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见闻-《我真的不是穿越者啊》

  一顿闲聊,消耗掉了不少时间。

  直至有些动静从洞中传来。

  方军才停下了谈话,转头看向洞口。

  那动静并不小,隐约间,可以听出一些器械振动的声响。

  很快的,发声之物出现了。

  那是一个体型巨大的无人机。

  单看外形轮廓,它与市面上常见的,拿来拍风景的小型无人机,没什么区别。

  一样是四个角落有着桨叶,一样是中间有着厚重的机体。

  区别在于,它的体型太大了。

  跟一般的直升机比起来,都要大一点。

  主要是那四个角落的桨叶太大了一点,从机体延伸出去,显得体型尤为庞大。

  郭凡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无人机。

  怎么说呢?

  有点失望。这无人机的外形,没有想象中的酷炫。比起一般科幻作品里的载具,要逊色一些。

  过于中规中矩了。

  尤其是那几个桨叶,有一圈护栏围着。

  估计是为了在碰撞的时候,起到阻拦的作用,从而更好的保护桨叶吧。

  功能方面没啥问题,就是那护栏弄得不是很好看。

  太土了。

  “郭导,该上机了。”

  方军的招呼声,让郭凡回过神来。

  转头一看,原来方军几人都已经上了无人机,只等他了。

  郭凡连忙跑了过去。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看入神了。”他赶紧道歉。

  “职业习惯嘛,很正常。”方军笑了笑,没有因为这种小事而生气。

  作为载具,无人机的机舱部分,弄得跟正常载具没什么区别。

  同样是有着一些固定的座位。

  大伙就坐在座位上。

  待绑好安全带以后,无人机就起飞了。

  郭凡留意了一下声音。发现这个无人机所发出的动静比较小。

  他搭乘过直升飞机。

  哎哟,那玩意,真的是吵死人。

  哪怕面对面,都要大声喊话才能听得见。

  无人机不一样。

  它的动静小许多。

  郭凡也不知道具体原理,反正他的感受是这样。

  兴许是动静不大的原因,方军跟姜经理可以肆意的聊天。

  “老板,钢铁哥斯拉的性能彪悍是彪悍,可它太彪悍了,拿来挖矿不方便,是不是应该弄个小一点的?”姜经理先提出了建议。

  “怎么不方便了?”方军皱眉问。

  “它喷一口就能融掉几公里的物质。”姜经理解释起来,“熔点低的,直接蒸发成气体,四处乱飘。熔点高的,倒是变成液体状了。在冷却之后,可以慢慢收集。就是那些气化的物质,有一些,是贵金属来着。”

  在姜经理的解说下,方军渐渐了解一些问题。

  以黄金为例。

  这玩意的熔点是一千摄氏度出头。气化温度则是在两千八摄氏度左右。

  这种温度高吗?

  反正足够把人烧得只剩渣滓了。

  可跟原子吐息比起来……

  真的是,不值一提。

  钢铁哥斯拉只需随口一喷,就能把黄金气化掉,然后随风流逝。最终,不知道在哪个地方冷却,重新化为固体。

  如此一来,公司就采不到黄金了。

  这就是姜经理所提到的,钢铁哥斯拉过于威猛,反倒不利于采矿的根源了。

  “这事简单。”方军很快就有了想法,“弄个小型的激光钻头去挖矿。要不,就用现有的采矿技术进行挖掘。至于哥斯拉,只负责打深井。”

  “配套的采矿设备,让研究员们去研究下,也可以借鉴一些当下的主流采矿装备。反正,只要能够高效采矿即可。”

  “好的。”姜经理记下了方军的命令。

  两人还想再说些什么,却听到了一些动静。

  那是呼啸声。

  声音越来越大。

  趁着动静没有彻底盖过说话声,姜经理大声进行解说:“大家不要担心,这是空气交换系统所发出的声响,属于正常现象!”

  哥斯拉一发原子吐息就能喷出几里地的隧道。

  当这隧道深埋地下的时候,对于空气循环的需求,或者说,对于氧气的需求,也就有了。

  除非人不进入隧道。

  那就不需要空气循环。

  听过了姜经理的解释,郭凡好奇地看向窗外。

  外面,是焦黑的岩壁以及散发着光芒的灯。

  除此之外,什么都看不到。

  这样的景色,其实已经持续很久了。

  无人机一直在往下降落,都不知道降下了多少米。

  忽然,他看到了一个白色的,有别于焦黑岩壁的物体。

  不知道是不是所谓的空气交换系统的一部分。

  看上去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

  还在疑惑间,无人机就已经越过了那个物体,继续下降。

  相对的,那些呼啸声,也是渐渐变小。

  “老板,按照设计要求,我们的植物工厂的第一层,离地五百米。内部高度三十米。远离地震带,可以抵御任何已知的核武器。”姜经理一板一眼地进行汇报。

  “已经开始建造了吗?”方军有些惊讶。之前不是说进度不咋的?因为钢铁哥斯拉每次行动的时候,都有专家想要现场观摩,记录数据。

  地下深处跟地面不一样。

  地面喷一口原子吐息,喷就喷了,也没什么。

  地下嘛,麻烦得很。

  光是喷一口以后所带来的金属蒸汽,就够让人直接原地去世了。

  专家们还想着近距离观摩。

  那不是自找麻烦吗?

  更别说那些高温高压了。

  反正喷过原子吐息以后,现场立马变成人间炼狱。

  在这样的环境待着,明显是不行的。

  公司为了满足专家们的观摩需求,可是费劲得很。

  以至于进度一直不咋的。

  “已经开始建第一座厂房了。总面积大概几百平米吧。”姜经理想了想,“建厂房可比挖洞快多了。”他笑着说。

  “厂房足够安全牢固的吧?”方军问道。

  “没问题的,无论是地震还是核弹洗地,都不会有事。”姜经理极有信心的打着包票。

  建在地下几百米的工厂,只要脑子没问题,都会想着,用最好的技术,最好的材料,最好的设计来建造。确保这样的建筑不会出问题。

  公司确实是这么做的。

  把所有能用的先进技术,都用上了。

  像是什么抗压性能最棒的水泥。

  又或者是浇筑十米厚的墙体等等。

  反正,姜经理觉得,以这玩意的坚固程度来看。

  怕是人类文明都灭绝了,它都还在。

  到时候,下一代文明,新人类啥的,兴许还能从这里考古挖掘出好东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