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柳氏又作妖-《手撕绿茶剧本,姐姐杀癫了》

  柳文渊的到来,如同在沉寂的林府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漾开的涟漪虽不剧烈,却悄然改变了某些东西。

  他举止得体,谈吐风雅,又极善揣摩人心,不过几日功夫,便哄得久病的柳氏眉开眼笑。

  连带着府中下人对这位出手阔绰、言笑晏晏的表少爷也颇有好感。

  他甚至“偶遇”了几次在花园“散步”的苏瑶。

  “瑶表妹。”这一日,苏瑶刚从书房处理完几件杂事回来,便在抄手游廊上“恰巧”遇见了柳文渊。

  他今日穿着一身雨过天青色的直缀,玉冠束发,手持一柄折扇,端的是翩翩公子模样,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温和笑容,

  “几日不见,表妹气色似乎好了许多,可是身子大安了?”

  苏瑶停下脚步,神色平淡地微微颔首:

  “劳表兄挂心,已无大碍。”

  她目光掠过他看似真诚的眉眼,神识却敏锐地捕捉到他眼底深处一闪而过的审视与计量。

  “那就好,那就好。”柳文渊上前一步,距离拉近了些,一股淡淡的、价值不菲的龙涎香气味传来,

  “姑母时常念叨你,担心你前番受了惊吓,损了心神。

  如今见你康健,她也能宽慰些。”

  他语气恳切,仿佛真心为柳氏和苏瑶着想。

  苏瑶不动声色地后退半步,拉开距离:

  “母亲关爱,女儿省得。”

  见她如此疏离,柳文渊眼底闪过一丝不悦,但面上笑容不变,从袖中取出一个精巧的锦盒:

  “前日偶得一支百年老参,最是滋补元气,想着表妹身子初愈,正合用得上,还望表妹莫要推辞。”

  那锦盒做工考究,里面的老参须发俱全,品相极佳,确实是难得的好东西。

  若在寻常闺秀看来,这份“体贴”足以令人心动。

  然而苏瑶只是淡淡瞥了一眼,并未去接:

  “表兄好意心领。只是我年轻,虚不受补,这般贵重的药材,还是留给母亲更为妥当。

  再者,”她抬眸,目光清凌凌地看向柳文渊,语气带着一丝冷意,

  “无功不受禄,表兄厚赠,瑶儿愧不敢当。”

  柳文渊脸上的笑容僵了僵。

  他没想到苏瑶会拒绝得如此干脆,连客套的推辞都没有。

  这与他预想中,一个失怙,虽非亲生,但处境类似、备受冷落的少女,面对突如其来的关怀和厚赠时应有的反应,截然不同。

  他干笑一声,收回锦盒:“表妹太过见外了。

  你我至亲,何分彼此?不过是兄长的一点心意罢了。”

  他顿了顿,状似无意地转换了话题,

  “听闻表妹近日在帮着姑母打理庶务?真是能干。

  只是女儿家终究劳心这些太过辛苦,若有需要兄长帮衬之处,尽管开口。”

  “些许小事,不敢劳烦表兄。”苏瑶语气依旧平淡,

  “若无他事,瑶儿先行告退。”

  说完,不再给他多言的机会,微微屈膝一礼,便带着春桃径直离去。

  留下柳文渊站在原地,望着她纤细却挺直的背影,脸上的笑容渐渐淡去,眸色沉了下来。

  “少爷……”他身后的随从小声唤道。

  柳文渊冷哼一声,摩挲着手中的锦盒,眼中闪过一丝志在必得的光芒:

  “倒是个有意思的……看来,寻常手段是行不通了。”

  回到锦瑟院,关上房门,春桃才忍不住低声道:

  “小姐,那位表少爷……奴婢总觉得他看您的眼神,怪不舒服的。”

  苏瑶走到梳妆台前,看着镜中自己平静无波的脸。

  “他看任何有价值的东西,都是那种眼神。”

  她语气淡漠。

  柳文渊的目的几乎写在脸上,无非是看中了她如今在林府微妙的位置,以及可能带来的利益。

  柳氏将他请来,打的恐怕也是借这层“亲戚”关系,重新稳固自身,甚至……操控她婚事的主意。

  可惜,他们算盘打错了对象。

  她不再去想柳文渊,心神沉入体内。

  连日来借助青冥草修炼,她感觉灵力又精进了不少,那层通往炼气三层的壁垒愈发清晰薄弱。

  她有种预感,突破之机,就在这几日。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傍晚时分,柳氏身边的大丫鬟突然来到锦瑟院,脸上带着恭敬却不容拒绝的笑容:

  “大小姐,夫人请您过去一同用晚膳,文渊表少爷也在,说是家人小聚,热闹些。”

  苏瑶蹙眉。

  家人小聚?

  柳氏这是迫不及待要撮合了?

  她本想借口推脱,但转念一想,一味躲避并非良策,反倒显得怯懦。

  正好,她也想看看,柳文渊和柳氏,究竟能唱出怎样一出戏。

  “知道了,我稍后便到。”

  稍作整理,苏瑶依旧是一身素净衣裙,发间只簪着那支素银簪子,来到了柳氏的正院。

  花厅内灯火通明,桌上摆满了精致的菜肴。

  柳氏果然“病愈”了,脸上敷了薄粉,穿着簇新的绛紫色缠枝牡丹纹褙子,精神看起来很不错。

  柳文渊坐在她下首,言笑晏晏,逗得柳氏不时掩口轻笑。

  见到苏瑶进来,柳氏脸上的笑容更盛,连忙招手:

  “瑶儿来了,快,坐到娘身边来。”

  她指着自己另一侧的空位,那位置,恰好与柳文渊相对。

  柳文渊也站起身,含笑拱手:“瑶表妹。”

  苏瑶依言坐下,神色平静:“母亲,表兄。”

  晚膳在一种看似融洽、实则各怀心思的气氛中开始。

  柳氏不断给苏瑶夹菜,言语间满是“慈爱”:

  “瑶儿,你多吃些,瞧你瘦的。

  前些日子真是受苦了,如今好了,

  有娘在,定不会再让你受委屈。”

  她又看向柳文渊,“文渊也不是外人,你们表兄妹,正该多亲近亲近才是。”

  柳文渊立刻接口,目光温柔地看向苏瑶:

  “姑母说的是。小侄初见瑶表妹,便觉亲切。

  表妹聪慧娴静,不似寻常闺阁女子,令人心折。”

  他话语直白,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

  苏瑶垂眸,慢条斯理地吃着碗里的菜,仿佛没听见。

  柳氏见她如此,眼底闪过一丝不悦,但面上依旧笑着:

  “这孩子,就是性子静。文渊啊,你多在京城留些时日,多带你表妹出去走走,散散心,年轻人,总闷在府里也不好。”

  “姑母放心,小侄定当好好陪伴表妹。”柳文渊从善如流。

  苏瑶放下筷子,拿起帕子擦了擦嘴角,抬眸看向柳氏,声音清晰:

  “母亲,女儿近日需静心调养,恐怕不便外出。

  再者,府中庶务虽暂由福伯打理,但女儿既答应了母亲分担,也不好全然撒手,恐负了母亲信任。”

  她这话,既拒绝了柳氏“出去走走”的提议,又点明了自己并非无事可做,将柳文渊那“陪伴”的由头堵了回去。

  柳氏脸色微沉。

  柳文渊脸上的笑容也淡了几分。

  厅内气氛一时有些凝滞。

  就在这时,一个丫鬟匆匆进来禀报:

  “夫人,大小姐,老爷回府了,正往这边来。”

  柳氏闻言,脸色稍霁,连忙起身整理衣襟。

  很快,林承宗便迈步走了进来。

  他面色依旧沉肃,目光在厅内扫过,看到柳文渊时,微微颔首:

  “文渊来了。”

  “姑父。”柳文渊连忙起身行礼,态度恭敬。

  林承宗在主位坐下,看了看桌上的菜色,又看了看神色各异的三人,眉头几不可查地蹙了一下。

  “都坐吧。”他语气平淡,听不出情绪。

  有了林承宗在场,柳氏和柳文渊显然收敛了许多,不再提那些暧昧不清的话。

  晚膳在一种更加沉闷的气氛中结束。

  饭后,林承宗将柳文渊叫到外书房说话。

  苏瑶也趁机告退。

  离开正院,走在回锦瑟院的路上,夜风清凉,吹散了方才那令人窒息的虚假暖意。

  春桃跟在身后,小声抱怨:“夫人和那位表少爷,也太心急了些!”

  苏瑶望着天边那弯清冷的弦月,唇角勾起一抹讥诮。

  心急?

  恐怕不止是心急那么简单。

  柳文渊的出现,柳氏的异常“病愈”和热情,林承宗那若有所思的眼神……

  这一切,都透着一股山雨欲来的压抑。

  她感觉到,一张无形的网,似乎正在悄然向她罩来。

  不过,她早已不是网中待宰的鱼。

  回到锦瑟院,她第一时间检查了那株青冥草。

  玉盒依旧完好,灵气盎然。

  她需要更快,更快地提升实力。

  只有拥有足够的力量,才能在这即将到来的风雨中,屹立不倒,甚至……反客为主。

  她盘膝坐下,再次切下一丝青冥草叶,含入口中,引导着那精纯的灵气,冲击着炼气三层的壁垒。

  夜色深沉,锦瑟院内,只有一缕微不可察的五彩火光,在少女指尖静静跳跃,映照着她坚定而冰冷的眼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