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考场。
黄埔一边走一边细细观察,看许多人找到自己对应的考房。
“黄埔兄,我到了,祝你我好运,希望此行是正确的抉择,不然真要被人笑掉大牙了。”黄埔身旁,一个穿着儒衫的年轻书生笑道。
黄埔点点头面露笑容道:“此行,自当是不会错的,前梁易主已有一年之余,新主施政,你我也是细细探讨过,徐汇兄放心去便可。”
黄埔、徐汇并不是寒门仕子,前梁未亡前,他们都是国子监里的大家族学子,都在国子监里等着有官职空缺,便去走马上任。
但前梁灭亡,国子监里的学子,也都各回各家了,都在等局势平稳,王新重新开科取士。
但等来的却是历员考试,因此很多前梁仕子都在观望,他们要的是官,并不是历。
人形形色色,有人观望,有人踟躇,有人不耻,但也有人默默前来。
黄埔与徐汇就是这样的人,他们坚信政权新立,出仕宜早不宜迟,政权新立虽然官员有缺,但在这片土地上,从来就不缺想当官的人。
黄埔进入这考房里,打量着四周的陈设,笔墨纸砚一样不缺,还有茶炉以及一小包茶,这准备倒是颇为充分。
抛开那壁垒森严如同囚牢一般的格局,单就这考房来说,还是很舒适的,黄埔试着忍不住躺倒在那柔软的榻上睡了会儿,相当舒适。
“公子。”一名监考官来到门口,对着黄埔叫道。
黄埔翻身起来,看着对方问道:“可是要开始科考了?”
“不错,此处乃是此番科考的题目,还有几件事情公子需注意。”那监考官将一卷纸交给黄埔。
“请讲。”黄埔笑道。
“此番科考一开始,所有人不得再出这考房,门外无论昼夜都会有人值守,有任何需要,可以找他们。”
“有劳了。”黄埔点点头,这才打开那考卷。
题目字数倒是不多,第一篇,如何富国;第二篇却是如何富民;看似差不多的两篇但仔细想想似乎却又不一样,富国那自不必说,国库有钱,但使民富这个论题却少有人去辩论。
按照这次入青岛所见所闻来看,这里的民显然不是士族,而是真正的百姓,如何使民富?
黄埔觉的这个辩题很有趣,目光看向第三题,如何强国?
又是一个看似相通却有极大差异的问题,国富、民富,但满足这两个条件后,却未必就是强国,得有足够的武力威慑四方才行。
第四篇是行军打仗的军费计算,以青州之战为例,问此战敌我双方粮草损耗,是否有更节省的方式。
第五篇则是以半岛各县收复为例,问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如何以最少损失收复各地,收复后如何安抚。
弟六篇……
黄埔一一看下去,时而皱眉,时而微笑。
“这有意思!”
除了这六道题之外,还有三道,却是具体到民生上面,比如黄河突然决堤,怎样安置百姓,如何解决决堤问题。
一个贫瘠的县城,要如何治理让其摆脱贫瘠。
不过真正吸引黄埔眼球的是最后一道题。
青岛因商而兴,然海贸之路渐兴,商贩手中财物越来越多,然商只图短利,无家国之念,虽能兴邦,亦能灭国,当如何用商。
黄埔常年居在青州。
他来青岛时,已经察觉到这一点,青岛商贩兴盛,由海贸而来的各国商贩不绝,商贩也越来越多,虽然因此使得青岛富庶,有了如今兴盛局面,但凡事过犹不及。
黄埔当时便觉的这商若是任其自己发展,未来说不定会成为天下更大的毒瘤,商人重利。
本以为新主没有察觉到这一点,如今看来却是自己着像了,人家早已经察觉到这一点,而且已经开始着手布置了。
“时间到,请各位考生停笔,如有在写,一经发现,取消考试资格。”
……
半岛大学。
半岛大学位于浮山之南,站在晨钟广场九层高的藏书阁内,远眺南方便是茫茫大海,隐约还能听到波涛声。
半岛大学前身是平顶山学校与各个实验室组合而成,因为生源狭窄、生活条件、地理位置等因素,平顶山已经无法胜任学校扩张,所以半岛大学就成功的取代了大顶山学校。
为了建筑的强度,与不失自己的文化风格,半岛大学是一个由中西结合的建筑群,建筑主体是石砌与钢筋混凝土的,封顶则是飞檐琉璃瓦。
“学校工程进度如何?途中可否有困难?”王新看着学校修建负责人。
担任修建半岛大学修建的人名叫做王昌硕,是南唐人,但这个王家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建筑家族,诸国王宫的修建都有他们家族参与。
所以对王昌硕而言,修建半岛大学并没有多少困难,在了解钢筋混凝土的特性与工艺之后,半岛大学的设计图很快就被他画了出来。
“王!一切顺利,并没有什么问题。”
“很好,等半岛大学彻底完工,给你加官进爵,有能力的人就应该上位。”
王昌硕的能力王新是很认同的,所以他也不吝嘉奖。
“收复国土越来越大,政务院一直抱怨基层行政人员不足,所以教育部提议建立一所青年干部学校,我已经批准了这个提案,校名叫做“青岛青年干部学校”,这事交给你负责,学校不用大也不用奢华,但政治类学校该有的一样也不能少。”
“谢王提携,臣自当尽力。”
目前全国性的科研机构就一家,即半岛大学,这座研究及教学大学集中了很多优越的人才,半岛大学将会是这个时代的星星之火,王新等着他们大火燎原,科技大爆发的那天。
因为此时的半岛大学,已经在很多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例如,物理、数学、兵工、弹道学和冶金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展。
除了理论上的东西,第一台精加工镗床,第一台蒸汽机,以及现在已经进入实际应用的大力士-1型蒸汽机车头。
王新与随性的政务院官员,一边参观一边讨论教育的普及问题,这里讲的普及教育,可不是义务教育,对于现在的王新来说,他可没有多余的银子去搞义务教育。
上学自然是要交学费的,但学费可是要比那些私塾的束修费要少得多,普及教育自然是希望有人来上学的。
但对于某些成绩优异,但家庭贫困的学生,学校也有免学费的政策。
…………
黄埔一边走一边细细观察,看许多人找到自己对应的考房。
“黄埔兄,我到了,祝你我好运,希望此行是正确的抉择,不然真要被人笑掉大牙了。”黄埔身旁,一个穿着儒衫的年轻书生笑道。
黄埔点点头面露笑容道:“此行,自当是不会错的,前梁易主已有一年之余,新主施政,你我也是细细探讨过,徐汇兄放心去便可。”
黄埔、徐汇并不是寒门仕子,前梁未亡前,他们都是国子监里的大家族学子,都在国子监里等着有官职空缺,便去走马上任。
但前梁灭亡,国子监里的学子,也都各回各家了,都在等局势平稳,王新重新开科取士。
但等来的却是历员考试,因此很多前梁仕子都在观望,他们要的是官,并不是历。
人形形色色,有人观望,有人踟躇,有人不耻,但也有人默默前来。
黄埔与徐汇就是这样的人,他们坚信政权新立,出仕宜早不宜迟,政权新立虽然官员有缺,但在这片土地上,从来就不缺想当官的人。
黄埔进入这考房里,打量着四周的陈设,笔墨纸砚一样不缺,还有茶炉以及一小包茶,这准备倒是颇为充分。
抛开那壁垒森严如同囚牢一般的格局,单就这考房来说,还是很舒适的,黄埔试着忍不住躺倒在那柔软的榻上睡了会儿,相当舒适。
“公子。”一名监考官来到门口,对着黄埔叫道。
黄埔翻身起来,看着对方问道:“可是要开始科考了?”
“不错,此处乃是此番科考的题目,还有几件事情公子需注意。”那监考官将一卷纸交给黄埔。
“请讲。”黄埔笑道。
“此番科考一开始,所有人不得再出这考房,门外无论昼夜都会有人值守,有任何需要,可以找他们。”
“有劳了。”黄埔点点头,这才打开那考卷。
题目字数倒是不多,第一篇,如何富国;第二篇却是如何富民;看似差不多的两篇但仔细想想似乎却又不一样,富国那自不必说,国库有钱,但使民富这个论题却少有人去辩论。
按照这次入青岛所见所闻来看,这里的民显然不是士族,而是真正的百姓,如何使民富?
黄埔觉的这个辩题很有趣,目光看向第三题,如何强国?
又是一个看似相通却有极大差异的问题,国富、民富,但满足这两个条件后,却未必就是强国,得有足够的武力威慑四方才行。
第四篇是行军打仗的军费计算,以青州之战为例,问此战敌我双方粮草损耗,是否有更节省的方式。
第五篇则是以半岛各县收复为例,问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如何以最少损失收复各地,收复后如何安抚。
弟六篇……
黄埔一一看下去,时而皱眉,时而微笑。
“这有意思!”
除了这六道题之外,还有三道,却是具体到民生上面,比如黄河突然决堤,怎样安置百姓,如何解决决堤问题。
一个贫瘠的县城,要如何治理让其摆脱贫瘠。
不过真正吸引黄埔眼球的是最后一道题。
青岛因商而兴,然海贸之路渐兴,商贩手中财物越来越多,然商只图短利,无家国之念,虽能兴邦,亦能灭国,当如何用商。
黄埔常年居在青州。
他来青岛时,已经察觉到这一点,青岛商贩兴盛,由海贸而来的各国商贩不绝,商贩也越来越多,虽然因此使得青岛富庶,有了如今兴盛局面,但凡事过犹不及。
黄埔当时便觉的这商若是任其自己发展,未来说不定会成为天下更大的毒瘤,商人重利。
本以为新主没有察觉到这一点,如今看来却是自己着像了,人家早已经察觉到这一点,而且已经开始着手布置了。
“时间到,请各位考生停笔,如有在写,一经发现,取消考试资格。”
……
半岛大学。
半岛大学位于浮山之南,站在晨钟广场九层高的藏书阁内,远眺南方便是茫茫大海,隐约还能听到波涛声。
半岛大学前身是平顶山学校与各个实验室组合而成,因为生源狭窄、生活条件、地理位置等因素,平顶山已经无法胜任学校扩张,所以半岛大学就成功的取代了大顶山学校。
为了建筑的强度,与不失自己的文化风格,半岛大学是一个由中西结合的建筑群,建筑主体是石砌与钢筋混凝土的,封顶则是飞檐琉璃瓦。
“学校工程进度如何?途中可否有困难?”王新看着学校修建负责人。
担任修建半岛大学修建的人名叫做王昌硕,是南唐人,但这个王家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建筑家族,诸国王宫的修建都有他们家族参与。
所以对王昌硕而言,修建半岛大学并没有多少困难,在了解钢筋混凝土的特性与工艺之后,半岛大学的设计图很快就被他画了出来。
“王!一切顺利,并没有什么问题。”
“很好,等半岛大学彻底完工,给你加官进爵,有能力的人就应该上位。”
王昌硕的能力王新是很认同的,所以他也不吝嘉奖。
“收复国土越来越大,政务院一直抱怨基层行政人员不足,所以教育部提议建立一所青年干部学校,我已经批准了这个提案,校名叫做“青岛青年干部学校”,这事交给你负责,学校不用大也不用奢华,但政治类学校该有的一样也不能少。”
“谢王提携,臣自当尽力。”
目前全国性的科研机构就一家,即半岛大学,这座研究及教学大学集中了很多优越的人才,半岛大学将会是这个时代的星星之火,王新等着他们大火燎原,科技大爆发的那天。
因为此时的半岛大学,已经在很多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例如,物理、数学、兵工、弹道学和冶金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展。
除了理论上的东西,第一台精加工镗床,第一台蒸汽机,以及现在已经进入实际应用的大力士-1型蒸汽机车头。
王新与随性的政务院官员,一边参观一边讨论教育的普及问题,这里讲的普及教育,可不是义务教育,对于现在的王新来说,他可没有多余的银子去搞义务教育。
上学自然是要交学费的,但学费可是要比那些私塾的束修费要少得多,普及教育自然是希望有人来上学的。
但对于某些成绩优异,但家庭贫困的学生,学校也有免学费的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