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圣君的仁慈-《我以帝魂镇国运》

  太和殿,彻底乱了套。

  “陛下!”

  老太监陈无病那一声凄厉的尖叫,像是一把锥子,扎破了所有人的耳膜。

  他连滚带爬地扑向龙椅,看着那个瘫软在椅子上,脸色惨白如纸,双目紧闭的小小身影,老泪纵横,心疼得几乎要当场昏过去。

  “传太医!快传太医!”

  “护驾!护驾!”

  整个朝堂,瞬间从一个高压锅,变成了一锅沸腾的粥。

  文官们惊慌失措,武将们则集体进入了暴走状态。

  “他吓到了陛下!”

  “此獠当诛!!”

  兵部尚书李虎的眼睛,红得能滴出血来。

  他一把就抓住了腰间的刀柄,青筋暴起的胳膊都在颤抖。

  镇西大将军闻人泰,更是往前踏出了一步。

  就这一步。

  “咚。”

  明明是极轻的一步,却让整个大殿的地面,都跟着震颤了一下。

  就这一步,殿内鎏金铜柱上的盘龙仿佛活了过来,无声咆哮。

  空气骤然变得粘稠,烛火的焰苗被死死压成一片金箔,殿中所有人都感到喉头一紧,仿佛脖颈上缠绕着冰冷的铁丝,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割裂般的痛楚。

  就连那些慌乱的文官,都瞬间闭上了嘴,感觉自己的呼吸都被夺走了。

  而处于这股杀气风暴最中心的呼延豹,脸上的轻蔑和嗤笑,终于彻底凝固了。

  他感觉自己不是站在朝堂之上。

  而是赤身裸体,被扔进了一座由尸山血海,构成的绞肉机里!

  周围那些大炎的武将,每一个看他的眼神,都像是看着一具马上就要被剁碎的尸体。

  这帮人……是来真的!

  他们真的敢动手!

  就在李虎的佩刀已经出鞘半寸,闻人泰的第二步即将踏出之际。

  “住手!”

  一声苍老却中气十足的怒喝,如同一道惊雷,在混乱的大殿中炸响。

  须发皆白的御史大夫王敬忠,颤巍巍地从队列中走了出来。

  所有人都以为,这位老大人又要开始念叨“,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经文了。

  就连呼延豹,也下意识地松了半口气,觉得救星来了。

  然而,王敬忠看都没看那些武将,他那双浑浊却锐利得吓人的眼睛,死死地盯住了呼延豹。

  他一步一步地,走到呼延豹面前,然后,用尽全身的力气,抬起手指,几乎戳到了呼延豹的鼻尖上。

  “狂徒!”

  老头子的声音,因为极致的愤怒而剧烈颤抖。

  “你可知!你可知你刚刚,已经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

  呼延豹彻底懵了,什么玩意儿?

  我干什么了?

  我不就是说了几句场面话,看你们那个小皇帝被吓晕了过去吗?

  王敬忠见他一脸茫然,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他猛地一甩袖子,指向龙椅上那个被陈无病抱在怀里,还在微微抽搐的小小身影,声泪俱下,痛心疾首地咆哮道:

  “我皇陛下,天心仁爱,视万民如子!他登基以来,宵衣旰食,为的只是让我大炎休养生息,不忍见刀兵再起,生灵涂炭!”

  “你!你这蛮夷!刚才的狂悖无礼,顶撞天威,早已引动了国运示警,杀机自生!”

  “若非!若非陛下以自身龙体,强压那滔天怒火!若非陛下耗尽心神,以‘不要’二字,警示我等悬崖勒马!”

  王敬忠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洪钟大吕,震得整个太和殿嗡嗡作响。

  “你现在!早已是一具无头之尸!你早已人头落地了!”

  这番话,如同一盆冰水,兜头浇在了所有主战派武将的头上。

  李虎出鞘一半的刀,“呛啷”一声又滑了回去。

  闻人泰那股几乎要将天地都碾碎的杀气,也诡异地消散于无形。

  所有武将,全都愣住了。

  他们看着龙椅上那个“被吓坏”的小皇帝,再听着王敬忠这番振聋发聩的“解读”。

  一个匪夷所思却又天衣无缝的念头,如电光石火般击中了他们,让所有线索豁然贯通!

  对啊!陛下不是被吓到了!

  陛下是看到我们这群莽夫,要控制不住杀意,即将动手,所以才急火攻心!

  那句带着哭腔的“不要”,根本不是害怕!

  那是陛下在用他稚嫩的肩膀,扛下了所有,在保护这个即将被我们剁成肉酱的蠢货!

  这是何等的仁慈!这是何等的胸襟!

  这是何等的……圣君风范啊!

  一瞬间,所有武将的脸上,那股暴戾的杀气,全都转化成了无以复加的崇敬、愧疚与狂热!

  他们看向炎辰的眼神,已经不是在看一个皇帝了。

  那是在看一尊活着的,行走在人间的,普度众生的神!

  而王敬忠的表演,还没有结束。

  他见火候已到,再次转向已经彻底傻掉的呼延豹,发出了最后的灵魂拷问。

  “陛下这是在给你机会!也是在给你沙陀国一个机会!此乃圣君的仁慈!是天朝上国的胸怀!”

  “你这蠢物,还不跪下,谢陛下不杀之恩!”

  这番话,也如同一道九天神雷,结结实实地劈在了呼延豹的天灵盖上。

  他看着龙椅上,那个因为“耗尽心神”而昏厥的小皇帝。

  又看了看周围那群,前一秒还想把他生吞活剥,现在却满脸“原来如此,陛下圣明”的文武百官。

  尤其,是那位从头到尾都没说话,但压力比整个朝堂,加起来都大的镇西大将军闻人泰。

  老将军此刻正用一种“算你小子运气好”的眼神,淡淡地瞥了他一眼。

  呼延豹,瞬间想通了!

  他彻底想通了其中的所有“逻辑”!

  冷汗,“唰”的一下,浸透了他厚重的皮袍。

  一股源自灵魂深处的恐惧,让他全身的骨头都在打颤。

  他终于明白,自己刚刚在鬼门关,跳了一曲多么华丽的探戈。

  原来,人家根本不是怕。

  人家是懒得跟你计较!

  是那个小皇帝,用自己晕倒的代价,救了自己一条狗命!

  “扑通!”

  壮硕如熊的身体,再也支撑不住。

  呼延豹双膝一软,重重地跪在了冰冷坚硬的金砖之上,发出了巨大的闷响。

  他整个人趴在地上,用他这辈子最标准,最虔诚的姿势,拼命地磕头。

  那脑袋跟地面碰撞发出的“咚咚”声,比他刚才进殿时的脚步声,还要响亮百倍。

  “外臣该死!外臣有眼不识泰山!外臣罪该万死!谢陛下不杀之恩!谢陛下浩荡天恩!”

  他的声音里,再也没有了半分倨傲和嚣张。

  只剩下劫后余生的庆幸,和深入骨髓的恐惧。

  整个太和殿,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这神鬼莫测的转折惊得脑中一片空白,几乎要怀疑自己是不是身在梦中。

  尤其是王敬德那帮人,一个个面面相觑,脸上的表情比吃了苍蝇还难看。

  剧本不是这么写的啊!

  不应该是小皇帝被吓坏,然后他们顺势出来和稀泥,彰显自己“和平”“理智”的形象,顺便打压一下武将集团吗?

  怎么……怎么就变成“圣君的仁慈”了?

  这还怎么玩?!

  而此时,在老太监陈无病温暖的怀抱里,那个因心神剧震、又自伤舌尖而昏厥过去的炎辰,终于悠悠转醒。

  他感觉自己的舌头又麻又痛,脑子也昏昏沉沉的。

  他费力地睁开一条眼缝。

  首先看到的,是陈无病那张哭得稀里哗啦的老脸。

  然后,他看见了满朝文武,那一张张写满了“感动”“崇敬”“狂热”的脸。

  最后,他看见了,那个刚才还嚣张得不可一世的蛮人使臣,正跪在地上,拿自己的脑门跟地板,进行着亲密无间的深入交流。

  炎辰的脑子里,缓缓冒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啥情况?我……是不是错过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