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观察的日子平静而充满期待。
4月30日晚上,周砚深陪着林窈在房间慢慢走动,这样有助于顺产。
晚上九点十分,林窈突然停下脚步,微微蹙眉,手扶住了墙壁。
“怎么了?”周砚深立刻紧张地扶住她。
“好像……有点不对劲,”林窈感受着一阵规律性的、不同于往常的紧缩感,“可能要生了。”
周砚深心头一紧,立刻按铃叫来了医生和护士。
经过检查,医生确认道:“是规律宫缩,确实发作了。不过宫口才开了一指多点,离生产还有一段时间,初产妇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长。周夫人,你先回到床上休息,抓紧时间储存体力,后面才有力气。”
虽然医生说得轻松,但“发作”这两个字还是让气氛瞬间变得不同。
周砚深将林窈安顿回病床,握着她的手,看着她因宫缩偶尔蹙眉忍耐的样子,心疼不已。
“我给我爸妈和你爸妈打个电话。”周砚深声音尽量保持平稳。
他先打给了自己父母,又打给了岳父,然后又安抚了双方父母几句,才挂断电话。
而林父一听到“窈窈发作了”,虽然周砚深安抚了,但挂了电话,还是对林母说:“发作了?要生了!我要马上过去!”
林母无奈道:“你慌什么!砚深不是说了嘛,预计明天才生,你现在过去也帮不上什么忙,反而让窈窈紧张。”
林父很焦急:“那……那我去给女儿熬点粥!生了孩子得吃点热乎的!”
林母劝道:“你啊,现在乖乖睡觉,明天起早一点准备,比什么都强。你现在熬了粥,等到明天早上也不新鲜了。”
林父的声音低了下去,带着掩饰不住的担忧和期待:“我……我睡不着啊。”
林母轻轻叹了口气,语气也变得柔软:“唉……我也是。但我们要稳住,不能给孩子们添乱。听砚深的,明天早上再去。”
这一夜,对病房里的林窈和陪在床边的周砚深而言,是漫长而艰辛的。
阵痛逐渐加剧,间隔时间越来越短。
周砚深几乎一夜未合眼,握着林窈的手,给她擦汗,喂她喝水,按照护士教的方法帮她按摩腰部,笨拙却无比专注地数着宫缩间隔。
五月一日的阳光透过病房窗户洒进来时,林窈的宫口终于开到了可以进入产房的程度。
双方父母也早已赶到医院。
“窈窈,别怕,妈妈在外面等你。”林母提着保温桶,红着眼圈,摸了摸女儿汗湿的额头。
“加油,孩子,我们都在这儿。”周母也鼓励道。
林窈被医护人员推向产房,在门口,她看着一脸紧张的周砚深:“砚深,你在外面等我。我可以的。”
她知道他在身边她会更有力量,但她更不希望他看到她最“狼狈”却也是最伟大的时刻,留下不必要的心理阴影。
产房的门缓缓关上,将内外隔成两个世界。
门外,周砚深第一次感觉时间是如此难熬。
他站在产房门口,一动不动,像一尊紧绷的雕塑。
平日里在市委会议上挥斥方遒、沉稳如山的气度消失不见,此刻的他,只是一个焦急等待妻子和孩子的普通丈夫、父亲。
周父表面镇定,看不出在想什么;周母和林母紧紧握着彼此的手,低声互相安慰着;林父则不停地踱步,眼神时不时瞟向那扇紧闭的门。
上午十一点二十分。
在经过几个小时的煎熬等待后,产房的门终于从里面被推开。一名护士笑着走出来。
“生了,母女平安!是个小公主,六斤八两,哭声可响亮了!”护士笑着报喜。
那一刻,周砚深感觉悬在喉咙口的心脏终于重重落下,随之涌上的是巨大的、难以言喻的狂喜和激动,眼眶瞬间就红了。
很快,林窈和孩子一起被推了出来。
林窈脸色苍白,头发被汗水浸湿贴在额角,显得十分疲惫,但眼神却异常明亮柔和。
她身边,一个小小的襁褓里,他们的女儿正闭着眼睛,小嘴微微动着,皮肤红红的,带着新生儿特有的娇嫩。
周砚深一个箭步冲上前,第一反应是俯身紧紧握住林窈的手,声音哽咽,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老婆,辛苦了……谢谢你。”他低头,在她汗湿的额头上印下深深一吻。
然后,他才像是突然想起什么,目光无比珍重地投向那个小襁褓,手指颤抖着,极轻极轻地碰了碰宝宝的小脸蛋。
心软成一滩水,低声呢喃:“宝贝,你好,我是爸爸……”
双方父母也立刻围了上来,看着小家伙,个个喜笑颜开,眼中含泪。
林母担心道:“窈窈,累坏了吧?妈这里有小米粥,等医生说可以吃东西的时候,就喝点,补充下体力。”
周母也忙不迭地说:“我这儿也准备了辛苦了。”
周父看着孙女,笑得合不拢嘴,对周母说:“老婆,你看这孩子的额头和鼻子,多像砚深小时候啊!”
周母连连点头:“像!像!这哭声,中气足,将来肯定是个有出息的!”
4月30日晚上,周砚深陪着林窈在房间慢慢走动,这样有助于顺产。
晚上九点十分,林窈突然停下脚步,微微蹙眉,手扶住了墙壁。
“怎么了?”周砚深立刻紧张地扶住她。
“好像……有点不对劲,”林窈感受着一阵规律性的、不同于往常的紧缩感,“可能要生了。”
周砚深心头一紧,立刻按铃叫来了医生和护士。
经过检查,医生确认道:“是规律宫缩,确实发作了。不过宫口才开了一指多点,离生产还有一段时间,初产妇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长。周夫人,你先回到床上休息,抓紧时间储存体力,后面才有力气。”
虽然医生说得轻松,但“发作”这两个字还是让气氛瞬间变得不同。
周砚深将林窈安顿回病床,握着她的手,看着她因宫缩偶尔蹙眉忍耐的样子,心疼不已。
“我给我爸妈和你爸妈打个电话。”周砚深声音尽量保持平稳。
他先打给了自己父母,又打给了岳父,然后又安抚了双方父母几句,才挂断电话。
而林父一听到“窈窈发作了”,虽然周砚深安抚了,但挂了电话,还是对林母说:“发作了?要生了!我要马上过去!”
林母无奈道:“你慌什么!砚深不是说了嘛,预计明天才生,你现在过去也帮不上什么忙,反而让窈窈紧张。”
林父很焦急:“那……那我去给女儿熬点粥!生了孩子得吃点热乎的!”
林母劝道:“你啊,现在乖乖睡觉,明天起早一点准备,比什么都强。你现在熬了粥,等到明天早上也不新鲜了。”
林父的声音低了下去,带着掩饰不住的担忧和期待:“我……我睡不着啊。”
林母轻轻叹了口气,语气也变得柔软:“唉……我也是。但我们要稳住,不能给孩子们添乱。听砚深的,明天早上再去。”
这一夜,对病房里的林窈和陪在床边的周砚深而言,是漫长而艰辛的。
阵痛逐渐加剧,间隔时间越来越短。
周砚深几乎一夜未合眼,握着林窈的手,给她擦汗,喂她喝水,按照护士教的方法帮她按摩腰部,笨拙却无比专注地数着宫缩间隔。
五月一日的阳光透过病房窗户洒进来时,林窈的宫口终于开到了可以进入产房的程度。
双方父母也早已赶到医院。
“窈窈,别怕,妈妈在外面等你。”林母提着保温桶,红着眼圈,摸了摸女儿汗湿的额头。
“加油,孩子,我们都在这儿。”周母也鼓励道。
林窈被医护人员推向产房,在门口,她看着一脸紧张的周砚深:“砚深,你在外面等我。我可以的。”
她知道他在身边她会更有力量,但她更不希望他看到她最“狼狈”却也是最伟大的时刻,留下不必要的心理阴影。
产房的门缓缓关上,将内外隔成两个世界。
门外,周砚深第一次感觉时间是如此难熬。
他站在产房门口,一动不动,像一尊紧绷的雕塑。
平日里在市委会议上挥斥方遒、沉稳如山的气度消失不见,此刻的他,只是一个焦急等待妻子和孩子的普通丈夫、父亲。
周父表面镇定,看不出在想什么;周母和林母紧紧握着彼此的手,低声互相安慰着;林父则不停地踱步,眼神时不时瞟向那扇紧闭的门。
上午十一点二十分。
在经过几个小时的煎熬等待后,产房的门终于从里面被推开。一名护士笑着走出来。
“生了,母女平安!是个小公主,六斤八两,哭声可响亮了!”护士笑着报喜。
那一刻,周砚深感觉悬在喉咙口的心脏终于重重落下,随之涌上的是巨大的、难以言喻的狂喜和激动,眼眶瞬间就红了。
很快,林窈和孩子一起被推了出来。
林窈脸色苍白,头发被汗水浸湿贴在额角,显得十分疲惫,但眼神却异常明亮柔和。
她身边,一个小小的襁褓里,他们的女儿正闭着眼睛,小嘴微微动着,皮肤红红的,带着新生儿特有的娇嫩。
周砚深一个箭步冲上前,第一反应是俯身紧紧握住林窈的手,声音哽咽,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老婆,辛苦了……谢谢你。”他低头,在她汗湿的额头上印下深深一吻。
然后,他才像是突然想起什么,目光无比珍重地投向那个小襁褓,手指颤抖着,极轻极轻地碰了碰宝宝的小脸蛋。
心软成一滩水,低声呢喃:“宝贝,你好,我是爸爸……”
双方父母也立刻围了上来,看着小家伙,个个喜笑颜开,眼中含泪。
林母担心道:“窈窈,累坏了吧?妈这里有小米粥,等医生说可以吃东西的时候,就喝点,补充下体力。”
周母也忙不迭地说:“我这儿也准备了辛苦了。”
周父看着孙女,笑得合不拢嘴,对周母说:“老婆,你看这孩子的额头和鼻子,多像砚深小时候啊!”
周母连连点头:“像!像!这哭声,中气足,将来肯定是个有出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