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三国:拿捏人心,林阳与程昱的粮》

  坐镇城中的曹孟德审视战报,不禁扼腕叹息。他本欲发兵青州,却已错失良机——袁本初先遣十五万精兵,又调冀州八万援军,加上乐安侯十万之众,总计三十三万雄师压境。而林阳更亲率二十万大军挥师北上,双方合计五十余万大军在青州鏖战。他麾下仅十五万人马,此刻贸然介入无异于以卵击石。

  "主公差矣!"

  戏志才捻须含笑踱步而出:"袁本初与林子远这场龙争虎斗,正是天赐良机。"

  "此话怎讲?"曹孟德眸中精光暴涨。

  羽扇轻点地图某处,谋士含笑不语。曹孟德见状猛然击掌:"志才真乃吾之张良也!"笑声未落,眼中已燃起猎猎战意。

  兴平元年八月末

  兖州泰山郡莱芜城

  "军师,颜良当真会来犯境?"

  赵云勒马眺望般阳方向。自接获林阳军令,他便将沛国郡防务交托鲁肃,亲率铁骑驰援至此。

  "将军安心,只要守住这条粮道便是头功。"贾诩轻抚胡须。般阳屯兵的异动,不仅周瑜察觉,毒士同样看得分明。

  守住莱芜城,颜良就不敢轻举妄动!

  "报!主公紧急军令!"

  一名士兵匆忙赶来,递上林阳的指令。

  "命赵云将军即刻率领两千重甲铁浮屠,携带三日粮草,从三亭绕道朱虚城,务必在九月初五前......"

  读完军令,赵云满脸困惑。主公不是命他驻守此地吗?为何突然要他放弃本部兵马?

  "军师,主公这是何意?"

  赵云转头询问贾诩。只见贾诩沉思片刻,迅速展开地图查看。片刻后,贾诩神色骤变。

  "不好!赵将军速速整军出发!主公此番冒险,恐有不测!"

  听闻此言,赵云脸色大变,立即转身离去。不多时,莱芜城外响起震天马蹄声,铁骑直奔三亭方向。

  青州,北海郡,剧县城外的密林深处,数千兵马埋伏其间。

  "将军,我们在此设伏,真能截住林阳的部队吗?"

  一名副将向主将麴义请示。麴义环视四周地形,自信应答:"军师早已推算,此地是北上必经之路。林阳要支援灌亭,必从此过!"

  作为袁绍麾下大将,麴义曾大破公孙瓒的白马义从。正因如此,这次伏击任务他志在必得。

  "报!将军,我们在山上抓到一个砍柴的老翁!"

  麴义正部署军务,士兵匆匆赶来汇报:

  “将军,弟兄们抓了几个砍柴的老人,要如何处置?”

  “砍柴的老头有什么好抓的?放了!”麴义嗤笑一声。

  他在意的可不是这些平民,而是林阳的主力!

  ---

  另一边,青州广县。

  周瑜等人刚到,便听闻林阳率六千兵马孤军前往灌亭,郭嘉当即神色骤变。

  “奉孝,有何不妥?”周瑜尚未意识到危机。

  郭嘉摊开地图,沉声道:“袁绍此番攻势凌厉,各地世家倒戈,北海郡虽名义上归附,但这一带——”他手指重重一点,“已彻底失控!”

  周瑜瞬间冷汗涔涔:“若袁军在此埋伏,主公六千兵马岂非羊入虎口?”

  黄忠拍案而起:“快派轻骑传信!”

  郭嘉苦笑:“来不及了……按日程推算,主公此刻恐怕已深入敌境!”

  奉孝不必过于担忧,主公亲率六千精锐,皆为精兵强将!

  周瑜望着战局,沉声插言道。

  为保主公周全,我已调遣子龙率两千铁浮屠急赴灌亭,定能赶上主公军伍!

  话虽如此,周瑜此刻也无计可施。

  若从光县发兵驰援...

  袁本初大军必闻风而动!

  远远不够!

  郭嘉连连摇头,单凭子龙两千铁骑难解危局。

  子义将军听令!今夜你率两千轻骑自东门潜出,火速奔袭剧县!

  郭嘉目光灼灼望向太史慈,此等急行军唯有他能胜任。

  务必两日内抵达广县接应主公!

  末将遵命!

  太史慈抱拳领命,身影转瞬消失在夜色中。

  目送太史慈远去,郭嘉、周瑜、黄忠等人皆心神不宁。

  此时三亭城内...

  将军,主公差人送来粮秣补给。

  县令殷勤接待匆匆赶至的赵云、贾诩等人。

  风尘仆仆的子龙却无暇入城。

  全军速速用膳,饮水喂马,即刻启程!

  赵云未受县令款待,直接下令。将士们抓起干粮狼吞虎咽,同时命县令搬出草料喂饱战马。

  军师,主公已先行一日,我等能否追上?

  赵云忧心忡忡望向贾诩,后者缓缓摇头。

  袁本初在齐国郡兵力占优,更掌控剧县、益国要道,若有埋伏必在此处!

  贾诩枯瘦的手指重重戳在地图两城之间的位置。

  他与赵云早先抵达莱芜...

  袁本初部署三路大军进攻!

  第一路由颜良领军,意图截断敌军粮道!

  第二路以益都兵力牵制黄忠部众!

  第三路则是高览与乐安侯统率的主力,直指北海郡!

  眼下林阳的防御薄弱处在于灌亭一带——此地仅有张辽、高顺的三万驻军,却需迎战高览两万精兵及乐安侯十万联军,十二万敌众压境,兵力悬殊!

  袁本初算准林阳必会增援灌亭,因此早在此处布下伏兵,但具体埋伏位置,连贾诩也难以推测。

  "但愿主公行军稍缓,容我等及时接应!"

  三亭哨探传回消息:林阳仅带六千亲兵轻装疾行,此举可谓兵行险着。赵云只得自我宽慰:"所幸主公身旁有典韦与铁甲螺纹军护卫,安危应无大碍。"

  与此同时,青州朱虚城外——

  "主公,翻过擂鼓山便是昌东城!"副将汇报路线。林阳凝视地图颔首,此道确是最快选择。

  他之所以采纳周瑜之策,正是看中闪电突袭的战术价值。袁本初虽在寿光集结十二万大军,实则此处正是其软肋——乐安侯麾下十万杂兵仅万人披甲,战力与黄巾流寇无异。林阳笃定:三万精锐足可击溃此敌!

  “传令全军继续前进,在擂鼓山下休整!”

  林阳一声令下,大军再次向着擂鼓山方向行进。

  此次急行军若非林阳能随时提供肉食,普通士卒恐怕难以支撑这样的强度。

  不多时,大军抵达擂鼓山下。

  “通知全军,今日加餐!”

  听闻此令,士卒们脸上纷纷露出喜色。

  加餐意味着牛肉、猪肉等肉食不限量供应!

  很快,营地里飘起浓郁的肉香。

  林阳正坐在队伍中吃着煮好的牛肉,军营外围突然传来骚动,一名士兵匆匆赶来。

  “主公,外面有黄巾贼寇前来挑衅!”

  林阳一愣,黄巾贼寇?

  这地方竟然还有黄巾余孽?

  “走,去看看!”

  他立刻带上典韦,大步向前方走去。

  青州本就是黄巾余孽的温床,此地民风彪悍,匪患不绝。

  对于占山为王的贼寇,林阳并不意外,毕竟古代山林中的匪徒数不胜数。

  哪怕是近代,剿灭匪患也付出过巨大代价。

  “ ** !老子不管你们是谁,想过此地,就得留下伙食!”

  林阳刚到前线,便见山林中涌出数千黄巾贼寇。

  粗略一扫,人数竟不下五千!

  林阳眉头一皱——这朱虚城县令是干什么吃的?

  附近盘踞如此多的贼寇,居然毫无察觉?

  “呸!区区贼寇,吃我一刀!”

  混战中,一名伍长突然暴起,手中钢刀直取黄巾首领咽喉!

  电光火石间,那彪形大汉反手横刀格挡,兵刃相撞迸出刺耳金鸣。

  "找死!"

  大汉怒喝,刀锋翻转间已将全副武装的伍长逼得踉跄后退。若非铁甲护体,这一击便要当场毙命。

  "恶来!"

  林阳冷眼旁观,突然唤出身边猛将。

  典韦闻言跃出,玄铁长戟破空而来,恰与大汉再度扬起的刀刃相击。精钢锻造的刀身竟被震得嗡嗡作响。

  "可敢接我典韦三招?"

  声若惊雷,那黄巾头目瞳孔骤缩。不及细想,典韦已抡起双铁棍携风雷之势砸下。

  "砰!"

  火星四溅中,大汉连退数步,手中长刀寸寸碎裂。林阳见状轻咦一声,抬手制止杀招。

  "留活口。"

  典韦狞笑着揪住大汉后颈,如拎鸡崽般拖回本阵。被擒首领的部下顿时骚动不安。

  "救当家!"

  "都别妄动!"

  六千精兵闻令变阵,森冷枪戟结成铁壁铜墙。

  “呼哧......呼哧......呼哧......”

  四千名身披鳞甲的重装步兵列阵而出,寒光凛冽的钢铁洪流,瞬间震慑得黄巾乱党目瞪口呆!

  “铁甲卫!典韦将军!您莫非是林州牧!”

  黄巾首领瞳孔骤缩,失声惊呼时,粗糙的大手不自觉地按住了刀柄。

  乌沉铠、虎狼卒——放眼天下,除了那位坐镇徐州的武平侯,谁还能有此等精锐?

  “哦?”

  白马上的青年将领轻抚剑穗,饶有兴致地打量着这群衣衫褴褛的 ** 。能硬接典韦三记劈砍的蟊贼本就不多,更蹊跷的是对方竟能认出自己的亲卫建制。

  “末将裴元绍,原是太平道三十六方渠帅之一。”

  满脸风霜的汉子单膝跪地,甲胄上的符咒刻痕尚依稀可辨。他悄悄拽了把身旁被典韦反剪双臂的虬髯大汉,后者正梗着脖子怒视铁甲军阵。

  “周仓?”

  林阳指尖突然顿在青铜剑格的蟠螭纹上。这个在演义里为关羽扛刀赴死的忠耿汉子,此刻竟像头困兽般挣扎着,捆绳在古铜色臂膀上勒出深痕。

  “侯爷认识俺这草寇?”

  声如闷雷的应答引得林阳轻笑。按原本轨迹,这对难兄本该在卧牛山落草,如今却出现在青州地界,倒是有趣得紧。

  “相逢即是有缘。”

  林阳突然抬手,典韦立刻松开钳制。在裴元绍惊疑不定的注视中,年轻的州牧解下腰间鎏金错银的酒囊,清澈琼浆在空中划出弧线。

  “可愿随我讨个正经功名?”

  周仓武艺高强,对付普通将领不在话下!

  林阳觉得与其让这两人在青州生乱,不如收归己用!

  “这……”

  裴元绍一听便明白了林阳的意思,但仍有顾虑。

  “林州牧,不妨直说,擂鼓山还有十多万黄巾家眷,并非我不愿归降!”

  林阳点头:“放心,只要你们归顺,这些人皆可成为我治下百姓,开荒种田,分发耕牛,日后生计无忧!”

  他看向二人,继续道:“至于你们,一个做典韦副将,一个任别部司马,统领一军!”

  说完,林阳示意身后的铁甲螺纹军——

  “喝!”

  军阵齐喝,威势逼人!

  裴元绍苦笑,林阳的条件已算优厚,若不答应,恐怕只有死路一条。面对典韦和铁甲螺纹军,他毫无胜算。

  “拜见主公!”

  权衡再三,裴元绍最终选择投降,周仓紧随其后。

  青州未来迟早是林阳的,与其顽抗到底,不如趁早投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