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1章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被逼自刎,嫡女重生撕婚书覆皇朝》

  从下了马车后,虞老夫人就没个脸色。

  门口宋氏早早出来迎接,见着虞老夫人一瘸一拐地走,一脸疑惑:“这,这是怎么了?”

  虞老夫人冷着脸不说话,前几次召见即便被罚,也是私底下悄悄的,她不说无人知晓。

  可今日却是众目睽睽,且徐太后丝毫不给面子的数落,让虞老夫人又羞又恼脸色挂不住,借口身子不适,让晚辈不必来打搅。

  宋氏没问出个结果,转头就去找虞知宁,结果虞知宁也找了个借口回去了,谁也没有搭理宋氏。

  宋氏一头雾水让人去打听,才得知今日淑太妃,靖王妃,裴衡连带着虞老夫人都被徐太后大骂了一顿。

  “这……这太后怎会这点小事也插手?”宋氏惊愕不已。

  靖王府

  淑太妃回到府上抬手便将掀了桌,茶盏碎了一地,身后的靖王妃眼皮跳了跳,硬着头皮道:“母亲消消气,气坏了身子可不值当。”

  “如何不气?”淑太妃怒拍桌子:“她不知羞地夺走原本属于我的凤位,这么多年我小心翼翼一路隐忍,眼看着靖王府就要出人头地,一把年纪了还要被拉去慈宁宫跪着。”

  这是淑太妃最接受不了事实。

  见了徐太后要自称臣妾,要下跪行礼。

  剥掉了淑太妃维持了好些年的尊严,尤其是看见徐太后容光焕发的站在那,气势威严,着凤袍,戴凤冠,众星捧月般哄着。

  尘封多年的嫉恨又一次被浮上心头。

  不止是淑太妃,靖王妃脸色也有些挂不住。

  一旁的裴衡垂眸听着,等两位冷静下来些,才道:“为今之计是消除对虞知宁的流言,咱们这次确实操之过急了。”

  才回京不久,接连被针对,像极了专程和太后作对,太后能不气?

  淑太妃回想起宫门口第一次见虞知宁的模样,皱起眉,从骨子里就有一种厌恶。

  “罢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此次就暂且饶了虞知宁。但这口恶气,终有一日要从她身上找回来!”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太后发话,靖王府岂敢不遵?

  靖王妃见状立即叫人去制止流言蜚语,她忽然对着淑太妃笑了笑:“母亲也别恼,这虞知宁往后也没什么好果子吃,婚期定在了十月,眼看着还有四个月就要成婚了,璟王一家子也在回京的路上,那位璟王继妃可不是什么善茬。

  咱们吃亏就亏在和虞知宁没什么关联,可璟王妃却是她正儿八经的婆母,一个孝字足以压得翻不了身。”

  这样解释,淑太妃扬起了长眉释怀一笑。

  “母亲,咱们说些开心的。还有不到半个月就是您大寿了,儿媳一定会替您安排妥当。”靖王妃道。

  淑太妃将心头怒火强压下去,深意道:“这位长宁郡主初来京城,还没参加过京城宴会吧?”

  “母亲放心,我已派人打过招呼。未来几个月,不会有人敢给她下请帖。”靖王妃道,她就不信了,冷漠忽视虞知宁,太后还能挑出错来!

  大街上有关于虞知宁草菅人命,冷漠狠毒的流言仿佛一下子就消失了,加之虞老夫人免了请安。

  她也乐得自在,窝在毓秀阁翻找医书,从母亲的嫁妆里翻了不少孤本出来,每日午时后又去谭家看望谭老夫人。

  接连几日都是如此。

  这日她刚从谭家回来,就看见宋氏带着虞沁楚打扮得很隆重,一副要出门的样子。

  “母亲,大姐姐不跟着去吗?”虞沁楚站在门口,故作疑惑地问。

  宋氏上下打量虞知宁,也是诧异:“阿宁,你没有收到颍川侯府赏花宴的请帖吗?”

  虞知宁扬眉。

  “管家!”宋氏招来管家,板着脸:“怎么回事儿,颍川侯府的请帖呢,没送到郡主手上吗?”

  管家弓着腰道:“回二夫人话,颍川侯府只送来三张请帖,一张给您,一张是二姑娘,还有一张是老夫人的。老夫人这几日身子不适,就推辞了,并未有给郡主的。”

  此话一出,虞知宁还没有什么不明白的?

  宋氏是早知道没有自己的帖子,专程看她笑话呢。

  虞沁楚一把拉住了虞知宁:“大姐姐还没参加过京城宴会吧,不如,我带着你一块去吧,到了门口想必也不会拦着的。”

  说着还不忘显摆手上的请帖。

  宋氏却是故作为难:“阿宁,之前在麟州你跟着去宴会也就罢了,这里毕竟是京城,规矩森严,一帖一人是定数,不请自来是会被笑话的。你若是真想去,除非……”

  宋氏的眼神瞄向了虞沁楚的贴身丫鬟司书。

  “你和司书个子,身形都差不多,打扮成司书的模样混进去,必定无人察觉。”

  虞沁楚小鸡啄米似的点点头,一边还不忘催促司书将衣裳换下来,虞知宁看着母女两人不停挖苦,嘴角勾起:“天色不早,二婶要是再不走,可就要迟到,我还有其他事就不奉陪了。”

  说罢,从虞沁楚手中抽回胳膊,转身潇洒离开。

  虞沁楚在背后喊:“大姐姐,下次,下次我再带你去。”

  母女二人亲亲热热地挽着手上了马车。

  接下来的几日宋氏和虞沁楚几乎每隔一日就要出去一趟,无一例外,都没有给虞知宁的请帖。

  红烛纳闷:“郡主,这帖子是不是被二夫人私自扣下了?”

  昨儿三房两位姑娘都被邀请去赏花,怎么自家郡主一个帖子都没有?

  虞知宁头也不抬地整理铺子账册,听闻此话,无所谓地笑了笑:“先不急。”

  时隔近十日

  虞老夫人才让人请她过去,见面就问:“京城里几乎家家都在举办宴会,为何没有人邀你上门?”

  她无辜摇头。

  心里却跟明镜似的,这帮人十有八九是得了靖王府打过招呼了,才会统一如此。

  可想而知这些年靖王府在京城根基扎得有多深。

  不过没关系,她会一点点将这些根基拔出!

  “实在不行,咱们虞国公府也举办一场宴会,你也结交些京城姑娘,多认识几个朋友。”虞老夫人试探性地道。

  虞知宁摇头:“若是因为我,大可不必。”

  就怕帖子送出去了,没人来,岂不是自寻烦恼?

  “阿宁,你这性子别太固执了,就跟你二婶,二妹妹好好赔礼道歉,让你二妹妹在人前替你美言几句。”

  虞老夫人长叹口气:“这些几日你二妹妹已经博了个才貌双全的美名,昨日又在张大人府上一首诗夺魁,引得多少人夸赞。倒是你,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