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鞅与夫差-《2024年开始记录都市猫的爱情》

  这年冬天10月,赵鞅率领晋国军队主力包围朝歌,直接驻军于朝歌城南。

  中行寅预料到朝歌无法再固守,便假意攻打外城,让他的部下从北门进入,自己突围。

  逃亡邯郸寻求庇护,赵稷收荀寅入邯郸城。

  士吉射依然踞朝歌固守,晋军围攻朝歌,不肯退兵,朝歌城危在旦夕。

  前491年7月,齐景公命大夫田乞、弦施带领齐国的一支偏师,会和卫卿宁跪带兵,军指朝歌,救援范氏。

  赵鞅避实就虚,移师攻打邯郸,至9月,赵鞅兵临邯郸,下令大举攻城。

  中行寅、赵稷在邯郸固守近两个月,终抵挡不住晋军的攻势。

  至入冬后11月,邯郸守军力竭而溃,赵鞅率军攻入邯郸,邯郸光复。

  败军之中,荀寅逃亡鲜虞、赵稷逃奔临地。

  齐、卫联军听闻北方重镇邯郸被围,便由弦施自领一军前往北方救援,接纳赵稷,并将临地的城墙拆毁。

  就在赵鞅为光复失地而奔波不止时,齐景公又派遣国夏向晋国腹地发起了进攻,由于赵鞅的军队主要在应对二卿内乱,对于国惠子的进攻无可奈何!

  短短一个月时间连续攻陷晋国邢、任、栾、鄗、逆畤、阴人、盂、壶口等城池,并一直打到鲜虞,护送中行寅至柏人。

  面对齐国近乎疯狂的在晋国大地上肆无忌惮的扫荡,赵鞅固忍,他坚信这是黎明前的黑暗。

  经过一个冬季的休整,晋军准备着向范氏、中行氏发起最后的攻势。

  前490年开春,赵鞅率领晋军将柏人团团包围,攻势非常迅猛,中行寅、士吉射在柏人城中无法立足,弃城而逃亡齐国。

  不久柏人光复。

  长达近8年之久的晋国内战,在赵鞅的领导下被平定了。

  扫荡中原

  这样与前几任执政不同,赵鞅在维护家族利益、巩固自身权益的基础上,依然把国家的霸权看作是第一要务。

  在当时“士为家而劳,卿为族而碌”的国际大潮流下,赵鞅这种对国家负责的政治节操就显得非常难能可贵了!

  前490年夏天,赵鞅为根除范氏、中行氏余党,率领晋军讨伐卫国,包围卫国中牟,并伺机谋立公子蒯聩。

  这次出兵是自前497年二卿之乱以来,晋军第一次的主动对外战争,标志晋国已经彻底走出内乱的阴影。

  第二年,赵鞅再次出兵攻打鲜虞,旨在肃清中行氏余孽,巩固国家后方。

  就在晋国的内乱逐渐平息之时,齐景公猝死以及景公死后的田氏作乱,令齐国自顾不暇。

  齐景公经营的诸多联盟出现松动,面对赵鞅对终于的强势压迫,宋国率先倒向晋国,并甘为晋国马前卒。

  赵鞅的努力初见成效。

  这时候,南方的吴国崛起势头极猛,不断北上,向齐国发起攻势,令齐国内外交困。

  前485年,赵鞅果断的亲自率领晋军主力攻打齐国,并顺利攻占了犁、辕,并拆毁了高唐(田氏起家的封地)的城墙,赵鞅为了惩处干涉晋国事务过多,并收留晋国二卿的齐国人,一直乘胜攻入齐国腹地,基本达到了当年郤克伐齐的渗透度,才班师回国。

  信心逐步恢复的晋国人又向卫国伸出橄榄枝,希望卫国也能够与宋国一样识时务,结果让赵简子大失所望。

  赵鞅遣魏侈攻打卫国以图强行拥立蒯聩、卫出公坚持不屈服。

  赵鞅的计划受到了挫折。

  晋吴争霸

  无论赵鞅在中原多么的横行霸道,他必须面对一个重量级对手——吴王夫差。

  在晋国霸权日渐衰落之时,南方的吴国在吴王阖闾的领导下驰骋江淮,甚至在前506年千里奔袭,几灭荆楚。

  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立,大败越王勾践。

  勾践向夫差请降,夫差应允。

  自此夫差自觉功盖古今,便积极筹划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