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汉初劫的硝烟在洪荒大地上弥散已逾三载。这日清晨,第一缕天光刺破云层,落在西极魔渊边缘的黑土上时,石生正蹲在草丛里,指尖轻轻拂过一株刚冒芽的还魂草。草叶上的露珠沾了他的铜色指尖,折射出细碎的光——这是巫族孩童特有的肤色,带着盘古精血传承的厚重感,只是他的左手腕上,还留着一道浅浅的疤痕,那是三年前随父亲在魔渊抗敌时,被罗睺麾下魔兵的骨刃划伤的。
“阿蛮,你看!这株草的叶尖泛着青了!”石生忽然转头,朝着身后的少年喊道。他的声音里满是雀跃,像东荒清晨刚破壳的金乌雏鸟。
被唤作阿蛮的少年应声而来,他比石生矮半头,右耳缺了一小块,是幼时被凶兽“穷奇”幼崽咬掉的。他没说话,只是从怀里掏出一块磨得光滑的青石——这是他用了半年时间,在不周山山壁上打磨成的,石面上已经刻了六道深浅不一的痕。阿蛮蹲下身,对照着还魂草的高度,用一块尖锐的燧石,小心翼翼地刻下了第七道痕。
“玄空长老说,每刻一道痕,就代表洪荒离‘好起来’近了一步。”石生凑过去,看着青石上的刻痕,忽然想起父亲临走前的模样。那时父亲也是这样蹲在他面前,用粗糙的手掌摸他的头,说“等还魂草长满魔渊,爹就回来了”,可后来父亲再也没回来,只留下一件染血的巫族战衣,被母亲叠得整整齐齐,藏在部落帐篷的最深处。
阿蛮似乎察觉到了石生的低落,他伸出没受伤的左手,轻轻拍了拍石生的肩膀,然后指了指远处。石生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一道玄色身影正踏着冰雾而来——是玄冥祖巫。
玄冥今日穿的不是战时的玄铁战甲,而是一袭绣着银丝霜花的长袍,袖口垂落的流苏随着步伐轻轻晃动,没有了往日对战罗睺时的凛冽杀气,周身的寒冰法则也变得温润起来。她走到两个少年面前,目光先落在青石上的刻痕,又扫过还魂草周围的土地——那里的黑土已经淡了许多,不再像三年前那样,一踩就能渗出带着魔气的黑水。
“第七道了?”玄冥的声音很轻,像北境初春融化的雪水,落在人心上暖洋洋的。
石生立刻站起身,挺直了小小的身板:“回祖巫,是!源水子长老上月底来洒过灵泉后,这草长得更快了,才半个月就又长了一寸!”
玄冥颔首,抬手凝出一缕冰蓝色的灵气。那灵气落在青石上时,原本浅淡的刻痕瞬间变得清晰,还泛着淡淡的光,像是被一层薄冰护住了。“这样,就算下大雨,刻痕也不会被冲掉了。”她说着,目光转向魔渊深处——那里曾是罗睺的老巢,如今被鸿钧合道后降下的天道金光罩住,只有偶尔几缕稀薄的魔气会从渊底逸散出来,刚飘到半空,就被守在渊边的巫族战士用“九转玄功”炼化,化作一缕缕纯净的灵气,融入周围的土地。
“你们的父亲,都是巫族的英雄。”玄冥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怅然。她想起三年前,就是在这片土地上,无数巫族战士用肉身抵挡魔军,有的战士被魔气腐蚀了四肢,却依然抱着魔兵坠入深渊;有的战士燃尽了本源,只为给同伴争取撤退的时间。那些场景,如今想来,还像在眼前一样清晰。
石生攥紧了拳头,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我们以后也要当英雄,像父亲一样,护着洪荒,护着还魂草,护着所有新生的小生灵!”
玄冥看着少年眼中的坚定,忽然想起龙汉初劫时,龙宇为护她挡下东皇钟虚影的模样。那时的龙宇,也是这样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用万亿丈的龙躯,为她撑起了一片安全的天地。她轻轻抬手,摸了摸石生的头,像对待自己的族人一样:“好,那你们要好好长大,好好守护这些还魂草——它们不仅是魔渊的希望,也是所有牺牲战士的‘念想’。”
说完,玄冥转身朝着中洲方向走去。她要去看看源水子和镇元子修复的中洲主灵脉。三年前,这条灵脉被麒麟族的“万兽阵”踏断,土黄色的裂痕像一道巨大的伤疤,横亘在中洲大地上,连周围的草木都枯萎了。如今再看,裂痕已经被九天息壤填补,一缕缕青色的灵气正从地底往上冒,滋养着周围的“青禾”——这种作物是源木子长老培育的,比普通的粟米更耐旱,也更能吸收灵气,如今已经在中洲推广开来,长势喜人,比往年高出了半尺多。
走到灵脉修复处时,源水子正蹲在地上,用一根木杖搅动着灵脉口的泉水。他穿着鸿蒙宗的青衫,衣摆上沾了些泥土,脸上带着专注的神情。旁边的镇元子则坐在一棵人参果树下,手里拿着一个玉碗,正将灵脉涌出的泉水倒进碗里,似乎在检测灵气的浓度。
“玄冥祖巫。”源水子最先发现玄冥,起身行了一礼。
玄冥点头,目光落在灵脉口:“恢复得如何?”
“已恢复三成了。”源水子笑着说,指了指周围的青禾,“你看,这些青禾能长得这么好,全靠灵脉的灵气。再过半年,等灵脉恢复到四成,就能滋养中洲的‘赤粟’了,到时候人族的粮食就更充足了。”
镇元子也走了过来,将玉碗递给玄冥:“祖巫可以尝尝,这灵脉泉水里的灵气很纯净,没有半点魔气残留。”
玄冥接过玉碗,轻轻抿了一口。泉水入口甘甜,带着淡淡的灵气,顺着喉咙滑下去时,周身的经脉都舒畅了许多。她看向镇元子:“万寿山的人参果树,如今长势如何?”
“托鸿蒙宗的福,长得很好。”镇元子脸上露出笑意,“源土子长老送来的九天息壤,把果树周围的土地养得格外肥沃,今年结的人参果,比往年多了三成。等果子成熟,我会送一些去鸿蒙宗,也给祖巫送一些。”
玄冥道谢后,又和两人聊了几句,便朝着东海方向而去。她听说龙族正在重建龙宫,敖广最近时常去南荒,和凤族的彩凤公主商议共享灵植园的事,她想去看看,三族战后的关系是否真的能缓和。
东海之滨的龙宫废墟,如今已经有了新的模样。数百名龙族工匠正忙着用从深海采来的“玄玉”搭建水晶殿——这种玄玉比三年前被毁掉的水晶更坚硬,也更能聚拢灵气,是敖广特意让龙族战士潜入万丈深海采来的。
敖广站在废墟的最高处,望着下方忙碌的工匠,眉头微微蹙着。他的鳞片比三年前黯淡了不少,龙汉初劫时,他失去了兄长敖闰,父亲祖龙被囚在东海海底的“锁龙渊”,整个龙族的重担都压在了他的肩上。这三年来,他几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白天要指挥工匠重建龙宫,晚上要处理龙族的事务,还要防备其他族群的偷袭。
“大殿下,南海水域的灵脉已经修复好了!”一名老龙将匆匆赶来,声音里满是欣慰。他的左翅上缺了一块,那是被凤族的南明离火灼伤的,如今虽已结痂,却再也无法完全展开。
敖广转过头,眼中闪过一丝轻松:“太好了!幼龙们终于能去南海修炼了。”龙族的幼龙需要在灵气充足的水域修炼,可三年来东海的灵脉受损,幼龙们只能待在族地,修为进展缓慢,这一直是敖广的心病。
“还有一件事。”老龙将继续说,“昨日我去西荒采‘深海珍珠’时,遇到了凤族的彩凤公主。她正在那里培育‘涅盘花’,还托我给您带话,说凤族愿意和咱们龙族共享南荒的灵植园,以后咱们的幼龙也能去灵植园吸收灵气。”
敖广愣了一下,随即嘴角露出一抹浅淡的笑意。三年前,龙族和凤族还在东海厮杀,彩凤公主的母亲凤皇,就是在那场大战中战死的。他以为凤族会记恨龙族,没想到彩凤公主竟愿意主动示好。“你替我谢过彩凤公主,明日我亲自去南荒一趟,和她商议具体的事。”
老龙将应下后,又汇报了一些族内的事务,便转身去安排幼龙前往南海修炼的事。敖广望着南海的方向,忽然想起龙汉初劫时,龙曦救龙族幼崽的场景。那时龙族被麒麟族偷袭,很多幼龙被困在龙宫废墟里,是龙曦手持三尖两刃枪,杀退了麒麟族的战士,将幼龙们安全送回了族地。如今想来,若是没有龙曦,龙族的损失恐怕会更大。
与此同时,南荒的凤族领地。
彩凤正蹲在一片花圃里,小心翼翼地给一株“涅盘花”浇水。这花是凤族的圣物,只有用凤族的精血和南明离火才能培育,三年前凤族战败后,涅盘花几乎灭绝,是彩凤用自己的精血,耗费了半年时间,才让这花重新发芽。
“公主,龙族的敖广大殿下明日要来拜访。”一名凤族侍女走过来,轻声说道。
彩凤站起身,拍了拍裙摆上的泥土。她今日穿的是一件淡红色的长裙,裙摆上绣着凤凰的图案,是母亲凤皇生前留给她的。“知道了。”彩凤的声音很轻柔,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坚定,“准备一些‘涅盘花蜜’,敖广大殿下来的时候,给他带回去——这花蜜能滋养龙族的鳞片,也算咱们凤族的一点心意。”
侍女应下后,又说:“昨日去中洲交换灵植时,看到人族的部落里很热闹,他们好像在学一种‘打结’的法子,说是能记录事情。”
彩凤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好奇:“哦?还有这种法子?等忙完了和龙族的事,我去人族部落看看。”她听说人族是女娲娘娘创造的,如今才三年时间,就已经繁衍到了万人,还能发明出记录事情的法子,倒真是个有潜力的族群。
而在昆仑山脉深处的鸿蒙宗,玄空正坐在藏经阁的窗边,提笔记录着《劫后拾遗》。案几上摊开的宣纸已经写满了大半,上面详细记录着洪荒各地的恢复情况:西极还魂草的生长进度、中洲灵脉的修复程度、东海龙宫的重建细节、南荒凤族培育涅盘花的事……每一个字都写得工工整整,透着严谨。
“玄空长老,源火子长老从北境回来了,他说幽冥谷的灵脉已经能滋养幽冥花了!”一名身着青衫的鸿蒙宗弟子匆匆走进来,手里捧着一卷竹简,竹简上还沾着北境的霜气。
玄空放下笔,接过竹简仔细翻看。竹简上画着幽冥谷的地形图,红色的线条标注着灵脉的走向,旁边还有源火子的批注:“幽冥谷灵脉恢复四成,可育幽冥花,此花能温养亡魂,为后土祖巫化轮回铺路。”
“好。”玄空点点头,将竹简放在案几上,“去通知源木子长老,让他把培育好的悟道茶幼苗分一些给幽冥谷。悟道茶的灵气能助幽冥花生长,也能帮后土祖巫稳定心神。”
弟子应下后,又说:“龙曦大人从东荒回来了,他说那里的凶兽余孽已经清剿完毕,还带回了几只受伤的白泽幼崽,现在正在后山的万兽园疗伤。”
玄空眼中闪过一丝暖意。龙汉初劫后,龙曦几乎每天都要带着三尖两刃枪巡视洪荒,清剿凶兽余孽,救助受伤的生灵。鸿蒙宗的万兽园原本只是用来培育灵植的,如今已经收容了近百只受伤的先天异兽,有穷奇、饕餮,还有这次带回的白泽。
“告诉龙曦大人,让源火子长老去万兽园一趟,把先天培元丹带去。”玄空吩咐道,“白泽幼崽的神魂很弱,先天培元丹能帮它们修复神魂。”
待弟子离开,玄空重新拿起笔,在宣纸上添下一行字:“洪荒历三年春,西极还魂草生七寸,中洲灵脉复三成,东海龙族与南荒凤族通好,鸿蒙宗万兽园收异兽百只——劫后新生,初见端倪。”
窗外,鸿蒙宗的“九转聚灵阵”正散发着淡淡的金光,阵中的灵植长得郁郁葱葱。悟道茶的嫩芽在阳光下泛着莹白的光,人参果树的枝叶随风摆动,偶尔会有几片叶子落在地上,被路过的弟子小心地捡起来,放进特制的玉盒里——这些叶子都是珍贵的药材,能帮助修士稳固修为。
不远处,几名鸿蒙宗弟子正围着源土子长老学习“聚灵阵”的布设之法。源土子蹲在地上,用一根木杖在地面上画着阵纹,一边画一边讲解:“聚灵阵的核心在‘阵眼’,必须用九天息壤做阵眼,才能聚拢灵气……”弟子们听得很认真,时不时会提出疑问,源土子都耐心地一一解答。
藏经阁的门轻轻被推开,龙宇走了进来。他今日穿的是一件深蓝色的长袍,周身没有散发出任何气息,看起来就像一个普通的洪荒修士,只有那双深邃的眼睛,仿佛能看透洪荒的过去与未来。
“玄空,劫后三年的情况如何?”龙宇走到案几旁,拿起玄空写的《劫后拾遗》,仔细翻看。
“回道尊,各族都在休养生息,灵脉缓慢修复,新生生灵也越来越多。”玄空站起身,恭敬地回答,“只是巫妖两族虽然表面平静,暗地里却在扩军备战,帝俊在天庭招了二十八星宿,帝江也在巫族部落里演练十二都天神煞阵。”
龙宇点点头,目光落在宣纸上“人族繁衍至万人”的字样上:“伏羲教人族结绳记事,是件好事。人族有‘传承’的意识,才能真正在洪荒立足。”他想起女娲造人时的场景,那时的人族还很弱小,如今却已经有了自己的文明雏形,倒真是没辜负女娲的一番心血。
“道尊,您说巫妖劫会不会很快就来?”玄空有些担忧地问。他推演过洪荒的气运,发现巫妖两族的气运越来越盛,却也越来越不稳定,像是随时都会爆发冲突。
龙宇放下《劫后拾遗》,目光望向窗外的天空:“该来的总会来。我们能做的,就是守护好洪荒的核心本源,护好那些无辜的生灵,至于巫妖两族的劫数,那是天道的定数,我们不能过多干预。”他顿了顿,又说,“让源七子继续完善七星聚源阵,若是巫妖劫爆发,这阵法或许能护住洪荒的灵脉,减少一些损失。”
玄空应下:“是,弟子这就去安排。”
龙宇颔首,转身朝着藏经阁外走去。走到门口时,他忽然停下脚步,望向北境的方向——那里是玄冥的领地。他能感应到,玄冥体内的本源正在慢慢觉醒,与他的本源产生了微弱的共鸣。“玄冥……”龙宇轻声念着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希望你能平安度过接下来的劫数。”
此时的北境幽冥谷,玄冥正站在一片刚种下幽冥花的土地上。源木子送来的悟道茶幼苗已经种在了幽冥花的周围,幼苗散发着淡淡的灵气,滋养着幽冥花的种子。玄冥能感觉到,种子正在慢慢发芽,用不了多久,这里就会开满能温养亡魂的幽冥花。
她抬手凝出一缕灵气,落在悟道茶幼苗上。灵气融入幼苗时,幼苗瞬间长高了一寸,枝叶也变得更绿了。玄冥望着幼苗,忽然想起龙宇上次挡东皇钟虚影时的模样——那万亿丈的龙躯,那坚定的眼神,还有那句“吾护之人,尔等动不得”,至今还清晰地印在她的脑海里。
“龙宇……你什么时候才会再见我?”玄冥轻声呢喃,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对龙宇有这样的感觉,只知道每次想起龙宇,她的心就会变得很安定,仿佛不管遇到什么危险,龙宇都会护着她。
一阵微风吹过,幽冥谷的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回应玄冥的话。玄冥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情绪,转身朝着巫族部落走去。她还有很多事要做,要守护北境的生灵,要帮后土完善轮回雏形,还要为即将到来的巫妖劫做准备——她不能让龙宇失望。
第二章 人族繁衍:绳结记史启文明
洪荒历三年夏,东夷部落的第一缕炊烟升起时,阿禾已经背着弓箭,站在了部落外的猎场门口。他今年七岁,是东夷部落里最年幼的猎手,也是学得最快的一个——上个月刚跟着部落的成年猎手学会设陷阱,这个月就已经能独自捕捉兔子了。
“阿禾,等等我!”一个清脆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阿禾转身,看到部落里的小女孩阿苗正提着一个竹篮,快步朝他跑来。阿苗比阿禾小一岁,梳着两个小辫子,辫子上系着红色的布条——那是她母亲用采来的“红花草”染的,是东夷部落里最漂亮的颜色。
“你怎么来了?”阿禾有些惊讶。阿苗平时很少来猎场,她更
“阿蛮,你看!这株草的叶尖泛着青了!”石生忽然转头,朝着身后的少年喊道。他的声音里满是雀跃,像东荒清晨刚破壳的金乌雏鸟。
被唤作阿蛮的少年应声而来,他比石生矮半头,右耳缺了一小块,是幼时被凶兽“穷奇”幼崽咬掉的。他没说话,只是从怀里掏出一块磨得光滑的青石——这是他用了半年时间,在不周山山壁上打磨成的,石面上已经刻了六道深浅不一的痕。阿蛮蹲下身,对照着还魂草的高度,用一块尖锐的燧石,小心翼翼地刻下了第七道痕。
“玄空长老说,每刻一道痕,就代表洪荒离‘好起来’近了一步。”石生凑过去,看着青石上的刻痕,忽然想起父亲临走前的模样。那时父亲也是这样蹲在他面前,用粗糙的手掌摸他的头,说“等还魂草长满魔渊,爹就回来了”,可后来父亲再也没回来,只留下一件染血的巫族战衣,被母亲叠得整整齐齐,藏在部落帐篷的最深处。
阿蛮似乎察觉到了石生的低落,他伸出没受伤的左手,轻轻拍了拍石生的肩膀,然后指了指远处。石生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一道玄色身影正踏着冰雾而来——是玄冥祖巫。
玄冥今日穿的不是战时的玄铁战甲,而是一袭绣着银丝霜花的长袍,袖口垂落的流苏随着步伐轻轻晃动,没有了往日对战罗睺时的凛冽杀气,周身的寒冰法则也变得温润起来。她走到两个少年面前,目光先落在青石上的刻痕,又扫过还魂草周围的土地——那里的黑土已经淡了许多,不再像三年前那样,一踩就能渗出带着魔气的黑水。
“第七道了?”玄冥的声音很轻,像北境初春融化的雪水,落在人心上暖洋洋的。
石生立刻站起身,挺直了小小的身板:“回祖巫,是!源水子长老上月底来洒过灵泉后,这草长得更快了,才半个月就又长了一寸!”
玄冥颔首,抬手凝出一缕冰蓝色的灵气。那灵气落在青石上时,原本浅淡的刻痕瞬间变得清晰,还泛着淡淡的光,像是被一层薄冰护住了。“这样,就算下大雨,刻痕也不会被冲掉了。”她说着,目光转向魔渊深处——那里曾是罗睺的老巢,如今被鸿钧合道后降下的天道金光罩住,只有偶尔几缕稀薄的魔气会从渊底逸散出来,刚飘到半空,就被守在渊边的巫族战士用“九转玄功”炼化,化作一缕缕纯净的灵气,融入周围的土地。
“你们的父亲,都是巫族的英雄。”玄冥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怅然。她想起三年前,就是在这片土地上,无数巫族战士用肉身抵挡魔军,有的战士被魔气腐蚀了四肢,却依然抱着魔兵坠入深渊;有的战士燃尽了本源,只为给同伴争取撤退的时间。那些场景,如今想来,还像在眼前一样清晰。
石生攥紧了拳头,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我们以后也要当英雄,像父亲一样,护着洪荒,护着还魂草,护着所有新生的小生灵!”
玄冥看着少年眼中的坚定,忽然想起龙汉初劫时,龙宇为护她挡下东皇钟虚影的模样。那时的龙宇,也是这样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用万亿丈的龙躯,为她撑起了一片安全的天地。她轻轻抬手,摸了摸石生的头,像对待自己的族人一样:“好,那你们要好好长大,好好守护这些还魂草——它们不仅是魔渊的希望,也是所有牺牲战士的‘念想’。”
说完,玄冥转身朝着中洲方向走去。她要去看看源水子和镇元子修复的中洲主灵脉。三年前,这条灵脉被麒麟族的“万兽阵”踏断,土黄色的裂痕像一道巨大的伤疤,横亘在中洲大地上,连周围的草木都枯萎了。如今再看,裂痕已经被九天息壤填补,一缕缕青色的灵气正从地底往上冒,滋养着周围的“青禾”——这种作物是源木子长老培育的,比普通的粟米更耐旱,也更能吸收灵气,如今已经在中洲推广开来,长势喜人,比往年高出了半尺多。
走到灵脉修复处时,源水子正蹲在地上,用一根木杖搅动着灵脉口的泉水。他穿着鸿蒙宗的青衫,衣摆上沾了些泥土,脸上带着专注的神情。旁边的镇元子则坐在一棵人参果树下,手里拿着一个玉碗,正将灵脉涌出的泉水倒进碗里,似乎在检测灵气的浓度。
“玄冥祖巫。”源水子最先发现玄冥,起身行了一礼。
玄冥点头,目光落在灵脉口:“恢复得如何?”
“已恢复三成了。”源水子笑着说,指了指周围的青禾,“你看,这些青禾能长得这么好,全靠灵脉的灵气。再过半年,等灵脉恢复到四成,就能滋养中洲的‘赤粟’了,到时候人族的粮食就更充足了。”
镇元子也走了过来,将玉碗递给玄冥:“祖巫可以尝尝,这灵脉泉水里的灵气很纯净,没有半点魔气残留。”
玄冥接过玉碗,轻轻抿了一口。泉水入口甘甜,带着淡淡的灵气,顺着喉咙滑下去时,周身的经脉都舒畅了许多。她看向镇元子:“万寿山的人参果树,如今长势如何?”
“托鸿蒙宗的福,长得很好。”镇元子脸上露出笑意,“源土子长老送来的九天息壤,把果树周围的土地养得格外肥沃,今年结的人参果,比往年多了三成。等果子成熟,我会送一些去鸿蒙宗,也给祖巫送一些。”
玄冥道谢后,又和两人聊了几句,便朝着东海方向而去。她听说龙族正在重建龙宫,敖广最近时常去南荒,和凤族的彩凤公主商议共享灵植园的事,她想去看看,三族战后的关系是否真的能缓和。
东海之滨的龙宫废墟,如今已经有了新的模样。数百名龙族工匠正忙着用从深海采来的“玄玉”搭建水晶殿——这种玄玉比三年前被毁掉的水晶更坚硬,也更能聚拢灵气,是敖广特意让龙族战士潜入万丈深海采来的。
敖广站在废墟的最高处,望着下方忙碌的工匠,眉头微微蹙着。他的鳞片比三年前黯淡了不少,龙汉初劫时,他失去了兄长敖闰,父亲祖龙被囚在东海海底的“锁龙渊”,整个龙族的重担都压在了他的肩上。这三年来,他几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白天要指挥工匠重建龙宫,晚上要处理龙族的事务,还要防备其他族群的偷袭。
“大殿下,南海水域的灵脉已经修复好了!”一名老龙将匆匆赶来,声音里满是欣慰。他的左翅上缺了一块,那是被凤族的南明离火灼伤的,如今虽已结痂,却再也无法完全展开。
敖广转过头,眼中闪过一丝轻松:“太好了!幼龙们终于能去南海修炼了。”龙族的幼龙需要在灵气充足的水域修炼,可三年来东海的灵脉受损,幼龙们只能待在族地,修为进展缓慢,这一直是敖广的心病。
“还有一件事。”老龙将继续说,“昨日我去西荒采‘深海珍珠’时,遇到了凤族的彩凤公主。她正在那里培育‘涅盘花’,还托我给您带话,说凤族愿意和咱们龙族共享南荒的灵植园,以后咱们的幼龙也能去灵植园吸收灵气。”
敖广愣了一下,随即嘴角露出一抹浅淡的笑意。三年前,龙族和凤族还在东海厮杀,彩凤公主的母亲凤皇,就是在那场大战中战死的。他以为凤族会记恨龙族,没想到彩凤公主竟愿意主动示好。“你替我谢过彩凤公主,明日我亲自去南荒一趟,和她商议具体的事。”
老龙将应下后,又汇报了一些族内的事务,便转身去安排幼龙前往南海修炼的事。敖广望着南海的方向,忽然想起龙汉初劫时,龙曦救龙族幼崽的场景。那时龙族被麒麟族偷袭,很多幼龙被困在龙宫废墟里,是龙曦手持三尖两刃枪,杀退了麒麟族的战士,将幼龙们安全送回了族地。如今想来,若是没有龙曦,龙族的损失恐怕会更大。
与此同时,南荒的凤族领地。
彩凤正蹲在一片花圃里,小心翼翼地给一株“涅盘花”浇水。这花是凤族的圣物,只有用凤族的精血和南明离火才能培育,三年前凤族战败后,涅盘花几乎灭绝,是彩凤用自己的精血,耗费了半年时间,才让这花重新发芽。
“公主,龙族的敖广大殿下明日要来拜访。”一名凤族侍女走过来,轻声说道。
彩凤站起身,拍了拍裙摆上的泥土。她今日穿的是一件淡红色的长裙,裙摆上绣着凤凰的图案,是母亲凤皇生前留给她的。“知道了。”彩凤的声音很轻柔,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坚定,“准备一些‘涅盘花蜜’,敖广大殿下来的时候,给他带回去——这花蜜能滋养龙族的鳞片,也算咱们凤族的一点心意。”
侍女应下后,又说:“昨日去中洲交换灵植时,看到人族的部落里很热闹,他们好像在学一种‘打结’的法子,说是能记录事情。”
彩凤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好奇:“哦?还有这种法子?等忙完了和龙族的事,我去人族部落看看。”她听说人族是女娲娘娘创造的,如今才三年时间,就已经繁衍到了万人,还能发明出记录事情的法子,倒真是个有潜力的族群。
而在昆仑山脉深处的鸿蒙宗,玄空正坐在藏经阁的窗边,提笔记录着《劫后拾遗》。案几上摊开的宣纸已经写满了大半,上面详细记录着洪荒各地的恢复情况:西极还魂草的生长进度、中洲灵脉的修复程度、东海龙宫的重建细节、南荒凤族培育涅盘花的事……每一个字都写得工工整整,透着严谨。
“玄空长老,源火子长老从北境回来了,他说幽冥谷的灵脉已经能滋养幽冥花了!”一名身着青衫的鸿蒙宗弟子匆匆走进来,手里捧着一卷竹简,竹简上还沾着北境的霜气。
玄空放下笔,接过竹简仔细翻看。竹简上画着幽冥谷的地形图,红色的线条标注着灵脉的走向,旁边还有源火子的批注:“幽冥谷灵脉恢复四成,可育幽冥花,此花能温养亡魂,为后土祖巫化轮回铺路。”
“好。”玄空点点头,将竹简放在案几上,“去通知源木子长老,让他把培育好的悟道茶幼苗分一些给幽冥谷。悟道茶的灵气能助幽冥花生长,也能帮后土祖巫稳定心神。”
弟子应下后,又说:“龙曦大人从东荒回来了,他说那里的凶兽余孽已经清剿完毕,还带回了几只受伤的白泽幼崽,现在正在后山的万兽园疗伤。”
玄空眼中闪过一丝暖意。龙汉初劫后,龙曦几乎每天都要带着三尖两刃枪巡视洪荒,清剿凶兽余孽,救助受伤的生灵。鸿蒙宗的万兽园原本只是用来培育灵植的,如今已经收容了近百只受伤的先天异兽,有穷奇、饕餮,还有这次带回的白泽。
“告诉龙曦大人,让源火子长老去万兽园一趟,把先天培元丹带去。”玄空吩咐道,“白泽幼崽的神魂很弱,先天培元丹能帮它们修复神魂。”
待弟子离开,玄空重新拿起笔,在宣纸上添下一行字:“洪荒历三年春,西极还魂草生七寸,中洲灵脉复三成,东海龙族与南荒凤族通好,鸿蒙宗万兽园收异兽百只——劫后新生,初见端倪。”
窗外,鸿蒙宗的“九转聚灵阵”正散发着淡淡的金光,阵中的灵植长得郁郁葱葱。悟道茶的嫩芽在阳光下泛着莹白的光,人参果树的枝叶随风摆动,偶尔会有几片叶子落在地上,被路过的弟子小心地捡起来,放进特制的玉盒里——这些叶子都是珍贵的药材,能帮助修士稳固修为。
不远处,几名鸿蒙宗弟子正围着源土子长老学习“聚灵阵”的布设之法。源土子蹲在地上,用一根木杖在地面上画着阵纹,一边画一边讲解:“聚灵阵的核心在‘阵眼’,必须用九天息壤做阵眼,才能聚拢灵气……”弟子们听得很认真,时不时会提出疑问,源土子都耐心地一一解答。
藏经阁的门轻轻被推开,龙宇走了进来。他今日穿的是一件深蓝色的长袍,周身没有散发出任何气息,看起来就像一个普通的洪荒修士,只有那双深邃的眼睛,仿佛能看透洪荒的过去与未来。
“玄空,劫后三年的情况如何?”龙宇走到案几旁,拿起玄空写的《劫后拾遗》,仔细翻看。
“回道尊,各族都在休养生息,灵脉缓慢修复,新生生灵也越来越多。”玄空站起身,恭敬地回答,“只是巫妖两族虽然表面平静,暗地里却在扩军备战,帝俊在天庭招了二十八星宿,帝江也在巫族部落里演练十二都天神煞阵。”
龙宇点点头,目光落在宣纸上“人族繁衍至万人”的字样上:“伏羲教人族结绳记事,是件好事。人族有‘传承’的意识,才能真正在洪荒立足。”他想起女娲造人时的场景,那时的人族还很弱小,如今却已经有了自己的文明雏形,倒真是没辜负女娲的一番心血。
“道尊,您说巫妖劫会不会很快就来?”玄空有些担忧地问。他推演过洪荒的气运,发现巫妖两族的气运越来越盛,却也越来越不稳定,像是随时都会爆发冲突。
龙宇放下《劫后拾遗》,目光望向窗外的天空:“该来的总会来。我们能做的,就是守护好洪荒的核心本源,护好那些无辜的生灵,至于巫妖两族的劫数,那是天道的定数,我们不能过多干预。”他顿了顿,又说,“让源七子继续完善七星聚源阵,若是巫妖劫爆发,这阵法或许能护住洪荒的灵脉,减少一些损失。”
玄空应下:“是,弟子这就去安排。”
龙宇颔首,转身朝着藏经阁外走去。走到门口时,他忽然停下脚步,望向北境的方向——那里是玄冥的领地。他能感应到,玄冥体内的本源正在慢慢觉醒,与他的本源产生了微弱的共鸣。“玄冥……”龙宇轻声念着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希望你能平安度过接下来的劫数。”
此时的北境幽冥谷,玄冥正站在一片刚种下幽冥花的土地上。源木子送来的悟道茶幼苗已经种在了幽冥花的周围,幼苗散发着淡淡的灵气,滋养着幽冥花的种子。玄冥能感觉到,种子正在慢慢发芽,用不了多久,这里就会开满能温养亡魂的幽冥花。
她抬手凝出一缕灵气,落在悟道茶幼苗上。灵气融入幼苗时,幼苗瞬间长高了一寸,枝叶也变得更绿了。玄冥望着幼苗,忽然想起龙宇上次挡东皇钟虚影时的模样——那万亿丈的龙躯,那坚定的眼神,还有那句“吾护之人,尔等动不得”,至今还清晰地印在她的脑海里。
“龙宇……你什么时候才会再见我?”玄冥轻声呢喃,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对龙宇有这样的感觉,只知道每次想起龙宇,她的心就会变得很安定,仿佛不管遇到什么危险,龙宇都会护着她。
一阵微风吹过,幽冥谷的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回应玄冥的话。玄冥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情绪,转身朝着巫族部落走去。她还有很多事要做,要守护北境的生灵,要帮后土完善轮回雏形,还要为即将到来的巫妖劫做准备——她不能让龙宇失望。
第二章 人族繁衍:绳结记史启文明
洪荒历三年夏,东夷部落的第一缕炊烟升起时,阿禾已经背着弓箭,站在了部落外的猎场门口。他今年七岁,是东夷部落里最年幼的猎手,也是学得最快的一个——上个月刚跟着部落的成年猎手学会设陷阱,这个月就已经能独自捕捉兔子了。
“阿禾,等等我!”一个清脆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阿禾转身,看到部落里的小女孩阿苗正提着一个竹篮,快步朝他跑来。阿苗比阿禾小一岁,梳着两个小辫子,辫子上系着红色的布条——那是她母亲用采来的“红花草”染的,是东夷部落里最漂亮的颜色。
“你怎么来了?”阿禾有些惊讶。阿苗平时很少来猎场,她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