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乡邻突遭疫病扰,妙手仁心映烟火-《凡人穿越修仙苟活》

  秋意渐浓,苟活宗外的稻田已染成一片金黄,风吹过稻浪,翻滚出沙沙的声响。弟子们刚收完第一批凡俗稻谷,正忙着晾晒归仓,院门外却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妇人焦急的哭喊。

  “魏老哥!魏老哥快救救我们!” 张大妈的儿媳李氏跌跌撞撞地冲进院子,头发散乱,衣袍沾满尘土,脸上满是泪痕,“村里…… 村里好多人都病倒了,上吐下泻,浑身发热,连郎中都束手无策!”

  这话如惊雷般在院子里炸开,正在晒谷的弟子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脸上满是惊愕。魏所快步走上前,扶住摇摇欲坠的李氏,语气沉稳:“别急,慢慢说,村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李氏咽了口唾沫,哽咽着说道:“昨天早上还好好的,可中午过后,就有人开始上吐下泻,一开始以为是吃坏了东西,没当回事。可到了晚上,病倒的人越来越多,老少都有,症状一模一样,浑身烧得滚烫,拉得脱了力,连水都喝不进去。我们请了镇上最好的王郎中,他看了半天,也说不出是什么病症,只开了些退烧止泻的方子,可根本不管用!”

  她拉住魏所的衣袖,眼神里满是哀求:“魏老哥,我家掌柜的和孩子也都病倒了,现在昏迷不醒,你见多识广,一定有办法救救他们!求求你了!”

  魏所眉头紧锁,他虽修为高深,却对凡俗疫病不甚了解。但看着李氏绝望的眼神,听着远处隐约传来的哭声,他心中涌起一股责任感:“你先别急,带我去看看。”

  “我也去!” 林风第一个站出来,“晚辈略通医术,或许能帮上忙。” 楚峰、清月、墨尘也纷纷请缨,弟子们也都跟着附和,想要一同前往。

  “好。” 魏所点头,“林风、清月跟我去村里查看病情,楚峰、墨尘带着其他弟子,在院子里搭建临时的救治棚,准备些干净的井水、草木灰和布条,再把之前晒好的草药翻出来备用。”

  众人立刻行动起来。魏所带着林风、清月跟着李氏往村里赶,刚走到村口,就闻到一股淡淡的腥臊味夹杂着草药味。村里的土路上,不时能看到面色蜡黄、步履蹒跚的村民,还有些人躺在自家门口,痛苦地**着,景象惨不忍睹。

  张大妈家的院子里,已经躺了三个病人,张大叔和两个孩子都面色潮红,嘴唇干裂,不时发出呕吐的声音,身下的草席都被秽物浸湿了。王郎中正坐在一旁叹气,看到魏所等人进来,连忙站起身:“魏老哥,你可来了!这病来得蹊跷,我行医几十年,从未见过如此怪异的病症,用药下去就像石沉大海,一点效果都没有。”

  林风立刻上前,取出银针,分别给三个病人搭脉。他的手指搭在张大叔的手腕上,眉头越皱越紧:“脉象浮数而乱,体内有一股湿热之气郁结不散,却又带着几分阴寒,寒热交织,难怪寻常药物无效。” 他又查看了病人的舌苔,只见舌苔黄腻,舌尖却泛着青黑,“果然是邪毒入体,寒热错杂,若不及时清除,恐怕会伤及五脏六腑。”

  清月也蹲下身,仔细观察着病人的症状,又闻了闻病人呕吐的秽物,脸色凝重:“这邪毒传播得极快,恐怕是通过水源或食物传染的。我们得先找到传染源,否则还会有更多人病倒。”

  魏所环顾四周,目光落在院子角落的一口水井上。水井旁边堆放着一些湿漉漉的柴草,水面上漂浮着一层淡淡的绿膜,散发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异味。他走过去,俯身看了看井水,又用手指蘸了一点,放在鼻尖闻了闻:“问题应该出在这口井里。”

  “这口井是村里的公用井,大家都靠它喝水、做饭。” 张大妈虚弱地说道,“昨天早上,我还看到井里有几只死老鼠,当时没在意,现在想来,恐怕就是那老鼠带了毒!”

  “大概率是鼠类携带的邪毒污染了水源,导致疫病传播。” 林风说道,“当务之急,是停止饮用这口井的水,同时给患病的人清热解毒、调和寒热,还要防止疫病进一步扩散。”

  魏所点头:“清月,你立刻回苟活宗,通知楚峰他们,多烧些开水,用草药煮沸消毒,再准备些清热解毒的汤药,送到村里来。另外,让墨尘带人封锁村口,禁止村民随意进出,避免疫病传播到其他地方。”

  “好!” 清月立刻转身,快步往苟活宗跑去。

  魏所又对王郎中说道:“王郎中,麻烦你通知村里没病倒的人,全部集中到村头的晒谷场,用煮沸的草药水清洗身体,更换干净的衣物,家里的器物也要用草木灰擦拭消毒。”

  “好,我这就去!” 王郎中连忙应声,转身匆匆离去。

  林风已经开始动手救治病人。他取出银针,在张大叔的足三里、中脘、曲池等穴位扎下,又从怀中取出一个小药瓶,倒出几粒丹药,用温水化开,给病人喂了下去。“这是清心解毒丹,能暂时压制体内的邪毒,缓解症状。但要彻底治愈,还需要配伍专门的汤药。”

  魏所看着林风忙碌的身影,又看了看村里不断传来的**声,心中思索着。凡俗的疫病,不同于修仙界的妖邪作祟,不能单纯依靠灵力强行驱散,否则只会损伤病人的凡躯。必须用凡俗的草药,结合修仙者的医术,调和体内的寒热,清除邪毒,这正是对 “同心调和” 之道的又一次考验。

  “林风,你用宗门的丹药暂时压制病情,我去山里采摘一些草药。” 魏所说道,“凡俗的草药虽然灵力微薄,但胜在温和,能调和体内气血,与丹药配合,效果或许更好。”

  “前辈小心!” 林风叮嘱道。

  魏所身形一晃,已经消失在村口的山林中。他对附近的山林极为熟悉,知道哪些草药能清热解毒,哪些能调和寒热。不多时,他就背着一捆草药回来了,其中有蒲公英、金银花、马齿苋等清热解毒的草药,还有生姜、陈皮、甘草等调和脾胃、中和寒性的药材。

  “这些草药,你看看怎么配伍。” 魏所将草药放在地上。

  林风上前查看了一番,眼中一亮:“太好了!这些草药刚好能互补。蒲公英、金银花清热解毒,生姜、陈皮调和脾胃,甘草中和药性,搭配起来,正好能应对这种寒热错杂的病症。”

  他立刻动手分拣草药,按照比例配伍,又让村里的妇人帮忙,用大锅熬煮汤药。一时间,村里弥漫着浓郁的草药香味。

  苟活宗的弟子们也很快带着煮沸的开水、消毒的草木灰和干净的布条赶到了村里。楚峰带着几个弟子,挨家挨户地查看病情,将患病的人转移到村头的晒谷场,搭建起临时的救治棚;墨尘则带着人封锁了村口,给进出的人测量体温,用草药水消毒;其他弟子则忙着给病人擦拭身体、更换衣物,喂水喂药,忙得不可开交。

  可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有些村民对他们的做法并不信任,不愿意离开家,也不愿意饮用草药水。一个老大爷拄着拐杖,站在门口,怒气冲冲地说道:“你们这些外乡人,懂什么医术?王郎中都治不好,你们能有什么办法?我看你们是想趁机害人!”

  旁边几个村民也跟着附和:“就是!我们祖祖辈辈都喝这口井的水,从来没出过事,怎么会有毒?说不定是你们带来的晦气!”

  楚峰上前,耐心解释道:“大爷,这口井的水确实被污染了,已经有很多人因此病倒了。我们的草药水是用来清热解毒、防止疫病扩散的,对身体没有害处,您就相信我们一次吧。”

  “我才不信你们的鬼话!” 老大爷固执地说道,“除非你们能证明,这井水真的有毒!”

  墨尘见状,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小的机关盒,打开后,里面有一根细细的金属针。他走到井边,将金属针插入水中,片刻后,金属针的尖端竟变成了黑色。“这是天机城特制的毒针,遇到邪毒就会变色。您看,这井水确实有毒,再饮用下去,只会越来越危险。”

  老大爷看着黑色的毒针,脸上的怒气渐渐消散,露出了犹豫的神色。

  这时,一个妇人抱着一个昏迷的孩子跑了过来,跪在老大爷面前:“李大爷,求求您了,您就听他们的吧!我家孩子已经昏迷半天了,再不想办法,就真的没救了!”

  李大爷看着孩子苍白的小脸,心中一软,叹了口气:“罢了,罢了,我听你们的。”

  有了李大爷的带头,其他村民也都不再抗拒,纷纷按照弟子们的要求,集中到晒谷场,清洗身体,饮用草药水。

  弟子们的耐心和细心,渐渐打动了村民。他们虽然穿着粗布衣裳,身上沾着泥土和汗水,却毫无怨言地照顾着患病的村民,给他们喂药、擦身、更换秽物,甚至亲自为病重的人按摩穴位,缓解痛苦。

  楚峰以前从未做过这般 “污秽” 之事,可为了救治病人,他也放下了修仙者的矜持,耐心地给一个病重的老婆婆擦拭身体,喂她喝药。老婆婆感动得热泪盈眶,拉着他的手说道:“年轻人,谢谢你啊!你真是个好人,比我们自家的孩子还贴心。”

  楚峰心中一暖,想起了魏所所说的 “烟火大道”。原来,真正的修行,不仅是在田园中耕种,在市集上行侠,更是在他人危难之时,伸出援手,用自己的力量守护生命。这种发自内心的善良与温暖,比任何灵力的提升都更加珍贵。

  清月则一直守在汤药锅旁,细心地控制着火候,根据病人的症状调整草药的比例。她发现有些病人体质偏寒,喝了清热解毒的汤药后会腹痛,便在汤药中多加了一些生姜和红枣,中和寒性;有些病人体质偏热,便加大了蒲公英和金银花的用量,增强清热解毒的效果。

  “治病如调和阴阳,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 清月心中感悟,“就像灵植与凡禾,需要根据各自的特性调整养护之法,才能和谐共生。做人做事也是如此,要懂得变通,因材施教,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墨尘则利用自己的机关术,制作了一些简易的工具。他用竹片和纱布做成了口罩,让弟子们和健康的村民戴上,防止飞沫传播;又用木头和绳索制作了几个简易的担架,方便转移病重的病人;还在村口设置了一个自动测温的机关,只要有人经过,就能快速测出体温,大大提高了防控的效率。

  “机关术不仅能用来战斗和修炼,还能用来守护生命,帮助他人。” 墨尘看着自己制作的工具,心中豁然开朗,“这便是‘同心’之道的延伸,用自己的所长,为他人带来便利和希望,这才是机关术真正的价值。”

  林风则一直忙碌在救治一线,他的医术在这次疫病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不仅用丹药和银针缓解了病人的症状,还教会了弟子们和王郎中一些简单的急救方法,让他们能更好地照顾病人。他发现,凡俗的草药虽然灵力微薄,但只要配伍得当,再结合修仙者的医术,就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修仙者的医术,不能脱离凡俗的实际。” 林风心中思索,“就像大道不能脱离生活,医术也不能脱离凡躯。只有将修仙者的灵力与凡俗的草药相结合,才能真正治愈凡俗的疾病,这也是‘调和’之道的体现。”

  夜幕降临,村里的灯火渐渐亮起。经过一天的忙碌,患病村民的症状大多得到了缓解,不再有新的病人出现。弟子们虽然疲惫不堪,脸上却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们坐在晒谷场的角落里,喝着温热的草药水,看着村民们渐渐安稳的睡颜,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魏所走到他们身边,看着这些浑身沾满尘土和汗水的弟子,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你们做得很好。在这场疫病中,你们没有依靠强大的灵力强行镇压,而是用凡俗的草药、耐心的劝说和真诚的关爱,化解了危机,这才是真正的‘烟火大道’。”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修仙者的力量,不是用来彰显自己的强大,而是用来守护身边的人,守护这凡俗人间的烟火气。你们今日用妙手仁心,救治乡邻,化解疫病,这便是对‘同心调和’之道最深刻的践行。”

  “前辈,晚辈明白了。” 林风说道,“真正的强大,不是拥有毁天灭地的力量,而是拥有一颗善良、包容、愿意为他人付出的心。所谓大道,就是在他人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用自己的力量,守护这世间的美好。”

  楚峰也点头道:“以前晚辈总觉得,修仙者就该专注于自身的修炼,追求更高的境界。如今才明白,修仙之路,也是守护之路。守护生活,守护乡邻,守护这凡俗人间的烟火气,这才是修仙的真正意义。”

  清月轻声说道:“就像调和灵植与凡禾,我们也要调和修仙者与凡俗人间的关系。用我们的力量,帮助凡俗之人化解危难,让他们能安居乐业,这便是‘烟火大道’的真谛。”

  墨尘也说道:“无论是什么功法、什么技艺,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好。机关术如此,医术如此,修仙亦是如此。只有与凡俗人间同心协力,才能共同守护这方天地的安宁。”

  魏所看着弟子们脸上坚定的神情,心中一片欣慰。这些曾经孤高自赏、急功近利的修仙者,在凡俗生活的烟火气中,在一次次的考验中,终于真正领悟了大道的真谛。他们的心,不再被修为和力量所束缚,而是充满了善良、包容和责任感。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村庄上时,患病的村民大多已经清醒过来,症状也基本消失了。村里的井水被彻底清理干净,撒上了草木灰消毒,疫病的隐患被彻底消除。

  村民们纷纷来到晒谷场,对着魏所和弟子们深深鞠躬:“多谢各位恩人救命之恩!若不是你们,我们恐怕都活不成了!”

  魏所扶起带头的李大爷,笑着说道:“乡亲们不必客气,邻里之间,本就该互相帮助。只要大家以后注意卫生,爱护水源,就能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

  村民们纷纷点头,眼中满是感激。他们自发地筹集了一些粮食和蔬菜,送到苟活宗,以表达自己的谢意。弟子们推辞不过,只好收下,又用这些粮食和蔬菜,做了一顿丰盛的饭菜,邀请村民们一起分享。

  晒谷场上,村民们和弟子们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和温暖的烟火气,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修仙者与凡俗人间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回到苟活宗时,夕阳已经西下。弟子们虽然疲惫,却精神饱满。他们坐在院子里,回味着这次救治疫病的经历,心中的感悟愈发深刻。

  “这次疫病,让我明白了‘同心’二字的真正含义。” 林风说道,“修仙者与凡俗之人,虽然身份不同,却有着共同的心愿,那就是安居乐业,平安顺遂。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就能化解一切危难。”

  “是啊,” 楚峰说道,“以前我总觉得凡俗之人渺小而脆弱,如今才发现,他们也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善良的本性。在这次疫病中,很多村民都主动帮助他人,照顾病人,这份互助互爱,也让我深受感动。”

  魏所坐在一旁,听着弟子们的讨论,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他知道,这次疫病的考验,让弟子们的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长。他们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修仙者,而是融入凡俗人间、懂得守护与付出的修行者。

  烟火大道,从来都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柴米油盐的琐碎中,体现在邻里之间的互助中,体现在危难时刻的挺身而出中。这些弟子们,在凡俗人间的烟火气中,一步步褪去浮躁,沉淀心性,真正走上了一条通往大道的修行之路。

  夜色渐深,苟活宗的院子里一片宁静。弟子们都已沉沉睡去,他们的梦中,或许还浮现着村民们感激的笑容,浮现着晒谷场上温暖的烟火气。而苟活宗的故事,也将在这充满爱与守护的烟火气息中,继续书写下去,见证着一群修仙者的蜕变,也诉说着凡俗人间最动人的大道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