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难以拒绝,她也不想拒绝-《死后第六年,我为夫君牵良缘》

  一只带着药香的手指,轻轻抚上了她的眼尾。

  那里还残留着哭后的红。

  宋承漪就这么睁着眼,看着他的脸,在眼前放大。

  直到他的鼻尖挨到她的脸颊时,那比药膏还要沁凉的唇,也落在了她眼尾肌肤之上。

  “无论发生什么事,都别哭。”

  轻轻的一触即分,带着安慰与呵护之意,比言语更能撬动她的心。

  还与往昔相同。

  这么温柔的郁攸迟,宋承漪难以拒绝,也不想拒绝。

  床帐好似将殿内与殿外隔出两个世界,在这里,没有那么多复杂的关系,没有那么阴谋诡计。

  这一刻,她着实想念从前安稳平静的日子,与郁攸迟在一处的日子。

  宋承漪的长睫扑闪之际,刮过他高挺的鼻梁。

  郁攸迟眼底闪过挣扎,撑在她耳侧的手握紧,呼吸明显变得粗重。

  宋承漪的脸蛋升起艳丽的红霞时,他的气息却离她远去。

  郁攸迟翻身躺在一边,宋承漪看过去时,他已经阖上了眼。

  与他语气的从容镇定不同,他的胸膛起伏得厉害。

  “等人来唤,你再出去。”

  宋承漪本以为,会是芳椿姑姑来唤她,却没想到,来的人是皇帝身边的太监。

  徐大达敲了几下门,站在殿门口,尖声道:“郁大人,皇上这会儿睡醒了,要传您......”

  郁攸迟冷声:“滚。”

  徐大达道:“不是,您听老奴说完啊,皇上是想传您殿中的这位姑娘过去。”

  宋承漪猛地扭头。

  “哦?传她过去做什么?”郁攸迟语气带着疑问,但面上完全是预料之中的神情。

  看来他说得等人来唤,便是皇帝召见。

  徐大达陪着笑脸道:“这、这奴才怎么知道,这是皇上的旨意,您不要为难老奴了呀。”

  宋承漪一听文睿帝要见她,一下子就坐起身,哪还有叫皇帝等她的道理。

  郁攸迟却拉住了她的手腕,“转过来我看看。”

  宋承漪又转了过去,他抬手为她整了整松散的衣领,眉目温和。

  “去吧。”

  宋承漪起身下地往外走,却发现身后也有脚步声,回头看去,郁攸迟也跟在了她后头。

  见她转身,还对着她挑了挑眉。

  “我送你。”

  宋承漪确实心中紧张,要见到万人之上的皇帝,他多陪着她走一步,她心中便会踏实一分。

  徐大达见到女子身影出来,脸上一喜,但看见她身后站着谁后,立马迎上前。

  “哎呦郁大人!怎么劳您也出来了?皇上说要您在殿中休息,只见这姑娘就可。”

  宋承漪轻声解释道:“公公,世子只是送我到门口。”

  徐大达忙点头,“您快随我来吧,皇上在等着了。”

  郁攸迟负手立在门口,望着外头的天光,道:“今日天气不错,我闲来无事,正好去给皇上请安。”

  宋承漪没记错的话,崔皇后说郁攸迟被皇帝圈禁在此,怎能大摇大摆地走出去。

  没想到,徐大达皱着的脸展开了,“皇上知道您主动来请安,定会高兴坏了,这病少说也能好一半。”

  文睿帝平素想见这位一面,还得看他的兴致。

  若不是这次得罪了崔王两家,皇上忧心他在宫外出事,赶紧遣人连哄带骗地将人传到了宫中,什么圈禁,分明是护着他。

  二人说话时,宋承漪朝廊下的方向看了一眼,芳椿姑姑还在那处,她对着自己赞许点了下头,便悄然离开。

  宋承漪转眼去看郁攸迟的神情。

  发现他一直望着远处,似没有注意到她与芳椿的小交流。

  徐大达笑着:“两位快请吧。”

  永乐宫的正殿气势恢宏,帝王寝宫处处聚着龙气,但也处处透着病气。

  满殿浓重的药味扑鼻而来,宋承漪蹙了蹙眉。

  就算她没有宋修懿医术高明,但她也能分辨得出,殿中药气纷杂,不成一统,皇帝已到了病急乱吃药的地步。

  “皇上,您传唤的姑娘已经到了。”

  文睿帝靠在龙床之上,睁开疲惫臃肿的双眼。

  “走近些。”

  宋承漪低着头走上前,撩起衣摆,跪地行礼道:“叩见陛下。”

  膝盖却没落到冰冷的金砖石,而是跪到了墨色滚金边的靴面之上。

  宋承漪诧异地仰头,就见在她身侧站得稳当的郁攸迟。

  哪能在皇帝跟前这么糊弄,她急忙要将膝盖移开。

  就听郁攸迟道:“他老眼昏花,已看不清东西了。”

  躺在明黄床榻之上的文睿帝,沙哑道:“可朕还听得见。”

  宋承漪尴尬地手脚都不知怎么摆了,郁攸迟气定神闲地道:“臣忘记皇上还听得见了,早知就说得小声些了。”

  文睿帝气势沉沉,空气都跟着凝滞了。

  宋承漪将脑袋垂到胸口,手心都冒出了汗。

  过了一会儿。

  文睿帝叹息着道:“你要是有空多来看看朕,也不至于连朕的身体几何,都不知道了。”

  郁攸迟回道:“人终有一死,或早或晚罢了。”

  徐大达慌得跪地,满殿的宫人们也颤抖地伏于地上。

  宋承漪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郁攸迟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敢在病重的皇帝面前,提死字。

  殿中死气沉沉。

  唯有郁攸迟还站得笔直。

  文睿帝咳嗽了一声,徐大达立马带着殿中的宫人们退下。

  待殿门合上后,皇帝道:“朕叫她来,你也跟着来了,没想到你也难过美人关。”

  郁攸迟拱手道:“皇上高看臣了。”

  文睿帝的视线落在跪在地上之人,“你抬起头来。”

  宋承漪抬头,终于看到了皇帝的脸庞。

  她先是愣了愣,才叩首道:“叩见陛下,愿陛下身体康泰,万民皆安。”

  宋承漪之所以怔愣,是因为外甥像舅,也不该是这么个像法。

  奉平长公主与文睿帝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妹,眉眼相像正常。

  但都比不过郁攸迟与皇帝更像,那微挑的眼尾弧度都一模一样。

  只不过,文睿帝已然苍老颓唐,没了精气,眼睛也没了亮光。宋承漪估摸着,应时日不多了。

  文睿帝盯着她,皱起眉。

  就算皇帝垂暮,帝威仍在。

  宋承漪被看得心中忐忑,但又不敢垂头,吓得脸色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