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宇在起源殿推演封神劫气时,龙曦正把玩着刚用混沌魔龙残魂淬炼完的三尖二刃枪。枪身萦绕着淡紫色魔焰,枪尖寒光冽冽,偶尔窜出的龙纹虚影,是残魂与法宝融合的征兆。她指尖划过枪杆,忽的想起前日听玄空说商朝都城朝歌如今市井兴盛,便生出了去看看的念头——自夏末助商汤灭夏后,她已近百年没踏足人族都城,如今既无鸿蒙宗事务缠身,又逢商汤治世清明,去瞧瞧也好。
“兄长,我去朝歌走一遭。”龙曦推开起源殿主殿的门,见龙宇正以鸿蒙盘映照洪荒气运,盘面上夏朝残余的淡金色气运已散,商朝的赤红气运如烈火般升腾,只是边缘隐隐缠着几缕灰黑色的劫气,虽淡却韧。
龙宇抬眸,目光扫过她手中的三尖二刃枪,又落回鸿蒙盘:“朝歌虽盛,劫气已隐,你去便去,莫要显露真身,若遇乱事,量力护之即可。”他指尖凝出一道淡金色的源力,落在龙曦眉心,“这道‘清劫源纹’,可护你不受劫气侵扰,也能助你感知周遭妖邪。”
龙曦笑着点头,指尖一点眉心,源纹瞬间隐入肌肤:“放心,我只去看个热闹,不惹麻烦。”说罢,她身影一晃,已化作一道流光穿出起源殿,直奔洪荒中部的朝歌方向。
彼时的朝歌,正是商汤在位第二十三年。夏桀留下的残破都城早已重建,新修的城墙以青石垒砌,高逾三丈,城门处有身披青铜甲胄的士兵值守,甲片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手中的青铜戈刃磨得锋利,却无半分凶戾——商汤轻徭薄赋,士兵多是农闲时征召的族人,对往来百姓并无苛待,见有挑着货担的商贩靠近,只是简单查验便放行,偶尔还会帮老弱提一下重物。
龙曦落在朝歌城外三里处的一片树林里,指尖掐了个“敛气诀”。她本是龙宇以一半本源力所化,身具鸿蒙源力,寻常修士根本察觉不到她的气息,可若以真容入城,那万亿丈龙躯怕是会直接震塌半个朝歌,是以她早想好了化形的模样:一身淡青色的粗布衣裙,裙摆绣着几簇浅粉色的桃花,头发用一根木簪挽起,脸上施了点薄粉,看上去就像个从城郊乡绅家出来的姑娘,带着几分好奇,又不失端庄。
她提着裙摆走到城门口,正遇上一个挑着两筐桑椹的老妪,老妪脚步不稳,筐沿的桑椹滚了一地。值守的士兵刚要上前,龙曦已先一步弯下腰,指尖凝出一丝微不可查的源力,将散落的桑椹轻轻拢回筐里——那源力带着温润的生机,落在桑椹上,原本有些蔫软的果实瞬间变得饱满鲜亮。
“多谢姑娘,多谢姑娘。”老妪感激地作揖,龙曦笑着摆手:“老人家客气了,不过是举手之劳。”
士兵见此,也松了脸色,对老妪道:“王婆婆,您这桑葚看着比昨日还新鲜,今日定能卖个好价钱。”
老妪笑得眉眼弯弯:“托大王的福,今年桑林收成好,这不,多摘了些来给城里的贵人尝尝。”
龙曦跟着老妪一同入城,刚踏过城门,便被眼前的景象吸引。朝歌的主街宽逾十丈,路面铺着平整的青石板,被往来行人踩得光滑。街道两侧是错落有致的房屋,多是土木结构,屋顶覆着青瓦,屋檐下挂着各色幌子——有写着“张记布庄”的蓝布幌子,有画着酒坛的“李记酒肆”幌子,还有挂着草药的“孙记药铺”幌子,风吹过,幌子猎猎作响,伴着商贩的吆喝声,热闹得让人心生欢喜。
“姑娘是第一次来朝歌吧?”老妪见龙曦四处打量,便笑着问道。
龙曦点头:“是啊,听闻朝歌繁华,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可不是嘛!”老妪脸上满是自豪,“自大王灭了夏朝,咱们百姓就不用再受苛捐杂税的苦了。你看那布庄,去年还只卖粗麻布,今年都有细棉布了;还有那酒肆,前些日子来了个西域的商人,带来了不一样的酒曲,酿出来的酒可香了!”
两人边走边聊,走到主街中段时,忽然听到一阵喧闹。只见前方围了一圈人,人群中央,一个穿锦袍的少年正揪着一个穿粗布衣的小贩,少年身后跟着两个家仆,个个凶神恶煞。
“你这破糖人,敢卖给本公子坏的?”少年将手中的糖人扔在地上,用脚狠狠碾了碾,“赔!本公子的钱可不是白花的!”
小贩吓得脸色发白,跪在地上连连磕头:“公子饶命,小的这糖人都是今日刚做的,怎么会坏呢?许是公子拿的时候不小心碰着了……”
“你还敢顶嘴?”少年抬脚就要踹小贩,周围的人虽有不忍,却没人敢上前——这少年是当朝太宰的幼子,太宰深得商汤信任,寻常百姓哪里敢惹。
龙曦眉头微蹙,指尖的源力悄然流转。她没直接上前,而是走到旁边一个卖花灯的摊位前,拿起一盏绘着凤凰的花灯,故意提高了声音:“老板,这花灯怎么卖?我听说近日大王在城外建了‘惠民仓’,若是遇到难处的百姓,都能去领粮食,可有此事?”
卖花灯的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老者,闻言笑着点头:“姑娘消息真灵通!可不是嘛!上月城里闹了场小旱灾,城郊的麦子收成差了些,大王当即就开了粮仓,还让太宰大人去督办,给每户受灾的百姓都发了粮食呢!”
这话一出,周围的人都附和起来:“是啊,大王心善,太宰大人也尽心,咱们朝歌才有如今的好日子。”
那揪着小贩的少年脸色顿时僵住。他平日在城里横行惯了,却也知道父亲最看重“体恤百姓”的名声,若是被人传出去“太宰幼子欺压小贩”,父亲定会罚他。他悻悻地松开手,狠狠瞪了小贩一眼:“算你走运,下次再敢拿坏东西糊弄本公子,看本公子不拆了你的摊子!”说罢,带着家仆灰溜溜地走了。
小贩连忙爬起来,对着龙曦的方向作揖:“多谢姑娘,多谢姑娘救命之恩。”龙曦笑着摆了摆手,付了花灯钱,便继续往前走,只是心里多了几分思量——方才那少年身上,竟缠着一丝极淡的灰黑色劫气,虽远不及洪荒深处的浓郁,却已是人族都城被劫气侵扰的征兆,看来兄长说的“劫气已隐”,并非虚言。
她沿着主街往前走,越往城中心走,市井越繁华。街旁的酒肆里坐满了客人,有商人模样的人在谈生意,有书生模样的人在吟诗作对,还有几个穿着粗布衣的壮汉在拼酒,笑声隔着门板都能传出来。布庄里挤满了挑选布料的妇人,掌柜的拿着尺子,耐心地给客人量着尺寸,嘴里还说着:“这匹细棉布是从南方运来的,做夏装最凉快,夫人要是
“兄长,我去朝歌走一遭。”龙曦推开起源殿主殿的门,见龙宇正以鸿蒙盘映照洪荒气运,盘面上夏朝残余的淡金色气运已散,商朝的赤红气运如烈火般升腾,只是边缘隐隐缠着几缕灰黑色的劫气,虽淡却韧。
龙宇抬眸,目光扫过她手中的三尖二刃枪,又落回鸿蒙盘:“朝歌虽盛,劫气已隐,你去便去,莫要显露真身,若遇乱事,量力护之即可。”他指尖凝出一道淡金色的源力,落在龙曦眉心,“这道‘清劫源纹’,可护你不受劫气侵扰,也能助你感知周遭妖邪。”
龙曦笑着点头,指尖一点眉心,源纹瞬间隐入肌肤:“放心,我只去看个热闹,不惹麻烦。”说罢,她身影一晃,已化作一道流光穿出起源殿,直奔洪荒中部的朝歌方向。
彼时的朝歌,正是商汤在位第二十三年。夏桀留下的残破都城早已重建,新修的城墙以青石垒砌,高逾三丈,城门处有身披青铜甲胄的士兵值守,甲片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手中的青铜戈刃磨得锋利,却无半分凶戾——商汤轻徭薄赋,士兵多是农闲时征召的族人,对往来百姓并无苛待,见有挑着货担的商贩靠近,只是简单查验便放行,偶尔还会帮老弱提一下重物。
龙曦落在朝歌城外三里处的一片树林里,指尖掐了个“敛气诀”。她本是龙宇以一半本源力所化,身具鸿蒙源力,寻常修士根本察觉不到她的气息,可若以真容入城,那万亿丈龙躯怕是会直接震塌半个朝歌,是以她早想好了化形的模样:一身淡青色的粗布衣裙,裙摆绣着几簇浅粉色的桃花,头发用一根木簪挽起,脸上施了点薄粉,看上去就像个从城郊乡绅家出来的姑娘,带着几分好奇,又不失端庄。
她提着裙摆走到城门口,正遇上一个挑着两筐桑椹的老妪,老妪脚步不稳,筐沿的桑椹滚了一地。值守的士兵刚要上前,龙曦已先一步弯下腰,指尖凝出一丝微不可查的源力,将散落的桑椹轻轻拢回筐里——那源力带着温润的生机,落在桑椹上,原本有些蔫软的果实瞬间变得饱满鲜亮。
“多谢姑娘,多谢姑娘。”老妪感激地作揖,龙曦笑着摆手:“老人家客气了,不过是举手之劳。”
士兵见此,也松了脸色,对老妪道:“王婆婆,您这桑葚看着比昨日还新鲜,今日定能卖个好价钱。”
老妪笑得眉眼弯弯:“托大王的福,今年桑林收成好,这不,多摘了些来给城里的贵人尝尝。”
龙曦跟着老妪一同入城,刚踏过城门,便被眼前的景象吸引。朝歌的主街宽逾十丈,路面铺着平整的青石板,被往来行人踩得光滑。街道两侧是错落有致的房屋,多是土木结构,屋顶覆着青瓦,屋檐下挂着各色幌子——有写着“张记布庄”的蓝布幌子,有画着酒坛的“李记酒肆”幌子,还有挂着草药的“孙记药铺”幌子,风吹过,幌子猎猎作响,伴着商贩的吆喝声,热闹得让人心生欢喜。
“姑娘是第一次来朝歌吧?”老妪见龙曦四处打量,便笑着问道。
龙曦点头:“是啊,听闻朝歌繁华,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可不是嘛!”老妪脸上满是自豪,“自大王灭了夏朝,咱们百姓就不用再受苛捐杂税的苦了。你看那布庄,去年还只卖粗麻布,今年都有细棉布了;还有那酒肆,前些日子来了个西域的商人,带来了不一样的酒曲,酿出来的酒可香了!”
两人边走边聊,走到主街中段时,忽然听到一阵喧闹。只见前方围了一圈人,人群中央,一个穿锦袍的少年正揪着一个穿粗布衣的小贩,少年身后跟着两个家仆,个个凶神恶煞。
“你这破糖人,敢卖给本公子坏的?”少年将手中的糖人扔在地上,用脚狠狠碾了碾,“赔!本公子的钱可不是白花的!”
小贩吓得脸色发白,跪在地上连连磕头:“公子饶命,小的这糖人都是今日刚做的,怎么会坏呢?许是公子拿的时候不小心碰着了……”
“你还敢顶嘴?”少年抬脚就要踹小贩,周围的人虽有不忍,却没人敢上前——这少年是当朝太宰的幼子,太宰深得商汤信任,寻常百姓哪里敢惹。
龙曦眉头微蹙,指尖的源力悄然流转。她没直接上前,而是走到旁边一个卖花灯的摊位前,拿起一盏绘着凤凰的花灯,故意提高了声音:“老板,这花灯怎么卖?我听说近日大王在城外建了‘惠民仓’,若是遇到难处的百姓,都能去领粮食,可有此事?”
卖花灯的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老者,闻言笑着点头:“姑娘消息真灵通!可不是嘛!上月城里闹了场小旱灾,城郊的麦子收成差了些,大王当即就开了粮仓,还让太宰大人去督办,给每户受灾的百姓都发了粮食呢!”
这话一出,周围的人都附和起来:“是啊,大王心善,太宰大人也尽心,咱们朝歌才有如今的好日子。”
那揪着小贩的少年脸色顿时僵住。他平日在城里横行惯了,却也知道父亲最看重“体恤百姓”的名声,若是被人传出去“太宰幼子欺压小贩”,父亲定会罚他。他悻悻地松开手,狠狠瞪了小贩一眼:“算你走运,下次再敢拿坏东西糊弄本公子,看本公子不拆了你的摊子!”说罢,带着家仆灰溜溜地走了。
小贩连忙爬起来,对着龙曦的方向作揖:“多谢姑娘,多谢姑娘救命之恩。”龙曦笑着摆了摆手,付了花灯钱,便继续往前走,只是心里多了几分思量——方才那少年身上,竟缠着一丝极淡的灰黑色劫气,虽远不及洪荒深处的浓郁,却已是人族都城被劫气侵扰的征兆,看来兄长说的“劫气已隐”,并非虚言。
她沿着主街往前走,越往城中心走,市井越繁华。街旁的酒肆里坐满了客人,有商人模样的人在谈生意,有书生模样的人在吟诗作对,还有几个穿着粗布衣的壮汉在拼酒,笑声隔着门板都能传出来。布庄里挤满了挑选布料的妇人,掌柜的拿着尺子,耐心地给客人量着尺寸,嘴里还说着:“这匹细棉布是从南方运来的,做夏装最凉快,夫人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