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跨宗讲学启新篇,烟火智慧化歧见-《凡人穿越修仙苟活》

  州府抗妖大捷的消息,如秋风卷落叶般传遍了方圆千里。当苟活宗的弟子们正忙着将最后一茬凡禾脱粒归仓时,一只青羽传讯鹤冲破云层,落在了院中的老槐树上。鹤爪上系着的信函,火漆封印上赫然印着紫霞宗的火焰图腾。

  “紫霞宗玄阳真人亲函,邀前辈前往宗门讲学,广传烟火调和之道。”林风展开信纸,朗声道,声音里难掩激动。

  楚峰擦拭着长剑的动作微微一顿,剑穗在阳光下划出一道银弧:“紫霞宗乃修仙大派,门下修士多修凌厉功法,与我们的‘调和’理念怕是格格不入。此行怕是不易。”

  魏所接过信函,指尖拂过纸页上苍劲的字迹,目光望向远处被秋色染红的山峦:“正因不同,才需交流。若能让烟火之道在修仙大派扎根,才是真正的‘调和万物’。墨尘,你且准备些能直观演示调和之理的机关教具。”

  “明白。”墨尘应声而去,不多时便抱来几个沉甸甸的木盒。盒中是他连夜赶制的机关模型——有可拆分重组的齿轮组,齿锋锐利的一组代表“凌厉功法”,齿面圆润的一组象征“凡俗智慧”,强行咬合时瞬间卡死;还有能模拟灵气冲突的琉璃阵,红蓝两色灵气碰撞时会引发爆裂,唯有加入中间的透明灵液调和,才能让灵气循环流转;更有一套微型的“灵植凡禾共生”景观,灵植的张扬与凡禾的内敛在特制的土壤中和谐生长,每一处细节都暗藏着“冲突-调和-共生”的大道至理。

  三日后,苟活宗一行十人踏上了前往紫霞宗的路途。沿途枫林如火,溪水潺潺,弟子们却无心欣赏这秋景。紫霞宗山门巍峨,通体由万年玄石砌成,门楣上“紫霞洞天”四个大字散发着淡淡灵光,一股霸道的火属性灵力扑面而来。山门前的广场上,早已聚集了数百名修士,为首的玄阳真人身着紫袍,面容清癯,身后站着几位气息沉凝的金丹长老,目光中带着审视与探究,仿佛要将他们从里到外剖析个遍。

  “魏道友,久候多时。”玄阳真人上前一步,拱手相迎,语气客套却难掩疏离,“诸位请随我入紫霞殿,今日到场的皆是本宗核心弟子与长老,还望道友不吝赐教。”

  紫霞殿内气氛肃穆,丹柱上雕刻的火焰图腾栩栩如生,每一道纹路都蕴含着霸道的火属性灵力,让习惯了凡俗烟火气的弟子们微微蹙眉。魏所站在高台上,俯瞰着下方或好奇、或不屑、或警惕的目光,缓缓开口:“今日不谈功法高低,只论‘烟火调和’四字。”

  他抬手示意墨尘,后者上前一步,将那套齿轮机关模型摆在石案上。“诸位请看,”墨尘运转灵力,强行让锐利与圆润的齿轮咬合,只听“咔”的一声脆响,锐利的齿轮瞬间卡死,圆润的齿轮也出现了裂痕,“这便是只知争强斗胜的结果。修仙界功法万千,若皆如这锐齿齿轮,一味追求凌厉霸道,最终只会彼此卡死,两败俱伤。”

  他说着,取出一块弹性木片,将其嵌入两组齿轮之间,再次运转灵力。这一次,锐利的齿轮不再崩坏,圆润的齿轮也不再停滞,两者竟开始流畅地相互驱动,发出“咔嗒咔嗒”的和谐声响。“而加入这层调和之‘垫’,看似是退让,实则让双方都能在各自的轨道上发挥最大作用。这便是‘调和’的第一层含义——求同存异,各展所长。”

  台下传来几声嗤笑,烈火堂的李长老站起身,声如洪钟,震得殿内烛火摇曳:“魏道友是说我紫霞宗功法霸道如锐齿?修仙本就是逆天而行,斩妖除魔,何来调和之理?莫非道友是觉得我等修士都该放下刀剑,去学那凡俗农夫耕种?”

  “李长老此言差矣。”林风上前一步,从行囊中取出一卷泛黄的名录,名录上详细记录着州府抗妖时被化解戾气的妖物信息,“此次州府抗妖,我等未杀一妖,却瓦解了数千妖物组成的妖潮。若一味以力镇压,黑风谷的妖物岂会甘心?今日降伏,明日必卷土重来,永无宁日。”

  他指着名录上“裂地熊妖”的条目,声音恳切:“此妖被我等以清心咒化解戾气后,如今已在黑风谷守护一方山林,不仅不再伤生,还会主动救助迷路的山民。上月有猎户失足坠崖,便是这熊妖将其救起。这便是‘以和为贵’的实效,比单纯的杀戮更能换取长久安宁。”

  “一派空谈!”另一位金丹长老拍案而起,玄色道袍无风自动,“若遇灭门之祸,若遇那吞噬生灵的上古大妖,你的调和之法能挡刀剑否?能护宗门否?”

  魏所抬手止住争论,转身从行囊中取出半块晶莹剔透的灵玉,又取出半块毫不起眼的凡石。他运转灵力,强行将两者融合,只听“咔嚓”一声,灵玉瞬间崩裂成数块,凡石也被震得粉碎。“灵玉坚硬却易碎,凡石平凡却坚韧。若强行融合,只会两败俱伤。但诸位请看——”

  他取来凡俗的黏土,将灵玉碎块与凡石粉末细细混合,又以自身温和的木属性灵力缓缓催化。一炷香后,一块温润的玉砖出现在众人眼前,灵玉的光泽与凡石的质朴完美融合,触手竟有一股平和的灵气流转,比单纯的灵玉或凡石更具韧性。

  “灵玉代表修仙者的力量,凡石代表凡俗的智慧,唯有调和,方能成就新器。”魏所将玉砖放在石案上,“修仙者的力量与凡俗的智慧,亦是如此。只修力量,难免刚愎自用;只重凡俗,又易根基浅薄。唯有两者调和,方能走得更远,走得更稳。就像紫霞宗的火焰功法,若能融入凡俗的‘借力打力’之巧,未必不能更上一层楼。”

  殿内陷入良久的沉寂,玄阳真人捻着胡须,眼中闪过思索:“道友所言,倒与我宗古籍中‘刚柔并济’的记载暗合……只是这‘调和’之法,真能应对那毁天灭地的大劫?”

  就在此时,殿外传来急促的警报声,整个紫霞山都微微震颤,护山大阵泛起阵阵涟漪。一名守山弟子仓皇冲入殿内,面色惨白,额上冷汗涔涔:“启禀真人!有不明妖物袭山,已突破外门防线,正往内门而来!看其气息,竟有金丹后期的妖物在内!”

  众修士哗然,玄阳真人立刻祭出腰间的火焰法剑,剑身上燃起熊熊烈焰,厉声道:“何方妖孽,敢犯我紫霞宗!诸位随我迎敌!”

  魏所却按住他的手臂,目光望向殿外的天际,神色平静:“且慢,先看看是何妖物。”

  众人快步来到山门外,只见数十只狐妖被一道无形气墙困住,为首的狐妖一身火红皮毛,虽气息微弱却眼神清亮,看到魏所时,竟对着他盈盈一拜,口吐人言:“我等并非来犯,是为报答魏前辈的恩情!”

  原来这是当初被楚峰一剑刺瞎左眼、后又被林风以清心咒化解戾气的裂地熊妖,带着一群被调和过的低阶妖物,得知魏所来紫霞宗讲学,特来护法。它们一路避开凡人村落,只在山林间穿行,没想到误入了紫霞宗的护山大阵,被阵法之力所伤。

  玄阳真人看着这些对魏所俯首帖耳的妖物,尤其是那只气息达到金丹后期的裂地熊妖,心中巨震:“这些妖物……竟真的向善了?还进阶到了金丹期?”

  “它们只是需要一个被理解的机会,就像贵宗功法与烟火之道,看似冲突,实则可互补。”魏所走上前,狐妖们纷纷低头行礼,姿态恭敬,那只裂地熊妖更是将一枚蕴含着充沛土系灵力的内丹取出,献给魏所,以表谢意。

  经此一事,紫霞宗修士的态度明显缓和。接下来的三日讲学,魏所从“灵植凡禾共生”讲到“疫病中凡俗草药与修仙丹药的配伍妙用”,又从“市集行侠的顺势而为”讲到“抗妖时的同心调和”。林风现场演示了“凡俗针灸与修仙灵力结合的疗伤之法”,用银针配合灵力,竟快速治愈了一名被同门误伤的火毒弟子;墨尘则用机关模型生动展示了“如何用凡俗材料制作出堪比灵器的防御机关”,他用普通的木头和麻绳,制作出的捕妖夹竟能困住筑基期修士片刻;清月更是教给女弟子们“用凡俗针线缝制出能抵御低阶妖力的护心甲”,引得不少女修纷纷上前请教。

  连最顽固的李长老,在亲眼看到凡俗草药与灵液混合后,仅用半日便治愈了他那困扰多年的火毒旧疾时,也不得不摸着胡须,面色复杂地承认:“这烟火之道,确有其独到之处。”

  临别时,玄阳真人亲自将苟活宗一行人送到山门外,语气诚恳,不复初见时的疏离:“魏道友的烟火大道,让我茅塞顿开。紫霞宗愿与苟活宗共建‘调和堂’,在我宗广传此道。日后道友若有差遣,紫霞宗定当鼎力相助。”他还特意赠送了魏所一枚紫霞宗的镇派之宝“融火玉”,此玉能调和各种属性的灵力冲突,与烟火之道的理念不谋而合。

  归途之上,马车辘辘,秋风送爽。楚峰抚摸着剑穗,剑穗上还系着一枚从紫霞宗带回的火焰形玉佩,那是玄阳真人相赠的信物。“前辈,我原以为修仙界皆是恃强凌弱之辈,今日才知,大道之光照处,总有明理之人。”

  “是啊,”清月掀开窗帘,望着车窗外掠过的烟火村落,炊烟袅袅,鸡犬相闻,孩童的嬉笑声隐约传来,“烟火之道,本就是连接人心的桥梁。它能让妖物放下屠刀,也能让修仙大派敞开心扉。”

  魏所靠在车壁上,闭目养神,嘴角却噙着一抹淡笑。他知道,烟火大道的征途,才刚刚开始。紫霞宗的认可,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更多的宗门、更多的修士、更多的凡俗百姓,等待着被这源自生活的大道所滋养、所改变。

  而他和他的弟子们,将继续做那传递星火的人,驾着这辆满载烟火气的马车,让烟火的温暖与智慧,照亮修仙界的每一个角落,直至将“调和”二字,刻入每一个修行者的道心。

  (本章462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