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天师闭关-《一人:师兄张之维,通满级金光咒》

  龙虎山的老旧铜钟响了起来,晚课结束了。

  张云渊正在和几位师兄一起做晚课,闻声立刻放下手中的道经,对着负责教导的师叔行了一礼,快步向天师府的方向跑去。

  下午的时候田晋中说,师父让他下晚课以后过去。

  穿过几重庭院,张云渊在老天师的静室外停下脚步。

  “师父,弟子来了。”

  “进来吧。”

  推门而入,静室里只点着一盏油灯,光线昏黄。

  老天师张静清盘膝坐在蒲团上,他身前还站着一个人,身形挺拔,气息内敛,正是大师兄张之维。

  张之维的表情明显不似下午那样悠闲,看来在他来之前,老天师已经和张之维交代过什么了。

  此时,两人的神色都有些凝重。

  “师父,大师兄。”

  张云渊乖巧地行礼。

  “云渊,坐。”

  老天师指了指身边的蒲团。

  张云渊依言坐下,心里有些打鼓。

  这么晚了,师父和大师兄一起找我,看这气氛,不像是要考校功课。

  “叫你来,是有件事要与你说。”

  张静清缓缓开口,声音比平时低沉了几分。

  “我龙虎山后山禁地,那历代天师安息的墓园,近来有些不寻常的炁动。”

  “我探查过了,是早年间设下的几处封印,因年代久远,出现了松动,有阴邪之气外泄的迹象。”

  张云渊心中一凛。

  天师墓?那可是龙虎山的根基所在,非同小可。

  “此事关系重大,不容有失。”

  张静清继续说道。

  “刚才我已和之维商议过了,决定即日前往天师墓深处,联手修复并加固所有封印。

  此去需要心无旁骛,所以会对外宣布闭关,归期未定。”

  闭关?

  张云渊的眼睛,在昏暗的灯光下,不易察觉地亮了一下。

  师父和大师兄都要闭关?

  那岂不是说……

  他有机会溜下山了?

  “我离山之后,山中事务,暂由你怀义师兄和晋中师兄共同主持。”

  老天师的目光落在张云渊身上,带着几分不放心。

  十岁了,正是心性活泼顽劣的时候。

  “你年纪最小,我最不放心的就是你。”

  他伸出手,并指如剑,在张云渊的眉心轻轻一点。

  一股温和却不容抗拒的炁,瞬间钻入他的体内,最终在他手腕内侧,留下了一个极淡的、形如火焰的朱红色印记。

  “这是我下的一道禁制。”

  老天师沉声道。

  “平日里对你修行无碍,但若你动了什么不该有的心思,或是与人有了肌肤之亲,这印记便会发烫示警,我也能立刻感知到。”

  张云渊低头看着手腕上的印记,心里一阵无语。

  这不就是张楚岚身上的守宫砂吗?

  他脑海中不由复现起了张楚岚月下遛鸟的名场面。

  师父啊,我才十岁,您是不是想得有点太多了……

  “你如今根基已成,正是水磨工夫的关键时候。”

  张静清的语气变得语重心长。

  “我不在山上,你更要用心练功,听你两位师兄的话,知道吗?”

  “知道了师父,弟子一定好好练功,不给您惹麻烦。”

  张云渊抬起头,露出一张无比乖巧懂事的脸。

  老天师看着他这副模样,心中稍安,挥了挥手。

  “去吧,早些休息。”

  “是,师父、大师兄,弟子告退。”

  张云渊恭敬地行了一礼,转身退出了静室。

  门关上的瞬间,他脸上那乖巧的表情,立刻被一抹按捺不住的兴奋所取代。

  天赐良机!

  这简直是老天爷都在帮我!

  第二天一早,老天师张静清与大弟子张之维宣布闭关的消息,便传遍了整个龙虎山。

  山上进入了由张怀义和田晋中共同主持的时期。

  张怀义依旧沉默寡言,但行事愈发沉稳,将各项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

  田晋中则负责起了所有弟子的日常修行监督,以及对张云渊的“重点看护”。

  临行前,张静清又把张云渊叫到身边,拉着他的手,反复叮嘱了半天,让他安心修行,万万不可顽劣。

  张云渊表现得像个即将与亲人分别的孩子,眼眶红红的,点头如捣蒜,就差指天发誓了。

  一番依依不舍之后,终于送走了两位最大的“看守”。

  当天下午,张云渊就找到了田晋中。

  “田师兄,师父临走前说,让我多读读道藏古籍,沉淀心性。”

  他仰着小脸,一本正经地说道。

  “我想去藏经阁的后院旧籍库看看,那里存放的都是些残篇孤本,据说有很多前辈的修行感悟,我想去抄录一些。”

  田晋中一听,小师弟如此上进,师父和大师兄刚走,他就一心扑在修行上,心中大为感动。

  “好啊!当然可以!”

  他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亲自带着张云渊去了藏经阁,跟看守的师叔打了个招呼,给了他自由出入旧籍库的权限。

  旧籍库里堆满了落灰的竹简和泛黄的古籍,一股陈旧的霉味扑面而来。

  张云渊在这里待了整整三天。

  他以惊人的速度翻阅着那些残破不全的典籍,终于,在一本名为《赣地山川异闻录》的残卷夹层里,找到了一份他真正想要的东西。

  那是一张用兽皮绘制的古地图,上面大部分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但依稀能辨认出是龙虎山周边的山川河流。

  上面记载的,都是一些钟灵毓秀的形胜之地。

  张云渊将地图悄悄收入怀中,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

  下山计划,正式启动。

  又过了几日,他算准了日子。

  是夜,月黑风高。

  张云渊躺在床上,仔细听着屋内的动静。

  田晋中的鼾声一如既往的沉稳有力。

  隔壁床的张怀义,气息悠长近无,已然进入了深度的定境。

  他悄无声息地滑下床,穿上早就准备好的夜行衣。

  他走到院中,深吸一口气,心念一动。

  体内的“大如意劲”,开始运转起来。

  这门从吕家打卡得来的古老劲法,经过他这几年的揣摩,早已不再局限于拳脚。

  吕家本门修行的如意劲,使的是隔山打牛的本事,专克横练功夫。

  一拳过去,皮肉无伤,五脏尽碎。

  可他获得的大如意劲,经过仔细研究,发现这门劲力竟有藏劲于内,随心流转的妙用。

  此刻,他将全身的劲气尽数收敛,尽数灌注于双腿的经脉之中!

  嗡!

  一股前所未有的轻盈感,瞬间传遍全身。

  他感觉自己的双腿仿佛失去了重量,脚下像是踩着两团看不见的气垫,充满了爆炸性的力量。

  他试探着向前迈出一步。

  没有声音。

  身体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托着,轻飘飘地向前滑行了数米。

  这就是“神行”!

  张云渊心中一喜,不再犹豫。

  他脚下微微发力,整个人如同一道贴着地皮的鬼影,没有带起一丝风声,悄无声息地掠出了院子,向着山门的方向疾驰而去。

  速度快得不可思议!

  沿途的树木、岩石在视野中飞速倒退,化作一片片模糊的影子。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体内奔腾的炁,正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消耗着。

  按照这个速度,跑到山脚,恐怕就要消耗掉三成的炁。

  来回一趟,加上可能发生的意外,必须速战速决!

  张云渊不敢有丝毫耽搁,辨认了一下方向,朝着地图上标记的无蚊村,全力奔去。

  夜色中,那道小小的身影,如同一缕融于黑暗的青烟,消失在茫茫山林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