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三国:拿捏人心,林阳与程昱的粮》

  "别大惊小怪,这叫 ** !"

  林阳简单解释了一句,并未多说。

  毕竟!

  硫硝炭配比!

  这些原料东汉时期根本找不到!

  解释起来实在费劲!

  "主公,这种神器...... ** ,您有多少存货?"

  此刻程昱眼中精光四射!

  有了这等利器!

  逐鹿中原谁还能阻挡!

  只需将此物安置在城门口!

  转瞬间就能轰开整座城门!

  若在万军阵中引爆,那场景简直难以想象!

  绝对是称霸天下的终极武器!

  难怪主公会如此隐秘地藏在此处!

  简体中文

  “咳,别多想了,这东西数量有限!”

  见程昱激动不已,林阳只觉得心跳加速。

  他可清楚记得——这位程昱是出了名的狠角色!

  “唉,原来如此...”

  听说存量不多,程昱失落地叹了口气。

  难怪主公平日里不轻易示人,果然是稀罕物件!

  转念一想倒也合理——如此神物怎可能取之不尽?

  程昱盘算着靠它横扫诸侯的念头,彻底落空了。

  听着叹息声,林阳同样无奈。

  谁不想囤积成堆的**?可现实不允许!

  首先是来源问题——目前只能靠声望商城的随机刷新。

  手头区区十吨存量,听着不少,实际根本不够用。

  更要命的是,这批**的威力比起后世 ** 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既缺白糖提纯,又没先进工艺,唯一办法就是加大用量。

  方才引爆的那包就用了整整十公斤——搁现代足以地动山摇,可在这东汉年间...

  "主公特意告知此事,是准备用来对付陶谦吧?"

  冷静下来的程昱立即洞悉了林阳的用意。

  "正是。仲德作为核心谋士,制定策略时必须将这点考虑进去。"

  林阳郑重点头,这正是带他来此的目的——**必须成为战略考量的一环。

  -----------------

  “主公容禀,此物存量究竟几何?”

  程昱暗自估算了一番。林阳既言数量有限,猜想不过数十件罢了。此等神兵利器,须得谨慎调用!

  “不多,方才那等 ** 之物,尚存九百余枚。”

  “唔,九百之数倒也够用……”话音未落,程昱骤然僵住,不可置信地望向林阳。

  九百余枚?这还叫不多?!

  -----------------

  初平二年正月,徐州牧陶谦遣大将曹豹率三万精兵自建陵长驱直入,屯驻曲阳。复令副将赵昱统彭城、下邳三万军马进逼淮阴。六万大军陈兵广陵郡外。

  -----------------

  徐州糜府内

  “兄长,陶恭祖此次怕是要动真格了。”糜芳面有忧色,“不知林子远能否应对。”

  此番陶谦不仅出动六万大军,更派出亲信曹豹率领两万丹阳精锐。丹阳兵乃陶谦嫡系,战力凶悍,堪称军中翘楚。

  “莫急。”糜竺从容摇首,“陶恭祖未必真要攻打广陵。”

  在糜竺看来,虽表面来势汹汹,但胜负犹未可知。张超三万大军尚被林阳一战尽殁,如今其麾下五万雄师,岂是曹豹这等庸将能敌?对上赵云、典韦等猛将,怕是难有胜算。

  因此,糜竺推测这场战事未必会爆发。

  与此同时,在陈府内。

  "陶谦这老东西,临到晚年还耍这种花招!"

  陈珪审视着曹豹、赵昱等人的军事部署,已然看穿陶谦的真实意图。

  一路兵马驻守曲阳,另一路盘踞淮阴。

  如此布局进可攻取广陵,退可拱卫下邳。

  这老狐狸压根就没有动武的打算!

  六万大军摆出这般阵势,分明是畏惧林阳了。

  作为徐州本地世族的代表,陈珪深谙陶谦的制衡之道。当年讨伐黄巾时,陶谦重用本地豪族,以重利招安泰山军臧霸等人。待其坐稳徐州牧之位后,立即将臧霸调往开阳戍守边陲。

  当地世家同样遭受打压,徐州各郡要职尽数安插其丹阳心腹。想来此次出兵,不过是因林阳剿灭张超,陶谦意图震慑对方罢了。

  "可惜,陶谦这次要失算了。"

  陈珪轻蔑摇头,对这种小把戏嗤之以鼻。这般手段对付世家或许奏效,但对林阳全然无用。须知林阳不仅是广陵太守,更兼朝廷钦封的徐州刺史,岂是臧霸之流可比?想让其为扬州守门户,断无可能。

  就在糜竺、陈珪等人研判局势时,一匹快马掠过徐州城,带来最新战报。众人引颈相望,都想知晓广陵郡的林阳究竟作何决断。

  两日前,广陵太守府。

  "主公,陶谦率六万大军来犯,声势浩大。"

  顾雍、王粲、赵云、太史慈等人再度齐聚,眼见陶谦果真从下邳、彭城两地调集三万大军联合进发,众人无不摩拳擦掌!

  武将之中,尤以赵云和太史慈最为振奋!

  沙场正是他们建功立业的舞台!

  "仲德,依你之见,陶谦此举意欲何为?"

  林阳端坐主位,目光扫过曲阳与淮阴方向,随后落在下首的程昱身上。

  当初他与张超交锋时陶谦按兵不动,如今却大举压境,实在令人费解。

  "主公且看,徐州乃兵家必争之地。除却要应对青、兖、豫三州,南部的广陵郡还需防备扬州。"程昱手指地图,最终点在广陵郡位置。

  这广陵郡地处徐州南境,与扬州接壤,堪称徐州南大门。

  一旦扬州有所动作,首要进犯的必是广陵!

  "陶恭祖遣臧霸驻守开阳,扼守兖、青二州要冲;又派心腹赵昱统领下邳、彭城兵马,防守豫州方向。"程昱指向琅琊郡所在,开阳正位于青、兖二州交界。

  无论青州还是兖州出兵,驻扎开阳的臧霸泰山军皆可迅速应战。

  而豫州方向则由赵昱负责防御。

  "如此说来,陶谦是想让我替他看守扬州门户?"林阳眉头微蹙,这分明是要他效仿臧霸的泰山军,充当看门之犬!

  倘若事成,陶谦坐镇 ** 便可高枕无忧。

  "就目前形势而言,确是如此。"

  "只是陶恭祖千算万算,却未料到主公击败张超后非但未损兵折将,反而军威更盛!"程昱颔首,将局势剖析得清清楚楚。

  陶谦之所以按兵不动,显然对林阳与张超之争漠不关心!

  无论哪方获胜,最终都会替他把守徐州南疆!

  更妙的是——

  胜者实力愈强,徐州的南大门反倒愈加稳固!

  "哈!好个陶恭祖!"

  林阳冷笑连连,不愧是掌控一州的封疆大吏,这般放眼全局的谋略,常人难及!

  若换作旁人占据广陵郡,恐怕真会束手无策!

  毕竟——

  能击溃张超三万大军者,通常自身也要折损过半!

  短期之内根本无力再战!

  陶谦正好坐享其成!

  "如今主公用兵如神,令陶谦如芒在背,这是要给主公立规矩了!"

  顾雍对陶谦的制衡手段心领神会。

  同为江东豪族,他深谙陶谦的处境。

  在这四方受敌的徐州,陶谦必须维持各方势力微妙平衡。

  就像开阳的臧霸,哪怕早已与陶谦离心离德,陶谦依然听之任之。

  对待林阳亦是如此——

  哪怕与张超杀得血流成河,陶谦照样冷眼旁观!

  "立规矩?臧霸拥兵三万?那我便只能有三万?"

  说得好听!不过是忌惮我军力过盛,威胁他陶恭祖的权位罢了!

  这等制衡之术若在太平年月,或许可行。

  但如今——

  这可是刀头舐血的乱世!

  玩弄平衡的把戏,迟早要付出代价!

  若林阳记忆无误——

  按原本历史轨迹,陶谦得罪曹操后,

  曹孟德挥师东征时,

  臧霸与其泰山军可是全程作壁上观!

  堂堂州牧竟调不动境内兵马——

  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主上,曹豹等人按兵不动,陶谦必在观望您的决断!"程昱望向林阳,沉声说道。

  陶谦大军已陈兵广陵边境,却迟迟未动刀兵。这分明是要看林阳如何抉择——是如臧霸般俯首称臣,还是举兵相抗。

  "嗯。"端坐上首的林阳微微颔首,目光扫过殿下的王粲与顾雍。与程昱共事日久,他早能洞悉这位谋士的心思。不过,他更想听听不同的声音。

  "二位有何高见?"林阳话音方落,王粲二人顿觉肩头一沉。此番决断关乎广陵存亡,更将左右徐州未来格局。

  "属下以为,当暂与陶谦周旋,暗中厉兵秣马。"顾雍拱手进言。徐州非不可取,但时机未至。如今广陵仅有四万五千士卒,新募的五千兵丁尚不堪 ** 之用。相较陶谦十万雄师,此时贸然开战实非上策。

  广陵户口繁盛,粮秣丰盈。若能韬光养晦一年,训得八万精兵,届时再图徐州方有胜算。

  "臣附议。"王粲当即应和,"昔闻主上与仲德先生有'深沟高垒,广积粮饷'之论,此真治国良策。"眼下广陵坐拥九十万黎民,正是积蓄实力的根基。

  林阳手中粮草充裕,足以收容更多流民壮大军队!

  眼下不必急着与陶谦开战!

  若此时争夺徐州,战事陷入僵局恐有风险!

  顾雍与王粲的建议让林阳点头赞同。

  按常理而言,他们的策略最为稳妥。

  只要暗中积蓄实力,凭借声望商城的物资支持,必能将现有兵力扩充一倍!

  届时再与陶谦交锋,胜算更大。

  然而——

  这是最理想的情况。

  林阳在发展,别人同样在壮大。

  甚至,他人的发展速度可能更快!

  若林阳记忆无误——

  今年年中,青州与兖州将再度爆发大规模 ** !

  青州黄巾军卷土重来,横扫数州!

  最终,这场 ** 被曹操平定。

  曹操借此获得数十万百姓与十万精兵,并将精锐编为青州军,一举拿下兖州!

  至此,曹操实力暴涨,跻身天下顶尖诸侯之列!

  而徐州,正与兖州相邻!

  若今年无法拿下徐州——

  日后征讨陶谦时,就不得不分兵防备曹操!

  对付陶谦尚且如此棘手,面对曹操这等枭雄,林阳必须加倍谨慎!

  这还只是其一!

  其二则是南阳战况——

  听闻袁术及时回援,不仅挡住孙坚攻势,更有将其逼退之势!

  这对林阳而言,绝非好消息!

  孙坚……

  江东猛虎也!

  此人虽为长沙太守,实乃江东子弟!

  林阳不知,若此人兵败,可会退回江东?

  身处这乱世之中,欲与袁绍、曹操等豪强争锋,可走之路实乃有限!

  当先取徐州,再下扬州!

  唯有握此二州,方能西进豫州、荆州,与北方群雄一决高下!

  倘若孙坚败退回江东...

  以其麾下江东精锐,扬州那群庸碌之辈绝非敌手!

  若扬州落入孙坚之手...

  届时即便拿下徐州,也必将陷入四面受敌之境!

  北抗袁绍,西拒曹操,南防孙坚!

  光是想到这般局面,林阳便觉棘手万分!

  "必须赶在曹操和孙坚崛起之前,拿下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