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对付武松,长亭送别-《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公主府。

  赵福金从浴室出来,靠在榻上,侍女梳头。

  黑色长发披在白皙的肩上,更显得国色天香。

  想起白天和武松踢球,赵福金时不时傻笑一下。

  再想起徽宗问武松有没有娶妻,赵福金就感觉臊得慌。

  父皇也真是,当着人家的面这样问。

  “去把武松的《三国演义》拿来,我要听。”

  侍女马上拿书过来,开始朗读。

  赵福金听着武松的书,想着武松的人,感觉整个世界都好了。

  ...

  太师府内。

  高俅坐在蔡京对面,语气阴沉地说道:

  “令郎一直想娶茂德帝姬,再不出手,要被那贼猢狲抢了去。”

  蔡京的儿子蔡條一直想娶赵福金,但赵福金不喜欢蔡條。

  赵福金不愿意,徽宗自然不会开口。

  “这厮,公主如何看上了他?”

  “那日蹴鞠赛,公主也去了,少女心思,哪个不喜欢武松那样的。”

  高俅有些无奈,蔡京的儿子蔡條长得也不错,也是进士出身。

  当然,蔡條的进士水分很大,因为蔡京是太师,谁敢不给他儿子进士。

  再加上蔡條养尊处优养出来的,身体较弱,哪里比得上武松强壮勇猛。

  高俅是个破落户,知道女子喜欢什么样的男人。

  就是武松这种!

  能文能武,还有一股子江湖豪杰的气质,女人见到都着迷。

  蔡京揉了揉眉心,骂道:

  “这厮跟老夫抢儿媳,该死!”

  “太尉,你有何法子?”

  若说朝廷政策,蔡京更懂。

  要说使阴招害人,高俅是行家。

  “须给这厮寻个罪过,把他从圣上身边支开。”

  “再派人到清河县去,打听他的家底隐私。”

  “这厮身体雄壮,我不信他没有女人。”

  蔡京点头道:“太尉高见,我这就安排。”

  说完武松的事情,高俅说道:

  “那童贯在边关屡立战功,西夏已经上表求和了,愿意俯首称臣。”

  “圣上十分欢喜,说要给童贯位列三公。”

  蔡京的脸色越发阴沉,骂道:

  “又是武松这厮,童贯定边之策就是武松写的,岂有此理!”

  高俅冷笑道:

  “我为何忌惮一个小辈,只因这武松不是凡品。”

  “现今他刚刚中了状元,羽翼未丰,假以时日,他文章、军功必定在太师之上。”

  “我们朝中无人能压得住他,你我绝无立足之地!”

  “太师,绝不可养虎为患啊!”

  蔡京揉了揉眼睛,点头道:

  “不错,武松这厮不除,我寝食难安。”

  “别急,一条小泥鳅罢了,老夫有的是手段。”

  蔡京这人很坏,但他不菜,甚至说很厉害。

  蔡京是兴化军仙游县人,也就是现在的福建莆田人。

  从科举考中进士开始,一路做到太师这个位置,聪明才智、权谋诡计,他一样都不缺。

  这也说明了一件事情:

  一个人坏不坏,和这个人学习好不好,没有关系。

  学霸和人渣并不冲突。

  甚至,高智商的人渣更具破坏性。

  作为官场老狐狸,蔡京有的是手段对付武松。

  ...

  不说蔡京、高俅密谋。

  武松一觉睡到中午,卢俊义也才刚刚醒来。

  何运贞洗把脸,走出门外,却见赵楷坐在院子里和燕青说话。

  “郓王,您怎的来了?”

  “哎呀,小乙,你怎的不通报?”

  赵楷笑道:“听说你们都喝醉了,本王等着就是。”

  “微臣该死,郓王里面坐。”

  “无须客套,我来寻武松的。”

  听到声音,武松走出来,见到赵楷,武松笑道:

  “你跟老子客气个鸟。”

  “我就是不跟你客气,所以自在院子里坐了说话。”

  赵楷起身往里走,何运贞跟着进去。

  卢俊义也起来了。

  见到郓王,连忙行礼拜见。

  婢女泡茶,何运贞喝茶醒酒,武松、卢俊义酒量好,已经醒酒了。

  “郓王来找哥哥,可有要事?”

  “莫问我,你问他。”

  三人看着武松,武松吩咐婢女拿纸笔来。

  婢女拿来纸笔,武松在纸上画出现代足球的场地。

  “你看,如今我们的蹴鞠是这样耍的。”

  “这是我设计的新蹴鞠,分为两个球门,这是球场,我们规则是这样的...”

  武松把现代足球说了一遍。

  赵楷听完,惊喜道:“这新蹴鞠比如今的有趣...只是,不知父皇是否喜欢?”

  “我们先找个场地操练,你再去寻黄如意他们,我们练好了,再找圣上看球。”

  赵楷点头道:“好,只是我不懂,还需你指点。”

  “你寻好场地、球员,我当教头,自会教授你们。”

  “好,我来便是。”

  赵楷拿着图纸,开心地走了。

  望着赵楷离去,何运贞问道:

  “哥哥,你和郓王怎变得如此熟络?”

  “因为哥哥我厉害。”

  何运贞竖起大拇指,佩服道:

  “哥哥是真英雄,小弟佩服。”

  “你今日要去开封府赴任,时候不早了。”

  何运贞才想起来,匆匆往开封府去了。

  燕青已经准备好了马车,问卢俊义是否出发。

  武松劝卢俊义再留一天,反正已经下午了。

  卢俊义觉得也是,不差这一天脚程,又留了一日。

  到了第二天早上,武松早早准备了酒饭。

  卢俊义和燕青饱餐一顿,手下的伙计也吃个浑饱,这才赶着马车出发。

  武松一路送出城外十里亭。

  “师弟,远了,请回。”

  武松说道:“何妨再送几步。”

  两人骑马并辔而行,路上说些闲话。

  不觉又过了几里路。

  卢俊义拉住武松的辔头,说道:

  “师弟不必远送,常言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武松看向前方,只见一个酒家,说道:

  “容我再行几步,兀那官道上有个小酒店,我们吃三锺作别。”

  “也好。”

  来到酒店里,卢俊义上首坐了,武松横头坐定,燕青下席坐了。

  便叫酒保打酒来,且买些酒肉果子下酒。

  喝了几杯酒,武松低头不说话。

  卢俊义见武松好像有话憋着,问道:

  “师弟有话自说,你我亲兄弟,有甚么不方便的?”

  武松笑了笑,说道:

  “是有些话说,只怕说出来师兄介意。”

  “你我便是亲兄弟,有甚么介意。”

  “如此我便说了,师兄回去后,仔细李固那厮。”

  “李固是我心腹管家,他怎的有事?”

  李固是卢俊义的大管家,掌管庄子的所有财务买卖。

  按照水浒的剧情,李固陷害卢俊义,和卢俊义的老婆贾氏勾搭成奸。

  不过,这是卢俊义被强行请上梁山后。

  如今武松已经提醒过了,不让卢俊义去梁山。

  那么,李固会不会再和贾氏勾搭,便不好说。

  所以,武松犹豫,要不要提这个醒。

  “我昨夜心血来潮,卜了一卦,师兄身边有小人暗害。”

  “此人定不能是小乙,那么便是李固了。”

  “只是这卦象还有变数,我不确定,是以迟疑,不知要不要与师兄说。”

  卢俊义马上说道:“师弟的卦象是极准的,我记在心里,小心李固那厮。”

  “如此,我便放心了。”

  酒吃完,武松拿出一包金银递给燕青,吩咐道:

  “我师兄不缺金银,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一路上小心伺候师兄,莫要懈怠了。”

  燕青接了银子,说道:“师叔何须吩咐,我跟着主人多年了。”

  卢俊义上马,武松目送商队北去。

  武松站在门口,等到卢俊义望不见了,这才上马回汴京。

  到了家里,武松洗漱完毕,回书房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