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二十万突厥大军!突厥先锋!-《重生隋太子从绝境逆袭成大隋武帝》

  当晚,寻相在校尉府设宴款待尉迟恭和李安。

  一盘盘酒菜端了上来,没有什么奢华的菜肴,多是些牛羊肉和烈酒,却透着边关军民的豪爽。

  席间,寻相频频举杯,和尉迟恭你一碗我一碗地喝了起来,诉说着当年的往事。

  李安虽不善言辞,但也被这份情谊感染,偶尔会回应几句,气氛十分融洽。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尉迟恭的队伍便已整装待发。

  寻相带着关里的大小将官前来送行,将一批干粮和清水送上。

  “黑炭头,此去雁门郡,一路保重!要是遇到什么难事,记着派人来告诉哥哥一声!哥哥替你摆平!” 寻相拍了拍他的胸脯,眼中满是不舍与期盼。

  “放心吧,” 尉迟恭拍了拍他的肩膀,“等击退了突厥,咱们再痛饮一番!”

  说罢,翻身上马,扬鞭喝道:“出发!”

  队伍再次启程,朝着雁门郡的方向前进。

  雁门关渐渐远去,消失在群山之中。

  从雁门关到雁门郡城,大约有三百余里路程。

  尉迟恭命队伍加快行进速度,每日只在傍晚歇息片刻,次日天不亮便继续赶路。

  一路上,他们穿越了不少村镇,这些地方的军民听说朝廷派来了大军抵御突厥,纷纷箪食壶浆,前来犒劳,让士兵们备受鼓舞。

  三日之后,地平线上终于出现了雁门郡城的轮廓。

  这座城池比雁门关更加高大坚固,护城河宽约十丈,城头旗帜飘扬,守军密布,显然已经进入了戒备状态。

  队伍抵达城下,通报了身份后,城门缓缓打开。一位身着银甲、面容俊朗的将领率领众官出城迎接,正是雁门郡郡守伍云召。

  “末将伍云召,参见尉迟将军、李将军!” 伍云召单膝跪地,声音洪亮。

  “伍郡守免礼。” 尉迟恭翻身下马,将他扶起,“陛下命我等前来协助郡守抵御突厥,今后还要多多依仗郡守。”

  “将军客气了,” 伍云召站起身,脸上露出感激之色,“有将军和李将军的精锐之师相助,雁门郡无忧矣!快请入城!”

  进入雁门郡城,只见城内军民井然有序,街道上不时能看到巡逻的士兵,城墙上的守军更是严阵以待,透着一股临战的紧张气氛。

  伍云召将尉迟恭和李安请到郡守府,屏退左右后,立刻拿出一份详细的军报:“将军,根据最新的情报,史毕可汗已经召集了薛延陀、回纥、同罗等十几个部落的首领,在漠北的郁督军山召开了盟会。据咱们安插在突厥内部的细作传回的消息,史毕可汗不日便会率领突厥联军南下,目标直指雁门郡和太原府。”

  “他们有多少兵力?” 尉迟恭沉声问道。

  伍云召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据可靠消息,突厥大军总共大约有二十万骑兵。史毕可汗的兵马就有九万,其余部落合计约十一万。其中,骑薛延陀部实力最强,约有五万;回纥部次之,有三万;剩下的小部落加起来合计约三万。”

  李安倒吸一口凉气:“二十万骑兵?这规模可不小啊。”

  “确实是不容小觑,” 伍云召点头道,“不过,这些部落虽然表面上听从史毕可汗的号令,但彼此之间也有不少矛盾。若是咱们能抓住机会,或许能分化他们。”

  尉迟恭思索片刻,说道:“分化之事,可交由陛下派来的专人去做。咱们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做好抵御突厥大军的准备。伍郡守,咱们在雁门附近有多少兵力?”

  伍云召答道:“雁门有一万多人马,高敬宗和伍天赐各领一万多人马,分别驻守云州和马邑,加上您带来的两万骑兵和三千火枪兵,咱们一共有近六万余人。其中,骑兵约三万,步兵两万,还有一万弓箭手。城防方面,咱们已经加固了城墙,囤积了足够的粮草和箭矢,应该能支撑一段时间。”

  尉迟恭摇了摇头,“咱们不能只被动防守。”

  伍云召眼前一亮:“将军的意思是,咱们要主动出击?”

  尉迟恭说道:“是!也不是!”

  “将军此话何意?”伍云召面露好奇地问道。

  尉迟恭走到地图前,指着雁门郡城外的几处要地说道:“准确的来说,咱们要进行防御性进攻。明日起,让工兵营在这几处高地构筑防御工事,布置火枪兵。同时,派一支精锐骑兵作为机动部队,随时准备支援各处。”

  尉迟恭接着解释道:“本将军要利用火枪兵的射程优势,在城外消耗敌军的有生力量。待敌军疲惫之时,再出动骑兵突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李安赞同道:“将军所言极是。火枪兵在开阔地带才能发挥最大威力,若是被敌军围困在城中,那就太可惜了。”

  “好,就按将军的意思办!” 伍云召站起身,“末将这就去安排人员,配合将军构筑工事。”

  接下来的几日,雁门郡城外一片忙碌景象。

  尉迟恭指挥着士兵们在选定的高地上挖掘壕沟,搭建望塔,构筑防御工事。

  李安则带领着火枪兵进行适应性训练,熟悉地形,调整射击角度。

  伍云召则调动城中的民夫,源源不断地将粮草、弹药运往各个工事据点。

  同时,尉迟恭还派出了多支斥候小队,深入雁门关外打探突厥的动向。

  斥候队长单膝跪地,“禀告大将军,我军斥候在西北方向,距离雁门六十里外,发现了突厥的一支先锋部队,约有五千骑,正在那里扎营休整。”

  “五千骑……”他低声重复着斥候的回报,指节在粗糙的木栏上捏出白痕。

  身后的李安身披甲胄,腰间的挂着短铳和战刀。

  “大将军,这股先锋来得比咱们预想早了两日。”李安的声音里带着金属摩擦般的质感,“看他们扎营的位置,离咱们的七号堡垒不过三十里。”

  伍云召快步登上望塔,甲叶碰撞的脆响打破了沉默:“尉迟将军,末将刚查过,那片区域是典型的缓坡地形,正好适合骑兵冲锋。”

  他展开随身携带的羊皮地图,手指点在一处标注着“野狼谷”的地方,“只是谷口狭窄,若他们从这里过来,咱们的堡垒正好卡在咽喉要道。”

  尉迟恭的目光在地图上逡巡,忽然咧嘴露出一抹冷笑:“哼!始毕这老狐狸,派五千人当先锋,是想探探咱们的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