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师兄弟相聚-《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

  贡院外的杏花被春风一吹,簌簌落了满肩。

  张时安站在黄榜前,青白襕衫的下摆还沾着号舍带出的石灰,却掩不住通身的清朗气度。

  周围喧嚷的贺喜声、叹息声、啜泣声如潮水般涌来,而他只是静静望着榜首那三个烫金大字——

  \"会元:南直隶苏州府举人张时安\"

  十七岁的会元。

  这个结果在他预料之中,却依然让胸腔里涌起一股灼热。

  寒窗十载的画面在脑中闪回——杏花村漏雨的房里呵冻执笔,乡试考棚外与毒蛇对峙,入京路上遭遇的截杀……

  \"师兄!师兄!\"徐子睿的嗓音劈了叉,拽着他袖子又哭又笑,\"咱们都中了!都中了!\"

  陈明哲较稳重些,可眼眶也红得厉害,指着榜尾道:

  \"我在二百名,子睿二百零六……\"话没说完,喉头便哽住了。

  张时安重重拍了拍两个师弟的肩膀。

  这成绩比他预想的还好些——毕竟天下英才汇聚的春闱,能挤进最后几名已是祖坟冒青烟。

  更何况……

  \"恭喜张会元!\"

  \"少年英才啊!\"

  四周突然围上来一群陌生举子,有真心道贺的,也有暗藏打探的。

  张时安正要拱手还礼,忽听人群外一声冷哼:

  \"不过是会试罢了,殿试见真章!\"

  崔琰带着几个跟班拂袖而去,官靴踏碎一地杏花。

  回到租住的小院时,厨娘早已带着下人将庭院洒扫一新。

  \"给老爷们道喜!\"

  老管家领着众人跪下,声音发颤。

  他们这些跟着举人老爷进京的下人,如今可都是\"会元公\"的仆役了——说出去腰杆都能挺直三分。

  张时安掏出早就备好的红封:\"每人赏三个月月钱。\"

  又特意多给厨娘塞了一角银子,\"劳烦婶子去买条鲜鱼,再切三斤羊腿肉。\"

  徐子睿凑过来咬耳朵:\"师兄要亲自下厨?\"

  \"嗯。\"张时安望向巷口,\"今晚有贵客。\"

  暮色渐浓时,小院飘起炊烟。

  张时安束起袖子,在厨房里利落地给鱼身划上花刀。

  紫苏的辛香混着豆酱的咸鲜在锅中翻滚,烤架上滋滋作响的羊肉串滴落油花,惊得炭火噼啪爆响。

  \"这味道……\"徐子睿吸着鼻子,突然红了眼眶,\"跟七宝道观后山烤的一模一样。\"

  陈明哲默默往院门外张望。

  他们都猜到来客是谁——毕竟全京城会在这时候登门的\"贵客\",除了那位还能有谁?

  戌时三刻,敲门声轻响。

  张时安擦净手上油渍,快步穿过庭院。门闩刚拉开,月光便流泻进来,勾勒出来人修长的轮廓——

  玉冠束发,一袭靛蓝织金襕衫,腰间悬着螭纹玉佩。

  分明是矜贵至极的打扮,偏生袖口沾着几点墨渍,倒显出几分旧时模样。

  \"碧清师兄。\"张时安轻笑。

  李清泽——曾经的碧清小道士,如今的三皇子——眼底漾开笑意:\"时安师弟,别来无恙。\"

  徐子睿二人慌忙要跪,却被一股柔劲托住:\"私下见面,行什么礼?\"李清泽随手摘下玉佩扔给侍卫,\"带人守好巷子。\"

  四人围坐在石榴树下的石桌边,烤鱼的铁盘还在咕嘟冒泡。李清泽夹了筷鱼腹肉,突然怔住:\"…紫苏籽?\"

  \"后山摘的。\"张时安给他斟酒,\"去年晒干带来京城,就等今日。\"

  月光穿过枝叶,在酒杯里碎成粼粼的光。

  李清泽摩挲着杯沿,忽然道:\"你们可知,七宝山的桃树今年结果了?\"

  一阵风过,满院寂静。

  酒过三巡,徐子睿胆子大起来:\"殿下,我要是外放做官,能挑扬州吗?听说那儿盐商富得流油……\"

  \"胡闹!\"陈明哲踢他一脚,\"朝廷命官岂能……\"

  \"可以。\"

  李清泽抿了口酒,\"但得先通过朝考。\"

  见二人发愣,他笑着解释,\"殿试后还有场考试,成绩好的能进翰林院当庶吉士——像时安这样的,必是钦点修撰。\"

  张时安转动酒杯:\"师兄今日来,不止为贺喜吧?\"

  \"聪明。\"李清泽从袖中取出三份名帖,\"殿试前,你们须得拜访这几位——礼部右侍郎周延年、都察院左都御史杨涟,还有……\"

  他指尖在最后一份名帖上点了点,\"我父皇。\"

  \"哐当!\"徐子睿的筷子掉了。

  \"陛下近日染恙,由我侍药。\"李清泽意味深长地看着张时安,\"他老人家对'火耗归公'很感兴趣。\"

  张时安会意——这是要他在殿试前先给皇帝留个深刻印象。

  \"至于你们两个……\"李清泽转向徐子睿二人,\"杨御史正在查常州漕粮案,需要懂算学的帮手。\"

  陈明哲猛地抬头——这是给他们铺路!若能参与这等大案,哪怕外放也能谋个实缺。

  子夜时分,李清泽起身告辞。

  \"殿试那日……\"他在门廊下欲言又止。

  张时安递过个食盒:\"新做的薄荷糕,路上吃。\"

  食盒底层,静静躺着份《漕弊补遗》。

  回宫的马车上,李清泽拈起块糕点咬了口,突然笑出声——糕心里竟藏着颗七宝道观后山的野栗子,还是当年他们偷烤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