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田园时光,不亦乐乎?-《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自从李恪第一天接受了封赏的物品后,便再也没有迈出过府门一步。

  当然了,以李恪现在的身份,听调不听宣,对李恪的这种特权,谁都不能说什么风凉话!

  毕竟,这可都是李恪自己靠实力打拼出来的。

  即使这群百官们再眼红,也只能是眼红罢了。

  所以说,当百官们还在朝九晚五的辛辛苦苦早出晚归之时。

  李恪早就在家窝起来,过上了幸福的咸鱼惬意生活。

  ……

  长安,天策上将府。

  后院。

  李恪躺在自制的摇摆椅子之上。

  旁边左右两个姿色绝佳的侍女站在两旁,小心伺候着李恪。

  “茶来。”

  左边的侍女连忙将手中端着的蜜茶递给了李恪。

  这茶自然不只是普通的茶,而是李恪这几日的悠闲中特意调配而出的蜂蜜红茶。

  “嗯。”李恪微抿了一口。

  “蜂蜜的甜味盖住了茶的清香,下一次放少一点。”

  听到李恪的话后,左边的侍女赶紧记了下来。

  李恪伸出手指,勾了勾右边的侍女道:“烧烤。”

  右边的侍女听到李恪的命令,立马便将自己手中端着的木盘呈上在了李恪面前。

  这木盘之上,有李恪烤的羊肉串,猪肉串。

  还有,难得的牛肉串!!

  这些牛肉可不是李恪买的,而是向程咬金府上要来的!

  话说回来,这耕牛对于生产力不发达的大唐来说,无疑是极为宝贵的第一生产力!

  所以大唐明令禁止不许宰杀耕牛,违者严办!

  但是巧合的是,程咬金的卢国公府上,每隔几日便会有一头牛,要么病死,要么摔死,要么老死。

  总之,程咬金府上的牛,总是能在卢国公府缺肉吃的时候,便会很“自觉”的自己死掉。

  这样一来二去,也就成了朝堂之上的笑谈。

  但是,对于这程咬金,李二虽然心知肚明但是也不会去较真。

  通常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

  所以说,尽管大唐禁杀耕牛,但是有了卢国公府上的支持,李恪根本就不缺牛肉!

  总会有一些“思想觉悟”高的牛,被送到李恪的餐桌之上。

  手中拿着烤好的肉串,李恪撒上了盐粉之后,便大快朵颐了起来。

  李恪一边吃得嘴角流油,一边道“香,是真的香!”

  “不过……,这香是挺香的,就是这盐还是有些苦涩味道。”

  “如果这时候能有精盐撒在这上面,那就完美了!”

  “看来,是时候将制作精盐提上日程了。”

  右边的侍女怔了一下,然后迟疑的开口问道:“殿下,您刚才说的是叫细盐吗?”

  “咱们大唐只有盐石粉和苦矿盐。”

  “这细盐是什么盐?也是盐的一种吗?”

  李恪想起来,此时大唐的生产力还未曾跟上,

  因此并不是每家每户都能吃上盐的。

  甚至在一些内陆贫匮地区,百姓们连苦矿盐都买不起,只好煮醋布来获取极少量的盐分。

  “细盐啊,细盐可是比苦盐好吃上一百倍的东西。”

  “你们现在还没有。”

  “不过……”

  “等我制成了细盐,第一个让咱们天策府的人尝尝鲜。”

  “到那时候,你们就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人间美味!”

  听到李恪将细盐说得如此美味,众人连忙捣蒜似的点了点头。

  侍女在一旁似懂非懂,但是丝毫不影响她记录下李恪的吩咐:殿下说,吃肉串要加细盐才好吃,还说要将制作细盐提上日程。

  吃完了最后一串后,李恪心满意足的喝了口茶,漱漱口。

  向这样如此悠闲的时光,已经整整持续了有半个月之久了。

  不得不说,没有人打搅的躺平的日子,还真是悠闲舒坦啊。

  但是,舒服归舒服。

  李恪也没有忘记幽州柳家的承诺。

  三个月内,李恪必扫清一切阻力,前往幽州迎娶柳妙清!

  是时候,未雨绸缪,做些必要的准备了。

  “管家!管家!”

  听到李恪的召唤,老管家急忙跑了过来。

  “殿下,有何事?尽管吩咐。”

  李恪嘱咐道:“管家,父皇半个月前赐给我这雍庄的五十亩的沃土田园,我还至今都没去看过呢。”

  “这样,你就帮我预备一辆车架。”

  “从今天起,咱们去我那雍庄田园住上几日!”

  “好好熟悉一下我这封地,顺便规划一下这块五十亩的沃土该如何利用。”

  老管家听到李恪吩咐后,只说了一句“遵命,殿下”便匆匆离开了。

  ……

  不多时,车马便被备好。

  李恪坐在头一辆马车,由老管家亲自驾车。。

  只不过,李恪身后还跟了一辆车,里面赫然便是天策府中的姿色上乘的侍女。

  这都是老管家怕到了庄上李恪住着不舒服,所以特意安排下来让这些侍女们跟着一起走,也好来照顾到李恪的方方面面。

  当然了,李恪并不会排斥这些。

  毕竟,有看着养眼的美女侍女照顾生活起居,这也绝对是爽翻的一件美事。

  李恪又不是和那些伪君子们一个口是心非的德行,自己为什么非要装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样子呢?

  有美女相伴,李恪又为什么要拒绝呢?

  除了儒家那样近乎扭曲人性的价值观,又会有哪个正常男人会拒绝呢?

  雍庄位于长安近郊地区,距离天策上将府坐马车只需一个时辰。

  而李恪的车架套的马乃是品种优良的战马,别人需要一个时辰的路程对于李恪来说,仅仅只需要不到半个时辰便足以。

  ……

  半个时辰后……

  “殿下,我们到了。”

  “这里便是您的五十亩沃田的雍庄了。”

  李恪拉开帘子,果然看到了前后左右到处都是忙碌的老农们。

  这些都是隶属于自己这雍庄的雇农。

  而李恪一行人的到来,也不出所料的引起了所有正在农作的老农们的关注。

  “我滴个乖乖,这阵仗俺一辈子都没见过啊。”

  “这是哪个大官到了俺这穷乡僻壤了?”

  一个老农惊呼道。

  “嘿,老徐头,你大呼小叫的什么呢?”

  “依我看,这十有八九得是咱当今圣上的三皇子,蜀王殿下的依仗车队!”

  “老徐头,你还不知道吗?”

  “咱这雍庄,早就在半个月前,就已经划给蜀王殿下的附属地了。”

  “再者说了,除了当今圣上之外,谁还能有这依仗?不就只剩下身为天策上将的蜀王殿下了吗?”

  那个名叫老徐头的老农道:“这么说来,咱们现在也算是蜀王殿下做事的人了。”

  “真没想到,俺老徐种了大半辈子地了,最后居然种到皇家去了!”

  “值了,值了!!”

  “快看,蜀王殿下往我们这边来了。”

  “快,咱们赶紧去拜见蜀王殿下。”

  所有的农夫们见状,纷纷停下了手中的活。

  纷纷站在驰道的两侧,前去迎接李恪的到来。

  看着自己属地上的农户们全都热情的前来迎接自己,李恪停下了车架。

  和管家一起下了车。

  “拜见蜀王殿下。”

  所有人纷纷向李恪行礼拜道。

  “乡亲们,你们不必如此。”

  “你们都是我封地的属农,也就是我蜀王府的人!”

  “我李恪不会去鞭挞驱赶你们干活,在我蜀王府,不兴那一套!”

  “今后,见了我,大家不必跪拜。”

  “而且,你们如果能将我的雍庄的土地和庄稼们照顾好了,我还会给你们发放丰厚的犒赏!”

  李恪从新世纪穿越而来,脑袋中没有那些压榨苦命百姓的思想。

  相反,李恪不仅不打算从这些雇农们身上剥削什么价值,还要带领着这些雇农一起做大做强。

  给这些雇农足够的利益,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为自己做事。

  只有让这些人将这些土地当成自己的活来干,才能做的最好,最后收获的粮食也才能达到最高的产量。

  与其用鞭子去强迫人做事,不如以利诱之。

  时刻要利用人性的弱点,这便是李恪的核心思想。

  不过,李恪的这些话传到了这些农户的耳朵里,简直就犹如雷击一般。

  “什么?还会给我们额外的犒赏?”

  “我没有听错吧?”

  “这要是在其他地方,那些地主们不派恶奴催促我们就已经是极好的了。”

  “没想到蜀王殿下不仅对我们这些草民以礼相待,现在更是还要额外给我们奖赏。”

  “这……,这怎么得了啊。”

  “蜀王殿下,真是宅心仁厚啊。”

  赞美之词不断地溢入李恪的耳朵中。

  不过,李恪并没有多少喜悦。

  因为在李恪看来,一切都只是交易罢了。

  李恪穿越过来,并不是要来当救世主当圣人的!

  李恪也不是要做那种整天以拯救苍生苦难为己任的传统意义上的正人君子。

  因为李恪看透了,所谓的救世主仅仅只是为了让别人叫你一声好,通常情况下还会让自己出力不讨好。

  升米恩,斗米仇。李恪才不会给自己套上这么一个麻烦呢。

  他现在做的一切的出发点,都只是为了他自己!

  仅此而已!

  说得再露骨一些,李恪做的这些的原始动力并不是为了拯救百姓于水火。

  李恪看透了人性,吃透了人性!

  李恪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之上的。

  至于这些百姓们的赞美,也只是李恪所做的附加的效果罢了。

  李恪又岂会当真?

  今天你对他好,你就是他的救世主,人们对你歌功颂德,一片和谐其乐融融。

  可是,当明日当你对他们没有一点利用价值的时候,人们往往就会立刻将你抛之脑后。

  人们只会在乎未来,而不会在乎之前的事情。

  任你之前付出过多少,人们全都不会再记得。

  虽然有一些露骨,但是人性往往就是这样的。

  古代的帝王们,不也是靠着这样收拢天下民心吗?

  拢了民心,才好让别人替你做事!

  李恪从始至终都不想在心里给自己立牌坊。

  与其强迫自己当好人,不如坦坦荡荡为自己而活!

  不必遮掩什么,也根本没什么见不得人的。

  李恪十分清楚,他的目的永远都是以自己为本!

  “你们几个,去最后车上的那几个麻袋搬下来。”

  “放在这里。”

  听到李恪的吩咐,身边的几个士兵立马按照李恪的吩咐,将麻袋中的作物搬了过来。

  “打开它。”

  “给每人分发下去。”

  “确保每个人都能分得到。”

  不会一会,每一户的雇农手中,都得到了李恪给他们分发的玉米和土豆块。

  “这……,这些是什么?”

  “俺种了半辈子的地了,怎么这种东西从来没见过?”

  “这究竟是什么?也是能吃的吗?”

  “……,……”

  听到农户们的窃窃私语,李恪站了出来道:“没错,我给大家发下去的,正是作物。”

  “这两种作物,分别叫做玉米和土豆。”

  “我今天来,就是给你们送这种子的!”

  恪这番话,引起了众人的好奇:“玉米?土豆?这是什么?”

  “难道比我们现在种的这粟米还要好?”

  李恪会意一笑道:“乡亲们,你们尽管放心把这些东西种下去!”

  “我李恪保证,长出来的产量要远远超乎你们的想象!”

  尽管所有人都没见过这玉米和土豆究竟是什么东西。

  但是李恪刚才已经收服了这些人的人心,庄户们全都愿意相信李恪。

  “既然蜀王殿下如此说了,我们肯定相信蜀王殿下您!”

  “殿下您叫我们种什么,我们便种什么!”

  “殿下您叫我们怎么种,我们便怎么种!”

  在李恪的指示下,发动了所有的庄户们,将原来的土地全都种下了玉米土豆。

  而李恪则是在管家的安排下,住进了依山傍水的一处庭榭小居。

  在侍女和仆人的照顾下,

  每日垂钓烧烤,调酒品茶。

  好不惬意。

  要知道,这些仆人们可是管家精心挑选出来的。

  不仅人长得特别养眼,还能把人伺候的特别舒服。

  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基本全都不用李恪来操心。

  下人们全都会替他想周到的。

  这种惬意懒散的生活,就这样一连过了好几日。

  就连李恪也不禁感叹一句:“咸鱼躺平的生活,还真是爽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