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皇权威严-《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

  寅时三刻,天边刚泛起鱼肚白,张时安已在锦衣卫的护送下抵达皇城。

  晨雾中的紫禁城宛如一头蛰伏的巨兽,朱红的宫墙高耸入云,金色的琉璃瓦在曦光中泛着冷冽的锋芒。

  正阳门前,十六名金吾卫持戟而立,玄铁甲胄寒光凛凛,目光如刀般扫过每一个入宫之人。

  \"张公子,冒犯了。\"一名锦衣卫千户低声道。

  张时安沉默地任由对方在他身上上下摸索。

  随即,他被带入侧门,经过三重搜检。

  每一道关卡都有太监仔细核对腰牌,甚至解开他的发髻查验是否藏有暗器。

  穿过漫长的甬道,脚下金砖墁地,平整如镜,倒映着两侧朱漆廊柱上盘绕的金龙。

  远处传来钟鼓司的乐声,庄重而压抑,仿佛连空气都凝固着天家的威严。

  \"在此候着。\"

  引路的太监尖着嗓子道,\"陛下宣召时,咱家会来通传。\"

  张时安垂首立于偏殿檐下,余光瞥见不远处站着几名绯袍官员,正用探究的目光打量他。

  其中一人忽然冷笑:\"这就是那个要革漕运命的狂生?乳臭未干,也敢妄议国政?\"

  另一人捻须道:\"听说昨夜漕运衙门派人刺杀他,结果被锦衣卫拿了现行……\"

  话音未落,前方太和殿突然传来一阵喧哗。

  隔着重重殿门,争吵声清晰可闻——

  \"江南漕粮年年亏空,分明是户部稽核不力!\"

  \"放屁!河道淤塞是谁的责任?工部这些年拨的银子都喂了狗吗?\"

  \"你……尔等武夫懂什么治水?!\"

  张时安睫毛微颤。这些粗鄙如市井骂战的言辞,竟出自衮衮诸公之口?

  果然,尔虞我诈的的权谋往往采用的都是最朴素的方法。

  \"宣——国子监举人张时安觐见!\"

  尖利的唱名声刺破喧嚣。张时安深吸一口气,迈过那道一尺高的朱漆门槛。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数百道目光如箭矢般射来,文官绯袍如血,武官铠甲生寒,御座两侧的皇子们锦衣玉带。

  而最高处——九龙金漆屏风前,那道明黄身影虽看不清面目,却让人本能地想要跪伏。

  \"学生张时安,叩见陛下。\"他伏地行礼,额头触到冰冷的金砖。

  \"平身。\"皇帝的声音出乎意料的温和,\"抬起头来。\"

  张时安缓缓直起身,却仍垂着眼睫。

  这是入宫前锦衣卫反复叮嘱的规矩:不可直视天颜。

  \"朕看了你的《漕弊策》。\"

  皇帝轻轻敲着御案,\"'三蠹'之说,甚合朕心。不过——\"

  话锋陡然锐利:\"你可知革除漕弊,会断多少人的财路?\"

  殿内空气骤然凝固。

  这是一个致命的试探——若答得迂回,显得怯懦;若答得激进,又会树敌过多。

  张时安拱手,声音清朗:\"学生只知,断一人财路,可活万民性命。

  断十人财路,可省百万军饷。若因此得罪权贵……\"

  他顿了顿,\"学生愿做陛下手中那把刀。\"

  \"好!\"皇帝突然拍案,惊得几位老臣一哆嗦,\"好一个'手中刀'!\"

  御座右侧,三皇子碧清死死攥紧了玉带。

  他必须用尽全力,才能克制住嘴角的颤动。多少年了……他终于等到师弟站在这金銮殿上!

  而左侧的二皇子却眯起眼,对身旁的太师低声道:\"这小子,不能留。\"

  在这样的场合说出如此狂妄的话, 简直就是大言不惭。

  \"张爱卿年少有为,实乃国之栋梁。\"

  皇帝和颜悦色道,\"如你能走到殿试,朕欲擢你入翰林院,专司漕运改制,如何?\"

  翰林院!满朝哗然。

  那可是清贵至极的职位,非一等进士不入,如今竟要破例授一介举人?

  \"陛下!\"礼部侍郎崔明远突然出列,\"张举人确有大才,但翰林院乃储相之地,若开此先例,恐天下士子不服啊!\"

  他话说得冠冕堂皇,眼中却闪着毒蛇般的光——不能明着反对皇帝,那就把张时安架在火上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