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三国:拿捏人心,林阳与程昱的粮》

  12

  "末将遵命!"

  以四千兵力攻打六百人驻守的小城,裴元绍全然不以为意!

  况且——

  守城并非难事!

  "主公,我军当从诸县出发,先破高唐城,再北上平原城!"

  平原城乃郡治所在,驻军最为雄厚!

  据诸县县令密报,城内屯兵两千!

  高唐城亦有守军千人!

  "咦?仅三千守军?"

  林阳眉头微蹙,整个平原郡兵力竟如此空虚?

  堂堂郡治,居然仅有两千兵马?

  "主公,平原郡主力已被袁绍调往般阳,恐欲增援益都,截断黄忠归路。"

  贾诩轻笑解释。原本平原郡驻军两万,因袁绍急攻青州,大半兵力被张合、审配抽调。

  此消彼长,皆因袁本初贪功冒进——当初为令张合速战,未从冀州调兵,反抽空平原郡守军。

  "有趣,想断奉孝后路?"

  林阳把玩着手中佩剑,眼中闪过戏谑。不知袁绍得知自家后路被断时,该作何表情?

  "依文和之策,速取平原郡!"

  战机稍纵即逝,唯快制胜!

  审视地图片刻,林阳挥手定策。

  当林阳剑指平原郡时,益都城外的战鼓正隆隆作响......

  “简直疯了!林阳手下的士兵全都发狂了!”

  袁本初站在城头,望着连续三日猛攻益都城的林阳大军,心中满是困惑。

  明明粮草已断,他们为何还能如此拼命?

  难道真的不要命了?

  “主公,恭喜!林阳要撤军了!”

  一旁的郭图见状,连忙上前贺喜。

  “哦?”

  袁本初疑惑地望过去,郭图信心十足地指向城下的敌军。

  “主公,林阳此刻的疯狂攻势,不过是虚张声势,想让我们误以为他们军力未损!”

  许攸也紧跟着补充道:“主公,依我之见,林阳的军队今夜必会撤退!”

  听闻林阳可能今夜撤军,袁本初脸上顿时浮现兴奋之色。

  一旦对方后撤,他们便可前后夹击,彻底剿灭林阳!

  想到这儿,袁本初不由得笑出声来。

  唯独田丰隐约觉得,似乎遗漏了什么关键……

  夜色深沉,益都城内——

  “颜良,你带一万精兵,直袭敌营!”

  随着袁本初一声令下,城门悄然开启。颜良率领精锐悄然出城,直扑林阳军营。

  城头的袁本初、郭图等人屏息凝神,期待着捷报传来——只要颜良成功劫营,大军便可乘势掩杀!

  此时,林阳大营三里外——

  “将军,敌军大营毫无动静!”

  斥候的回报让颜良眼中精光闪现。

  大军逼近敌营,对方竟浑然不觉!

  “众将听令,随我杀敌!”

  颜良一声怒吼,率领万名精锐直扑林军大营。

  三里之距,转瞬即至!

  营前仅有零星士卒抵抗,颜良策马冲阵,挥刀斩尽残敌。

  “报!将军,营中空无一人!”

  冲入外围军营,探子匆忙禀报。颜良皱眉勒马,心生疑惑——

  纵然后撤,岂能如此迅速?

  更蹊跷的是,这军营氛围诡异!

  “将军!营帐内藏有桐油!”

  士兵惊呼,众人脸色骤变。

  “中计!速退!”

  颜良急喝,却为时已晚——

  满天火箭呼啸而至,瞬间引燃桐油干草!

  “轰——!”

  火浪冲天,营地化作炼狱。热风席卷,袁军阵脚大乱!

  “埋伏!快撤!”

  “火势太猛,速逃!”

  “后方有追兵!立盾防御!”

  混乱之际,山林间骤然杀声震天——

  太史慈率万军冲出,厉喝如雷:“太史子义在此,逆贼纳命!”

  火海裹挟中,颜良刚突围而出,见太史慈横枪拦路,无心恋战,挥刀格挡闪身疾退:

  “挡我者死!”

  刀光闪过,太史慈挥刃挡下攻势,颜良瞥了他一眼,毫不在意地策马退走!

  "撤!"

  战马嘶鸣声中,颜良带着戒备迅速远遁。

  太史慈望着仓皇逃窜的身影,并未张弓搭箭。

  "将军,为何放他离去?"副将难掩惋惜。这可是袁绍帐下大将颜良!

  "此人命不该绝。"太史慈目光深沉。颜良虽是要害,此刻却非取命之时。

  "清剿残敌!"

  号令声中,太史慈率部冲入敌营,所过之处溃兵尽数伏诛。

  半晌过后——

  "太史慈可曾追来?"

  "将军,林阳军按兵未动!"

  三千余残兵喘息未定,皆庆幸死里逃生。若林阳大军追击,他们断无生路!

  "许攸误我!速退!"颜良咬牙切齿。所谓林阳撤军之计,简直荒谬绝伦!

  沿途收整败卒,待颜良退回城下,已聚拢四千余众。

  "主公!林阳营中暗藏伏兵,太史慈突袭致我军溃败!"颜良愤恨瞪向许攸,险些命丧此人之计。

  众人注视下,许攸突然眉头舒展:"原来如此!主公,林阳这是要逃!"他猛然击掌,识破对方计谋。

  “许攸,颜良他们遇伏你看不见吗?”袁绍阴沉着脸,颜良率领的可都是精锐之师!

  竟遭林阳暗算,白白折损这么多兵马!

  此刻许攸还敢说林阳在撤军?

  “主公明鉴,颜将军所部遭林阳设伏火烧连营,又被太史慈截断归路,如何能全身而退!”

  “许子远此言何意?”

  本就怒火中烧的颜良听到这番话,顿时暴喝出声。

  难道他和部众就该命丧疆场?

  “将军误会了!”许攸连忙解释,眼中闪着精光,“下官是说,若由将军来设伏,太史慈岂有生路?”

  “哼!若某家布局,必叫太史慈全军覆没!”

  颜良冷笑间,袁绍与郭图等人已然察觉异样。

  确实!

  遭遇这等埋伏还能带回四千人,除非太史慈故意放水!

  “主公,太史慈必是林阳安排的疑兵!”郭图适时补刀,“不敢追击颜将军,分明是兵力不足!”

  见有人领会,许攸喜形于色:“正是!林阳军师早料到我军会劫营,这才虚张声势!”

  他胸有成竹地指着远处:“太史慈焚营之举,恰恰暴露其虚实!”

  “若真有重兵,何须烧营?直接围剿岂不更妙?”

  袁绍闻言舒展眉头,颜良虽心有不甘,细想之下确是如此——若遇大军合围,自己绝无生还可能。

  只要太史慈敢回头追击!

  这四千残兵败将至少又要折损大半!

  "哈哈哈!有子远和公则相助,我比林阳强百倍!"

  袁绍朗声大笑,首次体会到麾下谋士的过人之处!

  这种洞悉全局的掌控感令他信心倍增!

  "颜良、文丑、焦触听令!随我率主力部队全速追击!"

  望着远处林阳大营的方向,袁绍当即调集兵马,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前扑去!

  这次定要叫林阳元气大伤!

  震天动地的喊杀声响彻齐国郡,袁绍亲率七万大军如潮水般涌来!

  太史慈的部队被打得溃不成军,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取太史慈首级者,赏黄金千两!"

  袁绍志得意满,想到外甥惨死林阳之手,此刻誓要斩杀林阳帐下大将泄愤!

  重赏之下,袁军士兵个个如同疯魔般向前冲杀!

  即便折损了高干、韩猛等猛将,袁绍麾下仍是人才济济!

  "你们先撤,我来殿后!"

  望着紧追不舍的文丑,太史慈横枪立马,决然喝道:"太史慈在此,谁敢上前!"

  数十名亲卫骑兵立即结阵护卫。

  "太史子义休狂!文丑来会你!"

  寒光闪处,文丑纵马抡刀飞驰而来,两柄兵刃在半空轰然相撞!

  文丑大军被长刀与长枪交锋所阻,冲锋之势再度受挫!

  兵刃碰撞之声不绝于耳,太史慈与文丑转瞬交手十余回合。眼见敌军合围之势已现,太史慈枪势陡变,猛然突围而出。

  "所谓河北四庭柱,不过尔尔!"

  银枪翻飞间,太史慈放声长笑,枪锋所过之处,拦路士卒尽数倒地。数十铁骑紧随其后,冲破敌阵。

  文 ** 言勃然大怒:"追!定要取太史慈首级!"

  败军之际竟敢如此猖狂,真当数万大军如无物不成?杀声震天中,文丑率军紧咬不放。

  后军帐内,田丰凝视战场,眉间渐蹙:"主公,只见太史慈部众,此事蹊跷。"

  袁绍拂袖大笑:"元皓多虑了,此地平野千里,纵有伏兵又能藏于何处?"

  郭图随即附和:"莫非元皓又要劝主公放过林阳?"

  此战方略皆出自许攸、郭图之手。二人坚信林阳主力早已溃逃,太史慈不过断后之师。

  田丰怒极:"你们!"

  更令人意外的是!

  袁军主力全速追击,本应早已赶上林阳部队!

  然而!

  许攸的分析确有道理!

  此处地形开阔,即便设伏,林阳也找不到隐蔽之处!

  "无需多言,今日誓要活捉林子远!"

  袁绍怒喝一声,这场关键胜利不容有失,必须彻底歼灭林阳!

  军令既下,七万精锐倾巢而出,紧咬着太史慈的败军不放。

  南逃途中,太史慈内心焦灼万分。

  最初的诈败已演变成真实溃散——连续整夜被七万大军穷追不舍,再勇猛的士兵也难承受!

  "将军,到了!"

  望见前方三亭城轮廓,副将眼中迸发希望之光。

  这场漫长诱敌终于迎来转折点!

  "全军入城!"

  太史慈喝令甫出,残部疯狂涌向城门。

  城楼上,郭嘉与周瑜凝视着溃败而来的部队,面色沉凝。

  "要让袁绍这老狐狸上钩,不下血本不行。"

  郭嘉轻叹。那些战损的可都是主公嫡系,却不得不为。

  当太史慈部队抵近城门时,他们反常地未立即关闭城防。

  后方文丑见机大急:"快抢占城门!"

  若让敌军闭城固守,全歼计划将功亏一篑!

  铁骑如洪流般奔涌而至,文丑顾不上那些四散的败兵,直扑城门方向而去!

  "速撤!"

  太史慈见状立即喝令守城士兵放弃城门。

  转眼间,文丑的先锋骑兵已经夺取了三亭城的大门。

  "城门已破,全军进城杀敌!"

  文丑意气风发地高喊着,胜利在望的喜悦让他热血沸腾。

  随着袁军主力涌入城内,太史慈的守军被迫向南门节节败退。不到半个时辰,整座城池就陷入了混战,袁本初的大军很快控制了城中的大半区域。

  激战持续到日落时分。

  "林子远妄图以孤城阻挡我军,简直可笑!"

  袁本初开怀大笑,短短一日就歼灭林阳两万余人马,胜利似乎近在眼前。

  然而谋士田丰紧锁眉头,望着被占领的城池,心中愈发不安。他隐约感觉,这一切似乎都是精心布置的圈套。

  "报!文丑将军传来捷报,太史慈残部已 ** 至南门,不日即可全歼!"

  听闻军报,袁本初脸上的笑意更浓。

  此时南门外围——

  "将军,时机已到。"

  看着城内遍布的袁军,副将低声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