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又上新闻了!-《清北毕业,你让我回村当书记?》

  四百斤。

  当这两个字从许易嘴里吐出来,整个养殖场内,空气被瞬间抽干、凝固。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停滞。

  所有人的目光,死死黏在许易那张挂着淡然微笑的脸上。

  他们的大脑试图处理刚刚接收到的信息,然后,彻底宕机。

  两百斤,是常识。

  是整个畜牧养殖产业运转了几十年,用无数数据堆砌出的行业铁律。

  可现在,这个年轻人,用一种讨论晚饭吃什么的语气,将这条铁律,连同他们引以为傲的全部认知,踩在脚下,碾得粉碎。

  最先从这种失声般的震撼中挣脱出来的,是那位之前情绪最激烈的畜牧老专家。

  他没再喊“不可能”。

  身体停止了颤抖,浑浊的眼球里,密布的血丝此刻竟透出一种狂热信仰的底色。

  他死死盯着玻璃墙后那头悠闲的猪,嘴唇翕动,像一台超级计算机在进行着无比复杂的演算。

  “饲料……”

  他喃喃自语,声音沙哑却异常清晰。

  “如果特供饲料的能量转化率,真的高到那种地步……”

  “环境……”

  他的目光扫过那些精密的设备。

  “如果恒温恒湿和智能肌肉活化,真的能最大限度促进吸收,突破代谢瓶颈……”

  “那么……”

  他猛地抬头看向许易,那眼神,不再是质疑,而是一种近乎朝圣般的探求。

  “那么,传统的‘料肉比递增拐点’,就不存在了!”

  “你们青禾村,从根本上解决了牲畜长到一定体重后,增重效率急剧下降的死结!”

  老专家的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醒了每一个还处于混沌中的人。

  对啊!

  他们怎么忘了。

  这里是青禾村。

  一个能让蔬菜长成艺术品,能让空气净化灵魂的地方。

  在这里,用常识去衡量,本身就是最大的荒谬。

  当一个又一个奇迹接连发生时,所谓的“奇迹”,就成了这里的日常。

  仔细想想。

  这般梦想般的饲养环境,吃着比人都金贵的“特供口粮”,享受着全天候的智能“健身理疗”。

  最后出栏体重只是翻了一倍……

  好像……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

  这个念头一旦冒出来,就如同病毒般瞬间侵占了所有人的脑海。

  荒谬感在退潮。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恐怖的合理感。

  县委书记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掀起的巨浪,甚至比第一次来时还要猛烈百倍。

  高产量。

  短周期。

  高品质。

  这三个词组合在一起,意味着什么?

  一台印钞机。

  一台足以颠覆整个行业的超级印钞机!

  刘司吐出一口气,这口气息仿佛带走了他心中最后一点点怀疑。

  他看着许易,目光复杂到了极点。

  “许易同志,你和你的青禾村,今天给我们所有人,都上了一堂课。”

  他的声音里满是感慨。

  “一堂关于‘什么叫打破常规,什么叫敢想敢干’的课。”

  参观到这里,已经再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

  所有人的大脑都已经信息过载,再看任何东西,都只剩下麻木。

  从养殖场出来,重新站在阳光下,许多人眯了眯眼,一时竟有些恍惚,仿佛刚刚从另一个世界归来。

  他们回头看了一眼那两座充满未来感的银白色与深灰色建筑,眼神里只剩下敬畏。

  “刘司,各位领导,专家,村里备了便饭,要不……”

  这时候,村主任许卫国凑上前,试探着邀请。

  刘司摆了摆手,脸上带着一丝歉意的微笑:“饭就不吃了,心意我们领了。今天看到的东西,我们得赶紧回去消化消化,开个会,好好研究。”

  “是是是,正事要紧。”

  临上车前,刘司再一次走到许易面前,郑重地握住了他的手。

  那只手很有力,眼神更是锐利。

  “许易同志,来之前,我们觉得那块牌匾,是对你们过去成绩的肯定。”

  “现在看来,那更像是一份期许。”

  “一份对未来的期许。”

  “我们一定努力。”

  许易回握住他的手,笑着回道。

  刘司点点头,松开手,转身,干脆利落地上了车。

  车队缓缓启动,王振国院士拉下车窗,冲着许易竖了个大拇指,脸上是掩饰不住的骄傲和兴奋。

  而那几位农业专家,尤其是那位畜牧老专家徐青云,更是扒在车窗上,扯着嗓子喊:

  “许书记!等你们的猪出栏,一定要通知我!”

  “我一定要亲眼看看,四百斤的猪,肉质到底能好到什么程度!一定要让我来!”

  那架势,生怕许易把他忘了。

  “一定!”许易笑着冲他挥了挥手。

  车队缓缓驶离,带起一阵微尘。

  李安书记没有立刻离开,他站在许易身边,看着远去的车队,沉默了许久。

  他转过头,用一种看外星人的眼神打量着许易。

  “许书记,你老实告诉我,你这脑子里,到底还藏着多少吓死人的东西?”

  许易摸了摸鼻子,笑了:“李书记,我这就是个普普通通的村书记,瞎琢磨罢了。”

  “你可拉倒吧!”

  李安指着那两座建筑,“就这两个‘瞎琢磨’出来的东西,要是放出去,全世界都得抖三抖!”

  他说完,重重地拍了拍许易的肩膀,没再多说,转身也上了自己的车。

  ……

  当天晚上,七点整。

  村委会会议室。

  许易、许卫东,还有村里的核心干部和几位族老,齐聚一堂。

  所有人面前的桌子被擦得锃光瓦亮,能映出人影。

  正中央,那块被红布盖着的“全国示范点”牌匾,如同镇山之宝,散发着无形的威严。

  许卫国背着手,挺着个肚子,像个即将检阅三军的元帅,在崭新的大屏幕电视机前来回踱步,时不时干咳一声。

  “都坐好!腰杆挺直!马上要开始了啊!严肃点!”

  许易看着他那副戏精的样子,懒得戳穿,靠在椅子上,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他爸许卫东坐在他旁边,脸上故作沉稳,但那双死死盯着屏幕的眼睛,却出卖了他内心的火热。

  “来了!来了!”

  随着电视里那段刻进每个国人DNA里的片头音乐响起,会议室里所有人,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所有视线,齐刷刷地被吸进了屏幕里。

  今晚的新闻,注定不同寻常。

  开场几条常规播报结束,画面毫无征兆地猛然一转!

  嗡——

  是无人机高速掠过的风声!

  镜头从云层之上猛然下坠,青禾村那如同科幻大片般的未来主义全景,霸道地占据了整个屏幕!

  紧接着,是主持人字正腔圆的播报声音:

  “本台消息!今日,为表彰青禾村在现代化农业创新领域做出的颠覆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