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三国:拿捏人心,林阳与程昱的粮》

  3

  林阳的亲卫们肃然应诺。他们深受主公厚待,岂会背叛?更何况见证过此等神迹,在他们心中,林阳就是天命所归的真龙天子!

  半晌,荒山野岭间。

  "唉,不知要在此埋伏多久......"一名士卒嘀咕道。

  "怎么?皮痒了?"同伴笑骂着推搡他。众士卒围坐火堆旁,静候开饭时刻。

  山野行军,粮草难觅。队伍中的士卒虽嘴上抱怨,心底却清楚得很——在这动荡年月,能嚼上肉干已是莫大福分。

  "这荒郊野外的,怕是要啃干粮喽!"有人半开玩笑地嘟囔道。作为林阳麾下精锐,除非万不得已,他们何曾真的靠干粮果腹?

  军汉们相视而笑。肉干确实不差,但想到即将迎来的恶战,又觉得这等吃食实在难以支撑。

  "开饭!主公有令,今日加菜!"

  后勤营的吆喝声骤然响起。只见卤蛋、火腿、鸡腿饭、牛肉面依次排开,香气四溢。队伍里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吞咽声。

  "不是说...都吃完了么?"有士卒结结巴巴发问,立刻被军侯厉声喝止:"不该问的别问!"

  螺纹军的老兵们见怪不怪,裴元绍等人却瞪圆了眼睛。他捧着自己那份饭食,手指微微发颤:"荒山野岭...竟能吃上这般伙食?"

  投奔林阳之初,吃的尽是些卤蛋、鸡腿饭之类的简餐!

  眼瞅着就要开战了!

  竟能吃到牛肉、猪肉,还有热腾腾的羊肉汤!

  林将军麾下这支队伍,究竟从哪儿变出这么多美味?

  自打裴元绍跟着队伍进山以来,连个运粮的人影都没见着!

  莫非林阳的部队,根本不需要粮草补给?

  想到这茬,裴元绍整个人都懵了!

  "将军,这伙食也太丰盛了!"

  身旁的亲信正大口撕咬着牛肉,吃得满嘴流油。

  谁能料到!

  在这荒郊野岭,他们竟能享用如此佳肴!

  扫了眼吃得热泪盈眶的五千黄巾将士,裴元绍心头一热。

  这伙食标准,莫不是要把黄巾军养成死士?

  连着吃了这么多天好饭食!

  就是养死士也不过如此了!

  "传令下去,这场伏击战必须打出威风,绝不能让主公交代的差事办砸了!"

  想到之前对阵先登死士的狼狈样,裴元绍觉得这支黄巾军该争口气了。

  林将军这般厚待,岂能再当怂包!

  "遵命!"

  亲信们散去后,外头的黄巾军个个摩拳擦掌,战意昂扬。

  这情形,此时的林阳自然毫不知情。

  若知道区区一顿野炊加餐,就能让黄巾军士气大振,他怕是要笑出声来。

  益都城北门

  "全军开拔!"

  主将高干率领三万大军,浩浩荡荡向寿光进发。

  先锋大将韩猛带着六千铁骑,如离弦之箭向北疾驰。

  这突如其来的军事调动,很快被广县前线的郭嘉、周瑜等人探得。

  广县城外军营中

  "袁绍派了六千骑兵和三万步卒北上?"

  周瑜和郭嘉收到军报,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袁绍这是冲着主公来的!"郭嘉展开青州地图急道,"主公在剧县大败先登死士,袁绍必定担心寿光安危。"

  "如此一来,我的分兵之计就全盘落空了。"周瑜神色凝重。

  谁曾想田丰早已在剧县设下埋伏!这出其不意的伏兵,才导致如今危局。

  幸好林阳麾下神火营战力非凡,否则周瑜万死难辞其咎!

  "可惜我军缺乏骑兵,即便想拦截这三万大军也难以实现。"太史慈与黄忠等人叹息道。袁绍这次可谓倾巢而出——六千铁骑,两万四千精兵,誓要死守寿光。

  "主公现在何处?"郭嘉盯着地图沉思良久,突然发问。他心中隐隐涌起不祥预感。

  "自剧县大捷后,主公就再未传回消息。"周瑜在地图上移动手指,突然停顿。"等等,子龙的重甲铁浮屠既已抵达剧县,贾文和理应随侍主公左右才是。"这番话让太史慈、黄忠等人面面相觑。

  郭嘉接口道:"贾文和智谋过人,若与主公会合,定会指出北上攻取寿光之计已然失败。"他想起豫州世家的战报,愈发忧虑。

  豫州若是交予他手,断无可能似贾诩这般从容自若!

  纵使背负骂名,声名狼藉!

  兵不血刃便将世家大族尽收囊中,此等手段岂是常人可为?

  贾诩既有此等机谋——

  又怎会放任林阳挥师北上?

  "然则主上若未北上,此刻当在何处?"

  黄忠与太史慈同时道出关键疑窦。

  若贾诩已向林阳言明攻略寿光之计败亡——

  林阳理当率部折返广县才是!

  可眼下——

  广县境内竟未曾见得半缕林阳兵马踪迹!

  "主上既未北上,亦未至广县!"

  周瑜目光如炬钉在地图之上,倏然陷入沉思。

  林阳骤然失去踪影——

  直教周瑜、黄忠、太史慈等人心急如焚!

  竟连只言片语都未遣人传回——

  这般的扑朔 ** 连郭嘉都难以揣度!

  "主上若转道他处,理应知会我等。"郭嘉指尖摩挲着青州地图沉吟道。

  "除非——主上刻意隐匿行踪!"

  周瑜恍若洞悉郭嘉思绪般接续未尽之言。

  电光火石间似乎想到什么,突然发狂似地在地图上搜寻起来。

  "军师何故如此?"

  周瑜这番举动令黄忠、太史慈等人顿感茫然。

  主上竟要瞒过所有人耳目?

  那他究竟会去向何方?

  "不必寻了。若所料不差,主上此刻恐已深入袁军腹地。"

  郭嘉苦笑着移开凝视地图的目光。

  是了——

  林阳刻意隐藏踪迹,唯有一种可能!

  在偷袭寿光之计夭折之后!

  简体中文

  唯一能让林阳主动隐藏行踪的情况!

  "什么?深入敌军后方?"

  太史慈、徐盛等人闻言大惊。林阳麾下部队经历先登营恶战后,兵力已不足万人!

  仅凭万人孤军深入敌军腹地,意欲何为?

  "不妙,主公这是要伏击敌军援兵!"

  老将黄忠毕竟久经战阵,经周瑜、郭嘉点醒后立即醒悟过来!

  林阳刻意隐瞒行踪!

  这说明需要隐蔽行动!

  当下唯有设伏才需如此!

  联系到袁绍部队正调动离营,黄忠瞬间明了林阳的意图!

  "可主公孤军深入又无粮草补给,如何设伏?"

  太史慈、徐盛等人仍感困惑。

  若林阳真率军深入齐郡腹地,就等于自断粮道!

  万人军队若无粮草供应,这还能叫伏击吗?

  分明是自投罗网!

  面对诸将的不解,郭嘉与周瑜相视苦笑。

  确实!

  孤军深入,粮草断绝!

  林阳部队如何完成伏击?

  连他们都认为不可能——

  那么袁绍的三万大军又会怎么想呢?

  郭嘉遥望袁军方向,意味深长地低语:

  "这才是真正出敌不意的妙计!"

  "砰!"

  清风山上,随着一声铳响,山顶木靶应声而穿,布满蜂窝般的弹孔。

  "主公,这火铳威力当真惊人!"

  贾诩亲眼目睹火铳试射效果,不禁由衷赞叹。

  能直接洞穿木质标靶,威力更胜强弩!

  "可惜终究是半成品,效果还是差强人意。"

  **1028**

  林阳望着五十步外的木靶,轻叹一声,面露失望之色。

  并非他故作姿态,而是手中的火铳实在差强人意。

  火铳与**仅一字之差,威力却天壤之别。

  此物源于宋代的突**——将**填入竹筒,塞入铁丸,点燃后竹筒爆裂,喷火射出铁丸以伤敌,堪称火铳雏形。

  然而突**终未盛行。

  其射程不足三十步(约三十六米),且竹筒易炸伤使用者,弊大于利。

  元代与明代虽改良火铳,但收效甚微。

  《天工开物》载,明制火铳有效射程仅五十步(约七十米),精度亦差,催生出三眼火铳。

  后因装填繁琐,骑兵与之结合:冲锋时远距射击,撤离后重装 ** ,演变为威名赫赫的关宁铁骑——重甲配火铳,所向披靡。

  尽管如此,火铳的威力与**相比仍有天壤之别!

  火铳的升级版本就是火绳枪。

  不同于火铳粗糙的外观,火绳枪已初具现代枪械的雏形!

  火绳枪的威力比火铳提升数倍。

  有效射程突破两百米,是火铳的三倍!

  ** 力更是远超火铳,能在百米内击穿重甲。

  精准度也显着提高,不再是火铳那种准头。

  最重要的是射击速度——火绳枪每分钟可射击两次以上,而火铳装填至少需要两分钟。

  这正是之前林阳与先登死士交战时,让麴义等人逃脱的原因。

  太慢了,实在太慢了!

  望着手中的"烧火棍",林阳不禁叹息。

  "主公,此等神器若被其他诸侯获得,定会奉为至宝!"

  贾诩看着林阳不满的神情,面色复杂。

  五十步内威力惊人,三十步可击碎人甲,在其他诸侯眼里绝对是神兵利器。

  "文和,你不明白。"

  林阳摇头。在贾诩等人眼中的神器,对见过现代枪械的他而言却相形见绌。

  且不说加特林这类武器,即便是抗战时期的** ** ,其性能也远超想象——

  中正式** ** 射程达两千米,五百米内 ** 力惊人。

  正是这种对比,让林阳对火铳寄予过高期望。

  直到与先登死士一战,才让他认清古代火铳的真实水平。

  难怪明朝火器发达,仍难挡北方游牧民族南侵。

  武器落后,使用者更是不济!

  “下次遇到钢管,我一定优先发展火炮!”

  亲身体验过火铳的威力后,林阳当即决定回营立刻研制火炮!

  火炮的 ** 力,可比 ** 强悍太多了!

  只是林阳的 ** ,未必能承受得住!

  “报!主公,前方斥候发现袁军援兵动向!”

  正当林阳进行武器测试时,传令兵疾驰而来!

  听到袁军援兵出现的消息,林阳眼中闪过一丝锐芒!

  漫长的等待——

  终于有了结果!

  “传我军令,全军进入战备状态!”

  下令的同时,林阳收起火铳,率领贾诩等人火速下山!

  十五里外,清风山脚下

  “将军,主力部队尚在后方,我们骑兵单独突进是否妥当?”

  六千铁骑奔驰途中,副将忍不住向主将提出疑虑。

  骑兵部队已经与后方主力脱节——

  按照高干将军的部署,他们这六千骑兵本不该擅自行动!

  “蠢材!”韩猛甩了下马鞭,厉声呵斥,“林阳偷袭寿光得手,我军必须速战速决!”

  “若因拖延贻误战机,谁来担责?!”

  作为袁绍麾下悍将,韩猛虽勇武过人,却向来桀骜不驯。

  何况他统领的六千铁骑素来战无不胜——

  如今要他受制于高干的主力部队,岂能甘心!

  “可此次统帅毕竟是高将军,他是主公亲......”

  “哼!不过是靠裙带关系爬上来的庸才!”

  副将话未说完就被韩猛粗暴打断。

  袁绍帐下虽人才辈出,却派系林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