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渐深,宴席上的气氛却愈发温热。刘长安拍了拍赵世玉的肩头,声音温和却有力:
“不必如此感伤。若我们没有来过,眼前的这些村民,至少有三分之一熬不过这个冬天。如今我们不仅替他们度过了眼前的饥荒,你留下的那些水利图纸、纺织工坊的运作章程,还有与周边乡镇建立的贸易网络,足以保他们二三十年衣食无忧。”
他顿了顿,嘴角泛起一丝了然的笑意:“更何况,你这次回去,怕是要升职加薪了吧?”
赵世玉闻言,眉宇间的阴霾散去了些许,点头道:“那倒也是。”
正在大快朵颐的孙有才也抬起头来,嘴里还嚼着饭菜,含糊不清地补充:“来年的棉花种子、玉米种子,还有其他几样耐旱的良种,我都分门别类,存在村东头那个加固过的地窖里了,够他们用上三五年。”
他咽下食物,语气忽然带上了几分遗憾:“就是有点可惜……西村那边新开垦的梯田,我还没得及去看看他们播种的深浅合不合适……”
一直安静用餐的法通大师,忽然伸出筷子,稳稳地夹起一只油光发亮的鸡腿,放入自己碗中,面不改色地宣了一声佛号:“善哉。”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让众人都是一愣,随即相视而笑,最后一点离愁别绪也消散在欢声笑语中,彻底融入了这喧闹而温暖的宴席氛围。
宴席尾声,刘长安拿出摄影机,招呼着所有人:“大家靠拢些,我们合个影。”
村民们虽然不明白“合影”是何意,但对仙君的话向来听从。男女老少,连同玉陀寺的僧众和红袖园的姑娘们,都好奇地聚拢在一起,脸上洋溢着满足而淳朴的笑容。
只见强光一闪,刹那定格,将这一刻的团圆与安宁,永远地封存了起来。
月色初升,宴席终散。 刘长安、赵世玉、孙有才与六位民警,十八位僧人并肩,踏着清辉,默默走向山上的玉陀寺。
他们将在那里守夜,共同等待那一场预告了许久,也期盼了许久,注定将涤荡乾坤、滋润万物的甘霖降临。
来到玉陀寺,众人借着灯笼的光围坐石桌,用一副扑克消磨着临别前的时光。
“对二!”刘长安刚打出牌,就被孙有才用胳膊碰了碰。他回头望去,只见月亮门后探出半个熟悉的身影——小草正怯生生地朝里张望。
刘长安把牌交给一旁观战的民警,起身走向那个瘦小的身影。“这么晚了,怎么还不休息?”
少女从身后拿出一个绣工精致的香囊,针脚细密,还带着淡淡的草药香。“这是我绣了三个晚上的......送给仙君。”
刘长安没有立即去接,只是温和地看着她:“你特意等到这个时辰,就为了送这个?”
“嗯。”小草低下头,声音轻得像夜风,“你们......要走了,对不对?”
“为什么这么说?”
“大家都这么说......”她抬眼望向寺门方向。
刘长安疑惑地走到院门前,走出那扇斑驳的门槛——
下一刻,他怔在原地。
从寺门前的石阶一路向下,直到山道转弯处,密密麻麻站满了人。村民们扶老携幼,僧人们双手合十,红袖园的姑娘们提着灯笼,孩子们被大人抱在怀里。所有人静静地站在夜色中,不知已等候了多久。
见到刘长安现身,人群如潮水般齐齐跪拜,千百人的声音汇聚成震撼山林的洪流:
\"恭送仙君返回天庭——!\"
赵世玉等人闻声出来,也被这壮观的场面惊得愣在当场。
刘长安望着眼前这片黑压压的人群,喉头有些发紧。他正要开口,忽然一滴冰凉落在额间。
紧接着,第二滴、第三滴......
久违的雨水终于从天而降,开始只是稀疏的雨点,转眼就变成了连绵的雨幕。甘霖洒落在每一个跪拜的村民身上,却没有一个人起身避雨。
在越来越密的雨声中,刘长安听见了压抑的抽泣,看见了雨水和泪水混合在一起的面庞。
这一刻,二十几位穿越者既为这朴素的误解感到好笑,又被这真挚的送别深深触动。
雨越下越大,洗刷着干裂的大地,也模糊了每一个人的视线。
眼前景物骤然模糊,随即又瞬间清晰。
刘长安只觉得脚下一实,定睛看去,四人已稳稳站在了玉陀寺的山门石阶上。头顶烈日当空,蝉鸣聒噪,与他们离去时一般无二。
“我们这是……回来了?”孙有才揉了揉眼睛,四下张望,“他们几个呢?”
赵世玉略一思忖,答道:“应该是被鸣器带回各自进入时的位置了。他们多半还在寺里,我们去找找看。”
他说完,转向刘长安,目光中带着期待:“怎么样,东西带出来了吗?”
刘长安闭目凝神,意识沉入鸣器空间。只见其中不再是空荡虚无,而是整齐陈列着无数珍品——龙门石窟的佛首静默肃立,唐三彩马匹釉色流光,青铜编钟古朴厚重,经卷古籍堆叠如山。
他随手取出一尊三彩骆驼,那斑斓釉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好!太好了!”赵世玉抚掌大笑,“这一趟,我们真是赚大了!”
刘长安将三彩骆驼收回空间,反问道:“你的鸣器呢?带出来了吗?是什么品级,有什么功能?”
赵世玉凝神感应片刻,眉头微蹙:“确实能感受到鸣器的存在,但具体如何使用,还需要慢慢摸索。”他摊开手掌,试图催动什么,却只见指尖泛起一丝微光便消散了。
“无妨,慢慢来。”刘长安心情愉悦,拍了拍他的肩膀,“不过你这顿大餐可是跑不掉了。”
“放心,”赵世玉笑道,“等回去安顿好了,一定请你们吃顿最好的!”
三人相视而笑,拾级而上,向着寺内走去。
约莫半个小时后,玉陀寺斑驳的石阶上出现了刘长安一行人的身影。六位民警与十八位僧人紧随其后,一个不少地踏下山来,众人神色如常,衣袂在微风中轻扬。
山脚下严阵以待的接应人员却都有些愣神——在他们的感知里,这支队伍上山不过四十分钟,怎么这么快就下来了?这效率高得有些出乎意料。
但专业的素养让他们迅速回神。几名医护人员立即提着医疗箱上前,开始为每位下山者进行基础检查。
“请张嘴。”
……
“心跳正常。”
……
“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温和而专业的询问声此起彼伏。听诊器贴上胸膛,血压计缠绕手臂,手电筒照亮瞳孔……一套流程行云流水。
直到确认所有人都体征平稳、精神良好,医疗组长才在记录板上签下名字,朝负责人点了点头。
”一切正常,可以收队了。”
随着这句宣告,现场紧绷的气氛终于缓和下来。
“不必如此感伤。若我们没有来过,眼前的这些村民,至少有三分之一熬不过这个冬天。如今我们不仅替他们度过了眼前的饥荒,你留下的那些水利图纸、纺织工坊的运作章程,还有与周边乡镇建立的贸易网络,足以保他们二三十年衣食无忧。”
他顿了顿,嘴角泛起一丝了然的笑意:“更何况,你这次回去,怕是要升职加薪了吧?”
赵世玉闻言,眉宇间的阴霾散去了些许,点头道:“那倒也是。”
正在大快朵颐的孙有才也抬起头来,嘴里还嚼着饭菜,含糊不清地补充:“来年的棉花种子、玉米种子,还有其他几样耐旱的良种,我都分门别类,存在村东头那个加固过的地窖里了,够他们用上三五年。”
他咽下食物,语气忽然带上了几分遗憾:“就是有点可惜……西村那边新开垦的梯田,我还没得及去看看他们播种的深浅合不合适……”
一直安静用餐的法通大师,忽然伸出筷子,稳稳地夹起一只油光发亮的鸡腿,放入自己碗中,面不改色地宣了一声佛号:“善哉。”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让众人都是一愣,随即相视而笑,最后一点离愁别绪也消散在欢声笑语中,彻底融入了这喧闹而温暖的宴席氛围。
宴席尾声,刘长安拿出摄影机,招呼着所有人:“大家靠拢些,我们合个影。”
村民们虽然不明白“合影”是何意,但对仙君的话向来听从。男女老少,连同玉陀寺的僧众和红袖园的姑娘们,都好奇地聚拢在一起,脸上洋溢着满足而淳朴的笑容。
只见强光一闪,刹那定格,将这一刻的团圆与安宁,永远地封存了起来。
月色初升,宴席终散。 刘长安、赵世玉、孙有才与六位民警,十八位僧人并肩,踏着清辉,默默走向山上的玉陀寺。
他们将在那里守夜,共同等待那一场预告了许久,也期盼了许久,注定将涤荡乾坤、滋润万物的甘霖降临。
来到玉陀寺,众人借着灯笼的光围坐石桌,用一副扑克消磨着临别前的时光。
“对二!”刘长安刚打出牌,就被孙有才用胳膊碰了碰。他回头望去,只见月亮门后探出半个熟悉的身影——小草正怯生生地朝里张望。
刘长安把牌交给一旁观战的民警,起身走向那个瘦小的身影。“这么晚了,怎么还不休息?”
少女从身后拿出一个绣工精致的香囊,针脚细密,还带着淡淡的草药香。“这是我绣了三个晚上的......送给仙君。”
刘长安没有立即去接,只是温和地看着她:“你特意等到这个时辰,就为了送这个?”
“嗯。”小草低下头,声音轻得像夜风,“你们......要走了,对不对?”
“为什么这么说?”
“大家都这么说......”她抬眼望向寺门方向。
刘长安疑惑地走到院门前,走出那扇斑驳的门槛——
下一刻,他怔在原地。
从寺门前的石阶一路向下,直到山道转弯处,密密麻麻站满了人。村民们扶老携幼,僧人们双手合十,红袖园的姑娘们提着灯笼,孩子们被大人抱在怀里。所有人静静地站在夜色中,不知已等候了多久。
见到刘长安现身,人群如潮水般齐齐跪拜,千百人的声音汇聚成震撼山林的洪流:
\"恭送仙君返回天庭——!\"
赵世玉等人闻声出来,也被这壮观的场面惊得愣在当场。
刘长安望着眼前这片黑压压的人群,喉头有些发紧。他正要开口,忽然一滴冰凉落在额间。
紧接着,第二滴、第三滴......
久违的雨水终于从天而降,开始只是稀疏的雨点,转眼就变成了连绵的雨幕。甘霖洒落在每一个跪拜的村民身上,却没有一个人起身避雨。
在越来越密的雨声中,刘长安听见了压抑的抽泣,看见了雨水和泪水混合在一起的面庞。
这一刻,二十几位穿越者既为这朴素的误解感到好笑,又被这真挚的送别深深触动。
雨越下越大,洗刷着干裂的大地,也模糊了每一个人的视线。
眼前景物骤然模糊,随即又瞬间清晰。
刘长安只觉得脚下一实,定睛看去,四人已稳稳站在了玉陀寺的山门石阶上。头顶烈日当空,蝉鸣聒噪,与他们离去时一般无二。
“我们这是……回来了?”孙有才揉了揉眼睛,四下张望,“他们几个呢?”
赵世玉略一思忖,答道:“应该是被鸣器带回各自进入时的位置了。他们多半还在寺里,我们去找找看。”
他说完,转向刘长安,目光中带着期待:“怎么样,东西带出来了吗?”
刘长安闭目凝神,意识沉入鸣器空间。只见其中不再是空荡虚无,而是整齐陈列着无数珍品——龙门石窟的佛首静默肃立,唐三彩马匹釉色流光,青铜编钟古朴厚重,经卷古籍堆叠如山。
他随手取出一尊三彩骆驼,那斑斓釉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好!太好了!”赵世玉抚掌大笑,“这一趟,我们真是赚大了!”
刘长安将三彩骆驼收回空间,反问道:“你的鸣器呢?带出来了吗?是什么品级,有什么功能?”
赵世玉凝神感应片刻,眉头微蹙:“确实能感受到鸣器的存在,但具体如何使用,还需要慢慢摸索。”他摊开手掌,试图催动什么,却只见指尖泛起一丝微光便消散了。
“无妨,慢慢来。”刘长安心情愉悦,拍了拍他的肩膀,“不过你这顿大餐可是跑不掉了。”
“放心,”赵世玉笑道,“等回去安顿好了,一定请你们吃顿最好的!”
三人相视而笑,拾级而上,向着寺内走去。
约莫半个小时后,玉陀寺斑驳的石阶上出现了刘长安一行人的身影。六位民警与十八位僧人紧随其后,一个不少地踏下山来,众人神色如常,衣袂在微风中轻扬。
山脚下严阵以待的接应人员却都有些愣神——在他们的感知里,这支队伍上山不过四十分钟,怎么这么快就下来了?这效率高得有些出乎意料。
但专业的素养让他们迅速回神。几名医护人员立即提着医疗箱上前,开始为每位下山者进行基础检查。
“请张嘴。”
……
“心跳正常。”
……
“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温和而专业的询问声此起彼伏。听诊器贴上胸膛,血压计缠绕手臂,手电筒照亮瞳孔……一套流程行云流水。
直到确认所有人都体征平稳、精神良好,医疗组长才在记录板上签下名字,朝负责人点了点头。
”一切正常,可以收队了。”
随着这句宣告,现场紧绷的气氛终于缓和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