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四书五经-《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

  张时安二话不说就同意了下来,毕竟这桩买卖他可没吃亏。

  记笔记,也是他的习惯了。

  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哪怕这辈子他的记忆力超群,但他记在笔记当中的基本上都是重点。

  也还是很有价值的。

  徐子睿的马车再次回到永宁巷,张时安他们一眼就瞧见了,在巷口的牛车。

  跟两人打了声招呼,就迫不及待的往他爹那边跑去。

  张三木已经等了好一会儿。这会见儿子他们回来,这才放心。

  看到自家儿子又买了肉,还是瘦肉多,也是早已习惯。

  反正家里人,基本上都不太爱让张时安去买肉。

  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想吃上一口肥肉, 瘦肉虽然好吃,但没有什么油水。

  张三木倒是无所谓,毕竟儿子喜欢吃就好。

  不过一路上,这还是询问了一下,两人跟人家大少爷做朋友,会不会不自在或者是会被欺负嘲笑?

  毕竟他们是什么家庭,人家又是什么家庭?

  哪里看得上他们这种出身?

  而且自己每天风里来雨里去的也不太注意形象穿的破破烂烂的会不会给儿子丢人?

  “爹,你就放心好了。朋友之间相交,最重品性,与家世无关。”

  张三木听儿子这样说,挠了挠脑袋,不过儿子说啥就是啥。

  张时勇则是朝自家堂弟投去了钦佩的眼神。

  毕竟他就觉得不自在极了。

  虽然他们与那两位少爷已经相处了这么长时间,但是对方的身份地位,让他平常话都很少。

  与对方交谈之间,也显得有几分手足无措。

  可自家堂弟就不一样,仿佛他们这种家里条件,一点都不让人自卑。

  反而坦坦荡荡,丝毫不觉得两方之间差距过大。

  回到家中,哥哥姐姐们看到张时安买回来的糖糕点心。

  也是瞬间围了上来,等到张时安一人分了一块。

  一个两个,嘴巴甜甜,眼睛亮晶晶的模样。满足的不得了。

  特别是四丫,扎着两个羊角辫,捧着一块糖糕,笑眯眯的开口:“谢谢哥哥。”

  张时安没忍住摸了摸自家小妹的脑袋,看着四丫现在逐渐圆润可爱的脸庞,就连头发都不像以前那么干枯稀少。。

  总算是不担心自家妹妹以后会是个秃头了。

  这会还早,家人都还在忙碌,张时安趁着这会天光大亮。

  在饭桌上面,把笔墨纸砚铺好,开始抄书。

  张三木看着自家儿子这样子就有些心酸。

  想着这段时间,忙的差不多,就去砍两根木头给自家儿子做张书桌。

  不然免得,连个写字的地方都没有。

  还有自家儿子渐渐长大又是读书人,总得有个自己的房间。

  以他们家现在的情况,手中的银子,要是再修建几间屋子肯定是够的。

  可这些钱,还要用在别处。

  特别是等码头正式竣工,到时候他们买的那块地就要开始规划起来。

  就那时候都要花不少的银子。

  可在家里,也得稍微弄一弄呀,不然,两个孩子也太憋屈了一点。

  看来是时候跟他爹商量商量,实在不行,就先在他们自家院子旁边再建两座屋子。

  这段时间,张时安基本上都是在抄书,不仅把徐子睿买来的书都抄了一遍。

  还把陈夫子,书房当中的书籍,也都抄了一份。

  特别是四书五经,光是四书,他就整整抄了半年时间。

  每一本都厚的10分扎实,主要是现在抄了,既能省下一笔银子。

  又能够,随时观看,更是,能够让他把字练得更好。

  其中四书包括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

  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言论和行为,集中体现了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

  《孟子》则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共同编撰而成。

  它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

  至于《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

  相传为曾子所作,文中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等观点。

  对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

  还有《中庸》华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着,是儒家经典之一,

  原属《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

  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

  如“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等。

  就这么多内容,他们现在都还不能够学到。

  而且科举之路,四书五经在这其中那是包含了大部分的篇幅。

  也只有把这四书五经读得透彻,才能够在科举当中夺得一席之地。

  而张时安决定,明年再把五经,也全部抄下来。

  四书是以上四书,五经则包含《诗经》是华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

  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等。

  《尚书》最早书名为《书》,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着作的汇编,被尊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

  传说是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着作,记录了虞、夏、商、周时期,涉及政治、宗教、思想、哲学、艺术、法令、天文、地理、军事等诸多领域,如“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等。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

  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等。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是传统经典之一,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

  《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被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

  《春秋》则是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

  现存版本据传由孔子修订而成,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如“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等。

  就这么多内容,可以说都是上千年的精华,浓缩为一体。

  光是其中蕴含的知识点,光一个小章节,就能够,学习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