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雷泽畔的懵懂时光
雷泽之滨的晨雾总带着潮湿的水汽,沾在年幼的伏羲发梢,结成细碎的水珠。彼时他还没有“伏羲”这个名号,部落里的人都唤他“阿伏”,一个像雷泽边的芦苇般不起眼的孩子。他不像其他孩童那样追逐打闹,反倒总爱蹲在部落聚居地的边缘,盯着泥土里冒出的嫩芽发呆。
春日的清晨,第一缕阳光穿透雾霭时,阿伏已经趴在了草丛旁。他手指轻轻拂过一片新叶,那叶片上细密的纹路像极了部落长老手中刻满符号的骨片。“这是‘芽’,”他听见母亲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手里还拿着刚采的野果,“等它长大,会结出能吃的籽。”阿伏抬头,看见母亲指尖捏着的植物,和脚下这片嫩芽有着相似的叶形,只是茎秆更粗壮。他突然意识到,原来不同时候的草木,模样是不一样的,但总有地方能连在一起。
从那天起,阿伏开始收集草木的碎片。他把刚发芽的嫩叶、开花的枝条、结籽的果实分别放在不同的兽皮兜里,还在地上用石子画出它们的样子。部落里的人觉得这孩子有些古怪,狩猎归来的青壮年常会打趣他:“阿伏,你守着这些草,能填饱肚子吗?”阿伏不说话,只是把石子画的草木图又补了几笔——他发现,向阳处的草木长得更茂盛,叶片也更舒展,而背阴处的草木,茎秆总是细细的,朝着阳光的方向倾斜。
除了草木,阿伏最着迷的便是夜空。雷泽的夜晚没有遮挡,星星像撒在黑丝绒上的碎钻,密密麻麻铺满天空。部落里的人只知道,星星亮的时候,夜晚不会太冷;星星被云遮住,大概率会下雨。可阿伏总在想,这些星星是不是也像草木一样,有自己的规律?
有一次,部落要迁徙到更远的河谷寻找水源,长老们争论着方向——有人说该朝着月亮升起的方向走,有人说该跟着飞过的候鸟。阿伏却拉着长老的衣角,指着夜空里一串特别亮的星星:“我每天晚上都看它们,它们总是朝着那个方向慢慢移。上次我们去采野果,跟着它们走,就找到了那条有甜水的小溪。”长老们将信将疑,最终还是试着朝着那串星星的方向出发。三天后,他们果然找到了一条宽阔的河谷,河谷两岸长满了可食用的植物,还有成群的猎物。
那天晚上,长老坐在篝火旁,第一次认真问起阿伏看星星的事。阿伏从怀里掏出一块兽皮,上面用炭笔画着星星的位置:“这几颗星星总在一起,像部落里的人手拉手,”他指着那串亮星,“它们走的方向,好像从来不会错。还有那颗最亮的星星,每天傍晚都会落在西边的山头上,早上又从东边的水里冒出来。”长老摸着阿伏的头,突然意识到,这个看似懵懂的孩子,正在用自己的眼睛,读懂天地间的秘密。
第二章 草木里的生存智慧
随着阿伏渐渐长大,他对草木的认知早已不止于分辨模样。雷泽周边的草木,在他眼里成了一本写满生存密码的书——哪些草能止血,哪些果有毒,哪些植物的根系能储存水源,他都了如指掌。
那年夏天,部落里的狩猎队遭遇了猛兽,几个青壮年被抓伤,伤口不断渗血,部落里的巫医用了平时的草药,效果却不明显。看着族人痛苦的模样,阿伏想起自己曾在山涧边见过一种开着小白花的草,叶片碾碎后会流出黏黏的汁液。有一次他不小心被石头划破手,用这种汁液涂在伤口上,没多久血就止住了。
他立刻带着两个少年冲进山林,沿着记忆中的路线寻找那种草。山涧边的草木长得格外繁茂,阿伏趴在地上,一株株比对叶片的形状——他记得那草的叶子边缘有锯齿,茎上长着细细的绒毛。找了半个时辰,终于在一块岩石下发现了成片的小白花。他小心翼翼地将草连根拔起,叮嘱同伴:“别碰断茎秆,汁液都在里面。”
回到部落后,阿伏亲自将草叶碾碎,把汁液敷在族人的伤口上,又用干净的兽皮包扎好。第二天清晨,伤口的渗血果然停了,红肿也消退了不少。巫医拉着阿伏,让他把这种草的样子画在兽皮上,还让他教部落里的人辨认:“以后族人受伤,就能自己找这种草来用了。”阿伏点点头,又补充道:“这种草只长在潮湿的山涧边,要是天旱,就得往更深的山谷里找。”
除了草药,阿伏还发现了草木与季节的关联。他注意到,每当河边的柳树开始发芽,雷泽里的鱼就会游到浅滩产卵;当山坡上的野菊开花时,天气就会渐渐变凉,得提前储存过冬的食物;而当某种低矮的灌木结出红色的小果时,就意味着附近可能有狼群出没——因为狼群
        雷泽之滨的晨雾总带着潮湿的水汽,沾在年幼的伏羲发梢,结成细碎的水珠。彼时他还没有“伏羲”这个名号,部落里的人都唤他“阿伏”,一个像雷泽边的芦苇般不起眼的孩子。他不像其他孩童那样追逐打闹,反倒总爱蹲在部落聚居地的边缘,盯着泥土里冒出的嫩芽发呆。
春日的清晨,第一缕阳光穿透雾霭时,阿伏已经趴在了草丛旁。他手指轻轻拂过一片新叶,那叶片上细密的纹路像极了部落长老手中刻满符号的骨片。“这是‘芽’,”他听见母亲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手里还拿着刚采的野果,“等它长大,会结出能吃的籽。”阿伏抬头,看见母亲指尖捏着的植物,和脚下这片嫩芽有着相似的叶形,只是茎秆更粗壮。他突然意识到,原来不同时候的草木,模样是不一样的,但总有地方能连在一起。
从那天起,阿伏开始收集草木的碎片。他把刚发芽的嫩叶、开花的枝条、结籽的果实分别放在不同的兽皮兜里,还在地上用石子画出它们的样子。部落里的人觉得这孩子有些古怪,狩猎归来的青壮年常会打趣他:“阿伏,你守着这些草,能填饱肚子吗?”阿伏不说话,只是把石子画的草木图又补了几笔——他发现,向阳处的草木长得更茂盛,叶片也更舒展,而背阴处的草木,茎秆总是细细的,朝着阳光的方向倾斜。
除了草木,阿伏最着迷的便是夜空。雷泽的夜晚没有遮挡,星星像撒在黑丝绒上的碎钻,密密麻麻铺满天空。部落里的人只知道,星星亮的时候,夜晚不会太冷;星星被云遮住,大概率会下雨。可阿伏总在想,这些星星是不是也像草木一样,有自己的规律?
有一次,部落要迁徙到更远的河谷寻找水源,长老们争论着方向——有人说该朝着月亮升起的方向走,有人说该跟着飞过的候鸟。阿伏却拉着长老的衣角,指着夜空里一串特别亮的星星:“我每天晚上都看它们,它们总是朝着那个方向慢慢移。上次我们去采野果,跟着它们走,就找到了那条有甜水的小溪。”长老们将信将疑,最终还是试着朝着那串星星的方向出发。三天后,他们果然找到了一条宽阔的河谷,河谷两岸长满了可食用的植物,还有成群的猎物。
那天晚上,长老坐在篝火旁,第一次认真问起阿伏看星星的事。阿伏从怀里掏出一块兽皮,上面用炭笔画着星星的位置:“这几颗星星总在一起,像部落里的人手拉手,”他指着那串亮星,“它们走的方向,好像从来不会错。还有那颗最亮的星星,每天傍晚都会落在西边的山头上,早上又从东边的水里冒出来。”长老摸着阿伏的头,突然意识到,这个看似懵懂的孩子,正在用自己的眼睛,读懂天地间的秘密。
第二章 草木里的生存智慧
随着阿伏渐渐长大,他对草木的认知早已不止于分辨模样。雷泽周边的草木,在他眼里成了一本写满生存密码的书——哪些草能止血,哪些果有毒,哪些植物的根系能储存水源,他都了如指掌。
那年夏天,部落里的狩猎队遭遇了猛兽,几个青壮年被抓伤,伤口不断渗血,部落里的巫医用了平时的草药,效果却不明显。看着族人痛苦的模样,阿伏想起自己曾在山涧边见过一种开着小白花的草,叶片碾碎后会流出黏黏的汁液。有一次他不小心被石头划破手,用这种汁液涂在伤口上,没多久血就止住了。
他立刻带着两个少年冲进山林,沿着记忆中的路线寻找那种草。山涧边的草木长得格外繁茂,阿伏趴在地上,一株株比对叶片的形状——他记得那草的叶子边缘有锯齿,茎上长着细细的绒毛。找了半个时辰,终于在一块岩石下发现了成片的小白花。他小心翼翼地将草连根拔起,叮嘱同伴:“别碰断茎秆,汁液都在里面。”
回到部落后,阿伏亲自将草叶碾碎,把汁液敷在族人的伤口上,又用干净的兽皮包扎好。第二天清晨,伤口的渗血果然停了,红肿也消退了不少。巫医拉着阿伏,让他把这种草的样子画在兽皮上,还让他教部落里的人辨认:“以后族人受伤,就能自己找这种草来用了。”阿伏点点头,又补充道:“这种草只长在潮湿的山涧边,要是天旱,就得往更深的山谷里找。”
除了草药,阿伏还发现了草木与季节的关联。他注意到,每当河边的柳树开始发芽,雷泽里的鱼就会游到浅滩产卵;当山坡上的野菊开花时,天气就会渐渐变凉,得提前储存过冬的食物;而当某种低矮的灌木结出红色的小果时,就意味着附近可能有狼群出没——因为狼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