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三国:拿捏人心,林阳与程昱的粮》

  林阳一方开饭之际,淮阴城头的守军也早已饥肠辘辘。

  按照规定,他们必须等待其他士兵用餐完毕才能换岗。

  "有情况!"

  忽然间,林阳军营中冲出数百骑兵,马后似乎拖着什么物件。

  在距离城墙一里地处,这支队伍骤然停住。一名士兵朝着城头高声呼喊:

  "淮阴城的弟兄们,我家主公体恤诸位啃食杂粮饼的辛苦,特地送来羊肉汤与红烧肉犒劳!"

  城上守军一时愕然。

  未等他们反应,那名士兵又继续喊道:"若觉得可口,不妨投奔我家主公。我们这儿每日四餐,顿顿管饱的肉食!"

  这番话语如同尖刺,扎得守军们心神震荡。同样是当兵,待遇竟如此悬殊?

  "林子远实在欺人太甚!"

  城楼上,曹豹见状怒不可遏。这等攻心之计着实阴险,分明是要动摇军心。

  "曹将军,不如先把那些吃食运进城来?"

  望着城外陈列的伙食大缸,副将忧心忡忡——这些美味佳肴就这么摆在守军眼皮底下,迟早要出乱子。

  "准了,派人统统运回来!"

  曹豹铁青着脸下达命令,随即令士卒开启城门,将赵云送来的所有伙食尽数收缴入城。

  大军距此尚有数里之遥,偷袭之忧不足为虑!

  晌午时分,淮阴城内却炸开了锅。

  "这香味,绝了!"

  "老天爷,我从没见过这么大的肉块!"

  "羊汤!香浓的羊汤!"

  "慢着...这莫不是牛肉?!"

  ...

  当城外炊烟飘进城中,诱人的香气立即勾住了所有士兵的鼻子。

  正值数九寒天,滴水成冰的时节。

  嗅着肉香与热汤的气息,不少士兵直咽口水。

  都是顶风冒雪的兵卒!

  想到林阳部下享用如此美味,

  自己却只能啃硬邦邦的干粮,许多人心头顿时泛起酸水。

  当兵吃饷,卖命换粮!

  人家大鱼大肉,

  自己却要在冰天雪地里嚼粗粮,

  这口气谁咽得下!

  "来人!把这些统统倒掉!"

  曹豹阴沉着脸冲下城楼,对着围观的士兵厉声喝道。

  林阳送来的饭食,

  他不敢沾唇,

  却也不能放任不管——

  这简直是在动摇军心!

  要知道除他带来的三万丹阳精兵,

  还有从下邳、彭城调来的三万郡兵。

  那些士卒并非陶谦嫡系,

  若被他们看见这般光景,士气怕是要一泻千里!

  想出这条毒计之人,当真狠辣至极!

  "大人...这些全都倒掉?"

  周围的士兵闻言瞠目结舌,呆呆望着曹豹。

  这可是实打实的肉!

  还有热腾腾的羊汤!

  哪怕让他们喝上一口暖暖身子也好...

  更何况,里面还有牛肉!

  那可是货真价实的牛肉!

  他们这些士兵连牛肉什么滋味都没尝过,这辈子都没碰过一口!

  曹豹板着脸喝道:"这些贼人送来的伙食肯定有毒,我这是替你们安危考虑!"

  说罢他立刻命令手下亲兵把这些饭菜统统搬走倒掉。

  眼睁睁看着大块大块的肉被糟蹋,士兵们心里像压了块石头。那几个负责搬运的士兵更是眼里直冒火——他们偷运时早就悄悄撕下几块尝过,那香嫩多汁的滋味,现在想起来还满嘴生津!

  什么 ** ?全都是骗人的鬼话!

  分明是怕大伙发现对面军队吃得比咱们好!

  这个念头一起,许多士兵的心思就活泛了:横竖都是卖命,早知道林阳那边伙食这么好,当初就该投奔对面!

  校场上鸦雀无声,谁也不敢当着曹豹的面发作。

  "传令!今晚给弟兄们加菜!"曹豹扫视着垂头丧气的士兵,知道必须安抚军心。

  听到加餐的消息,士兵们总算露出点笑模样。

  可当夜值守城门的卫兵刚咬了口所谓的"加餐",就"呸"地吐了出来——

  "这算哪门子加餐?喂狗的肉骨头还差不多!"

  士兵端着碗,不耐烦地扫视众人:"大人赏的肉汤,喝不喝随你们!"

  这所谓的加餐正是曹豹将军的安排。

  汤碗里漂浮着几根骨头茬子,有人忍不住嘀咕:"肉在哪呢?"清汤寡水的情形让士兵们面面相觑。

  "就这?"有人小声抱怨着,却只换来伙夫更加轻蔑的回应:"不喝拉倒!"

  在伙夫眼里,这些兵卒能喝上肉汤已经是莫大恩赐。真正的肉块自然要留给长官们享用。

  捧着汤碗的士兵们神色阴郁。若是没见识过林阳军中的伙食,他们或许还会感恩戴德。但此刻,这寡淡的汤水比起白天偷尝过的牛肉羊肉,简直难以下咽。

  压抑的怨气在营地弥漫,却没人敢大声 ** 。另一边的大帐里,程昱正与林阳进行着最后的军议。

  "曹豹来势汹汹,明日必有恶战。"程昱手指在地图上划动。他们最希望看到的就是敌军出城决战。若是对方据城死守,攻取淮阴将变得异常艰难。

  更何况林阳此番出兵,虽顶着徐州刺史的正当名号,但真要主动攻打陶谦,这个由董卓当年设下的官职头衔,终究显得力不从心。

  徐州之主陶谦,不仅扫平了徐州境内的黄巾之乱!

  更剿灭了四方流窜的匪寇!

  让百姓在这乱世之中,得以安稳度日,拥有一片栖身之地!

  可以说,陶谦在徐州百姓心中,确实颇有威望!

  至少作为一州之牧,他足够称职!

  若没有正当理由,贸然攻打陶谦,只会让自己陷入不义之境!

  在这乱世之初,声名尤为重要!

  出兵须有正当之名!

  名义不正,行动便难服众!

  正因如此,袁本初放着富庶的青州不取,反而攻打偏远的并州!

  当然,也有例外之人!

  比如那江东之人,曾以白衣渡江偷袭!

  又如渭水之盟后,当街弑君的 ** !

  真到了那般境地,所谓大义,不过是笑话罢了!

  “嗯,明日便好好会一会这个曹豹!”

  林阳微微颔首,对曹豹也生出了几分兴趣。

  此人在演义中不过是被张飞一枪刺死的小角色,

  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了陶谦麾下统兵六万的大将!

  “幸好那刘大耳此刻还未到!”

  他心中暗叹,对付曹豹总比对付刘备容易得多!

  曹豹麾下,值得警惕的只有两万丹阳精锐和五千骑兵!

  翌日午时,

  “轰隆……轰隆……”

  随着淮阴城门大开,曹豹亲率三万大军出城列阵,缓缓向林阳军营逼近!

  后方赵昱统领两万兵马作为后军,紧随其后。

  望着五万大军整齐压来,立于营前的林阳,神色也凝重了几分!

  “进军!”

  一声令下,四万将士如潮水般涌出军营。

  典韦统帅四千螺纹军与六千精兵,一马当先,为前军先锋。

  林阳与程昱坐镇中军,率两万将士,稳如山岳。

  后军由赵子龙的重装铁浮屠暂驻营中,静候战机。

  太史慈率一千轻骑与九千步卒,分列两翼,严防敌军骑兵突袭。

  大军浩荡前行,铁蹄踏过淮北平原,声震天地。

  未几,两军于平原对峙,黑压压的人马铺开,肃杀之气弥漫。林阳身处中军,首次直面古代战争的磅礴威压。十万大军汇聚,光是这份声势,便足以令人窒息。

  “林子远,逆贼休躲!”

  曹豹军阵中,一骑飞驰而出,扬声谩骂。

  “陶州牧待你恩重如山,你竟敢背信弃义,起兵谋反!”

  中军帐下,林阳眉头一蹙。

  “斩了此人!”

  两军阵前,岂容黑白颠倒?这般污蔑,必损军心民心,日后何以立足徐州?

  “奸佞之徒!我家主公为陶谦戍边守土,鞠躬尽瘁,尔等反倒兴兵讨伐,居心何在!”

  令出刹那,太史慈纵马疾出,一声怒喝如雷霆炸响。

  战阵之上,气势为先。此战必得将罪名扣回陶谦头上,方能激励三军,一鼓作气!

  “来者报上名来,焉敢在此妖言惑众!”

  曹豹麾下将领紧盯前方,扬声喝道:

  "林阳帐下,除却赵云典韦,某有何惧!"

  "鼠辈听着,吾乃东莱太史慈!"

  见对方轻视自己,太史慈纵马疾驰,银枪如电。

  "无名小卒,今日便取你首级!"

  偏将举枪迎战,两骑相交瞬间——

  "铿!"

  兵刃相击处,偏将只觉虎口迸裂,长枪脱手而飞。

  寒芒闪过,回马枪已透胸而出。

  "何人敢与某一战!"

  太史慈横枪立马,声震沙场。

  曹豹面如土色,万没料到这名不见经传的武将,竟一合斩将。

  林阳军阵中战鼓雷动,士气如虹。

  林阳心中不禁生疑,对方难道当真愚钝至此!

  阵前叫战之际,太史子义横枪立马,对面曹豹双眸几欲喷火!

  "可恨!众将士为我掠阵,且看本将亲手斩了这太史子义!"

  曹豹怒喝出声,正欲催马上前,忽闻身后传来急促呼喊。回首望去,只见赵昱疾步奔来。

  眼见这莽夫竟欲与太史慈单挑,赵昱顿感太阳穴突突直跳。此等庸才,为将尚嫌不足,陶恭祖竟委以三军统帅之职!

  "曹将军,我军兵锋正盛,稳扎稳打必可击溃林子远所部,何必逞匹夫之勇?"

  赵昱拱手进言,死死拽住曹豹甲胄。主帅亲临战阵,胜则罢了,若败则三军尽溃!更何况曹豹岂是子龙、恶来、奉先那等万夫不当之勇?正是担心其鲁莽行事,他才特意赶来劝止。

  "将军三思,大军压境何必亲身犯险?"

  左右裨将纷纷劝谏。先前那副将本事他们心知肚明,竟被敌方一枪挑了,可见太史慈武艺犹在曹豹之上!

  "混账!"

  曹豹怒骂一声,忽忆及陶谦临行嘱托,铁青着脸将令旗掷与赵昱:"既如此,全军交由你指挥!"

  见曹军阵型变动,太史慈在阵前徘徊数遭,暗暗叹息:若能阵斩敌帅,当立不世之功,可惜良机稍纵即逝!

  突然被拦下了!

  “驾!”

  眼看时机已失,太史慈一勒缰绳,迅速退回军阵侧翼,静候敌军全面压上!

  “轰!轰!轰——”

  转瞬间,曹豹前锋骤然启动!上万重甲兵高擎长戟,如黑潮般向林阳军阵席卷而来!

  “吼!吼!吼!”

  整齐的冲锋声化作雷霆,钢铁洪流直扑敌阵!

  见敌军终于行动,林阳目光转向身侧的程昱。程昱面色沉静,挥旗间一道道军令急速传下!

  前线阵中——

  “儿郎们,取功名就在今日!”

  典韦暴喝如雷,四千螺纹重甲军与六千步卒轰然迎击!

  “杀!杀!杀!”