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知否-墨兰传98-《综影视:炮灰在剧情裂缝里捞人》

  今天,是改变原着剧情的重要时刻,也是改变小世界宋朝历史的重要时机,。

  一向不将皇帝放在眼里的文官们,在文德殿大门关上的那一刻,剑拔弩张。

  从官家生病至今的半年时间,每日的晨会就只是例行公事,皇帝病重精力不济,每日上朝也只是冷眼看着。

  实际掌握朝政大权的,是宰执集团,也就是以韩琦、富弼、欧阳修三位宰相为首的文官集团和以枢密院为首的保守派、知谏院和御史台构成的台谏集团,三方势力相互制衡。

  今日,所有朝臣一进入文德殿,就嗅到了一丝不同以往的气息,因为站在大殿周围的内官都并非往日熟悉的面孔。

  五更天五点一到,官家还未出来,却有侍卫从外江文德殿大门关闭,一时间朝中大臣都将心提到了嗓子眼,即使是一向泰山崩于顶而面不改色的三位丞相脸色都不断变化。

  时间到了,皇帝没来,文德殿大门还被关上,这状况让所有大臣都开始恐慌,甚至开始议论是否有人意图谋反。

  特地被叫来参加朝会的邕王和兖王更是站不住,两人虽是政敌,却也不想被人摘了桃子,立即飞奔到文德殿门口,试图从里面暴力打开文德殿大门。

  下一瞬,文德殿两侧涌入的皇城司侍卫,将邕王和兖王逼退回到原位,将整个文德殿内外围的水泄不通。

  这会,就算再迟钝的人也知道是什么情况了,能使唤的动皇城司的,除了皇帝,还能有谁?

  果然,下一刻,就听到张茂则的声音:“官家驾到。”

  话音落,赵祯身穿龙袍,步履稳健的从高台之上踱步而来,身姿挺拔,气势非凡,目光炯炯有神,再不复往日的病态。

  大臣内心震颤,不过很快就掩饰了心底的惊涛骇浪,能站在朝堂之上的都不是蠢货,可不会相信昨日还病恹恹的官家,今日突然康复是用了什么奇药。

  用药还有一个过程呢,怎么可能昨日和今日判若两人,再联系到今日早朝这一出,那就只有一个可能,官家是在装病,那官家为什么装病?只怕今日会有大变化。

  赵祯坐在龙椅上,也不说话,而是用一双冷眸缓缓扫过底下一众心思各异的臣子,心里有鬼的大臣只感觉皇帝的眼神如刀子一般,从身上刮过。

  皇帝看着稳如泰山的三位丞相,心中冷哼。

  他自认为,自登基之日起,对朝中大臣就极为包容,对于文官们更是多有倚重,即使大臣蹬鼻子上脸在大朝会上激烈批判他这个皇帝,也是多有容忍。

  可结果呢,他的仁慈,竟然让这些文武大臣勾结在一起,将他这个皇帝钳制的死死的,他信任的丞相更是拉帮结派,暗中下注帮宗室子弟争储。

  原以为老实的养子赵宗全野心也是不小,都已经被发配到禹州,隔着这么远还能策反韩琦、欧阳修两个一正一副的丞相。

  也不想想,这两个强势的文官之首为什么看中他,还不是看他性子懦弱,好拿捏。

  他的视线扫向神色不耐的邕王和面沉如水的兖王,这两个蠢货,在汴京城争锋相对,却从未想过有人会渔翁得利。

  足足一炷香时间,皇帝未发一眼,只是双眼在群臣中来回逡巡,盛宏躲在人群中,努力缩小存在感,根本不敢抬头看皇帝的眼神。

  墨兰昨日的告诫还言犹在耳,虽说的不算明白,可通过丝丝缕缕的线索,他大概也猜到今日的朝会绝对是修罗场。

  他猜的很对,一炷香之后,赵祯终于动了,先是一番激昂的感叹表示对朝臣的失望:

  “大宋自建国以来,一直秉承不杀文官的祖制,可先祖一片好意,却被有心之人利用,在朝中拉帮结派,把持朝政,甚至妄图掌控立储一事,让朕甚为失望。

  经过皇城司半年多以来的查证,今日,朕要亲自肃清朝堂,还我大宋朝廷一个朗朗乾坤。”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倒吸一口气,皇帝这话这是直接撕掉了文官们的“护身符”,更是在给所有人提前说明,今日犯事的文官可能会被杀头。

  韩琦、富弼、欧阳修三位宰相立刻出列跪下,请皇帝三思,接下来,满朝文武跪倒一大片,哭喊声一片。

  赵祯眼底泛起冷意,“又是如此,每次都是如此,先帝原以为礼贤文臣,尔等会\"以天下为己任\",可现实却是尔等为自己、为家族……就没有几个人是真正为大宋……”

  “尔等对朕这个皇帝,严格要求,屡屡谏言;对大辽、西夏这些外敌,却屡屡劝和,卑躬屈膝;若不是出了永穰大长公,我大宋迟早要被你们这群奴颜婢膝之辈掏空。”

  他重重呼出一口浊气,似乎要将压抑在心底的怒火全部释放:

  “尔等自诩读书几十年,不思为国尽忠、为民请命、抵御外敌,却将矛头对准朕、对准政敌、对准百姓,还不如一个十几岁的女娃娃,朕要尔等何用?”

  话音落,大殿四周响起皇城司侍卫齐刷刷的拔刀声,一时间,朝堂之上的大臣都安静下来,站着的大臣,身体深深躬着,跪着的大臣几乎是跪趴在地上。

  这是,有多少人是被皇帝说的心虚惭愧,有多少人是被皇城司的武力威胁,就只有天知道了。

  接下来,赵祯根本不给大臣们说话的机会,直接让张茂则宣布圣旨,大臣们就眼睁睁的看着皇城司的人抬上来三个大箱子,张茂则打开第一个箱子,里面堆满了圣旨。

  他取出最上面的圣旨,开始宣读。

  每一个点到名的大臣的名字,张茂则就会暂停;

  随后,被点名的大臣身边就会出现皇城司的高手,将人拖出来押到大殿中央;

  接下来,继续宣读圣旨,圣旨内容很详细,包括大臣的罪行,证据,处罚结果;

  宣读完毕,皇城司的人就会快速出列,将获罪大臣堵嘴拖下去行刑,根本不给求饶的机会。

  想要为获罪大臣求情的朝臣,在皇帝一句“但有求情者,按同罪论处”的威胁下闭了嘴。

  于是乎,大臣们就眼睁睁的看着一个又一个人被拖了出去,一个上午就拖出去了十几人,张茂则的嗓子都快冒烟了。

  中午休息一炷香时间,下午继续,大臣们看着张茂则身边几大箱圣旨,都是提心吊胆的,就怕下一个人就轮到自己。

  赵祯也是恶趣味,让张茂则从官职最低的官员开始审判,到了用晚膳的时间,才审判完三十名官员,连一箱子的圣旨还没有念完。

  所有人都想着今日下朝后,赶紧回去活动活动,心里有鬼的,已经在想逃跑路线了。

  可事与愿违,晚上,大殿的门依旧紧闭,皇帝让宫女人抱了被子来到大殿,让大臣们就在殿中休息。

  这场空前绝后的审判足足持续了三天,皇宫外临时设立的刑场鲜血就没干过,三衙这几天也没有闲过,每天都要前往几十个大臣的家中抄家。

  除此之外,皇帝还将所有获罪大臣的罪名张贴在皇宫外,并派人在获罪大臣家门口宣读,百姓们最初还有些恐慌,可是看到那些大臣犯下的累累罪行直呼皇帝做得好。

  这场审判来到最后一天,文德殿的大臣少了一半,最后,韩琦、欧阳修两位宰相被拖了出去,直接贬为庶民,皇帝到底是念着两人对大宋的功绩,没有做其他惩罚。

  至于邕王和兖王,这两人在争储过程中可没少暗杀不对付的官员,被处死,家中财产被抄没,家中男丁女眷有犯事者按律法论处,没有丝毫留情。

  赵祯这一手,直接将他从大宋开国以来最仁慈的帝王变成最铁血的帝王,虽杀的文臣过多,但这些获罪的大臣罪行透明公开,在民间倒是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对声音。

  就连一向容易被挑拨的读书人,也不敢说话,如果说了,还不等官府做出反应,百姓们都会先跳出来指责,“怎么,你们反对是也想要做官后剥削百姓?结党营私?……”

  三天后,大臣们都出了宫,墨兰却不得歇息,赵祯下令,让她亲自带一万禁军前往禹州,将禹州团练使赵宗全一家押送回京。

  她只来得及给家里捎了句口信,就风尘仆仆的赶往禹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