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改变看法-《带着物资去流放,恶女她成白月光》

  登山包太过显眼,姜屿棠干脆将药和食物都取出来,放在了包裹里,水果刀则贴身放着。

  流放不允许带金银细软,但是可以带一些破旧的换洗衣物。

  一个队伍,允许带一个小包裹。

  虽然很心疼,但登山包只能扔了。

  不能给任何人,尤其是衙役,否则,见是空的包裹,一定会被追问里面的东西去了哪里。

  她可不是会给自己找麻烦的人。

  为了避免登山包再被人捡回来,她还特意扔了很远。

  收拾好一切,衙役敲着锣,催促众人继续赶路。

  姜讼之与姜怀玉推车,姜九泽背着姜肃闵,其他人都走着。

  晌午已经过了。

  但日头依旧很烈,都是养尊处优的人,没走多远,速度就慢下来了。

  姜屿棠倒还能挺,但云氏三人却是挺不住了。

  云氏年纪大了,木氏抱着孩子,朱氏怀有身孕,三个人额上满是汗水,脸色一个比一个白,走一会就要停下来歇一歇。

  衙役在后头大声催促。

  “都给我走快点,明日晌午,必须赶到鹏城!”

  “娘,我实在是走不动了。”朱氏嘴唇开裂,大口大口喘着气。

  “娘扶你。”云氏搀着她的胳膊,一步一步往前走。

  对于这两个儿媳,她心中满是感激。

  两人本是可以拿着和离书走的,但却都留了下来。

  但她只有一个人,看着木氏也在苦苦支撑,她恨不得自己能分成两半。

  就在这时,姜屿棠上前:“大嫂,你把孩子给我,我抱一会,你歇一歇。”

  “这......”木氏有些担心。

  前三天,她不是没有想过让姜屿棠帮忙,开了口,却换来了她的一顿咒骂。

  “孩子不是我生的,你若是再敢把主意打在我身上,我就把她给摔死!”

  至此,她是再也不敢了。

  “大嫂,那次我是说的气话,你千万别放在心上。”姜屿棠认真的开口,“咱们是一家人,一家人就应该互帮互助,对吧?”

  她说完这话,就感到好几道不可置的视线落在了身上。

  汗流浃背,莫不是ooc了?

  “让棠儿抱吧,还得走两个时辰呢。”云氏轻叹一声,若是有办法,她也不愿去赌。

  这路不好走,推车必须要两个人推才能平稳,颠簸起来伤上加伤,她真担心自家丈夫会挺不过去。

  姜肃闵表情严肃,警告道:“姜屿棠,你若是敢起什么不该有的心思,我一定会让你付出代价。”

  “四弟,别这样说。”姜讼之看向姜屿棠,笑了笑,“大哥信你。”

  丈夫发话,木氏没再继续犹豫,将孩子交到了姜屿棠手中,她小声道:“棠儿,你若是累了,就再换我,若是不想抱了,也换我......”

  “知道了,大嫂。”姜屿棠低头看着怀里的小人,小心翼翼的伸出手指,戳了一下她的脸颊。

  怀里的女婴微眯着黑亮的眼睛,吐着小舌头看着她,随即发出一声欢悦的哼唧。

  “真可爱。”她忍不住笑道。

  木氏见她神情不似作假,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姜肃闵目光沉了几分,不知为何,他总觉得今天的姜屿棠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

  是他的错觉吗?

  一直走到了太阳落山,衙役才寻了一处干净的土路停了下来。

  所有流放的犯人,像是被抽空了体力一个接一个的瘫倒在地上。

  手头有钱的,去寻衙役买了水,没钱的,则只能自己想办法。

  不远处就有湖泊,找水不是难事,难得是没钱买不了水囊和碗,无法将水装回来喂给伤者。

  姜屿棠有些头疼。

  原本,从京城出来后,是有一次亲眷送盘缠的机会的,但姜家与程家犯的是通敌叛国的大罪,不趁机踩他们一脚,就好不错了,没有人会在这个时候对他们施以援手。

  程家人还知道藏点金银细软。

  但姜家世代书香门第,是断做不出这样的事,现在整个流放队伍,最穷的便是他们一家。

  “这可咋办?”

  云氏发愁:“要不然咱们去朝程家借点银子?”

  “他们不会借的。”姜讼之冷道。

  “娘,大哥,你们别急,我有办法。”

  这声“娘”姜屿棠到底还是叫出了口,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变扭。

  她视线落在不远处的竹林:“咱们可以用石头锯竹子,做成水杯,虽然麻烦了点,但以后都能用得上。”

  流放路上,一日三餐,只有早上才会喝米粥,喝完,立刻就要把碗交上去,只有给钱才能留下来。

  路还长,必须得做个储水的,为以后做准备,不然,非得把人渴坏了。

  “这个主意好。”姜讼之眼睛一亮,“我去锯。”

  “大哥,我和你一起去。”姜屿棠起身。

  “也好,走吧。”

  两人与衙役打了一个招呼,便朝竹林走去。

  “小妹今天这是怎么了?”姜怀玉挠了挠头。

  每天这个时候,她就往地下一坐,什么活都不会干。不干也就罢了,还要一直抱怨。

  怨天怨地,就是不怨自己,明明这一切,都是她自己造成的。

  “可能是想通了。”木氏抱着女儿,笑着道。

  若是没有姜屿棠的帮忙,她今天怕是坚持不下来了。

  “但愿她能一直想通。”姜肃闵不冷不热的说了一句。

  “二哥,你留在这,我去捡柴。”

  几人各自忙活。

  竹林里。

  姜屿棠蹲下身子,在地上挑挑拣拣,挑中了两块边缘较为锋利的石头,一块自己留着,一块给了姜讼之。

  “这外面的竹子都太老了,去里面看看。”姜屿棠说道。

  两人在林子里左找右找,终于选中了一根相对新鲜的竹子,有成年人手臂粗细大小。

  竹子纤维很多,靠蛮力是踹不倒的,姜讼之饱读诗书,也知道这一点。

  看着两个人高的竹子,姜讼之犯了愁。

  姜屿棠提议道:“大哥,咱们先用石头磨,磨出痕迹后,再一起折。”

  姜讼之点头。

  磨竹子的过程中,姜屿棠将水果刀取出来,一点一点的割。

  “小妹,你哪来的匕首?”姜讼之压低了声音问道。

  而且这匕首看起来不一般,以前从未见过,锋利却又单薄,轻轻一按便弹出刀刃,好生稀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