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三国:拿捏人心,林阳与程昱的粮》

  21

  "正是,主公认识此人?"

  程昱对林阳的反应感到疑惑。

  "我观那徐福颇有才学,便收在麾下,如今担任主簿一职。"

  程昱身为徐州别驾从事,主簿不过是执笔文书的小吏。

  "哈哈,叫他来见我吧!"

  徐福,再加上程昱认可的才学,十有 ** 就是徐庶了!

  真没想到!

  此人竟然已经出仕!

  如今才建安元年!

  虽心中不解,程昱还是命人将徐福带了上来。

  一旁的贾诩也对这徐福起了兴趣,捻须思索,想起当初林阳招揽自己时的情形——

  莫非,这又是一位顶尖谋士?

  片刻后——

  "徐福拜见主公!"

  徐庶满心疑惑地走进来,林阳召见自己这件事,实在令他费解。

  自己不过是去袁公路那边当了一回使者,按理说根本入不了林阳的眼才对?

  "徐福?好名字,不过我想,徐庶或许更适合你。"

  当"徐庶"二字从林阳口中说出时,对方身形猛然一震!

  "请主公恕罪!"

  徐庶正是他在荆州求学时的化名。

  他本名徐福,年少时曾为游侠,后因犯事被同伴搭救,才改名徐庶,前往荆州求学。

  因林阳征讨世家之事,他辗转来到徐州城!

  林阳推行唯才是举的选拔机制,徐福凭借才能过关斩将,最终进入州牧府,成为程昱手下的主簿!

  他之所以仍用徐福的本名,是因为徐庶清楚,林阳的志向早晚会指向荆州!

  自己在荆州游学的经历,难免引人猜疑!

  "果然是你徐元直!"

  林阳淡然一笑,对方这般反应让他确信无疑——眼前之人正是曾辅佐刘备、大败曹仁的徐庶!

  "今后就用徐庶之名吧。"

  林阳的决定让徐庶如释重负,但他心中充满疑惑:林阳究竟如何知晓自己的存在?

  "不必多虑。荆州水镜先生门下人才辈出,卧龙凤雏得其一便可安天下。"

  这番轻描淡写的话语却如惊雷炸响,徐庶当即怔住——林阳不仅对荆州了如指掌,竟连水镜先生未及传扬的私密评语都知晓!

  一旁贾诩见徐庶震惊的模样,不由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果然,主公通晓天下事,当年自己不也正是这样被"请"回来的?

  "即日起,你任州牧府主簿,参与军政要务。"

  林阳之所以破格重用,正是因为看中徐庶的潜力。虽提早出山学识或有不足,但行军布阵重在实践。让他在程昱、贾诩这等顶尖谋臣身边历练,必能成大器!

  徐庶强压心中震动,郑重行礼后 ** 末席。虽是同样主簿之职,却已一步登天——州牧府主簿兼参军事,这分明是踏入了权力核心!

  与在程昱麾下当主簿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手底下人才济济,林阳如今面对徐庶这等才俊,根本无需刻意摆出礼贤下士的姿态!

  处理完这段小插曲,林阳的目光转向程昱,开门见山问道:

  “仲德,说说看,此战该如何布局?”

  程昱闻言收敛心神,视线落在地图上,条分缕析道:

  “主公,袁公路经此前一役痛失南阳,如今仅剩汝南一郡为根基。青州之战中刘表佯攻致使他损兵折将,连南阳也拱手让人。眼下其十万大军尽数龟缩于汝南治所固始城——此城城高池深,粮草充沛,若无二十万大军数年围困,绝难攻破!”

  兴平年间,袁公路除进犯九江郡外未曾大动干戈。豫州汝南本是中原粮仓,两年休养生息不仅补足军需,更稍振士气。固始城内外防线森严:十万守军枕戈待旦,护城河环绕城墙,地下甬道四通八达,堪称铜墙铁壁。

  寻常情况下——

  要破此城无异痴人说梦!

  这也正是袁公路有恃无恐的底气所在。

  末席的徐庶静听程昱等人剖析,不时颔首。这些见解与他所想不谋而合。讨伐汝南袁公路按常理确无胜算,除非设计诱其出城方有转机。正暗自筹谋时,忽见贾诩抚须轻笑:

  “可惜,他遇上的是主公。”

  “不错,对袁公路而言,这实乃不幸。”程昱接话时神色从容,对固始天险浑不在意。二人这般做派,令徐庶猛然怔住。

  改后:

  徐庶内心震撼!

  敌军从容不迫,莫非已有破敌良策?

  难道这就是我与林阳麾下智囊团的差距?

  这一刻,徐庶深受打击!

  "传令全军休整三日,三日后进攻固始城!"

  七万大军压境,目标正是豫州最后一块疆土!

  交州士燮?

  林阳根本不屑一顾!

  至于荆州刘表...

  谁说攻伐荆州必须从扬州出兵?

  从豫州同样可以剑指荆州!

  听闻这个军令,徐庶完全跟不上思路。

  他们连具体策略都没商议,就直接出兵了?

  是自己没能领会玄机?

  还是他们确实未作说明?

  看着众人胸有成竹的笑容,徐庶羞愧不已。

  定是自己悟性不足,未能参透其中奥妙。

  今后必须勤学苦思!

  建安元年五月,

  林阳挥师七万进犯豫州的消息震惊各路诸侯!

  原本宣称要十万大军讨伐刘表,

  谁知林阳声东击西,直取豫州汝南!

  驻守寿春的赵云接到军令后,

  亲率三万精兵北上,

  半月内连克富波、新蔡,

  大军直抵固始城外的襄丘。

  与此同时,林阳部势如破竹,

  先后攻占涡阳、思善、新阳,

  陈兵界首之地。

  南北两路大军形成夹击之势,

  将袁术十万兵马困于固始城中。

  消息传到荆州,

  襄阳州牧府内的刘表目瞪口呆:

  "子柔,这林阳为何突然转攻袁术?"

  端坐于主位的刘表原本忧虑林阳挥师来犯,此刻见其转攻袁术,不禁面露喜色。

  早有谋士进言:"林阳声称欲借道汝南攻取荆州,袁术坚决不允,双方自然兵戎相见!"

  这番说辞虽是林阳放出的风声,但其"假道伐虢"的用心却昭然若揭。这分明是未将天下诸侯放在眼里!转念想到林阳对世家大族痛下 ** 之事,刘表暗自思忖:此人行事毫无顾忌,确实难以揣度。

  "子柔,照此说来,林阳暂时不会进犯荆州?"刘表更关心自身安危,对袁术存亡反倒不甚在意。

  自中曹操之计出兵扬州后,刘表追悔莫及。虽黄祖兵马已撤回,但刘备部折损的四万精锐令他心痛不已。

  "主公明鉴,林阳此举意在袁术。此人连天子诏令征讨交州都置若罔闻,其志在豫州已昭然若揭。"

  闻听此言,刘表如释重负:"如此甚好!"

  下首的伊籍见刘表竟要坐视袁术败亡,急忙谏言:"主公三思!袁公路虽与您素有嫌隙,然唇亡齿寒!待袁术败亡,我荆州岂非林阳下一个目标?"

  优柔寡断的刘表闻言眉头紧锁,再度陷入踌躇。伊籍所言确实有理——若袁术覆灭,自己必将成为林阳的下一个猎物。

  此时又有幕僚劝慰:"主公不必多虑,袁公路在固始城驻有十万精兵,城高池深,林阳纵有雄师也难以攻克。"

  此时,下方的蔡瑁高声说道:

  固始城经袁公路加固后,早已坚不可摧!

  林阳率十万大军前来,又能奈城池何?

  伊籍的忧虑,实属多此一举!

  遭到蔡瑁斥责,伊籍只得沉默不语。

  他并未深思林阳能否攻破固始城的问题。

  就在刘表这边刚刚议定之时,豫州固始城外——

  "主公,林阳的十万大军已至!"

  立于城头,袁公路望着绵延数十里的敌营,心中百感交集。

  曾几何时,他也曾率领如此浩荡之师,将林子远围困城中。

  不料数年光景,攻守之势竟彻底逆转。

  "主公请看!"

  身旁阎象指向城外数百骑兵,为首者正是亲临前线的林阳。

  "我家主公有请袁将军一叙!"

  传令兵策马至城下高声呼喊。

  略作迟疑,袁公路终究带着亲卫将领出城相见。

  片刻后,简易营帐内——

  "公路兄,别来无恙。"

  林阳设宴相迎,语气亲切如故友重逢。

  忆往昔,自己不过是区区江都县令。

  当年虎牢关会盟时,麾下仅四千兵马。

  而今已坐拥三州之地,威震一方。

  反观袁公路,从雄踞淮南的诸侯霸主,落魄至仅剩十万残兵困守孤城。

  思及此处,林阳不由唏嘘。

  "哼!林子远,少在此惺惺作态!"

  感受到对方异样的目光,出身四世三公的袁公路勃然作色。

  昔 ** 坐拥豫州淮泗沃土,

  帐下谋臣如云,猛将如雨,

  统兵三十余万何等威风!

  成败已定!

  袁公路因遭遇此人,落得如此境地!

  夏丘一役,折损二十万兵马!

  元气大损,被刘表、曹孟德逐步侵吞!

  "哈,确是胜者为王,倒是袁兄更为豁达!"

  原念及虎牢关旧谊,林阳欲给袁公路留些颜面。

  此刻方知,实属自作多情!

  不过是见故人逐一离去,心生感慨罢了。

  "胜者为王?"袁公路冷笑睨视林阳,"当真以为十万兵马能破我城?"

  话音未落,利剑出鞘,案几应声而断!

  持剑怒视林阳,旋即纵身上马,绝尘而去。

  "林子远,且看你在城下无功而返!"

  袁公路长笑渐远,林阳望其背影,不禁轻叹。

  "好酒!"

  饮尽杯中琼浆,林阳起身。

  此番筵席,权当为袁公路饯别。

  惜哉!

  "传令三军,即刻备战!"

  翻身上马,军令随即下达。

  袁公路不信能破城?

  那便破给他看!

  不仅要破城——

  更要一月之内,尽歼袁公路十万雄师!

  "三日之后,必破此城!"

  号令既出,三军振奋。

  "三日破城!"

  "三日破城!"

  "三日破城!"

  声震四野......

  震天吼声回荡在城墙上,刚返回的袁公路面色铁青!

  "林阳小儿,我看你三日如何破城!"

  短短三天?袁公路绝不信林阳能攻克这座坚城!

  莫说三日——

  纵使给他三个月、三年光阴!

  哪怕林阳率三州五十万雄师来犯,坐拥十万守军的袁公路也岿然不惧!

  唯独谋士阎象眉头紧锁,心头掠过一丝不祥阴云。

  但愿...只是自己多虑了。

  此刻林阳大营内

  "主公要三日破城?这如何使得!"

  徐庶震惊地望着沙盘——固始城既无水道可淹,又无险要可攻,简直痴人说梦!

  "哈哈哈,主公之计岂是常人能料?"

  程昱与贾诩相视而笑,早铺开地图筹划追截袁术败军的路线。看着二人从容模样,徐庶恍惚发觉:谋士间的差距,竟如天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