有人要在大婚当日生事。”周竹君的声音融入雨声中,“目标……可能是小姐你。”
话音未落,人已消失在夜色里。
商玉婙独自坐在窗前,望着窗外的雨幕。
周竹君最后那句话,让她心生警惕。
太子大婚……生事目标却是她?
莫非……
次日午后,商玉婙依约来到一品香茶楼。
周竹君早已在雅间等候。
今日他换了常服,一袭青衫,倒像个文弱书生。
“周侍卫这身打扮,险些认不出来了。”商玉婙含笑落座。
周竹君面无表情地推过一个信封:“小姐要的消息。”
商玉婙拆开细看,越看越是心惊。
原来南方水患之所以如此严重,竟与太子一党克扣修堤款项有关!
“这些证据……”
“千真万确。”周竹君淡淡道,“我在江南的旧友亲眼所见。”
商玉婙沉吟片刻:“周侍卫在江南还有旧友?”
“曾经有。”周竹君目光一黯,“现在……只剩一个可信之人。”
这话说得平淡,商玉婙却听出了其中血腥。
前朝覆灭时,有一批死士誓死不降。
难道周竹君就是……
“小姐不必猜了。”周竹君仿若看透她的心思,“有些事,知道得越少越安全。”
商玉婙收起信封:“这些证据,足以让太子焦头烂额一阵子了。”
“不够。”周竹君摇头,“太子党羽遍布朝野,这点证据动不了根基。”
“那周侍卫以为该如何?”
“等。”周竹君端起茶。
商玉婙若有所思。
这时,楼下忽然传来喧哗声。
她走到窗边一看,竟是太子的仪仗经过。
路墨遥骑着高头大马,意气风发。
徐见伶的轿子跟在后面,帘幕低垂。
周竹君不知何时站到她身后:“听说昨夜东宫进了刺客。”
商玉婙一怔:“怎么回事?”
“一个宫女死了。”周竹君语气平淡,“说是失足落水,但我查验过伤口,是高手所为。”
商玉婙心中一动:“宫女?”
“是湘贵妃的人。”周竹君看向渐行渐远的仪仗,“太子要大婚了,有些人坐不住了。”
这上京城,果然要变天了。
“周侍卫,”她转身正视他,“若有一日,我需要你全力相助……”
“价钱另算。”周竹君打断她,“我从不做亏本买卖。”
商玉婙笑了:“放心,绝不会让周侍卫吃亏。”
周竹君深深看她一眼,转身离去。
走到门口时,他忽然停步:
“三日后的宴席,小姐最好一刻不离世子爷。”
“为何?”
“那日,可是会很热闹的。”
商玉婙抬眼,人已消失在楼梯转角。
商玉婙独自站在窗前,望着太子的仪仗消失在长街尽头。
三日后,正是太子大婚之日。
看来这场婚事,注定不会太平。
而她,也要早做准备才是。
……
商玉婙回到听雪苑时,暮色已沉。
她屏退左右,独坐灯下,将周竹君给她的证据在案上一一铺开。
烛火摇曳,映着她凝重的面容。
这些账目往来清晰地指向太子一党贪墨修堤款项,笔笔触目惊心。
若在平日,这等证据足以让太子焦头烂额。
但正如周竹君所说,这点证据还动不了太子的根基。
太子党羽遍布朝野,必有替罪羊出来顶罪。
她轻抚着椅旁白莲,忽然,眸光一闪,心生一计。
“素心。”她轻声唤道。
丫鬟应声而入:“小姐有何吩咐?”
“明日你去一趟万家在上京的暗桩,把这个交给掌柜。”商玉婙递过一封用火漆封好的密信,“记住,要亲眼看着掌柜阅后即焚。”
素心谨慎地接过密信:“小姐放心,奴婢明白。”
商玉婙又取出一张洒金请柬,那是护国公府明日赏菊宴的帖子。
徐见伶如今贵为太子妃,这场宴会必定会出席。
或许,这是个试探虚实的好机会。
她在灯下细细思量:
徐见伶虽表面恭顺,看似天真。
但有些时候,手段比一般闺阁的女儿都要成熟。
前世的这位情敌,绝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小姐,夜深了。”素心轻声提醒。
月色朦胧,树影婆娑。
这上京城的夜晚,从来都不平静。
翌日,护国公府内菊花开得正盛。
金菊、墨菊、绿菊争奇斗艳,满园秋色。
商玉婙到得稍晚,一进园子就感受到无数目光落在身上。
有同情她与太子婚约作废的,有鄙夷她另嫁侯府的,更多的则是等着看好戏的期待。
“表妹妹来了。”徐见伶起身相迎。
她今日穿着一身正红宫装,头戴九凤衔珠冠,俨然已是太子妃的做派。
娃娃脸上挂着笑意,既显尊贵又不失亲和。
商玉婙浅浅一笑,执礼甚恭:“太子妃相邀,岂敢不来。”
二人执手入座,表面亲热,暗地里却各怀心思。
席间贵女们言笑晏晏,却都在暗中观察这两位昔日的情敌今日如何相处。
宴至中途,忽有个面生的小丫鬟端着茶盏上前侍奉,不知怎的手一滑,整盏热茶泼在徐见伶的衣袖上。
“奴婢该死!”
小丫鬟吓得脸色惨白,跪地连连叩头。
出乎意料的是,徐见伶并未动怒,反而温和地扶起她:“无妨,换一件便是。”
她转向商玉婙,笑意盈盈,“妹妹陪我去更衣可好?”
商玉婙心知有异,却不好推辞,只得含笑应下。
二人行至僻静的偏院,徐见伶忽然屏退左右。
园中的喧闹声渐渐远去,只余秋风拂过菊丛的沙沙声响。
“妹妹可知,前日东宫死了个宫女?”
商玉婙故作惊讶:“竟有此事?玉婙深居简出,不曾听闻。”
“是太子母妃安插的人。”徐见伶轻笑一声,毫不犹豫将恕攸告诉她的消息说出,“有人想在大婚之日生事,妹妹可要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